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亦是生态价值观对于人类的物质、制度、精神层面不断渗透、改善的动态关系。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应当达到的文明程度: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行为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应以环境介质的保护为基础来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形成了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管理文明;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同时,应当秉承环境伦理观念,即形成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不协调现象,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据中科院测算,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5%,而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左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仍然扩大,环境损害更是给社会各主体的环境权益及环境权造成了严重损害。将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之中,是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唯一路径。经过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Causali-tyTest),可以得出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二者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达到了10%的显著性水平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了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及对外贸易是“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换言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及污染破坏会制约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所增加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利于控制环境损害,故应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大环境修复力度、增强环境管理制度,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因果关系,决定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融合,即向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转型,才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问题,确保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对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思考

所谓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即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中,融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观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与自然界良性互动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发展生态文明应当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及循环性等基本特征,换言之,需以宏观的视角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审视,立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全局的综合性视角促进各学科交流,发展清洁生产与低碳绿色经济,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降低环境损害,以促进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第一,以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为立足点,即发展经济社会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度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发展方式应当顺应自然界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将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如产业发展、考核标准、生活消费、制度设计等等);第二,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即坚持从整体主义的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发展生态文化为重心,促进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使得生态伦理观在人类社会中树立。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集中表现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是国家在宏观层面推动生态发展的表现。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两方面。所谓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即符合生态文明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及奖惩机制。政府的行政规划应当具有整体性、长远性、综合性,尤其对于涉及生态安全、长远发展的问题或事项,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度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环境损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政府在编制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应将生态保护纳入行政考核标准,把环境状况作为行政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把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具体的环境基本制度完善,如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确保对环境损害进行救济,对于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针对性的修建和恢复。明确生态修复的责任主体和参与主体,明确各主体的权限责任分配及协调合作机制,明确生态修复的对象并科学的进行分区和规划,对于生态修复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来源资金建立专项基金,明确构建生态修复管理机制、生态修复监督机制及生态修复激励制度,完善生态修复规划制度与评价制度。同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健全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及恢复治理的力度。

(二)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循环经济,即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能力利用效率的经济。把环境保护与产业布局相结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限制排污总量等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中。鼓励企业向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转型,确保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及产业链被及时淘汰。提高新兴产业项目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例,发展节能产业及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刺激以能源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多元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应强化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维持企业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动态平衡。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低碳绿色生产,开发高新技术推动能源行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清洁生产,不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加大对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式开发利用,开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鼓励第一公共部门(政府)、第二私益部门(企业)及公众的良性互动,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规划作用,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将生态文明与社会文化现象相融合的过程。生态文化,具体包括生态伦理文化、生态哲学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等内容;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环境伦理观念,包含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理性三个层面,生态意识是人类低层次的生态观,其有认知尊重自然规律重要性,有享受生态环境良好功能的基本意识,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最浅层的认识;生态道德,是人类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觉醒,高于生态意识一个层次,已致力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生态理性,则是最高层次的生态意识,其以对自然规律及生态系统的正确把握,来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自然界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具体表现为“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教育———具备生态理性”的过程,其以实现生态伦理观的树立及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文化建设,需各主体树立生态伦理观念、遵守生态伦理道德及生态行为规范,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立足点。四、结语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双向因果联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应贯穿于人类社会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及生态文化建设,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隽雅 单位: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