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

新课改的基本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崇尚对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要以人为核心促进全面健康发展。由于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大多被当作知识的机器,考试的机器,一味的强调成绩分数,而这样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往往得不偿失。而新课改则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培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正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得到了进一步的任何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觉得历史。只是枯燥乏味,缺乏新颖性地位不如语数外理化重要,只要背的住,记得牢就万事大吉,学生大多缺乏对历史教学的主观喜好,新课改后历史教学才真正获得了应有的重视。由于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主动性的改变,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受欢迎。学生们也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已时刻更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在真正意义上,升华了历史教学的内涵,通过对新课改的了解学习让我受益良多。下面仅谈谈我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的认识理解。

一、灵活改变教材

新课改实施后,高中的学科基本都做了相应规模的改动,把握教材的重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材的难度,但历史的发展轴心是无法改变的。宇宙世界的演变、各国历史发展的路径,这些都是既定了,所以新教材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演变。而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这无疑让我们所学的知识变得活了起来,也给高中历史的教学增添了新的任务,不仅老师需要更加强化自己的专用水平,学生也应变得更加主动。

二、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课改前,大多数学校关于历史课程的教学都是依靠老师单纯的言传身教。而这种途径多半会让学生半知半解。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有些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难免产生恐怖感,课改后,教学方式也增添了新的内容。不单单依赖教师关于课本知识的口头阐述。而是加入了多媒体教学,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书本以外更全面的知识。对于老师来说他们的讲述可能会变得更加简单,比如通过观看抗日战争视频。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杀戮,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会学得更多,当然。对老师的要求也会更高他们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教学技能。

三、转变教学观念

书本教材不仅仅只是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教材的内容也并非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唯一话题,课改后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讲授而讲授,而是通过讲授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老师要做的不仅让学生通晓历史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老师们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应放下高傲的姿态我无所不知的心理和学生平等的交流思想观点和看法。

四、改革学生学习方式

课改后的历史新教材,增加了阅读课活动课。通过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们将主动的去发掘问题,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加强了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找到。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老师们还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历史知识竞答,辩论赛等方法锻炼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让他们真正的享受学习这一过程。

五、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改后,老师和学生形成了新的师生观念,老师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课堂的讲授者在定位上与学生是平等的,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人格独立的图。个体是有个体差异的教师之间应相互尊重。基于这些,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接受历史专业知识,而老师也注重将历史知识注入新的血液,使之与生命价值观念结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历史知识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转变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成绩至上,分数至上的理念一直以来因为高考的考核标准而存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德体美劳的考察,而这种考评方式通常会进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只会死学不会活用。新的课改要求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仅仅只是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还要中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考查,这样就会让评价体系更为合理,更加公平。素质教育是我们时代宣传口号,也是基础教育的必经之路,而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也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多方面人才。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再通过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了解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到时代的责任感,梁启超也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我们也应在学习历史知识的道路上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肩负起祖国赋予我们的重任,更加坚定的前行。十一世纪,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高中历史阶段呈现的问题引人深思。以小见大其他学科其他教育阶段似乎也都需要注入新的血液。历史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其教育学方案的创新,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结合现代化的新型教育,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进而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作者:田翠红 单位:河北沧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