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

摘要: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实施使高中历史教学迎来新的挑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不仅是重要、基础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总体内容容量大,素养要求高,注重立德树人。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新教材,教师可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节、整合教学资源、训练学科能力、培育学科素养等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涵养学科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学科素养;立德树人;转变教育理念;教学策略与方法

2021年秋季学期,甘肃正式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和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课程、教材以及高考模式都面貌一新。新一轮教育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在“三新”改革的新背景下,高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有幸成为甘肃省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教学工作最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分析统编版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教学思路的转变和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高中历史统编版新教材的特点

1.通史与专题史结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史部分,下册为世界史部分。必修教材按通史加专题的体例编纂,融时序性与专题性于一体。整体框架为通史结构,主要内容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从低到高、从古至今、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体现了“大通史”的特点,可帮助学生认清历史演变的脉络。按照时序的发展设置单元内容,单元体现以一定主题的专题,又体现“小专题”的特点。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采用专题史的形式编纂,按照重要主题设立教学内容,各专题内具体内容则依照时序框架进行表述。

2.总体容量偏大,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

综观整个历史必修教材,除了活动课以外,上册共29课,下册共23课,每课安排2-4目,总课时量相对较多。52课的课题中带有“和”“与”的占一半多,即这些课的主题不止一个;在上册教材内容中,有将近一半的文章内容分为四个子项目,会使得每节的教学安排过于紧凑。在必修教材的一些单元中,内容上的跨度较大,且具有多个历史阶段。如上册的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其中便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东汉的历史。与此同时,部分课时的内容也相对较多,例如上册的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有16个、时间17个,涉及的历史概念共有30多个。

3.叙述过于浓缩,表述语焉不详

统编版教材由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语言叙述高度概括精炼,往往一两句话就能涵盖一个或若干知识要点,显示出了强大的专业性特征。但这一特点也使得具体内容的描述相对较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最后一段文字: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短短百字,即概括希腊文学、史学、哲学诸多方面成就,行文之简略,让人叹服!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1.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

高中历史新教材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使得许多教师深感内容之多而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所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知识重难点,将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新课改注重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落到实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如何做好德育的渗透?这些挑战都要求我们必须转换历史教学的理念和思路。(1)历史教学本身便具有自身的育人价值,并非要求学生记住过多的知识,而要更加侧重于培养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是历史思维训练的重点。(2)历史教学重点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历史教学活动也不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育工作,而需要以任务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任务问题驱动,引导展开探究,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4)教师不必全程讲解知识点,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知识内容。学生参与,自主学习,重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5)教材不可看作历史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创造性地用教材,将“教教材”变为“用教材”。(6)为完成主题教学任务,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上适当进行取舍,将教学资源加以整合,打造适合特定学生群体的教学课堂。

2.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

考虑到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设计,使教材内容更适合于教学。整合从微观到宏观可分为不同层次的课时整合、单元整合等。整合方式1对一课的内容加以整合每节课只有40分钟,但统编版教材每课3-4目,5-6页,尽管内容繁多,教师也要以新课标为基础,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依照本课的主题深挖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发挥出以点带面的作用。如必修1第24课内容原为4目,可将第1、2两目整合为一目,内容简化后,逻辑更清晰,更有利于教学。整合方式2对单元的内容加以整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知,一个单元由若干课节组成。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凸显单元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实现跨课对内容进行重组的目标。例如,必修一第三单元,原为四节内容,依据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标准,整合为两节,减少一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3.精设教学环节,实现整体优化

郑林教授指出:“一节成功的课并不是面面俱到,哪一个方面都讲得好,而是对教学整体优化得好。”整体优化是“设计出一个好的结构,把教学的运用这个要素合理安排,使它们互相配合,围绕教学重点发挥最佳作用”。由此可见,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系统化、整体化,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全方面的优化,才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层面。步骤一:钻研课标,确定重点、难点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在必修教材中各专题的描述中,通常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认知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需要学生以特征、变化、意义、影响、原因等为切入点,达到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目的。步骤二:设计教学环节,实现整体优化依据课标确定的重点学习任务,对教学环节进行详略区别设计。(1)史实梳理注重方法设计,简明扼要。(2)集中火力突破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教师应学会转变以往单纯进行知识讲授的模式,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主性。教师不要替代学生把握教材,而要让学生学会梳理课文内容。统编版历史教材层次性强,结构相对明晰,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对其中阐述的要点进行理顺,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化对内容的理解。(1)导学案导读:借助教辅资料或自制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此法操作相对容易,也便于老师督促检查。(2)问题驱动导读:教师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内寻找答案,以任务促进学生阅读。(3)历史要素结构阅读法。历史教材有其特定的语言表达系统和内在逻辑结构,学生依据历史课文语言这一特点阅读教材。如历史事件包含背景要素(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过程要素(内容、措施、特点等),影响要素(结果、影响、意义启示、经验教训等),可对历史教材依照这些因素阅读和解构历史教材。(4)层次阅读法:借鉴语文学科对文章的阅读方法,分析历史课文结构要点,归纳层次要点,将课文内容化繁为简,用知识结构图、树型结构图和其他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5.利用对历史教学中逻辑关系的分析提升学习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提出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四个逻辑:即教科书的知识逻辑、教师的教学逻辑、学生的学习逻辑、历史自身的发展演变逻辑。赵教授提出在教学中协调处理好这四个逻辑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1)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逻辑关系分析,整体把握历史脉络。学生在预习中借助配套练习知识梳理知识,但这部分以填空形式呈现,学生只关注具体知识的掌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标题为主干,以逻辑关系分析来自我构建知识结构,改变预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2)利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分析一课中每个部分间存在的内部逻辑,使知识结构体系得到建立。这一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把握和使用,也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6.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郑林教授提出“历史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一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由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思想方法: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和综合、比较、归纳和演绎等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历史的学习和表述的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分类知识过程中,郑教授将历史思想方法称为“方法性知识”,认为这一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整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决定了历史思想方法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如在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抗战教学中,通过对“减租减息”政策作用,通过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浅及里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对问题多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大生产运动”的影响,则从物质、精神、经验和人才等角度分析,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利用表格对比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会历史比较的方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则进行史料教学,训练学生历史信息的提取和概括的能力和方法。

7.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公布,历史课程和教育专家经由多次讨论、研究,最后把高中历史中的学科素养划分为五大方面,即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学生的关键,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老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一目时,可运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一化”体现发展生产力,“三改”则体现变革生产关系,即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采用“史料实证”的方法,从分析文字史料中归纳结论;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则以改造前后两个“扇形统计图”对比,得出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公有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在新理念、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必将与时俱进,依据新教材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力争在新的教育改革中,乘风破浪,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吴波.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历史学科知识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3).

[4]王得众.例谈历史教学设计中的逻辑关系[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5(11):30-33.

作者:张再良 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