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陆上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而海洋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为参照,为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从中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研究的背景、目的

1.1研究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以前粗狂式的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海洋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作为世界上的海洋大国,中国的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过去“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了的连年增长,实现了海洋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3.5%的速度,远超同期的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创造了国家经济增长的奇迹。到2010年,中国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近4万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与海洋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海洋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2研究的目的

对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意在通过SWOT分析方法发现在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及发展可持续经济存在的潜在机遇及威胁,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总结规避失败教训,为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及地区海洋经济建设提供政策导向和对策建议,实现海洋经济的合理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广东省作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省份,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同时还是中国的海洋经济大省。到2012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0506.6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值分别为180.1亿元、5134.9亿元、5191.7亿元。2014年,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量达到13500亿元,实现了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全省经济发展,与2013年相比海洋经济增长13.8%,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涨;广东省邻近南海,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众多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丰富,2014年,广东省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350亿元,同比增长10.6%;渔民年均纯收入13300元,同比增长8.6%。渔业作为广东省传统的海洋经济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着较大比重。为了更好的促进海洋渔业发展,广东省在20014年加快了渔船的更新改造,实现了227艘大型钢制渔船的更新改造。积极推动渔船信息化管理,共采集录入基础信息渔船3万多艘,占拟录入渔船总数的78.2%。广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推进网箱养殖向深海拓展,新建深水网箱420个。新建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部级水产良种场、7个省级良种场。到2012年广东的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01834公顷。广东省拥有19个渔港,占全国渔港总数的13.8%,其中中心渔港有11个,一级渔港有8个。

3广东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3.1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沿海地区分别确立了以广东、上海、广西、天津、辽宁为龙头的“五个流域”。广东能够成为珠三角的龙头,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与广大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或陆地相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广东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地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航运的交通枢纽上,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和对外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的实施,广东的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就更加的明显。广东是中国著名沿海开放省份,陆地海洋兼具,海洋资源较陆地相比更加占据优势。广东海域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2.6倍。漫长的海岸线,对于广东发展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非常有利。

(2)海洋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产业的基础。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广东省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南海北部大陆架总面积约44.59万平方千米,其中一半左右属于广东海域。广东拥有海洋油气共597个,占全国海洋油田生产井总数额10.6%,其中采油井485个,采气井88个,注水井24个。海岸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约为127万公顷,可用于海水养殖的面积达53万公顷;全省有大、小海湾510多个,其中适合建港的有200多个;有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416种、底栖生物828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资源200多种,虾类有135种,头足类有73种;可预见性石油资源储量约为97亿吨,天然气储量约2.2万亿立方米;可供滨海旅游的沙滩有174处,长约572公里,度假景区33处。另外,还有着巨大的潮汐能、波浪能、海(潮)流能等可再生自然能源。

3.2发展可持续经济的劣势(Weaknesses)

(1)民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淡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对于海洋的认知较少,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及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未能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形成系统的海洋产业链条及海洋保护体系,致使海洋经济发展缓慢。沿海地区的民众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对海洋开发的长远目光,不顾海洋生态平衡,大肆进行海洋捕捞,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及民众环保意识的缺失,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2012年中广东省所产生的工业废水总量为1861263200吨,其中有63327700吨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洋中,倾倒入海洋中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重量为31170吨,造成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从整体方面来说,政府缺乏对海洋进行整体开发的意识,制定有关如何实现海洋资源开发的措施就更无从说起,未能形成合理统一的海洋管理体系,造成海洋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仍然停留在原始的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的状态,尚未形成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

(2)海洋开发技术落后。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开发来说,中国的海洋开发要晚很多,海洋开发技术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高度重视海洋开发,注重保护海洋资源,加大对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注重将科研成果的转换实际生产力能力,在海洋开发的同时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中国的海洋开发在近几十年才开始起步,但是国家对海洋开发的投入相对较少,无论是在财力、物力还是人力上都无法与中国的海洋开采量形成正比,造成海洋开发的技术较落后,无法对深海中及技术要求较高的资源进行开发,由于技术落后,也造成了资源再开采过程中的浪费。

(3)海洋灾害频发。据国家海洋局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发生的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中国当年各类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0%左右,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多发的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广东省遭受到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灾害为主,赤潮、海岸侵蚀、土壤盐渍化等灾害有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12年中,仅风暴潮造成的受灾人口达到204.02万人,造成9人死亡;风暴潮造成的受灾面积达到114680公顷,其中农田受灾面积为108800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为588公顷;房屋受损1391间,船只受损数达到506艘,风暴潮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47亿元。

3.3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逐渐增强,开始逐渐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将海洋经济建设提上了国家建设的日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东部沿海地区各省市把海洋经济开发放到一个重要位置,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把发展海洋经济写入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公报,近一年通过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的国家战略规划都明确地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2010年4月国务院批复广东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这些都为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3.4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Threat)

(1)海洋开发的同构现象严重。所谓“同构化”是指在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高度相似趋势。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经济发展管理体系,各沿海地区各自为政,在沿海地区掀起一场互相竞争的浪潮,各地区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鼓励相关企业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达不到规模生产的要求。大批小企业的出现,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海洋企业的发展趋势,也使得资金及技术得不到很好的集中使用,造成资源的相对浪费。广东省海水养殖业内部趋同性与单调性明显,滨海旅游业旅游产品项目重复,雷同现象严重,沿海石化建设等临海工业项目遍地开花。

(2)海洋生态环境总体形势严峻。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这表现在:发展海洋经济在为提高本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经济总量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带来强劲推动力的同时,由于海洋开发技术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增加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海洋生态环境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面临着人类无休止的破坏及不断的海洋污染,这已经超出了其自我修复的能力,造成海洋生态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使得海洋生态环境总体形势严峻。随着海洋捕鱼技术的提高,广东省的海洋捕鱼业的产量虽然有了提高,但是由于在近海区域的无节制的捕捞,使得海洋渔业资源趋于枯竭,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企业或城市由于缺乏污水处理系统,或为了节省成本,企业污水或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造成海水水质变差,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危及到海洋生物的存在,给人们的海水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4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对策

4.1提高民众的海洋资源保护意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洋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这不仅表现在海洋能够为中国提供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深深的体现在海洋是中国国家领域的一部分,联合国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将海洋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突出了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而中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也将海洋开发列入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的名单之中,更加彰显了中国对于海洋的重视程度。因此要牢固树立起海洋对于人类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意识,增强自觉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开发。加强教育宣传,提高民众对于海洋的认识,从而能够自觉的参加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之中。

4.2加强相关资金投入,保障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力度

建立海洋开发保护专项基金,成立专门部门负责管理此项资金的应用,将基金应用于海洋资源的保护及与国家的及各省市的海洋建设项目的开发上,切实维护好海洋资源,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将资金用于海洋的研究及对海洋的宣传保护上,污染、过度的捕捞和政府的管理不善,使得海洋环境堪忧,一些海洋生物由于丧失栖息地及海洋环境的变化,难以适应行的环境导致正在锐减,有的海洋生物则直接消亡。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恶化和海洋生物的消亡,为此,人们应该行动起来,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中去,积极宣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开展海洋环境教育,增加政府对海洋的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强海洋的保护。

4.3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立法,强化政策引导

海洋经济的崛起,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及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总额的增长,不顾海洋环境的破坏,大肆进行海洋开发,过度捕捞,导致海洋资源减少,及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对海洋破坏的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者处置太轻,未能伤及其根本利益,导致其更加肆虐的开发。保护海洋资源需要落实到实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制定出与保护海洋资源有关的法律,加大对破坏海洋坏境及海洋资源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制定有关海洋保护的政策,并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政策的引导,改变人们对于海洋保护的意识,自觉加入到保护的行动中。

4.4重视海洋开发,加大对海洋科技的资金投入及研发

海洋的开发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海洋科技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核心因素,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动力,海洋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带动海洋其他领域的价值的日益凸显,因此海洋科技研究应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基础。因此,国家必须从战略的层面,重视对海洋科技的研究,加大对海洋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技术。在增加投入的同时,不能单纯的依靠政府,而是要通过政府的资金引导,带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投入其中,以市场力量来促进海洋科技的进步。

5结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支持,在中国陆地资源缺乏的环境下,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弥补这一缺口的重要来源,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强劲推动力。虽然海洋资源在总体上是丰富的,但是相对于人类无节制的需求来说就显得稀少,中国已经不能再继续走以前的工业发展的老路子,必须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作者:李伟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