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新型旅游人才培养阵地,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包括本校在内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导致招生规模日趋下滑,人才培养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亟待优化。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再定位、再分析,有助于迎合教育发展最新趋势,培养更加适配信息化社会的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教育信息化2.0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势必要求高职院校顺应教育发展及时代变化,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智能化培养。

1.1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

科学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必须要实现“集大成,得智慧”的目标。这不仅对新的教育模式提出要求,同时对旅游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大成智慧”为目标,培养“量智”和“性智”结合的新型思维人才。具体来说,“量智”强调从局部到整体,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学习的过程、思维的培养、能力的提升都是这样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性智”更加强调通过整体感受去理解事物,以打破片面化印象和局限化思维。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与学及人才培养必须将“量智”与“性智”结合,如此才能使新型旅游人才能应对旅游新发展和新变化,适应市场要求。

1.2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抓住培养重点,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又不能完全特立独行。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智慧教育。

1.2.1以“体验”为依托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象为“人”,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化,要将学习过程体验化,让学生“有所期、有所学、有所感、有所用”。

1.2.2以“数据”为基础

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内生变量。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应该具备数据素养。所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要以数据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数据化思维,从而引导教育教学行为。

1.2.3以“联接”为要义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讲求联接性和互动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不仅强调专业素养教育,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链接社会各相关领域,构筑长效沟通网络。

1.2.4以“开放”为策略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倡将培养对象从应试、封闭式和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固态自助探究,促使旅游专业人才能够随时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思维、研究新变化、创造新事物。

2高职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的通病

综合各大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情况来看,大多数还是以“基础建设+设配配套+应用探索”模式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供需不平衡问题。即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养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很难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2.1专业生源不足,流失率过高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几类,一般实行“3+2”或“2+3”教育模式。一方面,学生旅游即导游的不清晰认知,将专业范围和职业选择局限化,形成专业偏见。另一方面,亲朋好友对服务业的另眼相看,不建议孩子报考旅游专业。加之我国旅游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来讲,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新型产业,产业实质和发展前景还未深入至人人认可,旅游业经常出现一些服务乱象,以及旅游服务工作性质及薪酬等问题,造成专业认可较低,以至于高职院校不得不放宽招生要求,导致专业人才素质降低,高素质人才流失率越来越高。

2.2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方案形式化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所以其人才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专业对口工作的熟悉程度,比如旅游景区管理、旅游产品营销推广、旅行操团控团能力等。而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始终摆脱不了本科的学科性、理论性教育,培养方案千篇一律,加之缺乏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导致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低,就业选择偏向大而全,虽然人才的输出口径宽泛,但培养的人才缺少适应专业具体岗位、具体细分市场及旅游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于枯燥的理论学习无所适从,而对于实践技能求贤若渴。

2.3专业设置单一,课程体系缺乏创新

旅游管理就业需求包括: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型人才,当前很多高校旅游专业方向设置单一,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导致专业热情度较低,学习积极性较差;另外,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对应不足,以至于就业选择空间小,专业人才缺口大。一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和递进,课程设置雷同性严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套用三段式(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佳,选修课覆盖面窄,甚至存在排而不选,固定选修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性。

2.4信息化教学涉及少,数字智能鸿沟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如今各种教育应用软件和教育教学平台,以及智慧化教学课堂应用而生,虽然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但依旧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智慧化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智能化只停留在表面,实际教学环境中运用甚少,甚至未涉及。纵观我国教育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而国内不同区域又参差不齐,数字鸿沟不仅体现在技术革新和发展落后,还体现在教育融合与实施滞后。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存在教育智慧化引入和运用鸿沟,小范围和低频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信息化2.0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最终落脚点是有效教学的实施。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并非单一学校教育,而需社会各方共同联动。教育信息化2.0融合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边界,将校内外教育链接在一起,其发展是协同建设、协同共享价值的过程,而涉及教育信息化2.0改革的每一个人,既是其价值的享受者,又是变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要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

3.1“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路径较为单一,要么过多模仿本科式理论教育,要么以实践训练为主,而忽略了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融合效应。因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采用“学习—实践—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首先,要注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培养,使其真正满足“双师型”特点,以专业教师和企业行家混编教师团队对旅游管理学生进行精准教学,实现教师企业化,行家教师化。其次,教学内容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职业角色体验,突出专业特色;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者为主导,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评价要立足实际,不掺杂导向性评价或不负责评价和无态度评价因素,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判定教学实施的长与短。最后,旅游管理师生要不断加强信息素养的提升,课程教学要融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创造泛在学习环境,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全覆盖。

3.2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内生变量,通过“优质内容+独特创意+融媒技术”应用,借助科技和数据理解师生需求,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应用必须要实现供给侧革新突破,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即发挥优质信息资源优势,打造优质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伴。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教育服务供给的跨界与融合,实现了院校间旅游教学资源、旅游学习交流平台,以及校企间旅游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的突破和长效发展。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来打破旅游人才培养的区域化界限,通过人工智能打造国际性人才培养平台和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将更好地促进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资源的共建共享。此种教育服务供给模式不仅尊重学生的平等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而且在提升旅游管理学生总体质量的同时,为旅游企业输送更多的新型化应用人才。

3.3教育治理生态模式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关联、协同演化和动态平衡。探索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人才教育治理新模式,应建立“人本”“智慧”“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其中智慧化应用是创新抓手,人的全面发展是核心目的。具体来说,“人本”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即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进行旅游人才培养,要借助技术的体验、开放、连接、数据等优势来优化教育模式,搭建共享教育平台,但不能背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和实践需求,要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智慧”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即以“大成智慧”理念,培养“量智”与“性智”结合的旅游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教育服务供给元素,打破区域化教育僵局,实现教育共享和人才互通。而对于教育治理“创新”而言,即革新传统的教育思维,并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元素,最终以人本理念、智慧应用和创新体制来构筑教育治理生态。

参考文献

[1]陈红.“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信息与电脑,2016(11).

[2]俞樱.“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2018(10).

[3]任洪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7).

[4]黄继元.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J].旅游学刊,2003(1).

作者:张莎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