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摘要]的经典著作《实践论》极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揭示了关于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内涵,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仅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同时也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论遵循。以《实践论》价值思想为视域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的理论基础,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认识发展的阶段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能动性价值取向,通过朋辈群体榜样引领、实践过程知行合一、校园显性隐性文化共生等途径,可以使学生从观念上正确认识、情感上充分理解、理念上逐步认同、行动上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实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实践论》价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论》中鲜明地指出;“反对从理论本源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唯有实践才是人们加强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也唯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2]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基础,而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实践论》价值思想则从理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著作中多次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基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认识,提出了个体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密不可分性。坚持与发展了“认识活动从属于实践活动”这一实践哲学思想,进一步提出“价值观念的起源和产生、价值意识的发展和演变都深深地根植于人类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起自身的价值理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基于实践探索的理论升华,而在应用于实践,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意义才真正地得到发挥。据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统一性活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价值观念与实际行为统整,才能纠偏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实践观、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理性反思

在人类各项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也是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之上不断反思、升华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来源于理性反思,它是基于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反思和现实性追求的统一结果。[4]“三个倡导”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最新理论结晶,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积累之上,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之上,更是立足实践活动的现实反思,反思的本质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对社会发展的期许与价值诉求。因而,兼备历史发展反思和现实发展诉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价值旨归也必将通过理性反思不断地更新价值理念,实现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实践论》价值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方向引领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遵循实践和认识的基本逻辑。在马克思哲学思域下,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它从方法论的角度规定了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与参与实践个体社会存在方式中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规范习俗等紧密相关这一前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遵循认识发展的阶段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对事物发展表面的、感性化的认识到对事物发展内在的、本质的理性认识的过渡,前者是基于事物现象感性的、直接的经验,后者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和反思。在认识的感性阶段,人们的理解是浅显的、表象的,随着实践的深入,在经过对感性认识的重新加工、分析后才升华到理性认识。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从情感认识和感性体验升华到情感内化和践行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要注重学生感性层面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是凝练了全党、全社会共识的理性升华。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马克思提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和认识特征,都不外乎是一种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的形式与内容会呈现较大的差异。”[5]因而,人们对于实践的认识是长期性的且无止境的,而由于决定价值认识形成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在认识无限性的理论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必然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其价值内涵也会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吸收新的经验,并继续丰富和完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不断深化、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要立足实践开展价值观教育,诠释不同的认识阶段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精髓,亦要随着实践深化日臻丰富和完善。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赖认识的能动性

以社会意识为形态的价值观念并非是先验地产生于人的头脑中的,价值观的入脑、入心需要立足个体本身。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把人的各项活动开展归结为主观能动性的驱动,归结为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自主的活动。尤为注重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肯定了马克思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同时更加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将主观能动性阐述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6]从现实来看,高校大学生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立足学生个体,立足价值观念形成规律,以主观能动性作为内在驱动,才能确保教育实效的事半功倍。

三、《实践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在深刻的社会变化背景下,呈现学生价值个性凸显、价值取向多元、价值行为疏离等现状。以《实践论》审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表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以个体认知特点为突破,以国情社情为基准,以价值观认同逻辑为抓手,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生活之中,形成学生个体的价值内化。

(一)基于个体认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培育的出发点“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是主体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适应、接受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实践主体在价值理念获得的基础上以社会共同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7]“欲教育之,必先了解之”。“95后”大学生呈现兴趣导向显著、自我意识较强等群体特征,通过建立起兼具情感认同、理论认知、理念认可的价值共识,唤醒学生内在的兴趣和需求,紧密贴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变成“共识”,成为其信奉的“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围绕国情社情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

反对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多次在党内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的环境、具体的斗争当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这一认识开启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新篇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整理正经历深刻地调整与转型,思想文化、社会心理、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呈现多元融合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土壤,要实现价值观念深入学生内心,必须将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既坚持价值观内容的真谛,又融入国情社情考量,并将已有的价值文化要素与文化形态进行整合、提炼与深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表达,促成个体意识和实践行为的双向规约。

(三)厘清认同逻辑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点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在综合调动自身认知、情感、行为的基础上逐步认知、接受和践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从“外在”的理论“内化”为个体价值观念。[8]由于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体系、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欠缺,不可避免会造成其面对具有较强统摄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往往出现内涵理解浅层化、简单化和形式化的问题,造成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最初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9]归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要遵循“由外而内”的认同逻辑,通过科学阐明内涵促进认知,借助情感体验达成接受,实现学生的行为认同。

四、《实践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以《实践论》审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实践的认识驱动来看,要依托个体实践经验和外在榜样引领的统合;从实践的过程上看,要寻求知与行的二者统一;从实践活动载体上看,要遵循显性宣传教育与隐性渗透结合的路径统整,通过三个维度整合实现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公民价值三个层面的统一。

(一)着重意识培养,延展朋辈榜样引领示范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亦旨在引起新旧意识形态在冲击、碰撞中重新交融塑造。[10]大学生群体,其思想波动易受朋辈群体的影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要积极发挥学生群体的榜样示范和典型引领,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实现从被动式的参与到主动性的组织,在榜样引领的实践教育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升级。1.宣传学生道德标兵,形成具有大学特色的道德风尚道德榜样与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的相似程度直接影响其对个体产生榜样力量的信度与效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生道德榜样标兵的选择要实现其普遍性与代表性的统一。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具有直观性、生活化的特点,树立的良好形象更加容易使大学生受到感染,在学生中弘扬和传播正能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先进模范的确立要从学生的身边挖掘,寻找与大学生有相同成长环境和心智水平的道德标杆。2.注重学生亲身主动参与,真正让榜样行为转化为大学生自身行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关键点在于促使学生效仿榜样行为并付诸实际活动,把榜样典范的行为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由此可见,提供大学生效仿转变的条件和环境尤其重要,大学校园可以借助校园媒体进行宣传,开展相应的系列性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实现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驱动自身自觉学习榜样行为,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立足社会实践,拓展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实践论》中鲜明地提出,理论是革命的先导,不是本本主义,不是供奉起来的神圣教条,唯有将理论放置于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一种兼具时代性和实效性的效果。[11]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长期实践中实现了积累、概括、提炼与升华,也必将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生长、渗透、延展与完善,展现出科学理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依存于价值观层面的倡导共鸣,更应在实践活动中寻找个人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嫁接建构。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聚焦于国家发展实践下的价值目标,植根于社会发展实情下的价值取向,落实于学校发展实际下的价值标准,切实做到紧接学生学习主阵地,紧跟学生思想主旋律,紧扣学生生活主课题,夯实稳固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现实平台,逐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与普遍践行。可见,大学生参与是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的关键所在。1.“校内校外”拓展参与社会实践的体式格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必要将高度凝练的、简洁的、概括的精华性思想意识外化为鲜活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化实践载体,佐以极具号召力与吸引性的活动方式,才可能在实际参与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在实践载体层面,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电子服务平台、自制报刊资料、宣讲活动,动静结合、线上线下双向展开,层层推进,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思想的方方面面,渗透、宣传、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从政治高度和思想高度唤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实践方式层面,融入校外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当中,例如社会志愿服务、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活动以及面向经济发展的实践调查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的活动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形成价值观的内在生长点,实现自我价值观的发展与提升。2.“三个倡导”延伸参加社会实践的内涵本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统领,明晰培养的具体内容坐标,将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三个倡导”的价值内涵巧妙融合,推进建构“国家+社会+个人”的GSP三维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实践活动的安排要围绕培育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在社会层面,实践活动要与社会建设与发展紧密相关;在公民个人层面,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借助社会实践,逐渐改变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对核心价值观认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内驱力不足的现状,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参照普遍遵循的价值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的宣扬者和坚定的践行者。

(三)营造文化氛围,构建严实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精分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遵循显性宣传教育与隐性渗透结合的价值观培育逻辑,建构价值培育的立体化平台。1.彰显校园显性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惯常举措,也是校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中显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蕴育起校园显性文化成长的土壤,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凭借网络媒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贴近课堂、贴近学生。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实现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文化特征和生活实际素材三者的统整,促使教学内容赋有教育性、适用性、思辨性,极易引发大学生群体的讨论思考以至于内化吸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学生参与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整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校园生活中开辟路径。2.借力校园隐性文化,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实践证明,成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校园显性文化熏陶与校园隐性文化渗透的双重作用结果。[12]如果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单纯地通过“课堂”“教材”进行理论教育,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逆反情绪,造成教育实效大打折扣。借助隐性文化媒介,采用间接性、渗透式手段顺应学生的接受习惯,可以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声扩张。例如,在线下,校园隐性培育可以借助宿舍文化构建、班团组织生活、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使学生审视自身与国家、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将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在线上,借助校园主页、BBS、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宣传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文信息,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李可心.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6:23.

[3]徐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34.

[4]李英,盖伯琳.基于实践论和生产力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J].理论探索,2011,(3):23.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6]李媛媛.创设理想交往情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29.

[7]鹿军.论《实践论》中认识论思想及当代价值[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29.

[8]孙代尧,黄斐.价值文化建构逻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6):137.

[9]杜先伟.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J].教育探索,2008,(5):108.

[10]王中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42.

[11]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10.

[12]王南湜.《实践论》的实践哲学阐释———纪念《实践论》发表70周年[J].哲学动态,2007,(12):5.

作者:赵正文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