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出版身份下的学术期刊内容生产策略

出版身份下的学术期刊内容生产策略

[摘要]学术期刊是中国特色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彰显其政治身份、学术身份及社会身份。本文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考察对象,探讨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策略,认为学术期刊在推进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应该将学术研究与中国的社会实践、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坚持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建构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

[关键词]学术期刊;内容生产;三重身份;学术话语体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阵地,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增加,学术期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截止到 2019 年 6 月,我国最大的全文数据库 CNKI 收录的学术期刊已多达上万余种。[1]但是,学术期刊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为数不多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版难求,众多的普通学术期刊则陷入尴尬的生存境遇。[2]媒介环境、市场环境、国际学术语境的变化,也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参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从中选择三本电影类核心期刊——《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北电学报》)为考察对象,以三刊2019—2020年度刊发的文章为具体文本,在出版身份的视野下,探讨期刊不同的内容生产策略,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

一、学术期刊的三重身份

本文探讨的是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策略,因此只对学术期刊的三种身份——政治身份、学术身份、社会身份加以分析。

1.政治身份

政治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根本属性,学术期刊在选题策划、组织用稿以及出版管理等方面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方学术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思潮纷至沓来。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期刊,如果对其一股脑吸收,而不加以辨别与区分,会对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极大干扰,从而威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并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时提到:“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3]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术期刊需要牢记自身的政治身份,内部要加强管理,严把政治关,坚决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一旦发现存在理论偏差、学术立场含糊的稿件,应予以坚决撤稿,筑牢学术期刊的意识形态阵地。

2.学术身份

学术期刊永远以学术生产为使命,以传播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目标。作为理论和话语交锋的前沿阵地,学术期刊要具有战略性的眼光,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特别指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4]新时代的学术身份,意味着学术期刊不但要提升学术质量,还担负着中国本土学术话语建构的重要使命。

3.社会身份

学术期刊的“社会身份”指的是其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和意义,是“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施加的影响和所做的贡献,以及它从社会获得的回报”。[5]在产、学、研思维下,学术期刊的专题策划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寻找科研成果转化的通道,使理论真正可以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另外,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智库建设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学术期刊与政府智库的协同发展也成为学术期刊履行社会身份的有益探索。依托学术期刊,智库的研究成果得以公开发表,并通过期刊多方位的传播渠道,影响公共生活和政府决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二、三本期刊的内容生产策略分析

在学术理念、形式创新、话语建构,学术期刊本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比较”的论述框架下,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对三本期刊内容生产策略的讨论。

1.本学科研究

提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6]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专业领域的学科构架也是学术内容生产的基本方向。在长期的实践中,电影学形成了电影理论、电影历史、电影批评三维一体的学科框架。与其相适应,电影类学术期刊也通过常规栏目设置,深入电影学科内部,总结电影作为艺术、技术、媒介的内在发展规律。在电影理论方面,《电影艺术》与《当代电影》都有专门的栏目进行规划。2019年,《电影艺术》的“理论研究”栏目分别针对德勒兹的电影哲学、诺埃尔•卡罗尔的悬念理论展开讨论,也对论文电影、装置电影、吸引力电影等新概念加以辨析。而《当代电影》的“电影理论”栏目则关注了电影感知、电影时间、计量电影等传统和前沿理论。对同一理论和概念,《当代电影》每期都会策划4-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体现了极强的“视阈”研究意识。《北电学报》没有专门设置与电影理论相关的栏目,理论类稿件被归置于宽泛意义的“学术论坛”栏目。其常设栏目——“视听技术”关注电影的视听语言、影像技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电影美学的重视。作为话语实践的电影批评,是对电影理论的操演,也是对创作的深度介入。在电影批评领域,《电影艺术》体现出高度的热忱,其“电影批评”栏目每期选取3-4部影片进行评析,“访谈录”栏目每期有2-3部新片的主创访谈。《当代电影》的“新作评议”栏目每期评论两部影片。《电影艺术》对电影批评的关注则反映了其介入电影创作的取向。所以,当《电影艺术》前任主编吴冠平先生调任北京电影学院,由其担任主编后的《北电学报》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电影艺术》的气质,该刊的“创作访谈”栏目也被提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电影艺术》的“电影批评”抑或《当代电影》的“新作评议”,选择的对象皆是院线热映的国产影片,绝无外片。这一选择的背后凸显出两本刊物“观照国产片”的话语策略。

2.跨界研究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趋势。在电影研究领域中,“文化研究”的流行便是一个证明。在电影类的这三本期刊中,“文化研究”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因为“还没有人能为它(文化研究)划出一个清晰的学科界限,更没有人能为它提供一种确切的、普遍接受的定义”,[7]所以,文化研究未被设置为单独的栏目,而是散见于各种栏目中。在《当代电影》的“类型电影”“学术视野”等栏目中,有关人工智能电影、科幻电影、超级英雄电影等文章,大多采取了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阐释人工智能、超级英雄与社会、大众心理的密切互动关系。在《电影艺术》中,文化研究被命名为各种专题研究,如桌面电影研究专题、监控电影研究专题等。《北电学报》因为每期只有3个栏目,除了技术类、创作类以及电影史类栏目,其他稿件都被归类到“学术论坛”栏目,其中也有一定量的文化研究类稿件。当下,媒介融合已经是不争的实事,而且这种融合不断深入。在中国知网以“跨媒介”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出现的与电影有关的高频词汇有跨媒介传播、跨媒介叙事、跨媒介整合营销、跨媒介艺术……学术期刊不仅要着眼于传统的研究对象,对前沿趋势更应该保持研判的热情。惟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引领作用。《当代电影》的“新媒体与新技术”“艺术与技术”栏目便是着眼于这一趋势而设置的,近年来热议的VR电影、3D电影、动画电影等现象都在这两个栏目中得到讨论与回应。而《电影艺术》的“影艺观察”栏目考察游戏电影改编、融媒体时代电影业的新模态、科技与电影的伦理阐述等也是这一研究的代表。相对而言,《北电学报》将电影研究重点放在了艺术性和技术性,对其媒介属性的讨论则显得并不活跃。

3.社会实践

对于电影类学术期刊而言,其社会实践主要体现在与产业发展同步上。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推进,都与产业的整体状态密切相关。三本电影类期刊也体现出各自的特色。以2019年的内容为例,《电影艺术》的“产业研究”栏目既有针对影视行业的“阴阳合同”的学术研究,以回应2018年由演员范冰冰引发的税务风波;也有专门针对“在线评分”进行的研究,以考察其对票房的影响;还有通过“票补”现象,审视其对电影产业的利弊效果。另外,《电影艺术》通过策划灵活的专题形式,回应创作界的热点现象,比如讨论《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影片的“动画电影专题研究”,对《二十二》《喜马拉雅天梯》进行探讨的“纪录片专题研究”。《当代电影》的“本期关注”栏目以多方对话、名家访谈、一流学者撰稿的形式,聚焦行业热点问题。与《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的多维度经验不同,《北电学报》则直接对接一线创作人员,以访谈的形式,快速地将创作经验进行转化。

4.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

学术期刊应该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要将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使命,“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效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8]在理论话语生产方面,《电影艺术》和《当代电影》分别设立特色栏目,有意识地打造学术高地。以“亚洲电影作为方法”为题,《电影艺术》在2019年用3期篇幅从理论资源、电影类型、历史文化、世界比较等多个维度考察亚洲文化的主体性,试图构建一种具有独特方法论意义的“批判性东亚话语”。《当代电影》也与国内学者不断协同创新。“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主张,从中国文化的根源出发,探索中国电影理论、美学的新路径,试图构建国家层面的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电影的“共同体美学”同样也是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学术构想,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电影领域的回应。除此之外,“新主流大片”“跨国民族电影”“工业美学”等中国本土理论话语,也为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提供知识场域。在对核心资源的挖掘方面,《北电学报》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比如,2019年第10期,在“表演研究”栏目中,《北电学报》集中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三所表演专业的学者,从表演学术史、表演的学术体系建构以及表演方法等维度,试图打破长久以来西方的表演体系,打造中国本土的表演学派体系。

三、结论

通过对三本学术期刊的内容生产策略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术期刊依托/受制于其背后的机构资源,在内容生产上显现出差异。《电影艺术》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电影类刊物,对电影评论、电影美学的重视显示出极强的创作倾向,其不同的专题策划也显示出强烈的艺术诉求,这与其主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百花电影节”“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的主办方)的性质不无关系;同时,双月刊使得《电影艺术》在内容、栏目上不够丰富,作者队伍相对固化。《当代电影》依托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史料优势,形成了电影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同时,其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直接受统一管理,这促使期刊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在电影技术、电影美学方面,《当代电影》还需跟上当下电影创作的步伐。《北电学报》的内容生产则集中体现了主办方北京电影学院的特点——实用。通过创作访谈、视听技术、专题研究等栏目,《北电学报》及时地将创作经验转化为实践。同时也须注意,过度倚重经验,缺少深度理论及重大选题策划,对跨学科、跨媒介等国际前沿学术问题关注不足等问题,或许会对刊物的发展形成掣肘。“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9]的重要讲话指出了理论与思想的重要性。作为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学术期刊责无旁贷。新时代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强化学术研究,更新知识谱系,同时又要将学术研究与中国的社会实践、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坚持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建构中国本土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出版身份视野下的学术期刊任重道远,也一定大有作为!

作者:杨天东 单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