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究民间艺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探究民间艺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一如何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城市空间的对接

1.传统民间艺术语言。现代化现代城市空间越来越相似,传统特色逐渐消褪,因此如何保持城市的独特气质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传统民间艺术语言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传统,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将其作为城市空间设计的思想源泉,在城市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对强调和延续历史文脉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源于自然崇拜的原始文化的民间艺术,所代表的是不同于现代文化的农耕文明,它虽有着特定的社会基础,但其中也有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不符合现代审美、伦理观的地方,这样就限制了其在当代城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有些民间艺术图式如果不经过调整、创新,就很难为现代社会所接受,因而应用时不能简单、机械地复制、拼贴,而应该在理解其文化含义的基础上,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其艺术语言现代化,为当代大众所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很多内容和形式有相对的稳定性及程式化特征,在艺术认知上有更为直接的优势,因而是可以应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其应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物品本身、题材、造型及艺术手法的直接运用;第二种是间接运用,即可以从民间艺术的形、色、质等方面着手,进行形的简化与再造、色彩的沿用与重组以及材料的选用与更新等,来再现或表现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要将传统文化经过现代设计思维的选择与消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这样,民间艺术元素才可能真正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视觉传递语言,在现代设计中重现生机。

2.在社会场域上的对接。虽然城市空间设计一直以来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在当代,与公众联系紧密的传统民间艺术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民间艺术形式以合理、合情的方式融于城市开放空间中,其较大的辐射面和难以抗拒的视觉冲击力,使与它发生接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它传达的信息,从而在心中产生一种熟悉的、能产生共鸣的集体性的感受。为城市居民营造一种心理归属感,满足社会心理情感的需要,可以使城市居民对城市产生心理依赖感,对环境产生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直至文化认同。另外,当代城市空间设计追求绿色生存空间,提倡低碳设计。传统民间艺术如陶艺、编织等,其原生态性契合了当代城市设计的需求。在设计中,对民间艺术中传统的工艺、材料和形式的毫无偏见的借鉴,体现出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社会的进步,因而是一种设计伦理和设计道德的体现。传统民间艺术一旦融入城市空间艺术中,就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审美对象就会直指社会公众,就会以公众的精神需要为目的,以公众的审美评价为借鉴,生存于公众之间。这就使得公众对自己生活的公共空间艺术享有话语权,同时享有艺术创作的参与权,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和谐氛围,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城市空间墙面艺术与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迎合了城市特色营造的需要。城市空间的墙面围合成居民生活的空间,在城市空间的墙面上揉进诸多传统民间图式元素,可以体现城市的独特个性和其融合性。同时,利用民间艺术形式改造城市建筑墙面,可以增加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也将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品位。墙面艺术的丰富多彩使城市居民在街道上除了广告外,有可看的内容,也可彰显该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同时,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的城市墙面,除提升城市形象外,也能满足城市公众的精神需求。如高雄驳二艺术特区中的墙面设计借鉴了民间皮影和乡土绘画,使原本废弃的墙面换上了新妆,焕发了新的生命。同时,建筑室内墙面设计也常常采用民间艺术元素来活跃空间氛围,提升空间亲和力。譬如大连甘井子实验小学的教学楼设计,局部采用了民间艺术元素,将传统红灯笼悬挂在大门入口的过厅天花板上,每盏灯笼上面都有不同的两个字,比如“幽默”、“温柔”、“爱笑”、“漂亮”、“耐心”、“善良”、“公平”等(图2)。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艺术文化特色,又具有亲切感和历史厚重性,深得家长、老师、孩子们的喜爱。

2.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对民间元素细节的繁琐有着一定的眷恋和承受能力,东方文化中最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也被多数人所接受。如北京的凯晨广场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及民间艺术中常见的Z、L型饰纹作为设计思路,以及佛教中吉祥如意的“万”字符,将汉字中偏旁部首的笔划拆解为最基本的横平竖直,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相互交错的Z、L型,以求在长安街上创造独领风骚的立面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西长安街的地标性建筑将传统民间艺术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典型案例还有2010年世博会中的波兰馆。该设计融入民间剪纸艺术,外墙表面布满了镂空的花纹,远远看上去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张折叠的波兰传统民间剪纸。步入展馆,便可看到阳光透过缝隙照进大厅,在地上投射出剪纸图。色彩变幻的光线穿过剪纸图案在馆内营造出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使观者产生奇幻美妙的感觉。波兰馆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建筑,传达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必要性。

三结语

将设计作品的审美意境提高到与民族文化自然交融的高度,最终可以使传统的民间艺术语言在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任文东 李香会 李睿煊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