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环境道德教育中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环境道德教育中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摘要]环境道德教育将以生态文明和环境正义作为价值理念去矫治既有的控制公民日常生活的实用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式的意识形态,从而引导公民的社会实践。制度化的环境道德教育体系中,学校发挥着重要功能,起着主导作用。为了确保环境道德教育有效开展,必须强化社会领域的支持———既需要ENGO协助与配合,也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理念矫治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位一体战略布局,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战略予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科学技术支撑,又需要制度法规的规范和引导,更需要符合环境正义的道德良知。而具有环境道德良知的主体才能够对象化出更加符合环境伦理的现实世界。因此,必须系统化和制度化地加强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才能将环境道德意识转换为符合环境正义与伦理的社会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环境道德教育

(一)生态文明建设

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恩格斯对文明认知既凸显了文明的实践性,又彰显了文明的社会性。从文明的历史形态考察,生态文明建设高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内核,遵循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共生原则,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协调进步;从经济建设视角考察,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生态技术与工艺改造传统工业体系,构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的新机制,实现永续发展;从价值观念视角考察,生态文明建设要彻底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理念,认同自然与人类是生态系统的平等主体,既要做到满足人类需求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从政府政策视角考察,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以生态环境作为逻辑基础,调动公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生态监督的积极性,构建制度化、法治化和体系化的生态环境维护机制;从社会视角考察,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加强和引导公民社会建设,推动公民生活方式变迁,优化人居环境、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

(二)公民环境道德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论域仅仅涉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拓展与维护,是单纯的人际关系教育,只能体现于社会交往互动中,涉及环境问题的道德教育只从环境卫生的狭隘公德进行探讨,无法供给持续改善人类生活与福利的全新思维模式与实践,从而无法对直接作用于生态系统的人类实践给予合理的道德评估。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传递的基本价值体系教导公民不仅要恰当处理人际交往的利益分配,而且还要恰当地处置人与自然的交往,摆正自然系统中人的位置。传统道德教育是教化与内化的过程,而环境道德教育是实践与参与的过程;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体系化的象牙塔式的教育,而环境道德教育是普遍性、社会性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主—客泾渭分明的行动架构,而环境道德教育主—客互动开放的框架。因此,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指施教者借助于科学的教育原则、理念和方式向受教者传递公民通过社会实践形成的环境价值共识体系的过程。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

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要顺利地被普通公民所接受、认同,进而内化为行为理念,并延伸为符合环境需求的正确行为方式,需要系统化的制度和法律体系作为制约、导向和保障,更需要唤起人类的生态理性和环境道德良知。人类历史发展表明,无论何种价值理念必须获得人类自身的“同情”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觉行动。可见,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内容,而增强环境道德教育将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一种道德文明,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能够为现代社会群体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道德关怀、考量与评价引入人与人、人与自然互动中,树立生态理性和环境中心主义的价值旗帜,致使每一个社会群体都能养成自觉秉持和担当环境义务,养成优良生态德性和品质。而环境道德意识的匮乏是中国当前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现阶段只有强化公民的环境道德教育,塑造公民的环境道德意识,促使公民环境道德意识自觉转化为环境道德实践,才能解决中国环境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现奠定价值基础。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就是培养和发展维护环境伦理精神,所传递的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倡导的是循自然之道的实践理性。“人类具有思想意识,他能够明辨善恶,并在他的行动中做出选择。”环境道德教育借助科学教育规律和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促使公民能够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使得公民能够采取合适、合理和自觉践行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

二、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功能

(一)知识获取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知识获取功能是借助于系统化教育体系获得环境知识、环境哲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这既包括生态学、气候学、土壤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环境科学知识,又包括唯物哲学、环境正义等环境哲学,还包括《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知识。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让公民科学的认知生物与环境的基本关系,特别是人类社会实践干预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运行机制及演变规律;环境哲学知识的普及能够帮助公民反思工业时代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确立生态中心论的价值观,认同公民的环境义务和权利,坚持环境正义价值取向;环境法律知识的普及能够帮助公民树立环境规则意识,特别是树立人类社会实践应该遵循的法律规则规范,从而自觉维护自然应该秉持的权利。环境道德教育体系能够帮助公民获得环境科学、环境哲学以及环境法律知识,帮助公民采取更加科学、理性和系统的视角审视环境问题,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规范社会实践。

(二)理念矫治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矫治功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文化传播体系去改变传统的观念意识,形成符合人类永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实用理性是中国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孕育出的符合其社会现实的行为指导思想,并在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作用巨大,即使面对日益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依旧引导普通公民的思维,控制日常生活领域的行为和行动。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域外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被模仿,异质文化不断被导入,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社群主义等不断在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渗透进来,塑造公民思维、指导公民行为。然而,源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意识形态以人类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且将人类的需求和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最终依据,最后导致环境悬崖危机,生态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环境道德教育将以生态文明和环境正义作为价值理念去矫治既有的控制公民日常生活的实用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式的意识形态,从而引导公民的社会实践。

(三)行为塑造

环境道德教育的行为塑造功能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法律规范的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将道德行为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展至自然领域,倡导公民尊重环境权利,主动承担生态环境责任和义务。马克思认为,“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马克思的真知灼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以经济理性为指引的纯粹GDP增长发展模式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摧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致使制约经济增长瓶颈效应不断放大。因此,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协调发展,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强调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同时强调公民生活方式的变革。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养成路径

(一)家庭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起点

人最早生活的空间是家庭,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功能。根据公民成长环境的变迁,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划分为“养育”、“训育”和“化育”三个依次递进且相互依存的阶段。“养育”的空间布局重心是家庭,是公民终身教育的起点,是环境道德教育的初始阶段。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应该以家庭为核心的亲情环境作为初始空间,指引家庭成员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培育良好的环境道德素质。家庭环境具有显著的情感特征和生活特征,能够融教育于日常生活,从生活的细节中将环境道德内容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良好品性的发展。

(二)学校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制度化的环境道德教育体系中,学校发挥着重要功能,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掌握规模宏大的、制度化供给的教育资源,拥有经过规范化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占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能够为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证。学校依靠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应该将其内容渗透融入到道德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道德素养。环境道德教育不仅要指导正确对待社会利益关系,而且传递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益分配,从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性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道德教育的外衣实现环境道德教育的落地能够促使人类潜在的环境道德意识迸发、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人心,结果致使公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生态路向转变。

(三)政府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向导

英国思想家霍布豪斯认为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职能主要是为公民创造条件,促使其能够自主地依靠个人努力获取充分效率需要的任何事物。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政府并非置身事外,相反政府应该处于核心地位和导向地位。同样,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中政府依旧不可或缺。政府在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主要有:首先,理念供给。环境悬崖的严峻现实促使政府必须反思旧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寻求新常态下新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其次,制度支持。“制度好可以使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是能够有效制约人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法律、法规、政策等。通过成文规范,政府为环境道德教育的规划、决策、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提供基本的规则,确保环境道德教育有序开展。再次,资源供给。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实施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且需要与环境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府依靠制度化权力垄断体系和法定化的税收制度合法地占有海量资源。

(四)社会是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重点

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进行,必须强化社会领域的支持———既需要ENGO协助与配合,也需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功能。只有社会领域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环境道德教育才能取得预想效果。首先,积极推动ENGO开展活动。ENGO不仅能够对普通公民开展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而且能通过环保活动的切身体验向组织成员传递环境道德知识。毋庸置疑,ENGO的大量涌现和活动开展为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有效开展提供新途径。其次,重视舆论引导功能。舆论代表着正义,是有效的社会监督力量,并引导社会行为。因此,环境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特别是环境道德规范能够正确地发挥功效,必须依靠社会舆论的监督、规范、引导公民的日常行为。特别是现阶段,是知识爆炸、咨询泛滥的时代,互联网络逐渐取代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缔造者和传播者,且网络媒体具有即时、高效、生动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拓展环境道德教育的覆盖范围,使得环境道德教育及时地渗透进公民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6.

[2]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J].学术评论,2014(4):69.

[3][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2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5.

作者:秦秀莲 单位: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