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风险防控培训全文(5篇)

风险防控培训

第1篇: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近年来,烟草工业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和日趋严苛的法律风险,必须大力加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努力形成一套方法科学、管理有效、特色鲜明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烟草工业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充分认识开展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开展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烟草,实现烟草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内在需要;是维护和巩固烟草专卖制度,规范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烟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烟草工业企业要站在维护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开展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上来,坚持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确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原则

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是烟草工业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以下原则去推进:

1.坚持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法律风险控制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关系,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任务,将法律风险防控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2.坚持系统防控的原则。企业法律风险发生于烟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按照全员、全面、全程防控思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系统、科学、高效的防控体系。

3.坚持重点防控的原则。着力增强防控措施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防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多发、易发的重大法律风险,如重大决策法律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法律风险防控,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采购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控,烟草控制法律风险防控。

4.坚持审慎管理的原则。法律风险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开展法律风险管理时,要坚持审慎管理的原则,在尊重法律、保持诚信的前提下,开展法律风险管理活动,同时要与烟草工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相适应。

5.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适应烟草工业企业内外部法律环境变化,按照持续改进的思想,不断更新、完善和调整法律风险防控方法,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大胆创新,恰当反应,确保法律风险防控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法律变化相协调。

三、科学划分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阶段

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必须合理划分各工作阶段,才能顺利推进。

1.导入学习阶段。开展导入培训,宣传学习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知识,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各项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营造氛围,为扎实开展后续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2.重点推进阶段。根据确定的防控重点,结合企业实际,实行“专项负责制”,确定主导部门,由主导部门发挥各专项工作的牵头作用,积极开展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为后续阶段工作推进摸索经验。

3.全面深化阶段。按照“全员、全面、全程”梳理的要求,在总结重点推进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从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组织发动各相关部门、岗位、业务流程人员全面查找、收集法律风险,做到法律风险防控全覆盖、无空白。

4.总结提升阶段。在全面总结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烟草企业工业实际,建章立制,让法律风险防控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动态化。

四、认真开展法律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提升等工作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督和检查等流程开展工作,有效推进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

1.认真开展法律风险识别。法律风险识别是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按照“谁在岗、谁识别、谁负责”的要求,全面排查、识别企业内部各岗位法律风险。各岗位人员在开展法律风险排查识别时,要对照所在岗位的职责,认真梳理本岗位涉及的管理活动或业务活动流程并进行分解,合理划分和确定每项流程包含的环节或步骤,对照法律风险表现形态,逐一判断各项管理、业务活动中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并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引发该风险的具体行为,确定法律风险涉及的法律法规、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等因素。

2.认真开展法律风险评价。法律风险评价是指根据法律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法律风险等级的过程,目的是为法律风险应对做出决策。在开展法律风险评价时,要按照法律风险水平的高低对法律风险进行初步排序和分级。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近年来发生的法律事件等因素,采取部门集体会商等方式对初步排序和分级的结果进行适宜的调整、确定。

3.认真制定法律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资源配置类;(2)制度流程类;(3)标准规范类;(4)技术手段类;(5)信息类;(6)活动类;(7)培训类。卷烟工业企业在制定应对措施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应对措施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同时要与业务流程优化、规章制度完善相结合,切实发挥防控法律风险的作用。

4.认真开展改进提升工作。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后,应及时监测法律风险信息,并收集体系运行建议,努力做到构架科学、功能完备、作用明显。同时还要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内外部法律环境变化,不断完善,做到管理动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持续改进提升。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探索“互联网+法律风险防控”,不断提升法律风险防控水平,真正发挥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永前.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操作实务[D].法律出版社,2012,9.

第2篇: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防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36.24±3.51)岁;其中妇科20例,产科28例。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48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36.30±3.48)岁;其中妇科21例,产科27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此前科室一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基础护理、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打造良好病房环境等。我科自2017年6月实施风险防控及细节管理:①成立风险管控小组:由妇产科管理者、护理专家、治疗专家、护士长与责任护士等组建风险管控小组,组员定期举办研讨会,分析目前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督促各项制度与政策的落实。②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由管控小组成员共同寻找科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风险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药品及设备应用原则、规范护理操作等,制定制度的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确对各护理人员工作范围及职责明确。③加强风险意识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④定期展开业务培训,如借助多媒体讲解新设备知识、先进护理方法。通过危险事故案例讲解来寻找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⑤细节管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均重视细节管理。入院期间妇产科患者不熟悉住院环境,易产生彷徨、不安等情绪,护士应亲切接待,运用心理学知识消除患者担忧等情绪,使之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对于产妇应强化围产期的细节管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动态心理观察、产后母乳喂养指导等。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调查,所用方式为问卷调查方式,总分100分,分值高于90分为非常满意,分值高于70分以上为满意,分值不足70分为不满意。以非常满意、满意者数量之和占比为护理满意度。②每月展开2次护理质量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各项分值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33%、95.8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后护理质量评价中,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风险防控和细节管理是控制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的重要措施。护理风险可能在任何一个护理环节中发生,妇产科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降低护理差错发生风险。风险防控是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围绕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宗旨,制定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对各项护理操作予以规范化要求[1]。风险管控小组定期组织讨论,及时发现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通过集体探讨制定出解决对策,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为护士加强风险意识展开培训,可帮助护士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其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再加上专业知识培训,可从意识、行动两方面提高其护理水平[2]。此外,细节管理是落实各项风险防控制度的具体措施,是改进妇产科护理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实施风险防控及细节管理后,在护理质量评价中,服务态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可见风险防控及细节管理确可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实施前、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33%、95.8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一方面是因为护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护患沟通更加频繁所致。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控及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向娟,周华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及管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14(b04):166

第3篇: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关键词:新冠疫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改进措施;决策试用和评估实验室分析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等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重点关注近3年的研究成果。文章纳入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管理的直接研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有关的人、物、环境等相关的研究。文章排除标准:新闻、消息、约稿、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和与医院感染专业不相关文献。经阅读题目摘要,最终纳入116篇。

1.2方法

1.2.1组建研究小组

为使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意义,召集院内感染管理研究专家3名、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专家3名、临床医学领域专家3名组建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均曾参与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查阅文献、构建风险因素、遴选专家、函询专家、整理数据、归纳总结等。

1.2.2构建医院感染风险因素

首先,召集研究小组成员,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经验,运用系统管理观的管理理论,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归纳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其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后,我们以5M1E理论[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Measurement(测量)、Environment(环境)]为框架,整理出医院感染风险因素27项。

1.2.3遴选函询专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需要每个环节人的参与,考虑到专家类别的均衡性,选取3类人员作为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关联性研究的专家,分别为:医院运营决策层面的院领导、管理层面的行政部门负责人和科室主任、执行层面的专业医务人员代表。专家遴选标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工作年限≥15年、熟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自愿参加本研究。1.2.4DEMATEL方法DEMATEL由美国Battelle实验室在1971年日内瓦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主要使用图论和矩阵工具,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获得各因素的直接影响关系,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和综合影响矩阵,从而计算出各因素影响度D、被影响度C、中心度(D+C)和原因度(D-C),进而构建结构关系模型。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那些要素关系不确定的系统更为有效[2,3]。邀请30名专家按照设定的影响程度(0分为无影响,1分为低度影响,2分为中度影响,3分为高度影响)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框架进行打分,取平均数的整数作为对应因素的直接关联程度,建立直接影响矩阵,运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出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后得出各因素的影响度D、被影响度C、中心度(D+C)和原因度(D-C)。Y=1max1≤i≤n∑nj=1XijX公式1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T=∑∞m=1Ym=Y(1-Y)-1公式2综合影响矩阵影响度D为综合影响矩阵中各行元素之和,表示某影响因素对其他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值;被影响度C为各列元素之和,表示某影响因素被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可以进一步求得中心度(D+C)和原因度(D-C),中心度表示因素在医院感染风险体系中重要程度,原因度表示因素对整个网络形成原因的贡献程度。原因度有正负之分,如果(D-C)>0,为原因因素,表明该元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且相对易于改变,同时影响其他因素的改变;反之,如果(D-C)<0则为结果因素,表明该元素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大,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对其进行调整[4,5]。分别以中心度和原因度作为横坐标与纵坐标绘制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笛卡尔坐标图,得到整个体系的驱动要素。

2结果

2.1专家函询结果

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专家协调系数为0.645(P<0.05),权威系数为0.812,表明遴选专家合理、权威。专家基本情况见表1。

2.2DEMATEL分析结果

本研究在初步构建了一个由6个层面和27个影响因素构成的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影响因素体系后,对30名来自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函询,收集数据后,通过DEMATEL方法建立数据矩阵,并计算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见表2。原因度中,人力配置、培训考核、感控理念、感控标准、一体防控、法律法规、感控制度、监督机制、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政策环境、科研教学大于0,属于原因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且相对易于改变,同时影响其他因素的改变,是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影响因素中的根源性要素;其他小于0的属于结果因素,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些是影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防控最直接的因素。中心度表示该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中心度越大则该因素越重要。DEMATEL因果图显示,一体防控、流程再造、感控理念、科研教学、培训考核、人力配置、岗位能力、应急处置、分区管理、绩效考核、患者管理、监督机制、预检分诊、感控标准是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其中人力配置、培训考核、感控理念、感控标准、一体防控、监督机制、绩效考核、科研教学这8个因素原因度和中心度均较高,表明这是整个体系的驱动要素,对体系的影响力最大,在整个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见图1。

3讨论

3.1DEMATEL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运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不仅关乎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感控工作涉及医院所有部门、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等,且贯穿于诊疗活动的每个环节。如何科学准确识别医院感染关键影响因素并制定改进措施,是感控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6]。目前分析院感领域影响因素的方法主要有鱼骨图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故障树分析法等。运用DEMATEL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定量反映各因素的逻辑关系,量性识别和分析因素。医院感染学是研究在医院获得的一切感染的发生、发展、控制和管理的一门交叉型综合学科,引入DEMATEL方法,不仅能反应所有因素错综复杂的间接影响关系,同时也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出关键因素,揭示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为院感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3.2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建议

3.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兼顾能力培训考核

由于医院对感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感控尚不是一个专业学科,从业人员多是转岗而来,普遍存在感控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感控专业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7]。因此,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感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合理配置感控人员资源、优化感控人员结构、制定感控职业发展方向、深化感控培训考核等,使现有的人员快速提升感控专业能力。同时,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应继续重视临床专科与感控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提高医院感控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强化医院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感染防控核心能力[8]。

3.2.2树立价值感控理念,做好感控标准管理

在2020年全国感控年会上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付强主任提出“价值感控”概念,价值感控追求以最小资源占用达成最优效果,它的内核主要体现在感控的价值和有价值的感控2个方面。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逐步树立价值感控理念,提升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将价值感控理念贯穿于诊疗活动的每个环节[9]。同时,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管理,加强院感防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感控效果,降低感控成本,最终实现最优感控决策[10]。

3.2.3构建医院一体化防控,实现感控协作共赢

长期以来,很多医院的感控工作未获临床医务人员的充分认可与配合,感控工作流于形式也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更需要通过多部门协作,加强组织管理,群策群力、知识共享,以差异化优势促进跨学科思维互补,实现医院一体化防控。通过多部门协作可以有效破除感控工作形式化,从根源上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面临的难题,化解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真正实现跨部门感控协作共赢[11]。

3.2.4加强感控督导检查,发挥绩效考核优势

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感控督导检查对于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因此,医院应组建感控督导员队伍作为新冠肺炎常态化感染防控力量的重要补充,全方位督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应限时整改,并将督查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优势,推进医院感控督导体系的构建[12]。同时,来自不同岗位的督导员,通过督导检查平台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感控能力,为应对重大疫情培养并储备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疫情防控效果[13]。

3.2.5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创新感控关键技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对于相关科研人员,应充分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加强科研合作交流,汲取国外相关研究结果,多工具、多学科相结合,积极创新感控关键技术及环节,促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向规范化、高质量、科学化方向发展,为提高感控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14]。

4小结

本研究除了确立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还运用DEMATEL对风险因素关系进行分析,辨析出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同时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出最关键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DEMATEL可作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针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识别及制定改进措施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新乐市中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院感防控不力情况的通报[EB/OL].(2021-01-19)[2022-01-27].

[2]刘莉,刘文云,刘建.基于DEMATEL的科研数据共享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9(18):54-62.

[3]刘莉.基于机构知识库的科研数据管理分析[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0.

[4]杨菲,秦善春,李洪涛.基于DEMATEL方法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运营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3):316-320.

[5]李瑶,喻姣花,金环.基于决策试用和评估实验室分析法对身份识别错误的风险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5):543-546.

[6]林吉,李婧闻,乔甫,等.当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J].华西医学,2019,34(3):251-255.

[7]乔甫,匡欢,黄文治,等.医院感染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及未来就业需求调查[J].华西医学,2020,35(3):342-347.

[8]陈慧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9.

[9]李春燕,蒋良芝,汪可可,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海南医学,2022,33(5):656-661.

[10]石晶金,晏雪鸣,王淼,等.价值医疗推动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型[J].中国医院,2021,25(1):30-32.

[11]乔甫,宗志勇.疫情时代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机遇与挑战[J].华西医学,2022,37(3):321-325.

[12]马敬香,赵丹洋,郭巧芝,等.督导员队伍建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09-3212.

[13]于劲松,蔡卫华,黄松平,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传染病医院临床体系与能力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3):88-90.

第4篇: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关键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防控险

防控是新时期人民银行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淮南中支)深入开展“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年”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和完善有关路径、模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基层人民银行风险防控中的风险识别、咨询服务、组织协调作用,促进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为淮南中支高质量履职提供保障。

一、发挥风险识别作用,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风险防控的首要环节是准确识别阻碍基层人民银行安全健康发展的风险。内审部门以风险评估为起点开展工作,通过聚焦评估、聚焦选题、聚焦重点,进一步优化审计监督领域,提高审计发现问题的质量,深入揭示对外履职和内部管理中蕴含的风险隐患。

(一)聚焦评估,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在对淮南中支24项业务职能、94项业务领域、883个风险事件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时,突出关注新业务、新系统、新工具的风险。采用全面收集梳理资料、内外联动、多方讨论分析等方法,强化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合理性,明确各业务领域的风险级别,最大限度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用度。内审部门出具的风险评估报告助力淮南中支管理层进一步了解单位、部门所处的风险状况,关注内控薄弱环节和关键风险点,有的放矢地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提高内部管理控制实效。如会计财务部门积极采纳风险评估结果,在全辖组织开展采购业务风险排查,及时完善了相关采购管理制度。

(二)聚焦选题,科学规划审计项目

内审部门结合风险量化评估结果,紧贴淮南中支履职目标和党委中心工作,密切关注内外部形势变化,跟踪不同时期和阶段的业务发展变化和管理要求,围绕履职重点、难点、要点开展精准审计,将有限的审计资源聚焦于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实现了“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近年来,对淮南中支机关开展了合同管理、ACS业务连续性、依法行政、预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国债管理等审计,着力揭示法律、资金、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对辖内县支行开展了基建维修改造项目、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等审计,持续关注县支行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强化内部管理,防控风险隐患。

(三)聚焦重点,发现深层管理问题

牢固树立价值增值理念,在围绕“用钱”“用权”“安全”等重点业务领域实施审计监督时,深化审计内容,将审计重点和发现问题更多地转移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着力揭示管理性问题和机制性障碍,将内审目标提升到完善组织治理、实现基层人民银行目标的层次。如开展合同管理审计,在关注合同审核、签订、履行等环节规范性的同时,重点关注劳务外包、应签未签合同等重要风险事项,尤其是围绕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驾驶服务外包等事项,注重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管理层面缺陷和薄弱环节,结合背景、现状和未来形势,提出规范管理的思路,形成有价值的审计成果,赢得了审计对象的认同。

二、发挥咨询服务作用,提升风险防控主动性

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是有效整合、分析分散的风险信息,形成多样化的价值成果。内审部门以调研分析为依托,注重咨询服务的重点化、常态化、专业化,将咨询服务融入基层人民银行业务活动和风险防控中,避免“小风险”演变为“大问题”,有效提升了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一)把握特征,注重咨询服务重点化

突出将审计发现的重要风险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关部门,引导、提示其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一是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如及时总结提炼合同管理、ACS业务连续性等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问题,形成《基层行劳务派遣转劳务外包潜藏的风险应予关注》《基层行驾驶服务外包的风险分析》《ACS业务连续性背景下应急处置管理亟须加强》《基层行委托社会机构采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专题分析材料,得到行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强风险预防和研判。同时,对上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穿透式”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向行党委汇报,为党委改进管理、实施风险防控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二是主动开展风险提示。如对有维修改造项目的县支行,通过座谈答疑、发送风险提示书等方式进行风险提示,并从审计角度提出规范化建议,为项目规范操作打下良好基础,受到县支行的普遍欢迎。三是对制度修订提出专业意见。如会计、后勤等部门根据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等审计意见,将拟修订的《零星采购管理暂行办法》《零星采购操作规程》等制度提交内审部门,充分听取意见,内审部门均认真研究并提出专业修改意见,确保制度与国家法规、上级行制度和淮南中支管理要求一致。

(二)建立机制,注重咨询服务常态化

通过建立常态化风险信息疏导机制,强化风险信息内部共享,促进风险防范和处置。一是建立风险信息交流磋商机制。如合同管理审计结束后,内审部门主动召开沟通磋商会,与人事、会计、后勤、法律等部门就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面对面坦诚沟通,深入分析研讨合同管理的风险预防,并在整改落实方面达成共识,取得了明显的审计效果。二是建立风险信息通报机制。如在淮南中支举办的安全保卫风险防范研讨会上,内审部门结合近年来安全管理审计、风险评估等情况,重点对安防系统管理、发行库区、守卫值班管理及枪弹管理等方面的普遍性、典型性、苗头性风险信息进行了通报,起到了广泛提示、预防预警作用。三是编发电子期刊开展风险提示。搜集梳理近年来内外部审计案例、重要审计发现等,不定期编发《重要业务风险隐患提示》电子刊物,发送给业务部门和县支行,要求业务部门和县支行对照案例开展自查自纠,做到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实现风险关口前移。

(三)提升能力,注重咨询服务专业化

以加强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努力把内审人员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监督执纪人才。一是重积累,以学习培训提升业务素质。建立“内审微讲堂”,围绕学习《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总行要点优秀审计项目和内审远程培训教材等,要求内审人员结合专业特长轮流担任主讲人,谈认识、讲体会、找不足,增加知识积累、提高交流能力和审计触角的敏锐性。二是重锤炼,以审计实战提升专业水平。2018年以来,内审部门共15人次参与上级行审计项目,5人次参与上级行专项检查组、巡视组等,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监督过程的风险识别能力。三是重调研,以人才培养促进内审可持续发展。坚持“课题带队伍、项目带队伍”,加大内审案例分析与审计理论实务研究力度,积极参与上级行重点调研课题、内审制度专题研究、内审编研等工作,努力培养“能查、会写、善分析”的内审干部。

三、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风险防控的最终环节是推动参考建议转化为风险防控的管理措施。内审部门注重发挥在基层人民银行风险防控中的组织指导、牵头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各风险管理防线之间的联动合作,督促审计整改落实,扩大审计成果运用,有效促进淮南中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的完善和提高。

(一)标本兼治,筑牢制度“防火墙”

一是推行常态化制度修订工作。每年3月份组织开展“制度完善月”暨“基础工作质量提升月”活动,要求各部门以上一年度巡视或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上级行检查和绩效考核反馈情况为切入点,从解决制度缺陷、管理漏洞方面“开方下药”,集中修订完善业务条线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好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作用。如2018年以来,修订完善了淮南中支机关财务管理实施细则、零星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综合执法检查实施细则、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工作规程等,填补了制度空白,扫除了风险盲区。二是大力加强风险防控宣传引导。组织开展风险防控“微感言”征集、案件警示教育、风险防控研讨会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度,让风险意识和内控理念进一步入脑入心,成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自觉。

(二)对症下药,系紧条线“安全带”

一是建立业务条线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围绕审计发现问题,强化与业务条线主管部门的交流磋商,协同条线部门推动源头整改。例如,根据对县支行开展的合同管理、维修改造项目管理等审计情况,向会计、后勤、法律事务等部门发送审计建议书,建议从业务条线加强对县支行采购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基建维修改造工程管理、法律审核等方面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县支行加强内部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发挥好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的作用。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核查机制。近年来,内审部门每年组织开展对上一年度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以及重点审计项目的后续审计,检查面达100%,对照问题清单逐条验收确认,对账销号,重点核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预算执行不到位、采购程序不规范、基建维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将审计整改后续跟踪的制度化、常态化,形成督促审计对象积极整改的长效机制,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实效,发挥审计“悬剑”作用。

(三)凝聚合力,织密防线“监督网”

第5篇:风险防控培训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税务筹划

一、引言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执行、税务机关简政放权措施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税三期税务管控系统的不断升级,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风险防控上的不足被更加充分的暴露出来。建筑行业面对税种多样、纳税流程繁杂、涉税事项广泛等客观现实和税务管控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不规范、项目管理粗放、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等自身问题,企业应根据个体情况不断完善税务管控体系,明确各部门的税务职责,强化项目部税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达到多角度、全流程提升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

(一)法律风险税法体现的是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对企业来讲,是一种义务性的法规。因此,企业在纳税申报、申请减免退税及税务筹划等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防范法律方面的风险。涉税的法律风险对企业来讲轻则是经济利益的流出,例如税务机关的税收罚款、滞纳金等,重则触犯刑法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二)信用风险纳税信用是指纳税人已发履行纳税义务,并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一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开始施行《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新的纳税信用评价分为ABMCD五个等级,信用记录将与银行等相关34个机构共享,纳税信用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诚信资产。2019年金税三期系统全面升级,对企业各项纳税情况的比对更加全面和精准。因此,企业应更加注意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管控,避免由于不良纳税信用评价影响企业的市场信任度,甚至受到国家机构的联合惩戒。

(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税务风险管控是企业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金、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联系紧密。科学、高效的税务风险管控不仅能够规避涉税事项造成的风险,还能够提升企业业务活动的规范性,确保会计核算信息真实性,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通过税务筹划,努力达到既能够防范纳税风险,又充分利用各类减税优惠政策的目的,帮助企业降低税务成本和现金流出,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三、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业务类型多样、业务分布区域广泛、涉税内容繁杂等特点,因此税务风险的管控难度更大。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更加严苛的征管要求,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增值税为例,建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难度之一体现在税率的多样性上。建筑企业的一项合同中可能除了包含建筑服务(税率9%)以外,还会涉及部分工程勘察勘探业务或工程设计服务(税率6%)等。企业需要在混合业务合同中明确区分不同业务类型,避免因划分不清导致从高计征增值税。又如,一项清包工或者甲供材料的建筑工程,可以选择采用简易计税。一旦选择进行简易计税,36个月内不得变更。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充分沟通,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选择合适的计税方式。然而,由于业务部门税务风险防控意识淡薄、税务管理体系不健全、权责不明确、财务人员能力不足等导致合同条款规定不明确、供应商选择不合理、税务筹划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压力和法律风险,也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影响管理层的经营决策。

(二)项目部税务风险防控意识淡薄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基础、最重大的组织单位,是建筑施工企业主要利润和经营成果的输出部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遍布全国,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不尽相同,如何管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的税务风险,切实减低企业整体税负、有效减少企业纳税风险,一直都是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的难点之一。工程项目部作为经营部门,项目经理更关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容易忽略对税务风险的防控。项目部管理方式相对粗放,有些项目部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且由于距离原因,财务部门对项目部的管控能力有限,时常发生外管证办理不及时、逾期缴税、项目采购物资三流(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不一致、报销不及时、甚至发生增值税发票丢失等情况。增加了建筑企业整体的税务风险。

(三)税务管控能力不足,人员专业水平亟待加强国家的税务政策更新变动快,特别是近几年,税务政策的频繁调整给相关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为对新的税收政策理解不不透彻、税务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的涉税风险时有发生。税务工作人员对复杂业务的税务筹划、处理能力有限。面对相对复杂的涉税业务时,财务人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税务预测结果不够全面、准确,难以为决策提供依据。财务人员税务专业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对税务政策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税务工作中出现如下两种情况:在条件不完全符合的情况下进行税务减免或者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纳税风险;或者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未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负。财务部门对各项目的涉税工作管控不够精准、严格,造成项目部进项发票入账、抵扣不及时、对上游企业开票与对下游企业结算不同步等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加大了企业当期现金流的压力也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四、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内控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基于行业特性建立和执行有效的税务管理内控制度是管控税务风险的必要手段。企业需要建立以财务部门为主责,各业务部门职责明确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和会计核算方式,基于法律规定制定统一的税务工作指导手册,提供各类业务相关的税收政策,用以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的涉税工作。其次,加强税务工作的业务流程管理。由于税种多样、税率不同、纳税政策繁杂,相比于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管理等,对税务工作流程的建设和管理相对更加困难,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加强税务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来提升对税务风险的预警、管控和监督的能力。例如,针对上文中提及的建筑施工企业合同内容涉税条款不完善的问题,合同签订过程中利用合同评审系统,安排财务部门在合同评审中对涉税条款不明确的合同条款提出修改建议,并预测整体税负;针对供应商选择盲目的问题,可以利用工程预算管理系统对各个合同进行税负临界值测定,为各项目供应商的选择提供依据。明确不同业务部门的税务风险管控责任,权责明确,防止出现遇事“踢皮球、不作为”的现象。财务部门要转变身份,从税务防控工作的“救火员”变为“管理员”,指导、监督各业务部门对自身税务风险防控工作,必要时,对各业务部门提供培训。企业应将各业务部门税务风险管控的工作情况列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

(二)转变意识,提升项目部税务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对项目部税务风险防控的过程管理,将税务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建筑施工活动的经营活动中,预防税务风险的发生。税务部门应重视各项目涉税工作人员基础税务知识的培训,包括发票信息的完整、三流一致、发票真伪的查询、外管证的开立、注销、增值税的预缴等。项目部实行税务风险管控一把手负责制,将各项目部税务管理工作情况量化后纳入项目部经营成果考评范围,由财务部门打分,以提升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项目部应在体系建设上重视对税务工作的管理。大型项目应安排专职的会计负责项目的税务申报及核算工作;小型项目至少应配备专人负责相关税务工作。企业财务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各类审批的流程和时间节点以加大对项目部税务风险的管控力度。同时,财务部应组织定期、不定期的税务检查工作,巡查各项目部在税务工作中的不足,做好税务风险的预警、控制、整改工作。

(三)加大财务部门税务管控能力,提升人员素质在增值税不断深化改革、纳税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税务人员是企业纳税申报的主要执行者,是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把控者,因此,重视对税务人员的培训,提升税务人员综合专业素质,充实财务部门人员涉税知识、提升财务人员对新税务政策的敏感度是预防税务风险、提高税务管控质量的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重视税务部门税务筹划工作实操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复杂涉税事项,可以财务人员自行筹划同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税务咨询,以便对比改进,在实践中切实提升税务风险防控水平。加大财务部门对项目部税务风险的监管力度,转变财务部门的工作观念,将工作重点由被动地处理各种涉税风险转变为提前预测风险主动提示防范。例如,为业主开具增值税发票后,要求各项目部按规定时间提供下游分包增值税发票入账并进行进项税抵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平衡,综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整体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基于自身经营项目复杂多样的特点,在税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对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防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业务难点制定适合自身的完善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全过程、全流程的税务管控框架,提升税务人员及业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和税务知识储备,强化企业自身税务筹划和风险防控能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信用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丰祝.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重要问题及防控措施[J].价值工程,2020(39):67-68.

[2]张洁.新税制政策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J].纳税,2020(16):23+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