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险控制下的合同审核管理分析

风险控制下的合同审核管理分析

摘要:企业在经营中会涉及各类合同,如何加强对合同的审核管理,控制其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对合同审核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法律风险

一、前言

企业在市场经济定位中,身兼经济和社会组织两个角色,对一个企业而言,在考虑其运行环境时,一定要对其利害关系进行充分考虑。合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绕不开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此,强化合同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就成了极为重要的问题,进而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法律在企业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体现:首先是风险控制角度,应重视财务部门的职能和法律部门具备相似职能,对财务与法律风险进行控制,属于针对商业风险的控制。销售部门为实现企业业绩的提升,在最大程度扩张业务时,未对潜在风险引起足够重视;而财务部门则会关注现金流动问题,防止出现财务风险;法律部门会关注在合同框架下,如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否存在法律风险。总部要求事业部从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方面加强控制,事业部对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达到规范化控制企业运作目的,进而提高总部控制水平。

(一)合同的定义及具体内容合同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种类繁多,一般企业经济业务中签订的合同多数是双方都承担责任的双务合同、有偿合同。当前社会环境下,合同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双方的主体、主要标的物、价款或报酬,保障合同执行的各项条款,如验收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不可抗力、争议解决条款等;签字盖章页[1]。

(二)财务审计合同的原因首先,合同中可能包括较多税务专业知识,若不加强对合同的审核,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税务风险。举例来说,合同事先未对发票类型进行约定,最后专用发票难取得;合同事先未对发票开具项目及税率进行约定,导致最终发票税率较低,未明显区分混合销售合同,导致最后交税增多;未提前约定交货方式,导致缴税提前。财务事先没有筹划此类事情,则之后很可能导致所交税额变多,为公司经济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其次,财务若不对合同进行审查,会对之后会计核算环节带来误差。而且,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资产、负债的确认,都需要在合同条款中找到相应要求,只有重视对合同的把控,才能提高理账的效果[2]。另外,财务审查合同环节,对财务分析和内控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合同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管控的起点。如果销售合同回款周期远远超过应收账款的周转期,那么合同该签吗?合同对方具备怎样的行业信誉,是否会出现坏账现象?最后,预算管理工作应重视合同的作用。如果合同已签,则付款环节发现预算超出,就会带来资金周转的严重后果,这也是财务审查合同的现实意义。

(三)财务审查合同的要点财务在审查合同时应把握以下方法:第一,不审领导要求不审的合同;第二,主要落实风险规避工作。举例来说,前段时间一家创业板的公司蹭热点,爆出和抖音有合作,没有履行事先约定的保密协议,以至于合同解约,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尽管事情不全是财务问题,但也侧面印证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一定要落实风险规避措施。具体而言,审核合同应当从现金流角度和损益角度分别进行。在现金流角度,要保证合同的正向现金流。执行合同则包括,工资及五险一金和销售绩效。至于损益角度,要保证合同的正向利润。其中,执行合同企业成本主要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几项,需要财务人员有较高的成本分析及数据挖掘水平[3]。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隐性成本详加考虑,例如企业内控和执行成本,若合同执行的流程相对复杂,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就会提高企业内控和执行协调的成本,审查合同环节同样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要确定合同是否和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高度符合。举例来说,合同立项手续是否齐全并且是否符合公司流程等。另外,应重视合同中的具体细节,例如收付款时间、收付款方式、收付款账号等。具体来说,收款时间应尽量短,方便资金快速回笼;收款方式应当优先选择电汇方式,其次是支票或汇票;收款账号应确保准确无误。最后,合同应尽量规避税务风险,最好能做出税收筹划。财务要对发票的种类、税率、开具时间、开票内容及规格型号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提前做好筹划。

二、法律风险及其评估理论

(一)合同涉税风险控制在签订合同时,交易双方应当明确纳税义务人,防止后续产生各类纠纷。但是交易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商品销售方或服务供应商税金,以及对方承担条款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有很大的争议。从税务行政机关角度而言,可能会认为在双方约定前提下,税款缴纳基数有所降低,会引发国家税款流失问题,或约定报税条款,限于双方当事人所在地不同,税收管辖机关有所不同,也可能出现税款征收混乱的局面。基于此,一些税务机关认为报税条款没有法律效力,给予一定程度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按偷税漏税处罚。总体来说,包税条款效应情况应结合不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若包税条款中,具体缴纳基数双方约定相对明确,而应缴纳基数大于该约定基数,就会导致对国家、集体或其他利益主体造成损害;另外,若提前约定缴纳地点,并且缴纳地点未按照有关法律要求选择,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认定为无效;同时,合同审查人员应引起注意的是,即使可以通过合同方式对转移纳税主体进行约定,但如果纳税主体并未尽到纳税义务,税务机关也不能进行行政处罚,纳税主体也不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究其原因,在于即使转移了纳税主体,但是纳税义务依然不受影响。基于此,应在合同中约定对包税条款的细节审查,若对方未能履行缴纳税款义务,导致本企业受到相关处罚,可以要求对损失进行赔偿[4]。

(二)法律风险类别1.显性与隐性法律风险。显性法律风险本质是企业能够形成正确认识法律风险的意识,无须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或者借助科学手段便可以发现。企业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显性法律风险,若企业不具备自行处理的能力,可聘请专业律师处理相关问题。企业实际运行情况中,相对常见的显性法律风险,以诉讼案件为主[5]。隐性法律风险并不具备明显的表现形式,如果产生不利结果,在判断上也会有更大难度,无论是明确法律风险,还是法律风险产生的后续影响力,都需要借助科学手段,企业日常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主要为隐性法律风险。很多时候,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到法律顾问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因为未能正确理解隐性法律风险的隐患,在防范与处理环节科学性不强,进而只认为聘请法律顾问是一项徒增经济开支的负担。显性与隐性法律风险,并没有互斥作用,主要和企业经营者认知法律风险程度息息相关,若未能妥善解决隐性法律风险,就有可能向显性法律风险方向发展。2.外部和内部法律风险。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的来源包含企业之外的法律、社会、政策环境等因素,内部法律风险包含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决策等因素。企业并不能控制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只能控制自身,最大限度适应环境,在明确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损害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往往不能完全杜绝,只能最大程度控制隐患,减少损失。而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可以在企业行为变化的同时,实现法律风险自身出现机制的改动。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企业经营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也是企业出现法律风险的重要导火索[6]。

三、合同管理风险识别

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识别,是合同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首先是组织结构风险的识别,对合同管理部门而言,应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调。若合同签订,就已经确定了一些风险,因此合同管理部门应当重视法律风险的控制,功能应趋于健全;其次是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合同管理人员作为实际层面业务操作人员,在业务方面的熟知程度都会和其工作经验、学历、职业态度息息相关,企业可以不过高要求合同管理的技能,但仍然需要他们业务操作能力达到标准;接下来是管理制度风险的识别,在管理制度确定之后,就需要在整个企业中公开落实,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保证权责明确,避免出现工作中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阻碍管理工作的落实;接下来是业务流程风险的识别,合同流程管理应以效率为先,同时应保证流程具备可操作性,不能成本大于产出,进而达到资金价值最大产出的目的;最后是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应保证合同信息传输的及时有效,进而基于信息做出有用的决策[7]。

四、合同管理的信息分析与监控

(一)合同信息分析1.地区公司合同信息分析。地区公司分公司合同信息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管理系统的过程信息与总分量信息。过程信息包含合同签约直至终止牵涉的信息,主要包含币种、签约方式、合同类别、资金流向等事项,可以对管理水平进行有效反映,进而促进地区公司管理质量的提升,并针对性进行管理先进经验的推广;总分量信息指的是信息在总量信息整体中的占比,进而确定管理工作的重点。2.合同类别合同信息分析。合同类别合同信息分析指的是依照合同类别,对合同管理系统包含的信息进行提取,进行合成分析,通过数量性质与比例,明确合同管理的重要程度,发现合同问题与难点,在风险控制效果未能达到标准的领域,尤其可以发挥作用[8]。3.合同诉讼索赔信息分析。合同纠纷是因为有一方出现违反合同要求,进而出现争执的现象。解决方式通常分成三类:私下和解、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4.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指的是依照特定时间顺序,观测某种现象并将数据记录下来。时间序列分析作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应用相对广泛,可以对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探索与描述。时间序列作为相对常见的数据形式,可以起到表现经济数据的作用,基于排列指标性质方面的差异,可以分成绝对相对和平均时间序列。

(二)合同信息监控合同信号分析法指的是依靠法律、合同和管理指标,度量合同风险大小的方法,合理对比并监控对照组入选变量的反映情况,若变量和临界值相比,出现偏离现象就能认为变量发出了预警信号。本预警体系在组成形式上,主要包含指标体系、数据处理、预警界限与灯号显示等部分。具体而言,应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对合同风险状况进行充分反映;之后依照企业自身在合同管理方面的历史工作经验和不同发展阶段实际情况充分结合,明确预警界限值;接下来用之前预先定下的数据处理模型,综合处理不同指标的取值,获得合同风险等级;最后通过灯号显示的方式,表明当前金融风险状态,如果有必要应当第一时间报警,方便工作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风险进行化解[9]。

(三)合同管理部门绩效考评首先是考评重点。考评重点是合同管理应当先确定的重要问题,对合同管理中的各个问题起到突出表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库,进而达到反映问题的目的。问题重点包含基础问题、事务工作问题、信息系统推广问题、控制问题、纠纷问题以及临时问题等。鉴于其包含较多问题,应当在明确问题内容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科学分类,为问题赋予一定权重,确定问题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考评重点并非静态,而是处在动态变化当中的。企业可以视每年工作需要的不同,重视考评重点的选择,使问题解决环节更具针对性,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其次是考评内容。考评内容就是考评项目的具体化表现,不但突出考评重点,更要兼顾次重点,使考评内容更具层次。指标越细,就越能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差异。在考评内容制定环节上,应强调考评重点,同时还要深化考评内容,对细节问题引起足够重视[10]。接下来是考评方法。考评方法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各种项目总分及科学的合同管理状况。最后是考评结果。考评结果的处理方式,应当力求多样化,提高考评结果的可信度。考评结果不仅可以找到过去工作的薄弱项,还能为后续工作提供较强的参考价值。

五、结论

综上所述,合同审核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尤为重要,企业应加强对合同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监控合同管理中的信息,希望可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王美红 单位: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