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浅谈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浅谈

摘要:实验课程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出发,以促进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缩短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为目的,对高校大学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新能力;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合理设计探究式的实验项目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才是真正的参与主体,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流程、选择实验材料,提出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各个学习小组拟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经审核之后,确定选题。接下来,学生就要积极进行实验准备,如,采集样品、配制实验试剂、选择仪器设备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对实验产生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做好铺垫。实验结束后,还要做好后续整理工作,如,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废弃微生物,对培养基进行杀菌处理,及时清洗仪器设备等。学生多次参与实验,多种能力就会得到有效锻炼。

二、充分结合能力培养和学生需求,合理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学习微生物这门课程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如,纯种分离、无菌操作等,这些在日后的工作中都会用到。虽然当前实验内容将这些内容囊括其中,但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毫无新意可言,无法引起学生注意。要想使这一局面得到扭转,就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在组织微生物分离实验时,不能直接为学生指定分离介质,而应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寻找适宜的介质,或是自己设计实验。如,分离酸奶中的益生菌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需要分享的微生物,但教师一定要为他们提供指导。再如,分离微生物的实验能否获得成功,无菌操作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虽然教师会反复向学生提出不受污染的要求,但这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大的难点。面对这一问题,反复唠叨与强调往往无法起到良好效果,可以考虑做对比实验,在分离细菌过程中,让学生对着培养皿呼气,或是把培养皿平板暴露在空气当中,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沉降在培养基平板上,与无菌操作下的培养基平板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充分意识到无菌操作是实验过程中最需要控制的一个条件,知道整个实验过程不得有半点松懈,对实验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注重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把控,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实验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包括预习、讲解、观察、讨论四大环节,只有四个环节的高度集合,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具体如下:第一,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不仅能对实验内容产生一定的了解,也能知道自己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自己的多种想法与观点都能得到验证,也能解开心中的疑惑。要想实现这种效果,在预习之前应该为学生发放实验指导书,或是将各种视频资料上传到QQ群,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实验重点。第二,课堂讲解。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规范操作方法,特别是一些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内容、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反复强调与说明;可以向学生抛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受到启发;也可以请某个同学进行演示操作,对其演示过程进行讨论,对不当行为进行干预纠正,加深印象。但要注意的是,微生物实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可能需要进行长期观察与探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记录,适时进行观察。每一节实验课上,都要预留5分钟的时间,对实验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对其错误进行纠正。第三,观察记录。在微生物实验过程中,这是最烦琐、最艰巨的任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形成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与作风。在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适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安排实验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坐班,了解学生在观察中遇到哪些困难,及时向他们伸出援手,使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得以解决。为了确保观察效果,也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想办法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如,要适时将观察记录交给实验教师审阅,特别要记录各种特殊情况,为每个学生分派任务,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各个小组撰写的实验报告,能看出学生是否真正对实验产生了透彻理解,有针对性地对其提供指导,为学生日后进行课题研究打下基础。在实验、观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流利而完整的语言描述实验原理,同时锻炼学生的手、脑。第四,分析实验结果。这一环节对于本科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思路不清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用一定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领,鼓励学生阅读优秀论文,尝试着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总结,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与方法。

四、以学生创新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灵活多样的业余科研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有些学生想知道啤酒的生产流程,有些学生对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产生了兴趣,有些学生则想研究泡菜的发酵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产生了感兴趣的问题,明确了研究内容,这就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围绕这些内容,鼓励学生制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与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一起为实验的进行做准备,如,查阅资料、拟订方案、设计流程等,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绝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留意各个小组实验的进展情况,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来到他们身边,适时对他们进行点拨、引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各个实验环节中,学生都成为真正的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多种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实验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堂教学也不能松懈,要有目的地讲解重点、难点内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尝试着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仅凭理论知识无法解决,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尝试以实践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时,要适时为他们指出不足,使学生实验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得到干预。

五、创新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就是要从理论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这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在考核过程中,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强调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热情、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出评价,最大化发挥出评价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使学生逐渐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充分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要适时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细化考核内容,将实验成绩划分为三大板块的内容,即期末测试成绩、日常成绩、实验成绩,三者所占的比例为3:3:4。不难看出,实验成绩所占的分量最重,应该是一个学期以来所有实验成绩的叠加;日常成绩也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预习、课堂参与情况、与同学的配合、实验操作熟练程度等。所以,在每一节课中,在每一个实验中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使学生在踏进实验室之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他们养成一丝不苟的治学风气,能开展长期而细致的观察,能积极对他人表示配合。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得出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晖,魏培莲,申秀英,于林凯.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5):200-203.

[2]才金玲,唐娜,马红艳,朱大玲,潘光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东化工,2018,45(13):263+262.

[3]徐正中,殷月兰,陈祥,孙林,孟闯,焦新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52):274-275.

作者: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单位: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