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经济关系论文:金融与实体经济关联思考

经济关系论文:金融与实体经济关联思考

本文作者:邱兆祥、安世友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演变趋势可以看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不协调的情形,这种不协调导致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4]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金融业过度发达而逐步脱离于实体经济所导致的分离,称之为金融过度分离。导致这种分离的内在矛盾有三个方面:其一,金融体系发展速度越快,其自身所要求的交易方式就越灵活、周期就越短,风险也就越高,而这些都是实体经济所不具备的,甚至可以说实体经济中大部分交易特点是与这些相反的;其二,金融的本质是逐利,过于发达的金融业可以将力量延伸至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并选择回报率高者合作,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出清、技术的成熟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减,因而与金融逐利的本质要求相悖;其三,金融过分发达,所经营的产品就充满了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越高收益越高,而实体经济发展较为平稳,正常状况下没有明显的波动性,这也与金融的本质要求相矛盾。另一种分离模式是金融业十分落后以至于无力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引起的分离,这种分离便称之为金融抑制分离。导致这种分离的主要矛盾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实体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高涨的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业服务功能缺失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存量规模庞大,但由于金融业受体制性障碍的束缚发展十分落后,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单一,致使资本流量短缺,或者说过大现金流缺口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个分支,与其相对应的是金融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对金融的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的是哪一种关系,以及金融应重点服务于哪一种经济模式。金融与虚拟经济往往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实质上虚拟经济是金融的属概念(也称上位概念),其外延更为广泛,不仅包含金融,还包括房地产业、业、收藏业等。[5]但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经济是在金融的辅助下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虚拟经济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但虚拟经济中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与金融的关系一旦过度发展,便极有可能会引燃金融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因此,虚拟经济不能作为金融存在的基础,金融也不应为其配置过多的资源。图1反映了虚拟经济是在金融的助推下发展起来的,金融过度服务于虚拟经济便陷入了一种恶性的自我循环,最终走向通往危机的不归路。[6]因此,金融只有依托实体经济,并推动实体经济走向“生产→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才能实现自身的安全发展。由此可见,协调和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应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的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抛开实体经济来单独强调金融的发展,便会造成金融资本泛滥,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资本便会流向投机市场,扰乱商品市场秩序,甚至发生危机,这样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从图1中可以看出,金融资本大量流入虚拟经济会引发各种危机,这些危机又会反向地破坏金融系统安全。实体经济之所以被称为金融存在的基础,是由其自身的属性和其在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的。实体经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市场内交易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因此风险也就相对较小。虚拟经济包含着很多不确定性,而实体经济则为金融系统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因素。实体经济在金融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体经济是金融产生的摇篮,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金融,金融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实体经济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积累,金融便没有可以支配的资本,资金来源受限,金融也就不可能发展壮大。[7]再次,实体经济为金融提供了稳定的收益率。实体经济稳定的收益率是金融经营风险的基础,如果没有这部分稳定收益作保障,而盲目地进行虚拟战略扩张,便会产生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吹大风险的泡沫直至其破灭。因此,实体经济也可以说是金融稳定之锚。

第二,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支付中介;另一方面是帮助实体经济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高效地将这些积蓄转化为扩大生产的再投资,并承担整个过程的风险分散与稳定增长的责任。[8]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正朝着新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实体经济的兼并与收购、信息披露、信用体制建设、财务管理等活动都是在金融的辅助下完成的,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广泛。[9]鉴于金融具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种积极作用,可以将其称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具。当实体经济需要变革和创新的时候,金融可以通过各项功能来发挥其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的工具属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图1也描述了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在金融的支持下实体经济可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标,但这一目标会因虚拟经济过多地吸收金融资本而受到影响。

我国现阶段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表现

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存在的各种失调表现,可以为寻找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对策提供方向。我国金融系统发展失衡、二元化问题由来已久(图2与表1的数据均显示我国金融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失衡问题,而图3的数据进一步反映出,近些年来,拥有我国大部分金融资产的银行业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与此同时,无论是金融发达区域,还是金融落后区域均存在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现象。在金融资本充足的经济活跃地区,由于金融本身的逐利性,加之虚拟经济较实体经济相比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和更快的流通率,使资本大规模地从实体经济市场流入虚拟经济市场,导致了社会资本错配。例如,从属于虚拟经济的房地产业在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其超高的利润率,金融体系的资本疯狂流入房地产业,并大量地占据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大量经营实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因银行信贷资金稀缺,被迫转向融资成本高且风险大的民间借贷(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实业发展受制于融资瓶颈而难以为继。此外,由于实业生产的回报率低,资本充足的企业也不愿将资金继续投入生产,而是投资于虚拟经济尤其是房地产业,谋取短期暴利。

我国资金大量地流入非生产领域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表现,正是这种分离引发了严重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在资本稀缺且经济落后地区,金融系统面临着银行存贷倒挂现象,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资本由于利用效率低,致使多余的资金被金融机构总部抽离,这一行为也使这些地区的实体经济长期地面对较大的资本缺口。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被调配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过程中,金融系统实现了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却导致了外部配置的失衡,这样便使经济落后地区陷入了金融资源匮乏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落后地区的实体经济需要金融资本促进发展,而薄弱的金融体系、稀缺的金融资本和落后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此外,欠发达地区的金融资本抽逃和金融抑制不仅限制了金融的发展,也是这些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诱因。资本与劳务保持适当比例才能合理生产,资本的转移会带动劳务的转移,两种主要生产要素的匮乏使实体经济生产陷入资源瓶颈,这也将使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落后状态。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同时存在金融过度分离与金融抑制分离已成不争的事实,这种金融市场结构不仅难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变相地恶化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也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

协调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路径选择

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目标是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二者之间任何形式的分离都会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应全力推行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化解主要矛盾,以保持二者的关系长期协调稳定。笔者认为,当前协调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改革路径应该按着“实体经济→金融结构调整→金融自由化→资本市场发展→虚拟经济”的步骤进行,理由如下: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实体经济的改革和自我完善应先行,这样才能发挥金融的工具作用;金融结构的调整应先于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集中度很高,没有打破垄断而直接开放市场将会适得其反,金融垄断集团可能会组成卡特尔联盟,向市场征收更多的垄断租金,如利率市场化后大银行可以联合起来提高信贷价格,导致存贷利差未缩小反而扩大;金融自由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提,金融市场的各种要素价格市场化后,资本市场才能实现自由定价,实现多层次发展;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得到巩固之后才能发展虚拟经济,否则便会重蹈国际金融危机的覆辙。改革路径上的各种因素既是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的关键,也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诱因,认识到这一问题有助于明确改革中各环节的具体作用。除了顺序正确合理之外,改革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之间也不应该是孤立的、分离的,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协同的,以增强抵御虚拟经济风险的能力,保证发展过程中经济金融系统的安全,沿着这样一条脉络推行改革,就会解决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笔者认为,要协调好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调动实体经济内部的积极因素,促进金融的发展。实体经济由于创新乏力、粗放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而表现为收益率低下和增长动力不足,这些问题也是其与金融产生两种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协调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需要发挥实体经济主动性,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后再以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导向引领金融的发展,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问题得到解决。实体经济内部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实体经济的增长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些资本流入了金融系统,大大地扩张了金融业的规模;实体经济市场化推动了金融的自由化,实体经济实现市场化才能派生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才会强烈地要求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推动金融自由化的实现;民营实体经济可以激励金融业务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民营实体经济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其自身信用等级较低,因此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往往也是灵活多变,且金融技术含量较高,这些均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多样化。总之,实体经济内部也要改革,目的是要发挥好实体经济中易于金融发展的积极因素,促进当前我国粗放式金融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与金融体系相融合的目标。

第二,优化金融市场结构,解决各种内部失衡问题。结构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金融结构的失衡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也是导致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两种分离模式并存的主要因素。我国金融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结构失衡。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过大,而区域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过小,金融过于集中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使金融难以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结构失衡。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业市场十分繁荣,而落后地区经济金融化的进程缓慢,金融抑制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发展失衡。我国属于银行导向型的金融,因而金融中介的发展要快于金融市场,二者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地收窄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四是金融业务结构失衡。金融业服务大面积倾向虚拟经济以及大企业和大项目,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以致实业经济发展缓慢。五是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失衡。我国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已经趋于完善,资产也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可以运用的金融工具相对较少,表现为品种单一和创新乏力。总之,落后的二元金融模式难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化各种金融结构,以结构的优化来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问题。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依靠宏观调控,更需要跟进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三,加速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与金融自由化相对应的是金融抑制,即存在各种管制限制了金融功能的发挥,金融发展的落后产生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第二种分离模式。金融自由化改革可以消除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由金融体制内的各种限制和约束而导致的,如利率浮动限制、金融市场准入限制、金融机构业务限制等。[10]诸多的限制因素束缚了金融的发展,并产生了金融同质化现象(如限制利率浮动则不利于存贷业务的产品的创新,使银行只能普遍通过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增长吸储放贷),使其无法服务于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发展要求,这一现状亟须通过金融自由化改革来扭转。金融自由化会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从整个资金供求渠道改善实体经济融资效率。首先,金融自由化使利率水平提高,进而加大储蓄规模;其次,金融自由化可以推动直接融资发展,有助于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再次,金融自由化消除了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最后,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前提下,金融自由化可以通过影响投资来提高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此外,金融自由化还可以打造差异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配合解决目前存在的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总之,金融自由化改革可以释放金融发展能量,消除第二类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问题。

第四,重视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开来看,一部分是间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部分是直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间接金融所指的是金融中介,而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金融系统缺乏对实体经济的能动作用是导致两种类型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主要因素之一,强调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能动作用,所指的就是直接金融的功能,因为间接金融与实体经济所形成的只是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能像直接金融一样在决策、技术、文化等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属于银行导向型,缺乏对于实体经济的能动性。因此,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能动性,解决第一类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具体的能动作用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披露企业的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等,规范实体经济的经营和管理;二是资本市场融通的资金大多属于长期资金,宜于实体经济远离投机而做长远规划,这样才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发展;三是资本市场改革对于法律和信用制度的要求很高,这些制度的完善可以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四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可以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也能够降低融资成本;五是实体经济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国内强大的资本市场做支撑。

第五,解决虚拟经济的内部问题,发挥其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积极作用。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截留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是第一类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只要驾驭得当,对经济的发展同样贡献卓著。许多发达国家依靠发展虚拟经济而走向强国之路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存在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业领先于其他虚拟行业而独占鳌头。房地产业价格在投资者信念的支撑下始终居高不下,加之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其吸取了大量的金融资本,金融对于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推波助澜变相地绑架了我国的实体经济。欲扭转这一不利局面,需要我们解决虚拟经济的内部失衡问题,因此应限制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鼓励虚拟经济中可以支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积极因素发展。例如,虚拟经济中的金融衍生品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极的作用在于可以化解金融与实体经济合作中的风险,甚至可以增加收益。而且,金融衍生品还可以在实体经济自身受到外部价格冲击的时候实现套期保值,没有强大的衍生品市场在实体交易背后对冲风险,我国实体经济就缺乏抵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往往会受制于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由此可知,解决虚拟经济内部发展失衡问题并合理利用其内部的积极因素可以解决第一类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问题,有益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