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美术课堂“结缘”信息化探析

初中美术课堂“结缘”信息化探析

当初中美术课堂“结缘”信息化时,美术课堂不再是平面的、静态的“单轨道”,而是摇曳生姿的“多轨道”:资源上,天光云影共徘徊;课堂上,千树万树梨花开;介入时机上,该出手时再出手。以信息化为媒体,学生或登高望远,或探幽觅境,或沟通古今,或穿越时空,尽情沉浸在美术王国中而“喜不自禁”。或许,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外环境”的改变,而是孩子们“内环境”的嬗变:视觉触觉经验更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更敏锐了,孩子们在技能提高和品性纯化的双轨道上阔步向前。

一、资源:天光云影共徘徊

美术资源从哪里来?可以从生机盎然的现实中来,当然也可以从摇曳生姿的数字信息化中来。无疑,当美术学习“结缘”信息化时,美术资源的获取显得高效、便捷、全面。关键就在于,教师从繁如牛毛的信息中,是否选择了有利于锻造和滋养学生的最佳资源。从“书到用时方恨少”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华丽转身中,教师强烈的资源捕捉意识和重构意识不可或缺,当然教师的高度警觉和敏感也同样不可或缺。比如,教学《画画你我他》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李咏、潘长江、姚明等人的漫画头像———可以呈现这三人的多种动态形象:夸张的、胖的、瘦的、“三头六臂”的……甚至是某个局部的,如徐徐展开的李咏的“巨大、特别、鲜明”的颧骨……信息技术网络中的美术资源可谓“汗牛充栋”,比如上述所谓的头像资料更是在网络中“铺天盖地”,如何“为我所用”,如何恰到好处并成功地滋补于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教师的甄别、筛选、重构、后期加工等要经过反复的深思、梳理和考量。

二、课堂:千树万树梨花开

高效的美术课堂一定要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凭借和抓手,不能“隔空对话”。窃以为,这个“凭借和抓手”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情境设置。借助多媒体,打开的不仅仅是资源之门,也是学习之门和情境之门。情境愈多元,学生愈有可能开启美术创意之门;情境愈高效,美术课堂愈有可能朝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方向挺进。《画画你我他》的教学,可以先通过媒体展示8种脸型:田、甲、由、申、目、国、风、用,至此,孩子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张独特的脸。然后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示某一张五官中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或暂停、或快进、或重复、或放大、或缩小、或呈现整体、或彰显局部……多角度丰富学生的认识和体验。现实中,孩子们见识过不少五官各异的人,然而,当数字化技术把这样的多样性真实演绎在大屏幕上时,效果更立体、更逼真、更细微,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创造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丰满的、独特的个性生命画像,不正是美术活动中极为有趣的创举吗?

三、慎思:该出手时再出手

曾有专家言:“所有关于教育的技术、模式、方法的改良都是有限的,除非它能把……的人彻底唤醒、彻底激活,否则便没有意义。”[1]这里的“有限”给我们以警醒,也给我们以慎思。实际上,“有限”并非指技术本身的“有限”,而是指技术的介入时机和路径方面的“有限”。数字化技术“登台亮相”的时机不一样,教学效果、走向、发展也就不尽相同。仍然以《画画你我他》的教学为例,一教师在新课伊始通过信息化技术出示了一个“威风凛凛”的韩红,然后让学生说说人物表情,并力争通过脸型、发式、表情等自己创作一幅肖像漫画。课后,从收上来的作品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画像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表情、五官和颜色都一模一样,怎一个“像”字了得?无疑,如果一切都有现成的“表情图”,孩子们还创意什么?难道“沉稳的韩红”不可以吗?“害羞的韩红”不可以吗?如果某个被提前定位的形象让学生总是被动地“按图索骥”?课堂还“千树万树梨花开”吗?基于此,数字化在美术教学中介入时,一定要“该出手时再出手”———不是拘囿、限制、扼杀学生的创新力,而是打开、丰富、激活其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力。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当它自然而然地介入时,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在萌发、创意念头在汩汩而出,美术核心素养一点一滴地在形成。而这,不正是美术学习中应有的风景吗?美术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流连在这样的风景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张硕果.编制一张“夏洛的网”[J].教师月刊,2017(1):25.

作者:马元文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琥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