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继续教育网络素养与思政相融合探究

继续教育网络素养与思政相融合探究

[摘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二者的融合至关重要,并且存在着相互关系,要真正实现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将网络素养培育贯穿思政教育整个过程;营造文化氛围,提升网络素养与思政教育的双效性;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虚拟与思政实践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继续教育;网络素养;思政教育;融合

现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且具有沟通更便捷、传播速度更快的优势,它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尤其是继续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无不留下新媒体的痕迹。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途径及生活方式均受到新媒体的较深影响,给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深度剖析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了解二者相融的重要性,实现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一、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提升继续教育院校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新媒体改变着继续教育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价值取向。学生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快速地获取信息,并在对网络信息的辨析、理解基础上主动地探索加深对社会发展的了解,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状况。新媒体给继续教育学生带来生活便利、工作快捷的同时,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网络媒介的价值导向不当容易引起部分学生价值取向扭曲,使社会与校园舆论导向偏离主流价值,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致使部分学生认知偏离、信仰缺失、理想迷茫[1]。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具备优良的网络素养教育业务素质,对新媒体应运用自如,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思维习惯。继续教育学生多数已走入社会,分散各地,大多利用线上教育教学,因此,继续教育院校应积极通过各种方式,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对继续教育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避免网络媒介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网络媒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收集、整理、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2]。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目的是为了继续教育学生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其在继续教育院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提升继续教育院校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二)促进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科学发展

继续教育院校还未能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且科学的网络素养教育,广大继续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持续不断地接触网络媒介,广泛地获取信息,经过自我摸索、自主学习与领悟获得并逐步提升自身网络素养。他们在面对繁而杂的网络信息时,固有的道德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多元呈现,继续教育学生需用批判性的思维,坚持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辨析出网络信息中所隐藏的价值取向及意识形态,得出正确、客观、理性的结论。整个辨析与思考的过程得益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此说明继续教育院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融于思政教育中,用思政教育理念指导网络素养教育,以促进网络素养教育科学发展。另外,学校应安排政治理论素养高、网络技术水平一流的优秀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网络媒介素养[3]。

二、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一致的教育目标

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客观理性地识别与辨析、评价与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掌握网络技能,具备网络素养,以适应互联网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网络素养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让继续教育学生能适应时代要求,在网络世界中培养勇于尝试、敢于探索、理性思考、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继续教育院校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理想信念、提倡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有一致的教育目标,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互补的教育内容

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是帮助学生解决在使用网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理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需要学生有对网络信息的热情和理性思考的定力,需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和谨言慎行的精神。以上这些,均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提升网络素养时稳定思想状态,形成客观、理性、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对繁杂网络信息的正确辨析应用能力,形成有助于社会及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另外,网络素养教育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即是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落实在学生应用各种网络媒介的实践,可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会、深刻领悟思政哲理,使其更加遵守网络公德、社会道德规范,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再者,继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可以在网络素养教育中不断更新与补充,以便更好地促使继续教育学生提升网络素养。因此,二者存在着互补的教育内容。

(三)趋同的价值取向

继续教育院校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和价值引领,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它也肩负着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使命和责任。继续教育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院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而网络素养教育体现着新时代的教育特征,代表了时展进步与教育模式的变革,高校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将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日渐发达,提高继续教育学生的网络素养,逐步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以服务社会,这也正切合了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诉求,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将网络素养教育贯穿思政教育整个过程

继续教育院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规划体系中,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网络素养元素融于思政教育中,把网络素养渗透到思政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摸索与实践,学生的网络素养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确保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时能正确辨析,理性思考,慎重应用,逐步体悟了解网络素养的真正价值。另外,以思政教育为引领的网络素养教育,经过科学高效的方式融入继续教育培育体系中,突出继续教育的特色,强化继续教育学生利用网络媒介的真实感受,同时在使用网络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法制、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公德教育等融入其中,建立起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桥梁,达到互融互通的效果。

(二)营造文化氛围,提升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效性

新媒体时代,继续教育院校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应用网络技术营造思政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网络与思政的文化熏陶,增强教育的深度及广度。继续教育院校可在网站平台举办网络文化节,面对学生在线上征集蕴含正能量的微电影、微视频、摄影、动漫、公益广告、网文、校园歌曲、音频、其他类网络创新作品等,面对网络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征集优秀工作案例、优秀网络文章、优秀新媒体作品、优秀微课、慕课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变得更直观、更具生活化,使网络文化熏陶代替传统的思政理论灌输。另外,在继续教育网站平台,还可设立一些适合成人的网络科技文化活动,使继续教育学生各取所需。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使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从而取得文化熏陶的效果,提升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效性。

(三)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虚拟与思政实践的育人功能

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继续教育教师与学生相分离,基本没有面对面的教学过程,师生不处于同一物理时空,师生间的交流主要是借助各种媒介实现。继续教育院校可以搭建网络平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变为鲜活的现实生活,如国家政治制度、党的方针政策,采用图片、Flash、微视频等可视化途径,利用网络媒介的交互与开放等特点进行理论讲解,不仅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变为学生感兴趣的直观视觉享受[5],达到在网络的虚拟中进行思政育人。另外,继续教育院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及网络技术的能量,积极推进及应用,利用网络的开放、及时、交互特性开设网络对话、BBS讨论、网上辅导员、学生思政助教等多种板块对学生答疑解惑,解决个别学生的思想状况问题。再者,在网站平台增设拓展资料板块,内容上除了为本专业拓展的知识技能外,可提供一些国内外热点时事及蕴含正能量的评论,还可介绍一些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素养。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创新了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续教育院校应以网络发展为契机,逐步推动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的革新与发展,使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渗透、良性互动、有效融合,为继续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作者:刘秀贤 刘建龙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