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内容摘要】新时代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如何促进社会认可学生的技能水平?本文从工作岗位出发建立课程体系,课证融合,课赛对接进行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岗课证赛”;深度融合;计算机;人才培养

近年来,职业教育获得了社会广大的关注,职业教育承载着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阵地的重要性。为社会输出能毕业就能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培养工作迎来了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快、发展迅速,这就要求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方针,提升学生高质量服务企业、服务本地的能力。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迫切需要探索合适本院发展特色,走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技能应用性、职业发展性(前瞻性)、就业导向性等[2],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结晶。通过传递被人掌握(即内化);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称为动作技能)或智力活动方式(称为心智技能)。能力目标:完成一项活动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做事本领(即外化);素质目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塑造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上的稳定性、习惯性表现。2.教学内容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所擅长的专业技能具有与时俱进、技术更新迭代的特点,因此,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范围是成长式的,在语言基础之上,再拓展技术方向培养。在“职教二十条”政策指导下,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专业发展与企业、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路径。当前,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式,具有明确的核心工作岗位和相关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出发,调研得出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从各项工作任务中,分解出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最后,确定出课程体系结构图。教学内容上,从合作企业引入实际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子项目设计环节,满足能力螺旋递进,能力增强,基本技能重复巩固加强。然而,在落实上,教学中学生缺乏紧迫感,面临着“1+X”认证体系的考证压力,学生又感觉无所适从,往往依赖于考前的考证培训,最终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与考证通过率。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技术,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学生掌握新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更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基础的C语言基础,也需要有Java的面向对象的思维能力,在移动互联方向上,又有多个门类可以选择,造成高职学校开课繁杂冗余,学生对自己的自我培养目标也看不清晰。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但员工离职率高。信息化时代,随着城市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中往往偏向于有企业工作经验人员,而对于应届高职毕业生往往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况,大多数企业将刚毕业的学生先安排到流水线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岗位,造成就业心理落差大,与学生期望得到的工作待遇、工作强度都有一定的差距,导致留不住人,学生转岗或转业,企业招人难的矛盾。3.高职计算机职业资格含金量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证书是学生毕业后向企业展现自身才能的方法之一,与在校成绩单具有同等效用,代表持证者能力与技术水平体现之一。然而,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社会认可度高的证书较少,有关部门颁发的证书要求与企业岗位还有差距,导致证书含金量偏低,社会对其认可度低。高职计算机学生毕业条件必须要具备一项技能证书,其中包括华为、思科等权威行业认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中级工(电子通信行业技能鉴定机构);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中级工(电子通信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CEAC办公信息化应用专家证书(工信部)。其中行业认证与软考对于学生来说,要求会更高,学生考证积极性不高,“1+X”认证体系中Web前端开发是工信部组织,对高职学生掌握前端开发技能(包括理论与实操)能有个很好的考核。能成为对学生能力水平考核的统一标准。

二、“岗课融通”执行效果及优势分析

从工作岗位出发,实地调研、企业问访、产学研专家指导,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从本地需求中确立了Web前端开发程序员和移动互联工程师的核心工作岗位,针对具体岗位分解典型工作任务,继而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开设出核心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课程体系进行支撑。岗位到课程的关系图,梳理了专业的课程体系,明确了课程开设的目的,避免了重复、冗余的课程存在。“岗课”融合在整个专业建设中起到了指挥棒作用,在人才培养中,明确了培养定位[3]。确定了“岗位”与“课程”的关系后,从而可以得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解绑了课程与教师的关系,成立了岗位与课程的推导关系。

三、“岗课证赛”培养模式与路径探究

(一)课证对接。随着“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培养的确立,首批Web前端开发等六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在各个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视角来制定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等级。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随着Web前端开发证书制度的落地与实施,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契机。“1+X”职业证书在社会上有很高的认可度,是判断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凭证,也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同时以职业技能证书等级作为参考来提供入职岗位,也是客观而直接的招聘方式。证书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在某岗位上的职业能力,同时能看出该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培养和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的综合实力,通过加入“1+X”证书培养模式,在教学课程中将重点提升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的分量;学生可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证书相关的培训与考核,每个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相比于人社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教育部门将职业能力证书定位较高,可见“1+X”证书在高职学校定位较高,为此学校将把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大力选派教师参加培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考证需要对专业涵盖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强化实训并组织开展专门培训。

(二)课赛对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作用等同于高考。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由各级教育厅牵头,主办方、协助方、承办方多方承担。职业技能大赛与专业紧密结合。目前技能大赛的比赛规模逐年增大,大赛遵循省赛以国赛为导向,省赛决出代表队参加国家竞赛。以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学与大赛严重脱节,大赛孵化与人员培养往往需要独立方式进行,脱离于常规教学活动[4]。用好职业技能大赛,真正做到“课赛合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至2019年来,通过参加Web前端开发技能大赛,大赛内容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进行重合,将课程重构后,真正达到“课赛对接”的目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将比赛内容与比赛形式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技能大赛的竞争机制,促进课赛相长。Web前端开发技能竞赛,题目来自企业真实项目,契合了高职院校一直秉承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体现专业的建设成效,能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树立良好的口碑。通过比赛,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了解Web前端的最新市场行情和最新技术,实现了“岗课赛证”的一体化融合,反过来,对Web前端课程开设、Web前端方向1+X证书的实现等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本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Web前端开发方向为切入点进行展开讨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岗课证赛”的新模式探究。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以企业岗位需求出发,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并确立本专业核心岗位与相关岗位,根据岗位的典型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推导出所需支撑的课程体系。课程开设的内容结合“1+X”证书(Web前端开发)设计项目化载体,教学过程融入技能大赛竞争机制,邀请企业专家担任竞赛裁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目标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肖丽萍 谢泉根 肖绍 肖月明 单位:吉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