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海洋生物技术全文(5篇)

海洋生物技术

第1篇: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推广实践

0引言

目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生猪的肉质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生猪的繁殖能力也很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市场对无公害猪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强。在市场中推广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才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对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1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

1.1确保生猪养殖场的环境

生猪养殖场环境是否优良是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基础。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中,对于生猪养殖场的要求和以往生猪养殖技术的要求不同,其更加符合现代化畜牧业的需求,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生猪养殖场的建成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要求生猪养殖场的位置满足面南坐北的坐标位置,同时生猪养殖场内部需要保证环境干燥,生猪养殖场与生猪屠宰要有2km左右的距离;生猪养殖场应该与人们的生活区、工作区的位置距离3km左右。②在生猪养殖场中需要保证生猪生产和加工区域应该与其自身生活区域具有较好的隔离,防止出现细菌过分生长造成安全问题。在生猪养殖场的门口需要设置专门的车辆消毒场所,同时还需要为饲养员建立专门的消毒间,保证生猪饲养员的安全。一旦在生猪养殖场中出现了病猪需要马上隔离,保证其他生猪的安全。生猪养殖场中生猪的粪便排出口与进料口分开进行设立,而猪粪便的处理区域应该建立在生猪养殖场下风口60m左右处。③猪舍地面应具较强的易清洁性,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定时对生猪养殖场进行地面的消毒清洁工作。④生猪养殖场的用水必须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

1.2在生猪养殖场兽药的应用要求

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中负责生猪的饲养人员需要利用不同的兽药来提高生猪自身的免疫力,以此来应对各种突发的疾病,防止生猪养殖场中所有生猪被疾病感染。饲养员使用的兽药必须要以下四点要求:①必须要满足我国相关部门的要求,禁止使用我国政府部门没有经过审核的兽药,更不能使用人用药物,一旦出现生猪养殖场饲养员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上级领导部门要对其进行处罚。②作为生猪养殖场饲养员在购买兽药时,应该去具有相关资质的机构购买,禁止随意选择购买地点。③兽药使用的应严格遵守我国《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特别是有关抗生素药物以及抗虫性药物的使用标准。④应该选择残留少并且副作用相对于较小的中药。

1.3生猪养殖中的疫情预防工作

(1)在进行生猪养殖中需要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来往工作人员以及车辆进出的管理力度,要求生猪养殖场管理人员针对非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车辆进行消毒,并且如非特定要求绝对不可以让其进入到生猪养殖场的生产区域,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疫情。同时要求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在进入到生猪养殖的生产区车间时,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更换工作服,否则不允许进入到生猪养殖生产车间。而生猪养殖场的车辆在进入生猪养殖生产区前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生猪的喂养状况定期对生猪养殖场的四周以及地面进行消毒,并且加强对生猪各种疾病的预防力度,尽可能防止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在生猪养殖中,作为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应该对关于生猪比较容易出现的疾病进行深入了解,并且需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的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样才满足了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要求。(2)在生猪养殖场绝对不可以一起养殖其他家畜,防止出现不同家畜的交叉感染。作为生猪养殖场食堂的工作人员不可以外购其他生猪养殖场的生猪肉,作为各个不同生猪养殖场还应该帮助养殖场内的生猪进行自我反之,尽可能不要向其他生猪养殖场进行生猪引种,如果出现了必须要进行生猪引种时,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生猪引种前对生猪的产地情况做好充分的调查,同时保证生猪没有携带或者感染任何的疾病,要求生猪养殖场需要向引种的生猪养殖场开生猪相关免疫证明,并且对引种的生猪进行为期30d的隔离饲养,确保生猪没有携带任何病菌,同时没有感染任何疾病,才能将其和生猪养殖场的生猪共同饲养。(3)作为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生猪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免疫接种,并且以动物防疫法作为标准,保证生猪能够得到合理的免疫接种。生猪养殖场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给生猪进行驱虫工作,防止出现生猪疾病蔓延,对于生猪养殖场中的病死猪应该第一时间处理,绝对不可以对其进行售卖。

2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在进行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进行:①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应该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立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实验场地,并且定期要求生猪养殖人员进交流。②让生猪养殖户学习国外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根植于中国的生猪养殖中。③当前是大数据时代,我国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电视、网络、自媒体等不同的渠道进行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的宣传,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到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

3结语

在当前生猪养殖技术中想要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并且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对生猪养殖户推广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确保生猪养殖用户所养殖出的生猪能够符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生猪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也能够保证我国市场中生猪整体品质提高,避免了生猪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让人们吃上放心猪肉,也让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恩兴,吴丽敏.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应用推广探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6):16.

[2]郑志宏.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实践[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37(9):34-35.

第2篇: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螃蟹;病害防控;生物防治

1水产病害生物防治技术

这些年,国内水产养殖规模扩大。但是,一些病毒病、细菌病的感染,严重制约水产集约化发展。而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这些致病菌源的耐药性增强,以往的适用药剂久治难愈。就此,迫切需要一种生态环保型的防病措施加以替代。为此,生物技术应用而生,虽然还处于研发阶段,但是很多技术上的优势,让我们看到了降药残、抗耐药性的曙光。用于水产病害防治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借助生物基因重组、反义核酸、反义核酶等技术而改变水产动物的抗病性,以起到降低病害、提高产量、获得高效益产出的目的。从生物防治的应用效果来看,展现出这些技术优势: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降低药物残留,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耐药性,有效抑制致病菌源的扩散蔓延。有利于生态环保,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水产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响应构建生态环保社会的响应。

2螃蟹病害影响因素

不同其他水产养殖,螃蟹养殖要获得高产高效,需要注意的事项更多。这些细节一旦疏忽,将会造成严重的病害威胁。

2.1水质问题

螃蟹生活在水中,对水质的要求更高。尤其池塘中养蟹,水体必须做出处理,否则会为病害感染创造条件。其一,定期组织消毒。消毒常用漂白粉、生石灰,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能确保水体洁净卫生。其二,投放腐殖质肥料。池塘中加适量腐殖质,主要用作肥料。达到水体变青绿色,证实养分充足。

2.2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除水质,还有居住和活动场所。螃蟹营养储备源自水中,多数以水草为食源,泥沙仅仅能辅助消化。螃蟹一般居住在较为潮湿的环境内,对于生长环境的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养殖螃蟹时应对养殖环境的水质做好清洁工作,布置适量较为茂盛的水草,使螃蟹能够小范围的活动,并围绕着产生很多昆虫、小鱼、小虾等等,会使螃蟹的生存环境更加健康,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对避免各种病害效果不错。

3生物技术在螃蟹养殖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3.1基因重组用于增强抗病性

以往螃蟹病害的防治,对消毒剂、抗菌素的依赖较大。此类药物的频繁使用,一方面影响水产养殖环境;另一方面造成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为避免此类问题的问题,可尝试借助病毒蛋白基因重组技术,加载到合适的载体中,而后注射到螃蟹常食用食物中,以增强其抗病体质,确保螃蟹养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生物反义技术用于病毒病的控制

螃蟹养殖生产中,病毒病的危害较大,借助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能殃及整个螃蟹池。在病毒病的控制中,生物反义技术的作用显著。该项技术的作用原理,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和反义核酶技术,对病毒原核细胞和真细胞进行基因操作,以抑制病毒的合成和复制,有效控制螃蟹病毒病的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控病技术,其用于螃蟹病毒病的防控功效是不容置否的。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以扩大病毒病防控的应用范围。

3.3转基因用于增强免疫力

螃蟹养殖生产期间,在例行消毒、投药预防等工作时,或多或少在水体中会形成药物残留,久之会造成机体的某些病理病变。出于病防重于治的考虑,可借助转基因技术,提前在螃蟹体内注射特定启动因子的外源基因,使着病毒反义RNA序列提前得以表达,这样后期病毒内侵后的复制将受阻,而起到控制病害的目的。自长远角度考虑,该项技术对螃蟹养殖的病害防控是很有效的,但是当前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3.4基因工程苗用于预防接种

基因工程运用在螃蟹养殖中防治病害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帮助螃蟹排除一定的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够让水产养殖产品中的螃蟹在生存环境中可以更好的成长。基因工程疫苗的出现,让螃蟹养殖产业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基因工程疫苗从细菌和病原体中提取了具有一定免疫力的基因,然后进行了基因重组,让疫苗提高了免疫力,在与传统疫苗的对比中,提高了抗药性和稳定性,能够提高养殖螃蟹的免疫力,在提高了螃蟹免疫力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健康与天然。基因工程疫苗能够满足大部分水产养殖户的需要,能够发挥出其作用,并且在技术层面上趋于成熟,能够批量生产,满足市场的需要。

4总结

科技的进步,带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在螃蟹病害防治过程中,生物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生物基因重组、反义核酸、反义核酶等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改变螃蟹的抗病性,降低病害、提高产量、获得高效益产出。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生物技术不仅降低药物残留,降低耐药性,同时,还有利于生态环保,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水产品,是今后螃蟹病害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白谦.浅析河蟹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2,32(12):172.

[2]徐骏.当前对虾养殖病害浅析及治疗方案(系列二)[J].中国水产,2003,332(7):99-100.

第3篇: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特征;应用趋势

1引言

近些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也不例外,一波又一波的信息革命浪潮激起。生物工程技术依托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现前景不容忽视。我国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障碍,随着划时代的“工作框架图谱”的完成,生物工程技术已经步入新的阶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2生物工程技术特征概述

生物工程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构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技能的使用技术,也是有效结合现代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产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大科学工程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因组的研究开始,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自此进入大科学运作方式。基因组研究的主要代表就是人类基因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需要在整体角度破解遗传信息,因此采用其他学科运作方式;(2)高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知识层次的人才与先进技术手段,生物工程技术作为新兴产业,在疑难病症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有效控制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3)高投入特征,生物工程技术投入庞大,投资主要用于研究新产品、建设厂房及配置设备仪器;(4)长周期特征,生物工程技术项目从研制到转化有着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繁琐的审批程序,加上产品培养与市场开发难度较大,因此开发周期较长;(5)高风险特征,现产品投资到临床试验、上市等,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工程,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项目。

3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就是生物工程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类重大问题,比如食物、环境及资源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都向生物工程技术及产业倾斜。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农业方面

国际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发展,有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与增加作物产量,受到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重视。其中研究最深与最广的就是转基因技术,该技术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改良家畜、家禽及农作物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抵御各种虫害,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农作物也是有一定的影响,也可以让其进行改善。今后生产效率也将要依靠它来提高。

3.2海洋方面

有效结合海洋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形成新的海洋生物工程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的主要作用时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海洋生物品种、提高海洋养殖产量与质量,获得具有特殊药用与保健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人们对其越来越重视,很多沿海国家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上升到战略层次,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3轻工方面

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就是轻工与食品行业,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农副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直接加工成商品,常见的比如酿酒、发酵行业等;以生物工程技术为基础发生二次开发利用产业,比如高果糖浆等;最后传统工艺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传统工艺不足的地方,降低成本与资源消耗,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3.4医药方面

第4篇: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历来,我国非常重视海洋科学研究,通过提高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技术,增加渔业产量;通过渔业资源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通过建造装备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多次赴南极和北极考察,实施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我国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逐年提升。目前,我国把海洋高新技术定义为:海洋监测和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模拟系统技术、海洋深潜技术、大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洋能源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工程技术十一方面[2]。经过对国家海洋经济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情况的研究和总结得出:目前,我国海上海洋深潜技术、海洋油气田开发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等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列出了我国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已取得的成就和将来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3]。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截止2011年,全国共有各类高职院校1228所,其中涉海类院校仅为沿海省市的交通、海事、海运、水产类院校,其他院校举办的涉海类专业寥寥无几。另外,通过对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每年核定公布的目录外专业情况研究:我国约有54个涉海专业,占目录内专业总数532个和2011年目录外专业总数452个的5%[4-5]。

2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在我国今年批复的山东、浙江、广东三个沿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实验区)的规划中和自1990年起先后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及最近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和建设方案中,海洋经济已作为核心发展的要素被不断重视和提升[6-8]。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在三个产业中,除第三产业涉及的海洋经济内容我国有比较好的基础外,其他许多产业都是海洋新兴产业,均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而通过对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内和目录外专业的研究,目前已开设的涉海专业主要涉及的产业和内容如所示。根据上述研究可知,在海洋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目前各高职院校在第一、二产业几乎没有开设涉海类专业,而第三产业中已开设了交通运输大类,其中有水上运输类、港口运输类25个专业;还开设了旅游大类,其中有旅游管理类、餐饮管理与服务类15个专业,但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涉海专业;在其他设置的专业大类中也有少数涉海或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专业,如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港口水利、国际贸易等大类的相关专业,但涉及海洋高端产业的专业设置基本上为空白。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涉海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严重滞后,涉海类专业数量少,覆盖面窄,除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较齐外,针对第一、第二产业涉海专业几乎没有,涉及海洋高端产业的专业设置,如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生态和远洋渔业基本上为空白。

3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时代的战略思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明确了“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9]。同时,我国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的规划也明确了相关需要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更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时代如何培养满足区域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通过上述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和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建设情况研究,对如何加强涉海专业建设,需要各院校在下列产业发展中予以认真思考,以加快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满足海洋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一产业:现代远洋渔业、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增殖业。随着我国沿海海洋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沿海海洋环境的恶化,中日渔业协议、中韩渔业协议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沿海和近海渔业作业环境日益减少,国家已开始实施了远洋渔业的发展战略。但由于沿海传统渔业人口的减少,远洋渔船航线设备和捕捞设备等的现代化,再加上需要外语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等,远洋渔船的高级船员数量和素质满足不了不断发展壮大的远洋渔船船队需要。同时,现代化养殖业和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一批懂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工程和海水养殖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新开设相关专业,如海洋牧场管理技术、远洋捕捞技术、远洋渔业管理与服务等专业。第二产业: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水利用业、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这些行业主要涉及资源、能源的开发,制造和建筑工程业等,属于工科类。目前,这些行业的相关专业在陆地工程中都有设置,但没有针对海洋的;另外,由于我国这些产业还没有成型,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仅为高端人才,即研究型本科以上学历。因此,这类专业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原专业的基础上突出海洋开发和应用的内容,改造原专业并突出海洋的特色,如海洋石油勘探、海洋天然气开发、海洋水产品精加工技术、海洋再生能源技术等;二是根据海洋产业发展需要新开设相关专业,如海水利用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岸工程防腐技术等专业。第三产业:海洋运输物流业、港航物流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目前,在这些行业已开设了较齐全的相关专业,而且专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类专业建设主要也有三种方式:一是做精做强,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港口机械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二是调整专业方向和内容,特别是旅游业,如把酒店管理和烹饪技术等专业转型为滨海酒店、度假村管理、海洋食品烹饪技术、滨海旅游项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三是根据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设置新的专业,如邮轮管理和服务技术、游艇管理和服务技术、港口物流技术等专业。

第5篇:海洋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海洋经济;策略;分析

连云港坐落于海州湾,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是江苏省沿海最重要港口城市之一。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形势下,如何明晰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缺陷,寻找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关系到能否全面、系统、准确认识连云港面临的发展形势,从而抓住战略机遇期,推进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态势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使用此方法对连云港地区发展海洋经济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1],将能够促进连云港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发展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方面。

1.1优势分析

连云港坐落于海州湾,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上海经济圈之间,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对于打造海洋经济具有许多优势基础:连云港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有6677平方公里,海岸长211.6公里,拥有40公里基岩海岸、30公里砂质海岸,岛屿陆域面积6.22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大力发展滨海旅游的潜在优势。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海域区位每年热带气旋或风暴潮概率均低于其它海区,海区水交换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支撑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区位条件优越,是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地处海陆、南北过渡的双向结合部,是全国12个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处于中、日、韩贸易的最佳节点,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海陆基础设施完善,连云港地处陇海-兰新铁路东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年吞吐能力20000万吨,已建成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深水航道,以港口为核心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1.2劣势分析

虽然连云港地区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备许多优势,但是要实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资源利用水平较低:连云港海洋经济实现的增加值仅是陆域的1/3,海底油气、矿产和海上风能利用水平较低;港口资源条件较差,港池水深不足(-5m)、地质条件较差(泥质),陆域空间不足;二是产业结构有待升级: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较短。现有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缺乏海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较大规模的海洋产业集群。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还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三是海洋科研体系不健全:连云港海洋产业科技人员中,博士仅占2%,高级职称比例仅5%,支撑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用海秩序亟待规范:临海企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使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市级海洋环境监测监察能力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管理任务需要。

1.3面临的机遇

当前,世界范围内,海洋经济进入了发展高速时期,做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篇文章,将为连云港的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总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时指出,“中国愿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为成员国提供物流、仓储服务”。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进一步确立了连云港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区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和配套体制机制的制定,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燕尾港区的全面运营,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开工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这些重大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中哈国际物流园建成启用,开创了区域合作新局面。与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结为友好城市,与立陶宛共和国交通部签订共建海陆链网合作协议,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确立友好合作关系,中韩陆海联运列入全国试点。“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我市,被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要节点城市。这些重大利好,为连云港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持。

1.4面临的威胁

连云港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得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随着我国沿海竞争日趋激烈,连云港的内陆经济腹地受到不断挤压,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二是连云港在发展中缺少合理的协调机制,虽拥有诸多优势,但还未实现“港、产、城”联动发展态势,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如何充分释放发展潜力,需要政府强认真思考。

2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建设“海上连云港”工程,打造“海洋经济区”,不仅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发展理念的突破和发展思路的创新。分析表明,连云港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方向选择上,应准确认识自身各项条件,抓住有利机遇,发挥优势,转变不利条件,弥补劣势,化解威胁,提升竞争实力。以海陆统筹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针对自身实际,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修造船、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等四个方面工作,使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走上持续高效的轨道。

2.1现代海洋渔业

远洋渔业方面,连云港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活动区域遍布中西太平洋、西北印度洋。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海珍品的养殖基地,渔业一直是连云港传统优势产业,水产品年产量超过二百万吨,建成了6个多元化水产养殖业示范基地,养殖面积4.267万公顷,产值14亿元。初步建立起以无公害基地建设、出口水产品加工为主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及病害监测检验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2.2现代海洋制造业

连云港抓住国家发展船舶工业的有利时机,提升规模能力,培育产业链。倾力打造江苏沿海海洋工程装备基地,重点发展海洋石油平台辅助船、海上风机安装船、综合服务船、远洋捕捞船等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船,积极发展船舶配套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着力加大海上风电设备防腐蚀技术的研发力度,以中复连众、国电联合动力技术、重山风力设备、天顺金属制造等大型企业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园为平台,打造全国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2.3海洋服务业

以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为导向,突出“名山真水、绿色生态、古城名郡、现代港城”四大品牌,构建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为核心,都市休闲游憩区、国际邮轮港为支撑,保护性利用前三岛、秦山岛、开山岛及竹岛等海岛,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海岛及渔村,全面提升连云港市海洋旅游的内涵与品质,形成“山、海、城、港”互融互动的滨海旅游新格局。港口物流业以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目的地,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着力构建现代临港物流体系。连云港港将形成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灌河等五个港区组成的总体发展格局。已建成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44个,可通航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成为中国进口氧化铝、有色矿、木薯干第一港,出口工程机械、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第二港,三大进口化肥、活牲畜接卸港,五大粮食进出口港,全球百强港。港口吞吐量外贸比重、中西部货源比重均占60%,居沿海港口前列,是我国沿海国际、国内集装箱铁水联运第一承运港。图12011-2015年连云港港口物流情况此外,凭借海洋资源优势,连云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业,目前拥有各类冷库500多座,冷藏库容75万吨;冷冻运输保鲜船100多艘,冷藏运输汽车200多辆。聚集了60多家冷链物流企业,形成了产、运、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带动渔货贸易、海陆交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4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连云港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积极推动海陆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核电、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物联网技术为重点的新信息产业,以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新医药产业。新能源方面以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及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海洋能资源优势,加强海洋清洁能源利用研究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加强海洋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和海洋清洁能源设备制造;突出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加快延伸风电装备产业链,大力开拓配套产品的国际市场;推进田湾核电续建工程建设;建成LNG接收站,不断培育壮大LNG冷能产业链,提高天然气综合利用效率。新技术方面,加强海水综合利用开发投入力度,延伸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积极尝试实施盐碱联合,逐渐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加快推进离子膜烧碱项目和矿卤日晒盐项目建设,突出膜技术等核心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转化;积极探索从海水中提取溴、镁、钾等资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克浓海水制盐技术,推动传统制盐业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新信息方面,海洋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它的发展对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的认识,掌握海洋信息,用以开发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着重要意义。新医药方面,积极发挥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加快海洋生物科技研发,以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等本市知名药企为依托,加快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3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发展,连云港海洋经济实力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产业体系逐步完善。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为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明晰了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状况,连云港发展海洋经济优势多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着力做好海洋发展规划,聚集高端人才群体,全力发展海洋相关产业,将为连云港地区海洋经济实力“十三五”期间全面增强,海洋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公报[EB/OL].国家海洋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