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基础会计小组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小组教学模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重新整合传统教学目标,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会计报表、会计档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然后,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广泛搜集大量资料,明确教学任务,提出有一定深度、有讨论价值且在学生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的思辨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他们了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加深对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其次,把握合作时机。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整堂课从头到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在有需要时将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一般来说,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解答开放性问题、学生意见不统一的问题,这时都需要教师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充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在自主探究之后进行,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确保学生各自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再让大家进行讨论,最终才会获得高质量的理解。

第三,合理划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在基础会计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学生按照性别、智力、性格、成绩等因素划分,照顾到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合理安排合作伙伴,通常采取四人一组分组方法,在有限的小组合作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有时间发言。组内异质比较有利于小组内学生的优势互补,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组间同质是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保证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第四,明确成员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基础会计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把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向学生讲清楚,对于合作任务提出每个学生都需参与的、具体明确的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这样,每个学生都明确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个体应具体完成的任务,小组成员认识清楚,积极参与,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地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核心成员是小组长,组织小组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当然,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五,积极参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在反思中实践和提高。为了保证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明确的任务,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就会取得最佳学习效率,比如分组填制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组内成员相互配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个人专业技能水平。为了合作更为有效,学生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体会与人合作的必要性,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实实在在的教学中运用合作,使得合作技能得到巩固。

第六,加强教师引导。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尤其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恰当引导是保证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如学生对错帐的更正方法产生分歧,及时点拨、适时调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偏离预定的目标。

第七,提供多元评价。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关注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参与热情,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激励,力求对合作学习的结果做出客观准确和恰如其分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