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探究影响口腔手术的因素

探究影响口腔手术的因素

1引起口腔专科治疗术前焦虑的因素

1.1不了解治疗操作的过程

只要提到治牙,患者就会想到刺耳的电钻声,耀眼的灯光,牙齿酸痛,出血及长时间张口的颞颌关节疲乏。低学历和年龄较小的患者难以了解和理解口腔治疗的过程和器械,对于口腔科室的陌生感和未知感成为了焦虑的来源。而在科室中,新型的牙科综合治疗机是采用高速气动涡轮钻头,震动极小无噪音,大多数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无痛进行的,急性化脓性牙髓炎的剧烈疼痛也可通过快速穿髓术,迅速达到开放引流止痛的目的,因而术前就要一一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产生过度的焦虑。

1.2医护人员及就诊环境的影响挂号,导诊,医护人员的接诊态度,就诊周围环境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往往微小的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医务人员的言语态度。就诊环境影响着患者候诊时的心理状态,和谐温暖的环境可以使患者的心态更平和,减少紧张状态的出现。

1.3直接或间接就诊经验的影响患者以往不成功的治疗体验,可引起患者痛苦的回忆,从而加重手术前的焦虑。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可发生比较强烈而持久的焦虑反应。有调查发现有过直接或间接牙科经验的患者比没有的牙科经历的患者DFS分值高。牙科的创伤性治疗包括:拔牙、根管治疗、牙周刮治术、牙体预备等,这些治疗如果在没有麻药的前提下很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疼痛。牙科的创伤性治疗经历普遍被认为与高度焦虑存在明显关系。有研究认为拔牙的局部麻醉注射是口腔外科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也有报道把拔牙过程中的劈凿牙齿列为主要畏惧因素。父母、亲朋、同事之间交流治疗的不良体验,以及候诊期间患者之间的谈话内容,候诊观察其他患者的就诊反应等,都可刺激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潜在的焦虑感。

1.4性别与年龄研究发现产生焦虑的女性多于男性,儿童与老人焦虑程度远高于中、青年人。儿童主要是害怕治疗中产生疼痛以及家长不能陪伴,而老人较为担心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随着人生阅历丰富,对口腔知识有所了解,对口腔科环境有所熟悉,恐惧感可有所减轻。而到了中年,由于全身疾病开始显现,人们开始萌生死亡的概念,此时,人们对疼痛和组织损害的敏感性增强。

2消除或减轻术前焦虑的方法

2.1消除陌生感,自愿就诊。患者进入诊室后,导诊人员及接诊医师应热情接待,耐心详细的介绍诊室的状况,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顺利地配合治疗,对老弱病残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2利用候诊间歇,宣传口腔常识。通过播放录像片或张贴海报的形式,使患者掌握口腔就诊的常规知识,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发展过程,所要接受的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情况,加强对口腔知识的了解,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2.3优良舒适的环境。诊室应安静,物品摆放整齐,窗明机净,医护人员衣帽整洁,使患者一踏入诊室就产生一种清新舒适的感受。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2.4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医师热情接诊患者,进入治疗椅,并为其调好体位,循循善诱的问诊,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及疑问,使患者感到亲切,并有一定的归属感,更容易放松,诊治动作轻柔、快速、准确,尽量避免患者看到带血的棉球、牙挺、牙钳、注射器,牙钻等。

2.5避免首诊引起疼痛。首次治疗的疼痛感受会导致患者对再次就诊的恐惧,尤其是对小儿可带来终身的记忆,致使其长大患牙病后,惧怕治疗操作,拒绝与口腔医师的合作,对维护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故应注重首诊过程中的无痛治疗,提高治疗舒适感,培养患者对牙科治疗的信心。

2.6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是以放松心情为目的,目前许多报道支持治疗前宣教的方法,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清楚病情及治疗方法能很好的缓解焦虑状况。对于牙科焦虑症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做好诊前的心理准备,更好地配合口腔医师的治疗,提高诊疗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牙科焦虑症易引起医师工作效率降低,增加医患纠纷,应该引起口腔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社区卫生保健,采取适当的术前健康教育,帮助社区群众认识、熟悉口腔科常规手术治疗过程,提高对口腔医学的认识,同时注重医务人员自身素养,建立优美的就诊环境,防止患者产生术前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玉华 吴迪 刘玮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