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内容摘要】舞蹈教学作为高校艺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舞蹈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舞蹈教学实际。因此,高校舞蹈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舞蹈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将直观性的动作感知作为基础、将启发性的教学模式作为核心、将情感性的思想渗透作为手段,阐述了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

一、将直观性的动作感知作为基础

(一)形

形是指动作、姿势、形态等,也就是外在表现形式。形的影响因素相对比较多,如速度、肌肉控制、重心、动作弧度等[2]。有些学生接触舞蹈的时间较短,其舞蹈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过于注重高难度的花哨动作;有些学生对待舞蹈训练的态度不认真,导致一些动作细节不到位,进而影响舞蹈表演的整体美感。因此,在关于形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基本动作入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舞蹈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高校舞蹈教学。

(二)气

气是指气息的把握。对于气的运用,西方与东方的舞蹈有着许多相似、相通的地方,如跳、起、伸、张要吸气,蹲、沉、缩、松要吐气[3]。在舞蹈表演中,气息的把握直接关系着整体的舞蹈效果。比如,在芭蕾舞中,“阿拉贝斯”这个动作对于气息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舞者在表演过程中上身的前倾不能过度,这需要舞者的动作与气息之间形成熟练的配合。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要领,还要进行标准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神

神是指情感的表达。在舞蹈表演中,舞者要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优雅、自信的精神,还要注重对情绪的表达[4]。比如,中国各民族的民俗舞蹈就非常注重对情绪的表达,使观众能够通过舞者的动作感受到喜庆和欢乐。

二、将启发性的教学模式作为核心

在启发性的舞蹈教学中,高校舞蹈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舞蹈基础、舞蹈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高校舞蹈教学的正常开展。

(一)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人如果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而在这种情况下,其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加强。大部分人对于舞蹈都有着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学习舞蹈需要长期的训练,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过程相当枯燥、乏味,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努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高校舞蹈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反复观看舞蹈动作,通过真实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只是传统、单一的口头讲述和动作示范。此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要吝啬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当学生沮丧时,教师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每个人的尊重和关怀,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训练.

(二)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过于注重传道、授业,往往忽略了解惑,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只知道要这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高校舞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如果教学氛围比较严肃,那么学生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问就会存在种种顾虑,不敢向老师提出疑问。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团队的力量,共同编排、改编一些舞蹈,并让学生总结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高校舞蹈教师要对学生予以足够的关注,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三)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由于部分舞蹈教师较为陈旧的教学技能和理念,未能及时进行自我知识体系更新,进而导致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去创新舞蹈动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充分学习、吸收其他方面的知识,如音乐、美术、文学、历史等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知识底蕴,拓展想象空间。

三、将情感性的思想渗透作为手段

在情感性的舞蹈教学中,高校舞蹈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客观、正确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逐渐融入自身的情感,并通过舞蹈表现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眼神中情感的流露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人们通过眼神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舞者在舞蹈表演中运用眼神,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自身的情感,还能通过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5]。艺术家在构造人物的特征和性格时,特别注重用眼神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而将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好地展示出来。比如,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在这幅画中,达•芬奇对蒙娜丽莎眼睛的描绘手法非常特别。观众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欣赏,都会感觉蒙娜丽莎在看着自己。舞蹈表演也是如此,有些舞者之所以会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善于通过眼睛,运用眼神与观众沟通和交流[6]。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眼神的运用,通过眼神去传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姿态中情感的表达

姿态主要包括肢体动作和手势。肢体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舞者的内心情感,如高兴可以通过模仿捧腹大笑的动作来表达,紧张可以通过模仿坐立不安的动作来表达,恐惧可以用浑身颤抖的动作来表达等。而手势也就是手的动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身体表达的不足,通过手势还可以表现出反对、赞同、厌恶、喜欢等想法[7]。在舞蹈表演中,不论是肢体还是手势的运用,都是舞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舞者要注重姿态的练习,通过姿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言语中情感的宣泄

除了眼神、姿态的运用,言语在部分舞蹈表演中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言语能够有效地表达舞者的情感,比如悲愤可以通过仰天长啸来表达,失望可以通过轻轻叹息来表达,绝望可以通过声嘶力竭来表达[8]。在舞蹈表演中,适当借助言语力量,能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舞者所表达的故事及其内心的情感,进而将观众带入到舞蹈表演的情绪、情节中。

结语

本文主要从将直观性的动作感知作为基础、将启发性的教学模式作为核心、将情感性的思想渗透作为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其中将直观性的动作感知作为基础主要是从形、气、神三个方面入手。而将启发性的教学模式作为核心则是从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将情感性的思想渗透作为手段则是从眼睛中情感的流露、姿态中情感的表达、言语中情感的宣泄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证高校舞蹈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莉丽.浅谈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19):171.

[2]胡雪.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7(19):195.

[3]胡隽,秦笑笑.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25-126.

[4]刘忠华.创造性思维在舞蹈教育中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7):117-118.

[5]周轶瑾.高校舞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5(18):221-222.

作者:高鸣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