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探析

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探析

[摘要]目前,受益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但人们的媒介素养并未相应跟上。作为大学生中的焦点人物——大学生党员也是如此,时常会发送或转发不实消息、甚至是有违党性原则的消息。为此,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办法,多管齐下,提高大学生党员个体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批判甄别

1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自媒体几乎是以山呼海啸般的速度袭来,发展如此迅猛,但是人们的媒介素养却并未相应跟上。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问题。

1.1时髦心理

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分子,在内心深处存在赶时髦、走前列、当先进的现实想法,通过自媒体发声表达个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可能比其他大学生的愿望更加强烈。通过自媒体,人们从典型的手中角色,走向前台,由被动转向主动,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表达,并且可能小范围或者大范围地引起关注,与人们在虚拟的时空里进行释放和互动。普通大众从关注别人到被别人关注的转变,满足了人们吸引关注、引发轰动效应的内心潜在需求。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化,来得如此容易,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即可,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秒发或者秒转博文、上传视频,与他人互动。自媒体如此开放、便捷,而技术如此简易,互动如此之便捷,使得每一个人自发地或者被卷入到自媒体时代,成为自媒体发声的一员。

1.2盲从心理

自媒体在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各种公民实践方面,有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有的大学生党员,因见识面不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做不到客观分析,而是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转发,自己也跟着转发,这就是盲从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党员,没有形成一定的媒介素养,头脑中也往往没有这根弦,并没有想过发表在自己微信、微博上的言论,是个人声音的一种表达,传达的信息应该是已经得到确认的,随意不得。在多媒体的漩涡中,有一些大学生党员无所适从,出于善良、好心去转发一些捡到准考证、孩童丢失等信息。更有一些大学生党员,出于一种猎奇心理,一些不切实际、骇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在大学生间引发了疯狂的转发,使得不实消息迅速蔓延。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对党的发展历史不够了解,党性修养不高,在自媒体中发表了不当言论。

1.3无畏心理

在“全民皆发声”的微时代,有的大学生党员缺少法规常识的基本了解,自我感觉别人可以随便发表言论引起关注,自己也应该是可以的,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知识偶尔在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政治课上略有提及。这些零星式、碎片化的传递,并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党员的自媒体素养要求,大学生并未形成自己对自媒体信息的免疫、解读、批判能力。有一些大学生党员为了追求个性、突出自我,发送一些自以为个性、实则低级趣味的信息。有一些大学生党员的消息过于庸俗,不符合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怀疑。而大学生党员一般在学生中很有号召力,往往是一呼百应,他们的微信微博等也会引起周围学生的关注。很多大学生党员并未认识到传播链自由构建速度之长之广,并未认识到自己的一条微信、微博通过自己的同学转发可能会引发的蝴蝶效应。但类似这些不负责任的个性化言论,转发突破伦理底线的肆意言说,恶意的炒作、蛊惑和煽动,使得“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网络爆料”等随处可见。当然,有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与迅猛发展的自媒体来讲,总体水平还是很低的。

2自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党员媒介素养的措施

自媒体时展迅速,并未给人们对自媒体传播规则、自己应该传播什么、自己的传播禁忌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相应的素养也没有跟上,要求各级管理方必须有的放矢,抓住关键,快速提高。

2.1通过普及法规加强自律

一位教计算机基础课的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就非常严肃地提出互联网传播不实信息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的问题,给学生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使得学生时刻绷紧自媒体素养这根弦。这个做法,引申出来的是,高校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尤其党员掌握相应的网络法律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使用网络、使用手机、使用自媒体也是要遵守法,否则将应承担相应的违法违纪后果。教师可以以某一条信息为例,教会大学生党员从多种渠道,如百度、官方网站、自己周围人的反应等来判断消息的真伪。大学生党员也应在老师授课的基础上,通过百度查询或书籍查阅等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防止成为网络法律的“文盲”。

2.2通过甄别批判加强自律

当对海量信息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后,大学生党员要对自己优选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甄别,也就是对消息来源、消息真假进行判断。自媒体信息鱼龙混杂,自然会带给大学生党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冲击,会对其认知、心理、情绪情感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海量信息对大学生党员来说,是其开拓视野的平台,同时是巨大的挑战。大学生党员只有学会判断和甄别,才不会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同时要敢于批判,从历史或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个公民独立思想的重要表现。

2.3通过突出学业加强自律

大学生党员的主要任务还是学知识,不能因为自媒体的使用而影响学业。如果对自媒体信息没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很容易淹没在爆炸性的信息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本来是要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却忍不住悄悄拿出手机,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又有了什么新消息,《今日头条》又推送了哪些新闻。还有的学生趴在桌上打瞌睡,一问才知道,前一晚流连于自己的朋友圈,结果第二天自然没有精神和充沛的精力参与学习。类似的问题每天都会出现,学生会反复提醒自己这样做会对学习、身体健康等产生的后果,可是依然无法抵御自媒体产生的巨大诱惑力,几乎被手机所异化。因此,要让大学生党员对自媒体信息形成免疫能力,认识到自媒体信息“往往是永远无法看完的”。在接受信息时,我们必须加以选择,同时确定与自媒体隔离的时间,一天只是把有限的零星时间用于自媒体。否则,自身难免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生活。可以倡导学生某个上午或者某个下午不带手机,感受一下“天并没有塌下来”“地球离开我,依然如常运转”“一个上午没看手机,我依然正常生活,并没有缺少什么”。

2.4通过组织生活加强自律

高校各级党组织,从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到党小组等,要把大学生党员运用自媒体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落实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会,通过学党章、学党纪和汇报学习体会及个人思想现状等途径,进一步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让大学生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对自己所传播和转发的自媒体信息产生的辐射效应有所估计,甚至是有所顾忌,在传播和转发自媒体信息的种类、性质上有一定辨识能力,依靠党组织规范使用自媒体。

2.5通过教师带头加强自律

个别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不够,有些大学生党员转发了一些来自自己老师的不实报道。基于对老师的崇拜,有些大学生党员对老师的微信和微博等完全没有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只是一味转发。为此,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管理,让他们带好头,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使用自媒体。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6-01-22).pdf.

[2]黄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记者,2014(9):104,105.

作者:张辉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