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设视角下的地域景观设计论文

建设视角下的地域景观设计论文

一、现代城市景观分析

CBd商业区北京CBD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东四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北路之间7平方公里的区域。CBD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延续北京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形成方格状基本路网结构,并实现与旧城中心的轴向联系和区内的轴向布局和发展,突出了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设置混合功能区的概念重视文化功能,强调文化设施与商务设施的有机结合。重视生态环境监视,强调商务区内应有大面积公共绿地。塑造完美城市形象,建设现代化立体的交通体系建设了完善的信息网络设施。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奥运公园。公园南起北土城东路,北至清河,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萃路和北辰西路,跨越北四环和北五环,总占地面积11.59平方公里,包括先前已经建成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1990年亚洲运动会主会场)和一座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在一片神秘的湖泊里,南北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徐徐沉入,远方一葱葱绿岭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千年步道”上设计着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念性标志物,其尽端的湖泊则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一条由亚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体育英雄公园组成的斜轴,又与“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巨型广场,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

二、地域景观视角下的城市规划问题

北京城为世界最著名最有历史的城市之一,它的整体布局匀称而清晰,是一个非常富有文化的历史名城,是华夏文化顶峰的体现。北京古都建筑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个奇迹,也是建筑规划人士学习的经典之作,对当代的建筑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说起北京城市的规划、改造,就不能不提起一位中国建筑界响当当的人物:梁思成,他曾于1950年试图完成北京的区域化规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当时复杂的环境下,他没有成功。如今,吴良镛先生仍在坚持梁思成的理想,虽然他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保存良好的古都。对于北京古城的改造,矛盾集中于旧有建筑的去留问题上。从建国到上世纪80年代的30年间,北京的胡同从7000余条锐减至3900条,目前正以每年600条的速度继续递减。从文化界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取向不难看出人们的迷茫:当刘心武、王朔等人为胡同的改造欢呼雀跃的时候,冯骥才、舒乙等人则是持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态度呼吁人们加强对老胡同文化的保护。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提出观点,北京应该向巴黎学习,实现新旧城市分开发展,这一点与当年梁思成的方案不谋而合。但是由于当时政府放弃了梁思成等学者提出的新旧分开建设的发展模式,而是简单的拆除古建筑营造新式建筑的做法,并在改造过程中,拆除城墙修建环路,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控制与连续性。但是,“向巴黎学习”并不为一些学者理解,在他们看来北京城的改造应该仿效的是19世纪巴黎的市政长官欧斯曼。当然,建筑学界也有否定欧斯曼的声音,虽然欧斯曼对巴黎城彻底的改造,确有精彩之处,但是,在人类的文化意识已经觉醒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欧斯曼的改造其实切断了巴黎的文脉。反观今天的北京,交通拥挤与环境污染已成为这个城市最为棘手的现实问题。北京长期以来以旧城为单一中心,以新区包围旧城、同心同轴向外蔓延的生长模式,被建筑学界形象地称为“摊大饼”。持续进行的城市环路建设已经到了五环,六环,始终没有能缓解中心区的交通问题。交通问题伴而衍生的则是环境质量的恶化,其中尤以大气污染为首,而三环之内的汽车尾气贡献了60%的污染。同时,北京的中心区已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商业与交通,中心的聚焦作用越来越强,其承受的人口、就业、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与其对应的则是住宅郊区化无序蔓延,目前这些边缘集团以居住为主要功能,开始为中心区承担居住压力,但为了就业,居民们必须早晚拥挤在往返于城郊之间的交通之中,许多市民都要花很长时间奔走于家庭与单位之间,生活与就业成本难以降低,并使道路、公交等设施超负荷运转。与此同时,这样的住宅郊区化发展模式对中心区的人口疏散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缺乏就业功能的郊区,很难吸引市区的居民,从而导致中心区建设与郊区发展相互掣肘的两难。目前城市规划的新热点是对于城市美德研究。然而当下对于城市美的关注只停滞在城市的技术以及形式的建设上,研究的内容大多也只是形式美德内容。从系统美学的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城市美学需要完整地反映城市审美活动的全貌,就不能将城市美过分地理解为物化的城市环境。而应当在重视城市这一物化的审美活动载体的同时,认真研究城市系统的主体城市人的作用。城市审美主体城市人的划分归类有不同的方式。从城市发展的过程而言,政府、企业及城市居民是最关键的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主体。他们本着不同的审美追求对城市空间选择使用、丰富建设,最终促成城市美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话语权,并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城市美的发展。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设计依据,强调为人服务。如何适应人的活动,调节人的心理感受,就成了城市设计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城市空间最终是为公众服务的,其空间体量、功能配置要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要把无形的空间创造成有情的场所,具有广大市民共享的社会性,易于识别,具有个性的识别性环境压力小,身心轻松安逸的舒适性,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达性、安全性,有视觉趣味和人情味,环境优美的愉悦性及功能和形式灵活多样的整体性、多样性和文化性,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思,并尊重自然、历史、保护生态。城市空间布局要以区域理论和全局理论,用系统的方法,把构成城市空间各要素作为研究的对象,要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不同需求,体现各种利害关系,融化各种文化,创造一个既是物质又能满足广大市民精神需求的场所。

三、结语

北京作为级华夏文化与一身的国际性大都市,具有极深的历史文化特点。处理好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新建筑景观以及城市扩展的关系尤为重要,不同的国家文化也不尽相同,文化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艺术审美观的不同。城市设计是体现一个城市,或者说一个国家文明与文化的标志,著名的城市就有着区别于其他城市审美形式的特点。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城市设计有利于开展对外交流,也是城市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归根结底,良好的城市设计有助于城市的经济振兴及整个社会全面综合的发展。城市良好的视觉形象,不仅需要造型优美独特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具有了民族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特色。如纽约的联合国大厦、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佛罗伦萨的古老建筑群,以及新加坡的城市花园等都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设计发展过程中对于审美价值取向的引导是有必要的。倡导根据城市条件产生出城市设计审美的个性,保持城市发展的特色。所以说保护好北京的历史文化景观才能保存北京的文化基础,在此之上如何让现代城市建设与历史想融合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作者:陈思 赵冠霖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