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认知策略论文全文(5篇)

认知策略论文

第1篇: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1)问卷调查。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取自金洁(2007)的量表,该问卷采用Likert量表形式,有20道题,每道题有“我几乎从未这样做过”、“我偶尔会这样做”、“我有时会这样做”、“我经常会这样做”、“我一贯这样做”五项可选(学生完成问卷时只需将相应选项的代号如1,2,3,4,5写在相应括号内),最后将括号中标注的数字相加得出的总分除以20,就是学生的最后得分。问卷采用Oxford的实验结果,即如果学生问卷平均分为4.5-5.0,则意味着学生总是使用这项策略;如果学生平均分在3.5-4.4之间,则意味着这项策略经常被使用;如果得分在2.5-3.4,则意味着学生有时使用此项策略;如果得分在1.5-2.4,则意味着学生偶尔使用此元认知策略;如果低于1.5,则意味着学生从未使用过此元认知策略。

2)词汇测试试卷。前测中使用的是词汇测试一,后测中使用的是词汇测试二,两套试卷难易程度相当,都选自于四级核心词汇。试卷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30个英文单词,学生要求写出相应汉语意思并标注词性;第二部分为20个中文单词,要求学生写出其相应英文单词。

3)SPSS19.0.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笔者用SPSS19.0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2研究结果及结论

1)就词汇成绩而言,从纵向看,五班培训后的成绩稍高于培训前,但无显著差异(p=0.440>0.05)。培训前,五班的词汇成绩均分为42分,培训后,成绩为46.2763,但成绩均值都低于60分,这说明五班的词汇基础比较薄弱,培训后,有一些进步。作为控制班的八班,后测中的成绩为38.5405,大大低于前测中的成绩56.8462,其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05),这说明八班没进步反而退步了。从横向看,培训前,五班的词汇成绩均值大大低于八班(五班的均值为42,八班的均值为56.8462),其存在显著差异(p=0.014<0.05);培训后,五班的均分稍高于八班(五班为46.2703,八班为38.5404),但无显著差异(p=0.088>0.05),这说明元认知培训对学生的词汇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就元认知策略而言,两班在培训后的元认知策略得分均值均低于培训前的成绩,但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受试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实验班的五班在培训前的元认知策略得分均值为2.2538,而在培训后的均值得分为2.1689,独立t检验的值为0.597(p>0.05)。作为控制班的八班在培训前的元认知策略得分为2.2980,而在后测中的均值得分为2.2353,独立t检验值为0.593(p>0.05)。培训前后的成绩显示,两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均值均大于1.5,小于2.4[1],说明受试对象一直都是偶尔使用元认知策略。

3)将两班的元认识策略得分横向比较显示:培训前,五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均值稍低于八班的均值(五班为2.2538,八班为2.2580);培训后,五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仍低于八班的均值,但无显著差异(五班为2.1689,八班为2.2353)。上述结论再次说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作为实验班的5班并未起到很大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并未对受试对象产生很大影响,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受试的学习习惯。如新课文学习前,部分学生仍然不会主动去浏览新生词表,不会为自己安排专门的词汇学习与复习时间,不会定时回忆或检查以前掌握的词汇。在另一方面,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对词汇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师不间断的监督和鼓励,部分学生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一步步完成相应任务,在学习效果不理想时,一方面和教师或者朋友交流、分析原因、调整计划,另一方面给自己鼓劲,不断向前进步。

3研究结果带来的教学启示

第2篇: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CBI);教学导向性功能;研究现状;理论综述

1总览

乘着信息爆炸时代的东风,伴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为数众多的国外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译介推广正日益丰富并活跃着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活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简称CBI)”,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要义在于语言和专业的结合。是一种将语言学习黏着在专业课题上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试图用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来引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语言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又水到渠成。现阶段,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再应该只是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全面且语言能力高超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才是当前人所共知的教学转型思路。而这正是CBI教育理念箭头所指的方向。正是因为二者之间的这种高度契合和完美呼应使得CBI教学法受到了教育学者及从业者的持续高度关注。CBI一般认为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St.Lambert的浸润式项目班(immersionprogram),是将语言学习与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常俊跃,刘晓蕖,2009)。最先由中国学者王士先(1994)在其《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一文中引入我国,并结合国内教学研究现状认为这一理念在国内课堂的实施推广前景广阔。虽然外语专业在近年来通过多方探索使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是外语教育从业者还是语言专家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当今英语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个人素养方面都无法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需求。因此众多学者在斟酌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余,纷纷将CBI教学法视作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不二之选。这也是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研究在近些年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

2国内研究现状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CBI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对中国知网上优秀硕博士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的梳理,系统评述当前CBI教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厘清CBI的基本概念,明确CBI理论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方法论的存在意义。本次研究的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本次检索为2010年至2019年的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博士论文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目前,本研究检索与CBI相关的文献575篇,其中期刊论文494篇,优秀硕博士论文38篇。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对CB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CBI模式的外语教学策略研究(赵秀艳,常俊跃,2013);结合CBI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主题模式、附加模式、沉浸模式等针对学生的外语教学研究(陈丽,2015;刘洋,2015);基于CBI教学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等的研究(张弋,2016;何佩蓉,2014);CBI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研究(赵春红,2015);CBI对学生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影响的研究(李晓旭,2019;曹利,2016)等。

这些研究论文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领域对该教学法的内涵、实施操作、效能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探讨,总结了CBI在中高职、综合性本科大学、语言类本科学校、独立院校等高校的商务英语、物流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日语、电子商务、医学、护理、计算机等各专业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积极经验和效用。就目前的研究看,CBI在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普遍涉及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全方位涵盖语音,语法,语意的一种全能型教学模式。偏重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但也有少数研究者对CBI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或思路提出异议。此外,对CBI理念的宏观认识和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具体深入课堂课程教学实际的微观研究亦为数不少,对于教师进行CBI教学实践的指导性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不同学生背景和不同学习需求开展的CBI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则略显不足。这些都反映出CBI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的研究方式和视角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毋庸讳言,许多论文急功近利,强行说理,拼凑痕迹明显,这无疑为CBI理论的健康发展带来隐忧。

3应用分析

CBI理念的核心在于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来进行,被认为是将外语同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法对语言文字精准使用的执念。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强调了语境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只有在特定语境中掌握的语言才更为牢靠,更为高效。语言与语境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就是说,传统语言教学是把重点突出体现在语法和语言技能运用,而CBI则偏重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纵观国内CBI研究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基于高职高专阶段的教学研究逐步过渡到对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的研究,研究范围呈现出多元化辐射式的发展态势。就其导向性功能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策略在内容依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学者发现内容依托式课程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明显。本次检索中涉及教学策略论文共计30余篇,有关CBI教学策略的实验结果完全呈正态分布,近乎所有学者都对此教学法持推崇态度。如,常俊跃(2011)、夏洋(2010)发现,与以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相比,内容依托教学在语言技能发展和学科知识授受等方面效果更佳,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总体教学目标。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2009)发现,内容依托课程取代传统的泛读课和部分精读课程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对学生阅读理解力的拓展也效果明显。这些研究表明,CBI理论强调语言和专业的融合,这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可以使交际活动具有前所未有的目的性。语言与专业的融合使得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拓宽了知识范围,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批判式思维,开阔视野。更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我才华。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能缩短进步周期,从而有效降低学习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干扰。学生也普遍对此持肯定和欢迎态度,认为CBI教学法能极大地提升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愉悦感。2)教学改革思考不断有学者指出传统英语教学法将学生置于天长日久,连篇累牍的封闭式语言环境中,使得英语学习程式化、单一化、机械化。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打压束缚学习者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但如果据此将传统英语教学法全盘否定,也是危言耸听,矫枉过正的做法。然而外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一点确实是人心所向。CBI教学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各界所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正是CBI教学改革的根本推动力。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唯一依仗,而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必由之路就是不断摸索尝试更新更科学的教育方式。本次检索发现,近十年来我国CBI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正在趋于系统化。CBI理论与其他领域结合的应用研究几乎涵盖了宏观的多媒体技术,应试策略,分级教学等领域。特别是针对特定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

CBI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微观应用也愈加完整,包括教材、词汇、语音、语法、听说读写译等诸方面。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要成功开展CBI教学理念,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就意味着外语教学模式必须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专业课程分类必须更加严格细化。这是因为高校各个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均有差异,兴趣爱好不同且对未来有着不同的就业期许。不能区别对待就不能完全发挥CBI理念的精准调节功能。让CBI教学流于表面。CBI教学理念的成功更离不开教师这一角色的密切配合。显而易见,CBI教学理念对大学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用专业语言教师授课本该是理想的教学预设,但考虑到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密集的课程分布,这一点短期内显然难以实现。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却是每个高校外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3)教师角色转换与个人追求时不我待,面对外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摆在广大外语教师面前的只有奋发图强,迎难而上,此外别无他途。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践行已久且深入人心。常丽娟,刘佳(2018)认为,CBI理念并非让大学英语教师抛弃原有的语言教学,一味“跨界”“染指”其他专业,而是要以切实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己任,多方涉猎,取长补短。能否顺势而动,突破自我,重新定义自身角色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夏洋,赵永青(2012)认为,“内容依托课程改革背景实际上为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更新知识,反思和提高自身教学方法,最终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契机”。CBI教学理念要求广大教师能够更快接受新事物、尝试新变革,时刻注重知识更新,强化自身创新意识,鼓励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激发教学双方潜能。

从根本上来说广大教师必须舍弃旧有的惯性思维、突破性选择教学思路并更新执教状态,唯其如此,外语教学改革才能有望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教师个人也将有望步入各自的职业辉煌。逆潮流而动者必将自误误人。有鉴于此,广大外语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设计规划自身的职业前景,审时度势,实现自身事业的再度腾飞。教师自身变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外语教学改革大局。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或顺势而为,大展拳脚,这将成为决定教师职业走向的重大抉择。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一切的今天,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这正是英语教师行业的一大良机,广大英语教师不应再拘泥于个人兴趣,而应在日常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倾力拓宽视野,勇担重任,成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4)实证应用型研究本次文献检索中涉及CBI教学实证研究的论文共计70余篇,是所有CBI相关研究中为数最多的研究类型。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趋势,也是正确的导向。理论研究固然能够指导教育实践,但无论如何高妙绝伦的理论,没有了实践的检验,也只能沦为空谈。自20世纪90年代始,就有国内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CBI教学模式应用于某一课程的教学实践,试验并分析CBI课程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索CBI教学模式对学习者语言水平、思考模式、个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都表明CBI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愉悦感并缓解学习者的语言焦虑,提高学习者的思辨能力。近10年来大量涌现的有关实证研究的学术论文早已涵盖了外语教学的几乎全部课程门类,进而辐射到有关学习心理,情感动机,学习效果等有关学习辅助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实证研究。此外,对教师,教材,教学环境以及评测体系的实证研究也呈上升趋势。这些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正在日益巩固着CBI教学法在国内外语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胜利果实,同时也表明CBI理论研究正日趋完善,研究设计正趋于系统化,而CBI教学法更加灿烂的未来也将指日可期。

4争议性话题

有关于CBI教学理念的争议性问题主要集中于CBI的学术内涵问题,教学模式运用问题,研究领域与内容是否适当以及研究试验是否存在科学伦理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与讨论并不会对CBI理论的发展形成直接障碍或是破坏性打击。相反,一定程度的学术争鸣更有助于拨云见日,解惑释疑。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类似的问题和争议必然此起彼伏,长期存在。科学理论的发展正是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求新求变的学术态度才能推动CBI理论继续健康发展。任何墨守成规,胶柱鼓瑟的做法都将有违CBI理念本身,教学效果也往往会事倍功半。因为CBI理论从来都是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是在吸取以往外语教学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果,所以它经得住理论的冲击和实践的检验。至于某些作者提出的CBI教学实验存在科学伦理问题的观点更是无稽之谈,传统教学方式有其固有的优势,新兴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更有其独有的光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科研理想。认为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目标会沦为小白鼠进而利益受损的想法实在是荒谬绝伦,不值一驳。

5结束语

历览CBI教学在中国数十年的发展历程,CBI理念从为国人所知到洋为中用,这是一个漫长而深入的过程,这几十年发展也见证了国内外语教学领域改革发展的轨迹。当今社会,“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从业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CBI无疑是这一趋势下不可多得的理想教学手段。对这一理念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对科研还是教学创新都有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士先.CBI——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J].外语界,1994:27-31.

[2]赵秀艳,常俊跃.CBI有效内容语言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6):104-106.

[3]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24-30.

[4]夏洋,常俊跃.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式教学:问题与对策[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1):6-12.

[5]曹利.学生情感因素对CBI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5(23):89-90.

[6]李晓旭.CBI对外语焦虑及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9):78-85.

[7]张弋.CBI理念下高职英文报刊教师素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145-147.

[8]何佩蓉.论CBI模式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师专业素质的自我提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9-170.

[9]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1):59-64,81.

[10]王笃勤.国内Content-basedInstruction研究述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2):88-96.

[11]夏洋,赵永青.CBI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及心理的影响[J].继续教育研究,2012(6):92-95.

[12]常丽娟,刘佳.CBI教学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5):77-80.

第3篇: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人们交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要的科技文献、学术报告都是以英文形式刊印的,无论哪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都要应用英语完成论文撰写。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阶段学生只对英语作粗浅了解,只有初中打好英语基础,才能在高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学习水平,为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贡献。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不只是要学习更多英语知识,还要提高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要突出,要改变传统以教师讲解学生单纯听讲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要积极具体,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素质,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学习一些单词和语法,哑巴英语和中式英语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知识观。

1关于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理解

学生在初中阶段,在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下对英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认知,通过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时间积累,对英语达到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进步和提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不是一味地灌输,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要想办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不能只教会学生单词和语法句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非常重要。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学方式多为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是教师设计好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最快的速度记忆教学内容,为的是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步入大学,到了大学后,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监督和手把手的指导,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到了大学一切都要自己主动学习,很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如果老师能够在初中阶段就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学生就会逐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单纯地提高考试分数,而以提高能力和水平素质为教学宗旨。研究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影响当前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因素

2.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不明确就不能进行好教学的内容设定,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设定方向,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目地,不能模糊不清,这一点对于一名初中生的英语教学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初中英语教学目标有多项,但主要教学目标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还有学习方法。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没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学校只考核学生的语言知识,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则不作考核,这就促使了教师只教学习的知识点,只为拿高分,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则不被重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

2.2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强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更用心、更专注,学生也能把更多业余时间放在学习英语上,要求教师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进行科学引导,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创新思想,运用分组学习、小竞赛、英语朗读表演、英语单词记忆比赛、课堂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对学生的进步即时评价等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在评价中教师的语言要具体生动,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不能只用对和好来反馈,教师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好时机,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日后教学活动的进行非常有利。

2.3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科学在发展,新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也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授课方式死板生硬,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觉得枯燥无味,新形式下这种一味的灌输式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了,教师要开拓思维、努力创新,用新思维新思想进行课程设置,创设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把那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新教学模式的变化对于一些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有些不太适应,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的教学方式会增加教师的劳动量,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进行尝试,没有传统的方式运用起来顺手;另一方面教师怕新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出现学生成绩下滑的现象。

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个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按照这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置,没有这一目标就是一种没有目地的教学,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教学目标也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和教学基础,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中要明确学生的教学地位,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确定了,教师教学目地也就明确了,教学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宗旨,不只是学习单词和句法。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只是一个,还有教学知识目标、教学方式目标、教学情感目标,这些教学目标要有合理的结构,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和培养,新形势下要以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不单纯追求分数的高低。

3.2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具、故事、音像教学片、游戏及挂图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还可以以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创设利于课堂教学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结语

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及英语水平,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开拓创新,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置,运用互动教学法、激励教学法、即时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宗旨,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03):30-33.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陈平文.英语教学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田绪敏.情感因素与外语课堂教学[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2):149-150.

[5]张喜奎.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2015,(13):183.

[6]王瑞雪.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2015,(23):219.

第4篇: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摘要:当前阶段,媒介素养作为推行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在进行具体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直以来,校园媒体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介质,对于培养高职教育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基于这一现实背景,高职教育院校需要针对校园内的媒体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全面组建全民参与的教育活动,并及时跟进相关的制度建设,开发出我国高职教育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全新路径。

关键词:校园媒体;高职院校;媒介素养;学生

一、校园媒体

高职教育院校中的校园媒体,主要是指校园内的校报、网络平台、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宣传窗等各种形式的媒体,虽然其推广规模比较小,但是其内部构造却十分的完备。现阶段的高职教育院校中的校园媒体的构建,必须要严格遵循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1]校园媒体要基于高职教育院校、教师与学生、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它不仅是高职教育院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途径。

二、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

(一)提高自我对于校园媒体的重要认知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院校在开展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对校园媒体这一培养媒介的重视意识。通过不断强化媒介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专业教学理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在高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的前提下,全面贴合学生的自我个性化发展。在制定高职人才素质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目标、教学内容、培育方式、研究评价等内容,明确体现出校园媒体是高职生个体媒介素质培育的主要途径。[2]科学地运用校园媒体,对媒介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的宣传,进而营造出气氛浓郁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外部环境。例如,某高职教育院校中的领导非常重视对于校园媒体的应用,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学院一再地宣传、强调必须要重视媒介素养,充分地发挥出自我的教学优势,充分运用校园内的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微博、公众号等校园媒体进行全方位的信息传播。

(二)全面进行组建“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形式

高职教育院校若想高效地完成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活动,就必须及时构建“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形式。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激发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传授给了学生基本的媒介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借助媒体实现信息接收与二次传播的权利以及舆论监督等权利。例如,教师在实际的媒介素养教学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文明形态建设外,还可以充分引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实现“全民参与”的媒介教育模式的发展目标。2015年9月30日,第78期校园报以全新的形态出现在师生面前。校园报纸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力宣传,以及对校园报编辑部学生的不断鼓励,科学地借用新媒体形式推进信息传播权的落实,进一步实现了师生自身具备的舆论监督权,使学生的意识形态再一次占据了自我思想舆论的最高点。

(三)合理运用校园媒体构建媒介素质教育平台

当前阶段,校园媒体通常都依附于高职教育院校内的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等一系列行政部门,并匹配与之相关的专业指导老师,给予及时、科学的教学培训,但是一部分特殊的教学任务还是需要高职教育院校内的学生组织和干部来完成。例如,某高职教育院校内的校园报纸和校园网络全都是由学校内部的宣传部进行直接监管,但是其具体开办的业务却是由校报编辑部中的各个成员来落实的。基于这一校园网的教学平台,校园内的所有相关人员都需要参与到编稿、审稿等工作中去。因此,高职教育院校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职教育院校需要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分批次地开展关于学校党政文化建设、学生就业、社团发展、毕业择业、教师技能培训、学术研究等工作。在开展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体现出校园建设的文明形态以及学校的文风建设,以此来全面开展校园内的职业教育、学风建设、校运会、校企合作、管理经验交流、安全卫生、校庆等活动。以基础性的学习生活带动整个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推进与落实,充分结合高职教育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以及学生群体普遍喜好的话题来敲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有效的预测解析方法,进行诸如源头式的教学探究、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矛盾生成与演变等一系列内容,通过新闻稿件的深入报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校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各种新闻采集编写的技巧,进而全面掌握了新闻报道的具体编排技巧和报纸的排版技术,学生也将在不断地学习锻炼中逐渐形成自我的媒介素养。

三、结语

笔者在文中主要对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玉静.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原因及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93-194.

[2]马艳,闫庆.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5(14):149-150.

[3]钟之静.运用校园媒体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路径——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研究个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8-30.

作者:付京京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社会应用型与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做好学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用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能够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职业素养;教育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将二者进行结合,是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创新。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院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发挥。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与可行性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视为学校教育的服务者,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技能提高,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其具有职业素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员。第二,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专业课程与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品德与职业能力的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的结合,能够让课内外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有效利用。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第一,教育的对象一致。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素养教育,其教育的对象都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两种教育的施教主体都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及班主任。统一的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源,使二者融合具有可行性。第二,教育目标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职业素养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思想素质。虽然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但目标都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成长,提高其综合实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其统一的目标。第三,教学内容交叉。高职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远大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情感培养以及良好职业习惯的引导。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者在内容上的交叉,使二者具有融合的可能性。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素养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重要内容,职业素养教育也不能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思想地位,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中明确建立个人发展的思想与素养目标,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结合。比如,在对采矿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重视责任意识和专业能力等几点内容;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精准、细心等内容;对学前教育专业,注重爱心、耐心、细心等,并将这些良好意志品质的实现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都适用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直线上升。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生的个人素质,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在高职教育过程中,以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是必要的方式。针对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课程体系,做好教育规划,才能保证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首先,在入学第一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理性认知。给学生接触与接受正确思想观点的时间,让学生在第一学年认知自己,认知正确的思想观点,在反思中进步,于进步中反省。其次,在第二年,引导学生大规模地实施自我行动。经过一年的思想政治学习与职业素养学习,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有了全面的认知,更能体会到职场对自己的需求。让学生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职业素养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学生改变。最后,在踏入社会之前,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个人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养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创建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立,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得以自然结合。企业文化创造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更真实的社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职业素养提高的重要性。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快速成长。高职教师可以利用各个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像财经专业或者贸易专业的教师,可以讲一讲丝绸之路与京杭大运河等经济类的历史事件,向学生传递贸易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氛围。多种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全面建立,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有直接影响。学生只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职业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给高职学生更加明确的职业与人生引导,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结合的方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适应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1]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2(7):19-20.

[2]汪益富.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知识经济,2014(19):173.

作者:王曦 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第三篇:信息素养教育下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问题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如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环节衔接不够、教学内容缺乏必要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等,提出了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改进措施,包括保持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延续性、设计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探索学习模式和建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指学生从事信息活动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获取、信息利用能力的提高及信息道德的养成等,文献检索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用科学、快捷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

1.1文献检索课与其他信息素养教育环节衔接不够

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文献检索课尚未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大部分院校还没有把该课程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即使有的院校开设了此课程,也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设计,与新生入馆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及学生毕业实践环节衔接不够,体现不出信息素养教育的延续性。

1.2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设计且学生信息能力得不到提高

目前高职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相对薄弱,自主学习及信息素养能力偏低。由于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多以“公共选修课”开设,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掌握基础知识及能力程度把握不够,因而教学设计过程中容易“一刀切”,即忽视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不同信息基础的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而且,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以讲授文献检索的理论知识、网上数据库为主,安排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内容较少,使学生专业需求得不到满足,信息能力得不到提高。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多数高职文献检索课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讲授检索基础知识、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难以实现课堂互动。有些高职文献检索课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仍采用多媒体工具、PPT课件授课,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这一最适合文献检索课的现代化信息平台。

2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的改进措施

(1)保持信息素养教育的延续性。根据学生需求及学习层次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及所学专业的不同差异,学院应根据学生需求及学习层次分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结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可做如下安排: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由图书馆安排对新生的入馆教育内容,主要讲授图书馆资源与服务、馆藏书刊检索与获取的基本知识,并带领新生实地参观图书馆,了解如何借还、查阅图书,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利用图书馆。其次,在第一学年非计算机专业统一开设学生认识、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再次,在第二学年开设文献检索公共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快捷地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为他们将来学习工作就业打好信息技术基础。最后,在第三学年集中安排学生实习,撰写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做好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技巧及论文写作能力。另外,学生即将面临就业,急需获取就业信息和信息安全意识,这时候再开设文献检索课就为时过晚。

(2)根据学生学习水平,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对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高职文献检索课要发挥其作用,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水平,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对所有专业应该掌握的文献检索基础知识,如“搜索引擎,增加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导览、馆藏书刊检索与获取”等内容,可以采用课堂授课及讲座的形式讲授;文献检索涉及的专业知识要针对不同专业安排相应内容,选择性地使用常用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电子资源“超星图书及读秀搜索”,以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内容[1]。比如,针对药学专业学生,需要文献检索课教师传授医药检索工具技巧应用、专利文献检索查询及药学论文数据库检索等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突破了现有各类文献检索教材的内容和框架,教师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文献检索课的课程进度重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另外,针对高职生论文写作、求职简历设计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还应把论文资料收集及写作、求职简历设计等内容纳入到文献检索课程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对第三学年面临的论文写作无思路、简历设计无头绪等问题,缓解学生毕业前的紧张焦虑情绪。

(3)探索“分组、协作、互助学习”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课大多以公共选修课的性质开设,学生来自全校各个院系不同专业。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文献检索课为例,积极探索“分组、协作、互助学习”的学习模式(如图2所示)。一是确定小组组建原则:遵循同一专业、班级、宿舍同组搭配,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再由教师协助分组,每组由4名学生组成,各组组长由负责任、有能力的学生担任。二是明确组内分工:由组长负责安排成员任务,按收集整理PPT内容材料、PPT设计制作汇报、PPT演示文稿等任务进行分工,使每个组内成员都有任务来做,达到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三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信息,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广泛查阅书籍杂志,上网搜索相关的文章信息。如对医护类学生设计如下任务:检索对感染性休克肺炎患者的护理,写出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要点;检索青霉素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检索任务确定关键词,在网上逐步缩小检索范围,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实践证明,文献检索课采用“分组、协作、互助学习”学习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加工能力,而且收集、整理及汇报材料的过程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带着任务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建设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以实施在线教学。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它特别适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构建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不是简单地把课件、电子教案上网,而是利用网络资源、手段进行在线教学,这既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如课件、课外参考书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范围内的相关材料进行有序整理,建设符合师生教学需要的课程网站,也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和学院图书馆现有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读秀搜索,以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手段设计在线教学的内容、环节。通过登录手机或电脑互联网,访问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实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关注学生课堂反馈,收集课程相关信息;学生可完成并提交作业、下载课件、咨询疑难问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等。这样做的好处是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有助于课余时间同组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正大,耿庆军.论高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1):128-129.

作者:李正大1 王凤芹1 耿庆军2 单位:1.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聊城大学图书馆

第四篇: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强化途径

【摘要】在当前阶段,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相较于我们泱泱文明大国深厚的人文积淀以及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综合水平而言,呈现出了一个普遍偏低的状态,而这也已引起了学术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本文就是针对高职学生文学素养偏低的实际情况,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为基础,对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提出了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一些策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研究

引言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院校如果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就必须把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从而来加强高职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

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培养一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将专业的技能放在了第一位置,普遍认为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才是教育的理念,从而导致了学校过分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种教育模式其实完全曲解了高素质的基本含义。高素质其实除了指专业的技能外,还有专业的文学素养这一部分。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理念,去树立“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文学的教育与专业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寓“育人”于“教书”之中。很多理工类专业课的教师把文学素养的教育当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而认为自己只管传授一些“技能”,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合格的行为。而目前很多教师普遍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是仅仅把完成基本任务作为目标,还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考察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学修养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将育人作为第一内容。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文学素养的缺失,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也要时刻反思自身,自己是否起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专业课或者公共课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自然都是在同一种教育的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可能一样缺乏一定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知识面,除了具备坚实的专业教育知识外,还要加强文学知识的积累,有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学习,在自己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例如,我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汉语言文学教师,一方面我时刻地反思自我,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反思中进步;另一方面我在课余的时间里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德行,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作,如四大名著的研读、富含湘西文化的沈从文之作《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活着》、鲁迅的优秀的长篇小说以及史铁生、杨绛、汪曾祺的散文集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感染和影响每一位受教育者,同时在自己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推荐给学生来阅读,间接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基本教育。

三、开设专业课程进行文学渗透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学习的年限较短,所以大部分还是侧重于技能的培训,没有开设人文类的课程或者是开设的有关文学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比较少,这样也导致了高职学生文学素质的低下,甚至没有提升文学素质的意识。所以学校要注重开设这样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中教师注意渗透人文的教育,充分地去利用好教材进行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文学精神,从而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样就可以使得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人文知识,从而来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开设文学、艺术等人文类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每门课程是1到2学分,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必选一两门课程,并将这些课程的学分纳入最终的学业成绩中,当作学业考核的一项依据;同时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讲解和渗透,借助专业的文学课程,在教学中来逐渐地渗透文学素养的教育,如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解以及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一定要充分挖掘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渗透文学教育,发挥专业课的作用。

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

众所周知,文学素质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来不断地熏陶的,而我们很多高职院校恰恰并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因此,目前构建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学校的良好校风和作风以及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从而使得学生更上一层楼,以此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在学习有意识地加入人文类书籍,为学生学习人文类的知识提供便利,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去阅读一些人文书籍,以便于课堂上与老师或者学生来共同分享;或者教师联合社团或者建议学校来共同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xx作家的专题讲座、人文知识的各类竞赛、诵读优秀的经典作品等,可以使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来感受到文学的气息,从而在活动中来学习文学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充分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也要把对职业技能教育和文学素养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来高素质、高技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娜.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2013(17).

[2]龙翔.以国学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29).

第5篇:认知策略论文范文

关键词:汽车保险;客户忠诚度;指标体系;中国人保车险

随着中国加入WTO,使得汽车保险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客户群的竞争是各家保险公司最直接的竞争。作为中国龙头老大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目前各公司之间主要是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实际操作中便出现了各种违规行为。这种无序的竞争所带来的负面的效应使得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在下降也损害了保险企业的形象。根据美国贝恩策略顾问公司的调查显示,客户保持率增加5%,则汽车家财保险的利润增长84%,人寿保险更高达90%。因此留住老客户至关重要,在汽车保险行业车险的续保率是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而提高汽车续保率的关键是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车险业务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如何才能在日益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客户忠诚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怎样才能够提高客户忠诚度的水平呢?这些将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

一、汽车保险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发展现状

2011年汽车保险保费市场份额中,中国人保以1539.3亿元的保额占绝对优势市场份额38%,其次是太平洋财险和平安保险。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人保从成立至今作为国有集团一直稳坐龙头老大的地位,是市场的领先者。

(二)中国人保车险业务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社会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辆保险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车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比率越来越高。在业务增加、保费增长的同时,车险赔付率也呈直线上升,且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车险经营效益持续下滑,中国人保也是如此虽然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份额,但是其赔付率连续在50%以上,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盈利。

二、客户忠诚度的界定

早期关于顾客忠诚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有形产品和品牌提出的,研究人员主要从顾客的行为来定义忠诚,我们通常称之为行为忠诚。Kuehn(1962)用下一次购买的选择可能性来表征顾客对某一品牌的忠诚。Al-lenby(1995)构建了一个指数平滑模型来测度顾客的品牌忠诚,不过该模型只是考虑了重复购买行为,而忽略了顾客的态度。学者们对从行为角度来定义顾客忠诚批判之后,又从态度的角度来阐述顾客忠诚的含义。然而不管是从哪个角度,都是单一的,不能全面地解释顾客忠诚的概念。Gremter(1996)指出,服务忠诚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行为忠诚、态度忠诚和认知忠诚三个维度。这一描述也体现了Oliver(1999)忠诚定义的动态化特征。Oliver(1999)从认知、情感、意动和行为四个维度出发,认为顾客忠诚是在未来持续重购、或再惠顾某一偏好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深度承诺,从而导致对同一品牌或同一品牌某一大类的重复购买,当然也存在情景影响以及营销努力对转移行为的潜在影响。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忠诚是顾客根据自己以往的消费经验,对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持有的情感上的依恋倾向,这种倾向需要通过顾客的语言或行为表现出来。该描述首先强调了忠诚的情感因素,又强调了行为因素。如果顾客不通过语言或行为表达出来,他的忠诚是毫无任何意义的。

三、国内外研究忠诚度研究模型和论证方法

在以往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顾客忠诚度的测量有三种方法:态度测量、行为测量和组合测量。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顾客忠诚度可以通过测量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情感联系来获得。由于态度忠诚测量存在实际操作困难,企业通常会从顾客的行为表现来测量顾客忠诚度。DickandBasu(1994)认为行为忠诚的测量不足以测量顾客对品牌的忠诚。Amine(1998)也支持这样的观念。他认为以一段时间内的重复购买来定义顾客忠诚是不完整的,这种购买只有包含一定积极态度才能被接受。其他研究者(Easteta12005&Rundle&Thiele2001)也支持这样的观点。顾客忠诚的定义应该同时考虑行为和态度的做法,从而增加顾客忠诚的表述力。在企业实践中,顾客忠诚的测量指标通常有重复购买意向、购买量占总需求的比例(即购买比例)、对企业品牌的关注程度、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对竞争产品的态度等。综上所述,在研究客户忠诚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包括态度在内的情感因素和包括语言在内的行为因素,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考虑情感因素则可能导致客户的忠诚度对企业的实际效益没有任何帮助,反之则有可能分不清真正的忠诚顾客和虚假的忠诚顾客,降低企业运行的效率。所以首先要明确概念以及完善其衡量指标使其研究的结果科学公正。

四、客户忠诚度衡量指标体系

在对客户忠诚度进行调查时,指标的的选择要与客户忠诚度的定义息息相关,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客户忠诚度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上的忠诚。因此在设计客户忠诚度衡量指标的时必须考虑心理上的认可。在顾客忠诚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选择可靠变量并且尽量将一些抽象要素定量化以便用于实际测量。二是所选的自变量应具有高度灵敏性,顾客忠诚度可以用以下标准衡量(图1)。

(一)顾客投保的比例

一定时期内顾客对一企业产品重复购买的次数越多,说明对这一企业的忠诚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顾客重复购买的次数用客户在中国人保投保的次数来衡量。

(二)顾客购买挑选的时间

研究者认为购买挑选时间的长短上可以鉴别其对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因此客户做出续保决定的时间长短可以用来衡量忠诚度。

(三)顾客向他人推荐和介绍的意愿

顾客向周围的人推荐和介绍产品或服务的意愿越强烈,忠诚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保险产品实质上是一份承诺和信赖,当顾客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种非实体性产品时,说明顾客对公司是比较信赖和满意的。

(四)顾客对价值的敏感程度

事实表明对于喜爱和信赖的企业产品或服务,顾客对其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一般较强,即敏感度较低。据此可以衡量顾客对某一企业的忠诚度。

(五)对公司品牌认可度

公司的品牌形象是客户对一个公司总体的态度评价,客户对公司的品牌形象认可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客户对公司的整体印象和总体评价是积极的。

(六)优先考虑度

当一个顾客被询问某一类产品时他所能想到的第一个公司的名字或者产品的名称,往往代表了这个品牌的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优先反应度也反映了顾客对品牌的忠诚。

五、中国人保汽车保险业务客户忠诚度测度

(一)问卷基本情况概述

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中国人保公司的客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共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是对客户忠诚度的5个衡量指标进行调查,第二部分是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因素调查,第三部分是对受访者的人口统计情况的调查,问卷一共设计了30个问题,问题的主要类型是封闭式提问,为单选题。一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了27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0%。

(二)人保财险客户忠诚度水平

顾客忠诚度的计算。首先确定各项指标在客户忠诚度指标中的权重,对每一个指标下的选项进行赋值,加权计算每一位客户的忠诚度然后对调查的所有客户的忠诚度进行平均,得到客户忠诚度的总体得分。使用Excel计算得到中国人保客户忠诚度的综合得分为3.44分,将每个客户的忠诚度得分用雷达图表示,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客户的忠诚度分布在3分到4分之间,只有10%位客户的忠诚度超过了4分,这些客户的忠诚度较高,公司应该予以保持和重视,而有22%位客户的忠诚度得分低于3分,即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低忠诚度的客户很可能就会转向竞争对手,并且也会影响到其他潜在顾客对人保公司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本文会在下面的分析中找到影响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三)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对中国人保客户公司忠诚度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在设计这些问题的时候,通过广泛的阅读相关文献资料,首先归纳出几大影响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方面,如下所示:1.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的预期与所感知的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服务质量与重复购买和推荐意愿有正相关关系。2.客户满意。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基础,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前提条件。3.转换成本。在我国保险行业中,绝大多数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是建立在保险人的个人信用上。较高的感知转换成本造成了客户在心理上对人的依赖和对更换人的抵触,通常人的流动也会引起投保人的流动。4.客户让渡价值。客户让渡价值是客户总价值与客户总成本之差。客户总价值主要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等价值要素。客户总成本主要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等成本。客户让渡价值能影响客户忠诚度,是能够更好地反映客户忠诚度的指标。

(四)中国人保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文中对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概括分析,设计了14个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原有的14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用较少的几个主成分因子来表示这些因素方便对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刻画。数据分析本文设计了14个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因子,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下是14个变量代表的含义。

1.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发现业务员对保险条款的详细解读与客户对车险投诉工作的满意度和汽车维修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关系,另外汽车保险产品的满意度与保险公司的环境陈设有显著关系,保险产品的满意度与保险产品费率的合理性之间有显著关系,由此可见在这些影响客户忠诚度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证明他们存在信息上的重叠。在此基础上进行KMO检验得到结果如下:由通过运行结果可知KMO值为0.625大于0.6适合做因子分析。

2.提取因抽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提取个数的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经过因子分析降维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解释总方差的能力为70.329%因此可以提取3个主成分,即m=3。研究结果表明投诉工作的满意度、保险产品的满意度和购买的便利度以及保险公司的环境设施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上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以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投诉—环境主成分,以此类推将主成分信息整理如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将变量大致分为3类。将其表示为客户忠诚度与新变量的的线性回归方程S(F1,F2,F3),并由SPSS算的各主成分得分Sj=(Sj1,Sj2,…),在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来加权得到主成分分析总分即客户忠诚度的水平。

六、提高中国人保车险业务客户忠诚度策略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发现客户的满意度因素对忠诚度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产品满意度和公司对客户投诉工作处理的满意度以及在承诺提供服务的一致性和环境设施方面。本文就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在产品满意度方面可以实施保险产品差异性战略,保险产品几乎是无差异的,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推出独特的、能够抓住客户心理的汽车保险产品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让保险产品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做”。投诉工作的处理问题。认真对待客户的投诉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好投诉工作,比起没有投诉的客户,这些投诉的客户对该公司产生更加良好的积极印象,人保公司可以建立绿色通道就是让投诉人体会到投诉处理的“省心+快捷+真诚”。对于投诉案件,一定要确保承诺的兑现。环境设施方面。良好的环境设施是企业形象、也是服务品质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将服务摆到了首要位置,包括服务设施,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方法。一般在前台服务区,客户等候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可以在等候区设置一个饮水机和一些杯子,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关于保险的书籍杂志以供客户等候的时候翻阅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如果能够把它设计好,就能让客户有如至宾归的感觉,对提升企业的形象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许谨良,王明初,陆熊.财产保险[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爱伦•雷德•史密斯.如何培养忠诚客户[M].刘祥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侯俊华,李军毅,汤作华.21世纪营销核心:顾客一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0(09).

[4]JAliceM.TyboutTimCalkins.凯洛格品牌论[M].刘风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WouterBuckinx,GeertYerstraeten,DirkVandenPoelPredictingcustomerloyaltyusingtheinternaltransactionaldatabase[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7(32).

[6]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7]马丁•克里斯托费.关系营销[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8]沈蕾,邓丽梅.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品牌忠诚模型实证研究[J].市场营销,2005(08).

[9]罗子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构成及测量[J].京商学院学报,1999(02).

[10]万正峰,刘云华.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J].当代财经,2003(02).

[11](美)菲利普.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叶青.情感诉求和消费心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13](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