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策略效应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策略效应

[摘要]目的:本项目组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策略以及综合效应进行研究。方法:本项目组以“理论+实践”的研究方式,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查阅和大创项目在中国知网平台的成果数据相结合,分析江苏海洋大学开展大创项目的相关策略。结果:面临知识生产新模式的转型背景下,江苏海洋大学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采取了全新的应对策略。结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途径,然而知识生产新模式不仅为应用型大学的知识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知识逻辑,也让应用型高校开始逐渐改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知识生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江苏海洋大学

1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最早于2006年11月设立“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目前此项目日益成为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的本科生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对实现科技兴国、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国内诸多高校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该科技创新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与此同时,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多种知识生产模式需依据不同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而并存,单一的学科结构无法满足学科走向开放性、实践性、公益性的需要,因而随着知识生产模式2和模式3的发展,出现了模式2的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甚至模式3的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四重螺旋的知识生产机制。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尝试跨越学科和组织边界,面临知识生产的新模式转型,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大多采取了全新的应对策略。2019年7月,为贯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教育部正式批准将淮海工学院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作为连云港唯一的本科院校,自创办以来秉承立足港城、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敏锐地洞察市场,科学地决策定位,牢牢地把握机遇,伴随着海洋世纪的脚步,在涉海人才培养、海洋科技服务等方面积极付诸行动[1]。这所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秉持着“培育海洋精神、增强海洋意识、探索海洋科学、应用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产业”为核心内容的“蓝色”育人理念,而在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发展上,更是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方式、校方的多层次资源、创新的培养策略等系统性地推进应用型海洋人才的培养。

2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时代的更迭,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信息科学技术引领知识社会的发展,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在悄然发生。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许多关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的理论应运而生,在这之中有三种理论最为突出,它们为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从设想到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小科学与大科学理论、模式1与模式2理论、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理论,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特征[2],不同程度上为知识生产指明了方向。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科学研究体现的是各个利益方的矛盾与冲突[3],而受社会范式的制约和科学研究的影响,由利益相关的团队根据社会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来研究的科研项目的研究体系具有明确的目标,旨在解决跨学科领域的问题,对相近的科学领域都有显著的帮助。与此同时,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理论之间的比较,对近现代科学活动的变化分析也是对正确认识近现代科学活动的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过程以及现代科研活动体系,高校应选择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分析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发生的根本性变化[4],从而实施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新策略。

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导师指导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当前科技创新的前沿,在结合自身创业兴趣前提下可以有目的地实现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5]。我国实施的部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开展了学生基于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随着知识传授方式的改变、时代大背景的更迭,大创项目的开展策略也有了不同的更新。

3.1采用产学研合作方式

江苏海洋大学校长表明,学校将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建设步伐,江苏海洋大学从2009年开始着重于产学研合作的价值。产学研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将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共同实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快速发展[6]。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强调教学活动在校园与企业之间交替进行,能够多方面地带领学生在熟知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到企业实践做到“在实践中理解知识”。产研学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可以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社会需求[7]。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产研学教学,结合我国的培养模式,产研学合作的基本框架可见图1。通过产研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学校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企业也能更早地结合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培养,而学生可以以大创项目为切入点,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相关课题和实习课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3.2主办单位的转型升级

刊名是期刊的第一个具体信息,提供了期刊的基本属性、学术层次和外观特征。学术期刊的刊名反映了该刊所涉及的特定学科领域、专业范畴以及学术层次[8]。淮海工学院在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时,抓住了主办单位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在给学生提供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平台的同时,加强了淮海工学院学报的文化建设、团队质量,以此来支持科研活动。高校学术期刊是科研人员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学术交流的纽带,所以更要做好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的工作[9]。刊社在2016年,为了贯彻“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决策,创建了“海洋出版社江苏分社”,从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刊社的发展路径,也正好发挥平台的优势,为学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

4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新政策的效应研究

江苏海洋大学近年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采取的产研学合作政策以及本校主办单位抓住转型升级的机会进行自身提升等举措都给科研师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批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致命弱点[10]。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不管是从参与成员、学校本身、企业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在知识生产新模式转型的背景下,高校适当地结合自身优劣势、与时俱进地采取新策略带来了较好的成效。

4.1产学研合作方式的效应研究

4.1.1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产学研合作模式将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三者实现优势互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高校实时掌握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实际情况;企业和研究机构主要通过科研项目、专利申请、工程项目等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互转化;高校和企业通过对岗位需要、操作培训、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从而使高校有的放矢地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的人才,促使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1]。

4.1.2汇集各界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江苏海洋大学从2009年与宝龙集团签订产研学合作协议开始,在近十年都有明显成效,尤其成功改名后,开始全面地实施产研学合作的政策,先后与中复连众、天明机械集团、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高校与优秀企业、单位合作,汇集多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实践、科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主办单位转型升级的效应研究

4.2.1提高学术期刊质量高校学术期刊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校的科研学术水平,为学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平台,借助主办单位转型吸纳优质稿源,打造具有该校特点的期刊品牌,提高办刊能力,从而促进学术期刊质量的发展。

4.2.2新媒体融合,促进学术成果展示在新媒体时代中,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思路,本刊社充分利用编辑优势,探索与出版社的业务合作。比如前几年曾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合作,为本校教师出版著作提供了很大方便[12],不断扩宽业务渠道,也为学生提供了学术成果展示的新平台。本研究组以中国知网为数据采集的切入点,收集以“淮海工学院”为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学报”为文献来源的近十年的发文量数据以及“淮海工学院”为作者单位的期刊总发文量如图2所示。图2中能够清晰看出近十年以“淮海工学院”为单位的学术论文在选择期刊时,只有11%左右的作者会选择本校的淮海工学院学报,而当刊社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后,在2019年达到了近20%,由此可见,刊社的转型升级的新策略对学术论文等知识生产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师生在展示科研成果时,也有更多的选择和展示平台。

5结语

本项目组以“江苏海洋大学”为例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驱动下的实施策略以及效应进行了研究。江苏海洋大学的师生、学者等都参与了较多的科技创新项目,科研成果显著,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知识生产新模式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合新趋势、新策略进行“产+研+学”的体验式开展,并通过高校自身的期刊转型升级,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式培养体系。

作者:陈帅印 戚淑雯 谭丹阳 陈鑫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