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效果分析

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接收的13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设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65)以及对照组(n=65)。对照组采取口腔修复治疗,联合组采取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6.15%)更高(χ2=4.886,P=0.027)。经过治疗,联合组咀嚼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6.885,P=0.000)。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较对照组(16.92%)更低(χ2=5.123,P=0.024)。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较优,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咀嚼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正畸;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

先天性缺牙主要是指人体牙胚发育异常导致牙齿数目减少,包括中切牙、前磨牙、侧切牙以及第二磨牙缺失,缺牙数目为1颗至多颗,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牙列缺失,其口腔功能会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先天性缺牙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并影响其面部美观。目前临床治疗先天性缺牙以口腔修复为主,但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仅采取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欠佳[1],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我院对65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以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先天性缺牙诊断标准[2],符合口腔修复以及口腔正畸指征,年龄均超过18岁,患者自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资料缺失者;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者。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我院口腔科接收的13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5)以及联合组(n=65)。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31.95±4.32)岁,缺牙数为1~7颗,平均(3.23±1.21)颗;联合组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为18~57岁,平均(32.21±4.42)岁,缺牙数为1~8颗,平均(3.34±1.25)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缺牙数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口腔修复治疗,术前通过X线片充分掌握患者缺牙位置、数量等,进行口腔清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根据患者缺牙情况制备牙齿修复体,先制作临时冠桥,借助临时冠桥保护基牙。确认义齿种植位置、间隙后,进行佩戴,并检查与牙冠边缘密合度,进行适当调整。口腔修复完成后,采取适当抗生素抗感染。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正畸治疗,对患者上颌牙、下颌牙进行X线拍摄,确认牙齿整齐情况,明确面形、牙弓、错位以及缺损情况。结合患者面部形状以及五官比例进行充分分析,在尽可能满足患者意愿的前提下,为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乳牙、牙冠、牙根等进行正确清理,并采取冠桥保护基牙。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固定矫治器对牙齿错位、倾斜以及移位等进行有效矫正,然后再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对义齿与牙冠的密合度以及义齿是否会与邻近牙齿产生冲突作用密切观察,及时作出调整。治疗结束后,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牙齿咬合能力以及咀嚼能力较优,排列整齐,较为美观,说话时口齿清晰;有效:牙齿咬合能力以及咀嚼能力基本良好,排列较为整齐,说话时语言表达基本正常;无效:存在难以咬合、咀嚼的情况,说话时口齿不清,与预期目标偏离较大[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通过院内自制问卷对患者咀嚼功能进行调查,涉及咀嚼食物情况、咀嚼时是否存在异常、进食食物类型、消化功能影响、咀嚼稳固度等项目,共计50分,问卷评分愈高表明咀嚼功能愈优。另外,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对此次研究涉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数资料应用t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联合组总有效率(96.92%)要明显高于照组(86.15%)(χ2=4.886,P=0.027),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

治疗前,联合组咀嚼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0.324,P=0.746);经过治疗,联合组咀嚼功能评分要高于对照组(t=6.885,P=0.000),如下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较对照组(16.92%)更低(χ2=5.123,P=0.024),如下表3所示。

3讨论

牙胚发育不全是导致先天性缺牙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先天性缺牙以口腔修复为主,适宜年龄为10~14岁,持续时间约为12~24个月。但很多患者在适宜年龄并未重视自身病情,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后期治疗实际效果会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当中,联合组采取了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结果表明联合组整体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咀嚼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其他报道结果一致[4-5]。通过口腔修复能够对上颌、下颌紊乱进行修正,并针对牙周病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生理特征,制作针对性的人工修复体进行矫正[6]。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利用矫正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牙齿及骨骼协调性,并调整上下颌位置,可改善颌骨与牙齿间的异常,达到矫正畸形、美化外观的目的[7]。正畸治疗有利于调节牙间隙以及牙列整齐度,从而获得更为适宜的口腔环境,为义齿种植奠定良好基础,为口腔修复创造条件[8]。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可产生协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牙齿错位、移位、缺损等问题,有利于提升牙齿咀嚼能力、咬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9]。基于患者主观意愿以及面部实际情况,能够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得到治疗预期,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也能美化外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克辉.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5):76-77.

[2]温惠慧,支旺,孔维钦.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62+65.

[3]范益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2):170+172.

[4]彭震雯,房倩华.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8):13-16.

[5]许振峰.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39(09):60-62.

[6]王强.临床上应用正畸方法联合口腔修复科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7):39-40.

[7]袁慧芳.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6):94-95.

[8]王林.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1):48-49.

[9]徐庚池,李美静.先天性缺牙患者中口腔正畸修复联合修复治疗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4):72-73.

作者:关则任 李淑婷 梁国健 单位:阳江市人民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