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创新思路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创新思路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许多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实用性,模式局限为开会、听报告,已经无法适应95后大学生需求,入学教育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本文拟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采取团体辅导形式,创新入学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热情,保证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学生升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堂,新生能否成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能否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高校要把握大学新生的特点,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新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做好大学新生教育及管理工作,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引导他们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制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更好地健康成长成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围95后大学生特点展开,围绕新生不适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95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表现出集体荣誉感低、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目标缺失、人际关系紧张、康作者能力差、交流依赖网络、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等等诸多不适应现象。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实用性,模式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和讲座,开展新老生师生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形式和效果差强人意。本文拟研究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引进团体辅导的形式,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提升入学教育效果,更好的服务学生,使其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好地走向社会。

一、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一年级是新生适应和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大学中最重要的阶段。新生入学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了解95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的重要依据。

1.思想发展特点。他们思想单纯,功利性较强。高中的目标考上大学实现后,到了大学目标不明,学习动机缺失,对大学、人生缺乏认真的思考和规划。受网络社会的影响,不少新生理想信念缺失,他们不喜欢被说教,不喜欢高谈阔论。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自我,重建学习动机,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新的奋斗目标,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四年。

2.身心发展特点。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他们有个性、张扬,爱憎分明,富于幻想,但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无法调适面临的巨大落差。他们的依赖感较强,无法摆脱对老师、父母的依赖,但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有的任性,自私,不知如何与人相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问题较多,时间管理、经济管理的能力欠缺。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据新生身心特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机制,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3.学习发展特点。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学生需要自己选课,自己制定培养计划,而不是按部就班进行。老师上课讲授内容信息量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自学能力要要强。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强调应试教育,考高分,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新生的认知等特点,引导他们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学习环境,营造有利于激发新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氛围,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本质。

4.生活发展特点。信息网络时代,大学新生可以利用网络搜到各种信息和资源,他们借助电脑学习软件,因生活空虚无聊,有同学会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多媒体时代,他们会利用手机app下载各种应用,方便学习、生活。他们会刷朋友圈、聊qq、发微博,忽视面对面交流,成为典型的手机低头族。这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善于利用新媒体和学生进行交流,结合网络时代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减少手机依赖症。

二、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依据大学新生特点,我国各高校都逐渐开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也开展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入学教育活动模式和效果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1.入学教育时间集中且短暂。为了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安排在开学后一个月内,时间集中且短暂,既不符合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集中短促的模式,会极大的影响入学教育效果。新生在入学教育之后的学习生活中真正遇到实际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忘记当时的教育内容或者遇到新的情况未涉及,最终会导致新生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得不到有效且及时的解决,产生入学教育与学生实际需求产生的错位现象。

2.内容针对性不强。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局限在入学启蒙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有的内容走过场,平淡无味;有些内容程度较深,晦涩难懂。忽略95后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特点,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针对性,缺少量身定做的亮点。

3.教育形式单一。各高校为了表现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因此在名目上花样繁多,如:爱校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新生适应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等,究其内涵,还是有以下几种形式组成。每年高校新生众多,因场地、精力有限,入学教育讲座多采用传统的集体听报告和讲座的形式,邀请老师进行1-2个小时介绍,内容枯燥,学生兴趣度不高;组织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参观活动。

4.互动性不多。教育心理学认为,互动的情感关系是教学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隐私。目前国内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采取了“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新生在整个入学教育过程中只能是被动、机械地参与,缺乏感情交流,缺乏和学生情感上的互动,依赖不利于交流师生间情感,二来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三、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应用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老师根据学生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小组,通过共同讨论、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问题。它是以学生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团体的形式一般通过小组聚会、游戏等互动活动,参加成员互相沟通、交往,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索,并辅以适当的理论讲座和行为训练。目的是通过彼此启发、相互接纳、支持鼓励,使成员增强自我认识,学会悦纳他人,获得自信,并在小组互动中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采取团体辅导形式,让具有相似职业困惑的学生形成团体,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了解职业及其成功必备的条件,明确个人的职业理想,提供生涯决定的能力。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团队的人数为25人,老师首先通过制作名片的方式将25人分成5组,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团队建设任务,如组名、组歌等,均有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决定。同时还要求每个小组成员上台进行小组展示,评选出最佳小组给与奖励。老师在团队辅导员过程中采用游戏、分享等方式带领学生开展自我探索,通过兴趣岛游戏、MBTI测试、价值观分享等等,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对自己做出综合评定,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以发展个人优势,弥补不足。通过游戏、小组展示、感受分享等,将多种技术整合一起,团队辅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方式,变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以及感情的建立。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因为人数少,更方便老师了解同学的反应,评估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极大提升。团体辅导开展专题讲授的方式,内容针对性强,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良好,全方面调动学生自主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晓泽,团体咨询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46-48

[2]崔洪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大家.2013.28

作者:李艳梅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