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浅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摘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教学实践能力居于核心地位,而高等师范院校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直接承担着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任务。文章从教学技能的培养入手,通过分析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技能训练的模式和策略提出设想。

关键词:小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

一个合格的小学教育师范生,不仅应该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同时应该具备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国家《高等师范学校大纲》的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主要以某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参加过见习、实习的在校生、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问卷有效率为95%。同时以实习基地Y小学为依托,对20位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访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范生毕业要求,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进行了四个维度的归纳和划分。

(一)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口语表达能力是各项教学技能的基础,不仅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师口语技能训练中,我们应该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结合态势语表达技巧展开专项训练,注重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启发性、生动性和艺术性。

(二)书画能力书画能力主要包括三笔字技能和简笔画技能。在小学教育阶段,板书板画技能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学生展开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和手段,不仅能够服务于教学,而且能够为小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教材分析能力、课堂教学操作技能、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微格训练等,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核心技能。在教学活动开始前,通过有效的训练掌握教材和文本的解读方法,课中结合多媒体等教育教学手段,以教学情境为导向灵活地运用导入、讲授、提问、讨论、总结评价等方式进行教学操作能力训练,课后通过反思回顾进行诊断性评价,从而提升个人教学核心技能和水平。

(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包括课堂组织实施能力以及德育技能,如班主任管理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等。这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案例和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有效的处理和反应。同时能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二、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总体技能水平不高本研究针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具体情况首先划分出“很熟练”“较熟练”“一般”和“不熟练”四个等级。通过调查发现“一般”等级的比例是最高的,其中对教学管理能力、三笔字、教学设计能力三项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到73.45%、67.54%、68.40%。由此可见,学生以上三种能力相对较差,另外从总体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能力认可度较低,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只停留在一般水平。

(二)技能训练方案没有系统性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培养主要基于课程展开。除此之外,高校还会针对学生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为期两周的研习实训,但时间很短,没有办法短时间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技能。因此,就目前的技能训练方案来说,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应按照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并按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有重点地进行训练。

(三)技能训练内容缺少针对性在调查中,我们通过对23名毕业生和91名在校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实习见习中或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所学习训练的内容与实际教学不对等。比如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70.6%的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普通话考试,因此会以考试内容为主要练习任务,教师也很少选择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篇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使得技能训练的内容缺少专业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四)技能训练过程缺乏指导性研究中我们发现高校会对学生布置技能训练任务并进行考查,但是受制于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时间等因素,学生技能训练的过程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往往学期初存在的问题,学期末仍然存在。小到一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大到一节课的课程设计,定性思维和固化模式制约了学生的自我纠正,而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指导,往往影响学生的技能质量和专业水平。

三、师范生技能训练的提升策略构想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高校教学技能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水平,因此,针对高校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策略构想。

(一)建立“课程+技能+实践”三位一体的技能培养模式制订本科4年的技能训练计划,构建技能训练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设计课程,第一学年主要针对基础能力训练,包括书画能力、口语能力;第二学年主要针对教学能力,同时兼顾基础能力,包括微格训练、艺术技能;第三学年主要针对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技能;第四学年强化教育发展与运用,在实习实践中应用提升,让学生在观摩、实践、反思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二)形成全程考核的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采用全程考核的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从入学开始就实施为期4年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案。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训练情况,在不同的学期考查不同的内容,比如也可以在需要持续训练的书画能力训练中,采取集中考核和技能抽测的形式,在开课学期采用集中考核,在未开课学期进行技能抽测,督促学生持续训练、不断提升。

(三)采用“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对接专业需求,可以采用双导师制,即在高校和实习小学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尤其是第七学期学生实习期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备课、说课、试讲、课件制作、课堂管理以及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同时,加强高校和小学的交流平台建设,组建导师团队和教师发展平台,高校通过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等助力中小学发展,并鼓励高校教师定期到小学挂职,参与小学教学、教研活动,更好地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以利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指导。

(四)对接小学一线在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在高校实习实践安排中,从第二至第六学期,都会在学期中安排为期两周的小学期见习并在第七学期安排为期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因此,技能训练应该以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为依据、以具体的技能项目为导向,将训练任务带到小学一线,在实操实训中检验技能水平,发现不足并改进训练,提升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小学教育的技能训练体系应该以专业技能课程为基础,对接师范生培养要求,在口语表达、书画、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以及艺术技能方面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注重过程性训练和评价,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检验,从而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蔡明花.高师生教学技能训练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1):75-77.

[2]司成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建构的逻辑[J].教师教育论坛,2015,(5):44-49.

[3]谭晶晶,马超.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案例研究[J].教学研究,2016,(8):70-72.

作者:姜佳鑫 孙玉双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