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物课堂渗透人文素养的策略

生物课堂渗透人文素养的策略

人文素养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更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子,发挥教师人文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1].

1人文素养渗透生物课堂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中还存在着诸如厌学逃学、迷恋网络游戏、打架斗殴、虐待动物,甚至自杀轻生等现象.现象的背后是青少年缺乏责任感、精神失落、没有远大理想、漠视生命等一系列问题.[2]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现行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弱化了人文教育,导致人文素养的滑坡.在沉重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公民健康人格的形成,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生物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仅讲授生物学知识,还应该让人文素养渗透生物课堂,构建符合人文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营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人文气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2人文素养渗透生物课堂的策略

2.1通过生物科学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搭建人文素养的桥梁

在中学教材中既有许多的科学史实,也有许多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可以重温科学家探究历程,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童第周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并开创了异种核移植的研究,堪称“克隆先驱”;从扬州芜园走向植物王国的吴征镒,一直是扬州人的骄傲,他主编的《中国植物志》是世界上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是世界性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历经艰辛,在世界上首先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以及世界人口的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这些生物科学家们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生物科学事业,它们在科学研究中艰难而曲折的奋斗历程,铸就和提升了科学家百折不挠、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等优秀品格和精神,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2.2充分发挥生物课堂的美育功能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即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千姿百态,处处蕴含着自然之美.各种生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形状、声音、行为等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嗅、触觉冲击.如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树叶、争奇斗艳的花朵、鲜艳欲滴的果实,碧绿如茵的草坪;充满活力、形态各异的各种动物,组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画卷.中学生物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呈现出生物个体的体色美、结构美、功能协调美、生存环境美,并进行美育渗透.通过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潜在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创造美.

2.3生物课堂中的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是新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动物和植物的生殖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如被子植物的生殖通常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然后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再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没有传粉,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颗完整的种子只是繁殖后代的内在条件,种子要顺利地萌发,还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等外部条件.再如在讲“人的生殖”时,先让学生观看BBC纪录片《人体奥秘》中一段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为了孕育生命,男性每次排出几亿个精子参与战斗,但最终抵达卵细胞的只有一百个左右,而最终能顺利与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胚胎的只有一个.胚胎要在母亲的子宫内发育近10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还面临着流产或成为畸形胎的挑战.只有这一切战斗胜利才最终诞生一个新的生命,才成就现在的你.另一方面,母亲在分娩时也忍受着人类疼痛的极限,有的甚至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所以除了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之外,还要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养育了我们.

2.4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面向全体学生”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即“实现因材施教,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基本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认为:“每个人在生理、智力、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上都是不同的,虽然学习、动机和教学的基本原则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但是在学习策略、学习进度和某些特殊能力上会存在一些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即是学生的学习个性.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人的本性,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个体独特的感悟和体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充分挖掘生物教学中涉及的人文因素,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课堂内外的潜移默化,如春风化雨般,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作者:陈庚 单位: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