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剖析(4篇)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剖析(4篇)

第一篇:翻转课堂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1.高中翻转课堂概述与特点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课上教师讲解知识为主的知识传递,课下学生通过写作业、做练习题实现知识内化的两个阶段,翻转课堂恰恰将此模式完全翻转,是“课前传授+课上内化”模式,课前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自主观看教学视频为主完成知识传递过程,课上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内化练习,这样可以得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点,所以高中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态,将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其次,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这样的课堂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可以自己控制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和视频重复播放的次数,充分迎合自身对知识的需求,实现学习即时化。这样在课堂上的时间,学生可以反复的训练,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并且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相互交流扩展知识的深度。最后,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也就是教师所准备的大约5-10分钟的微课,这个微课可以是教师亲自录制的也可以借鉴网络上优秀的视频。与传统教学资源只局限于教科书和参考书不同,翻转课堂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在信息技术辅助下,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如果发现视频中的教学内容理解困难,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这样可以及时攻破授课过程中的难题,实现课堂教学的及时性。

2.高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了高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那么具体到实际教学模式设计中,我们就要分不同的阶段进行教学模式设计,那么接下来笔者就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2.1学习目标设计分析

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评价性,全面而准确的学习目标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学习目标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不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在探索过程中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一定的不同,应该更加体现过程性和诊断性。我们以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例,因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更加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因此可以从以下四点做出学习目标的设计:(1)知识内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椭圆的概念和图象,能够根据条件确定其标准方程;(2)探究能力:通过课前的绳子纸板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亲自探索出椭圆图形及其定义;按照学习任务单的提示推导其标准方程,增强运用坐标法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3)互动交流: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上与同学们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关系;(4)主动学习:通过对传统课程的翻转,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产生的探索过程,缩小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感,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2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模式分为课前和课堂两个阶段,课前为知识传递阶段,即学生预习阶段,学生按照学习任务单上的引导完成相应任务,有些任务需要学生主动探索,有些任务则需要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是学生内化课前预习的学习内容阶段,教师首先通过一定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索,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换学习心得,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同样我们还以上述《圆锥曲线与方程》一课为例,在课前知识传递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老师问:以前我们用方程表示直线,那么方程能不能表示曲线图形呢?应该怎么表示呢?然后,学生需要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思考,学生动手拖动细绳,这样将学习内容与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联结起来,不仅会消除学生对数学抽象问题的反感,而且能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接下来就是课堂上的知识内化过程,通过几何画板展示平面截圆锥得到圆锥曲线的过程,用这样生动形象的展示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之后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服务。之后学生可以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规模,互相交流课前预习心得,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课前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通过课堂习题的讨论深入内化知识点。

2.3评价方式设计

翻转课堂要注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的主体是教师、组员和学生本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留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注重形成性评价。课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就可以通过课前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情况以及学生在整个课堂的状态综合评定。正因为翻转课堂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多样性的。翻转课堂可以通过纸笔测试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对于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两个环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翻转课堂还是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或者实施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还需要给部分教师甚至是家长一定的时间来接纳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翻转课堂会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作者:朱奇峰 单位:东源高级中学

第二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进入了新时期,数学的学科性和价值性逐步体现,为而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法,经实践证明对教学质量有显注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情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不断摸索创新了很多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在当前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是运用比较多,教学效果也比较好的一个教学方法。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详细阐述情境教学法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设一些跟实际生活相关的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知识的存在,通过这种切实的感受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要教学行为除了好好听课,就是大量的做题,题海战术成为了我国高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学科,数学学习就是背公式,记定理,然后才用这些公式和定理去做题。这种认识已经脱离了数学学习本身所具有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和状态被逐渐打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要从数学这门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使数学学习成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学习,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则成为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并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进行,通过问题的引导来开始介绍并讲解每节课的知识内容。

(一)借鉴生活中的实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主张把教材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感受数学的存在,及数学存在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只要善于挖掘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情境,并引到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质的认识上有一定的作用,并大大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案例一:在学习必修1集合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我们日常所吃的水果,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水果合集图片。把一篮子各式各样的水果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这些水果对象,我们称之为元素,这一堆水果,我们可以叫它集合,水果集合。这些水果都有什么特点呢,一都不一样,具有互异性,二没有谁先谁后,这就是集合的无序性,三就是它们都是确定存在的,因此又有确定性。通过一张水果图,就轻松的把集合这个知识点介绍讲解完了,同时集合的三要素也展示了出来。这种同生活极其贴近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到了相关知识,同时也避免了知识本身的枯燥性。

(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验情境中,从中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点,形成某个数学问题,进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而进行。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入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案例二:在将抛物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抛物的运动,然后记下每次抛物时物体运动的轨迹,同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什么点的集合?怎样给抛物线下定义?(2)物体运动的轨迹形成的曲线有什么特征?通过这个简单的抛物活动,教师可以形象的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即把物体抛掷出去,落在地面上,物体在空中所经过的曲线。物体经过的最高点,我们称为抛物线的顶点,从抛物线的顶点到地面的垂直线把抛物线轨迹平分,也就是说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就是与过顶点并与顶点垂直的线。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亲眼看见抛物线的完整图形和运动的轨迹,对抛物线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的直观,进而学习抛物线方程等知识,就会容易很多。这种实验式的教学情境创设在很大程度上省却了教师很多的理论讲解,通过更多的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通过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的教具模型设计,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高中数学知识所涵盖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所有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而多年来大多数人认为数学的枯燥性也是有一点原因的,那就是有一部分数学知识的确是非常抽象的,想把它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讲解也是没办法的,基于此,数学教学创设了模具教学情境,通过直观可见的模具来引导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学习和认识,因此如何进行模具的设计运用就成为模具教学情境的重中之重。教师通过形象直观的模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枯燥抽象知识点的兴趣,同时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形象的抽象知识链接,对加强学生抽象知识点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

(四)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独特优势,可以使某些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生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图文实例可以通过多媒体虚拟体现出来,对难以理解的地方又可以加以细节上的放大处理,经过这种多层级、多视角、多角度的图文展现,在视觉上和内容上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已经进入了学科教学和价值教学的时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再是单一的升学,而是为学生将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进行基本的知识积累。教学目标的转换,激发教师创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浅谈高中数学的情境教学法[J],数理化教学,2011(10)。

[2]潘胜洪: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去情境化问题初探[J],扬州教学学院学报,2008(03)。

作者:何蕾 单位:江苏省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

第三篇: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也进行了改革,教师开始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来说,主要是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设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分层教学的应用中能够让高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并且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巩固基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一、备课中运用分层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要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备课,尤其是针对一些新授课,要对定理以及定义基本知识进行重点备课,这是整个数学学习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同时也是全班同学都需要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以及领会,同时可以简单的运用,以此来提升全班同学的数学基础。然而在进行习题课以及复习课的掌握中,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这样教师就不能按照统一标准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提升难度,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是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不断巩固,不断练习,逐渐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对于练习题的设置要多样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出不同的练习题,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设定分层回答的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设置一些问题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同时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要有效把握提问的技巧,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优等生,针对其回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对重点以及难点进行讲解,以此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以便于让全体同学了解到知识中的难点所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将问题划分层次,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要让其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并且要不断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对其施加压力,能够不断训练其学习以及思维能力,让其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设置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初中教材中定义函数概念的含义?2.教材中函数定义对集合A以及集合B有什么要求(都是非空数集)。3.函数f(x)的理解。4.找出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教师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前两个问题,基础较强的学生回答后两个问题,从而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各个问题的思考中不断巩固知识,提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来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实行分层评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对其的评价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信心。教学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自身的了解,从而采取有效的方式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采用分层评价的模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设置分层检测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判断,尊重学生自身的建议,设置出不同的试卷,让学生自主选择试卷,从而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可以采用同卷分做以及分卷分做的模式,前者是指一张试卷中包含了高、中、低三个难度的考试内容,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设立基本题以及提高题和深化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身相对应的题型,同时教师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完成高层次的题型。这种模式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后者主要指教师编制三分不同试卷分给三个层次的学生做,试卷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认定,这样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进行数学试题的练习,从而不断巩固自身的知识,不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升学生数学素质。

四、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巩固与延伸,从而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孙吉来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第四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摘要】教学其实是一个非常愉悦快乐的过程,是一个一边教学一边学习的过程,不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但是学生在讲台下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真正的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到其中,共同地努力,共同地学习知识,有了分歧共同解决,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活跃起来.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是使学生投入学习的重要法宝,一种题型应用不同种解法,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关键词】教学;共同;重要法宝;不同种解法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导学互动”是一个新时代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并且对于数学的解题更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只是一直地讲,该有的步骤没有,这样的教学是非常失败的,为什么是非常失败的呢?很明显学生不会学习到知识,没有学生的努力配合,教师就不会有积极性去激情澎湃地讲题,本应该讲的多种方法也就不会讲,本应该画的图也就不会画图,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候就非常省事,学生也学习不到知识,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所以说“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更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互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将“导学结合”“互动探究”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这种新型的模式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当讲解每种题型时,可以把学生引入各种情境中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类问题,比如,在讲立体几何时,正确的引导是学生正确理解题目的法宝,然后让学生去自己完成事先设定好的任务,这样就比较简单了.如果没有事先的情境引入,学生就很难投入学习当中来,这样就不容易做题,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二、“导学互动”与数学解题的内在联系

就如上文所说的,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以及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设定情境去解决题目,多总结一些规律,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一定会用到的,下面就以高中数学中的填空题学习方法为例,讲解一下“导学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例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8,8]上有四个不同的根x1,x2,x3,x4,则x1+x2+x3+x4=.解析因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4)=-f(x),所以f(4-x)=f(x).因此,函数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且f(0)=0,由f(x-4)=-f(x)知f(x-8)=f(x),所以函数是以8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又因为f(x)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所以f(x)在区间[-2,0]上也是增函数,如图所示,那么方程f(x)=m(m>0)在区间[-8,8]上有四个不同的根x1,x2,x3,x4,不妨设x1<x2<x3<x4.由对称性知x1+x2=-12,x3+x4=4,所以x1+x2+x3+x4=-12+4=-8.以上的题是数形结合的题,是一道很简单的题,但是如果不认真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所以在看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不画出图形就很难做出这类题,图像的画法也有很多,所以正确地画图很重要,如果没有进入正确的情境,那么画出来的图形一定是不正确的,当学生对此类题的解决方法明白了,要跟着老师总结规律,学生自己也要总结规律,将剩下的题目做好,进而遇到类似的题目时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总结

教学其实是一个非常愉悦快乐的过程,是一个一边教学一边学习的过程,不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但是学生在讲台下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正确的教学方法也是使学生投入学习的重要法宝,一种题型应用不同种解法,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钱明红,周晓音,杨悦梅.“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多向互动”教学模式初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24-25.

[2]陈丽华.高考数学试题中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初探[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5(09):13.

[3]杨晓.高师“问题导学—互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5(2):95-101.

[4]刘向泽,小议“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文理导航旬刊,2012(6):49-50.

作者:高超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