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摘要]传统民族文化深深植入新时展方向,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迈向世界强国的重要基础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将文化自信的力量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中。分析了文化自信的认同教育意义,提出了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原则与方法。以便为梳理高等思政教育路径,以及为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同教育中,能够发现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高度契合,皆为针对大学生思想品行、文化道德、文化认同的教育方向。但教育目标相对模糊的情况下,并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故而,本研究从文化自信角度展开论述,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认同为导向,分析了具体的文化自信教育路径与方法。

一、文化自信的认同教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就必须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坚守思政教育阵地,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尤为重视。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审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现象,不难发现仍然存在部分教育缺位现象。诸如学生盲目跟风崇尚外来文化,对网游、手游、网络媒介的文化信息倾向度更深。文化自信本身是高度自知,行为自主,充满信心的传统文化感知。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知之甚少,相对缺乏主观判断和认知。故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实则并未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仍然需要从文化自信角度加以培养,方能真正树立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梳理文化自信源头

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明确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深深植入历史血脉,同时在革命文化的洗礼中呈现出繁荣景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从多元文化交融汇集中迭代繁衍。当今国际化发展愈演愈烈,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观念令文化现象体现出多样性,在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中,更加要求高等教育需要将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的引导方向。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为我所用,才是突出文化自信的根本。在深度发掘了文化自信的根源之后,方能梳理其中的思考维度,为学生呈现出诸多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形成文化自信的积极培养路径,最终落实于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二)展现文化自信价值

文化自信是对于社会文化的高度认同,信赖于传统文化积淀出的生命价值。那么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立场、文化旗帜,据理发声并以理服人。那么就要求高等教育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路径,认真学习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后,为大学生传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时展观,文化自信观,认同自身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的社会价值。继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中,秉承文化自信的态度,迎接新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乃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付诸行动作出贡献。

三、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策略

(一)弘扬先进文化,增强学生价值认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当代大学生是否认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突出表现。这种价值认同,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吸取民族文化精髓,展现大学生应用的新时代风采。在教育方向上,势必需要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将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理念输出,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价值定位,塑造宏观发展的生命格局。这样的时代感召是教育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需要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凝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行。从而辅助学生辩证分析各方观点及文化倾向,明确自身的行为对传承文化理念的不同影响。当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社会价值中感受到文化自信的魅力,凝聚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维度,方能真正融入社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知,形成对于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

(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情感认同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荆楚文化、儒学文化、长江文化、家风家教、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等,在本质上同出一辙,皆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代表。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寻找类似的文化素材,引导学生产生情感认同,方能真正主动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在这样的发展过渡阶段,学生的思想认同受情感依托和引导,最终形成了高度的自主性。在高等教育中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并非主动的继承。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往往受限于教育机制,在脱离了校园环境之后,往往忽略了自我价值提升。这样的现象也是限制文化自信,自主学习民族文化的一种制约力。破解这样的制约力,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情感认同。思政教育需要融入多种教学手段,更加需要开发出适应当代大学生感官体验维度的教学素材。倾向于学生的感官体验需求,从情感角度出发加强传统民族文化的设计效果,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需要大学生的关注度与心理倾向。最终不断推陈出新,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让大学生在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深度认知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产生道德文化熏陶和启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意识,立足于文化自信高度,为社会主义新时展贡献力量。

(三)净化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社会认同

当前高校文化存在诸多教育环境弊端,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更加倾向于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层面的心理对比。这样的现象首先是校园文化的曲解,更加是文化道德层面的思考方向错位。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需要吻合时展观念,不能强烈抵制网络文化的内容。在教育方式上,需要以拨打宽宏的心态,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素材引入其中,形成辩证分析的双重维度,让学生的心理价值缺位真正补齐,方能树立更强的文化自信心理区间。这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来自所有学生和教师共同构造的校园文化。这种校园文化更加清晰,脉络更为精准,侧重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成熟。当学生能够从文化给养中发掘文化价值本身的精神魅力,感知传统文化在时展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力。方能消解自身的价值理解偏差,从普遍学生的思维意识中脱离物质层面的包袱,形成对当前文化现象的真实解读与心理定位,真正形成对于精神文化的心理追求。故而,净化校园文化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自信度的积极教育引导,更加是辅助学生形成文化价值核心观念心理认同的必要教育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民族力量,是新时代民族复兴与崛起的重要潜在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从多种教育角度开展,引导学生从文化自信中树立核心价值观,形成更高的文化自信态度与行为。首先,需要弘扬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价值认同,产生对于自身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可。其次,需要在思政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继而促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产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需要净化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产生高度的思想认同,进而形成以文化自信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念,主导思想进程与文化传承的积极路径。

参考文献:

[1]生忠军,赵佳慧.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价值意蕴[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20(2):72-75.

[2]曹群.论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认同[J].思想教育研究,2017(4):95-99.

[3]张春和,张学昌.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理路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理论与改革,2016(6):37-40.

[4]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18-24.

[5]纪安玲,谢安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引导机制的四维构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3):66-71.

作者:单勇杰 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