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路径思考

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路径思考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有益补充。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育人功能重视不够、管理和教育主体缺乏沟通协作、宿舍文化育人效果薄弱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梳理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优化宿舍育人路径,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增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实效。

关键词: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宿舍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高校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务中蕴含着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梳理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优化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报告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资源高度丰富,网络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00后”青年一代,已走入大学校园,他们“自信但抗挫能力差、个性张扬但包容性差”等[3]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服务和管理学生宿舍中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宿舍的环境格调、文化氛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养成教育特质。宿舍是大学生个性展示、能力展现的平台,更是大学生品德践行的场所。宿舍作为各级各类育人组织中最小的一个育人机制,它的科学管理和服务引导对大学生道德涵育有着重要的保障功能。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能够强化高校学生工作者、宿舍管理人员的育人理念,有利于从管理、服务、组织等维度全方位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

二、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现状

宿舍是课堂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稳定的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多种问题。

(一)思想认识薄弱,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忽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依赖于课堂教学。但是,受高校学分制、选课制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班级作用弱化,课堂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宿舍作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主要场所,越来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系统。但是,宿舍通常被认为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不大。宿舍管理的重点也多放在卫生检查、防火防盗等安全稳定工作上。学生宿舍出现人际矛盾时,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宿舍调换,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而不是抓住关键时机深挖宿舍人际关系中潜在的育人价值。宿舍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对宿舍的育人功能定位不够科学、全面,对宿舍管理与服务中的育人价值关注度不够,忽略了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

(二)缺乏沟通协作,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难形成在宿舍管理方面,多数高校采用学生工作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和各院系辅导员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高校的管理,但却导致在学生宿舍管理上权限不清、分工模糊及宿舍育人功能的分化。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后勤部门会具体负责学生宿舍卫生检查、设备维修等基础性工作,注重宿舍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约束。宿舍管理人员也因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把宿舍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管住学生”,忽略了管理中的育人价值。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通常被认为是学工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学生工作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协作,使得学生的管理、服务和教育过分独立,出现了重管理、轻育人的现象,甚至出现相互脱离、推诿的状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难以形成,宿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宿舍文化建设单一,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突出宿舍文化指的是“在宿舍这一固定空间内,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在文化教育、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彼此影响而共同形成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4]科学、完善的宿舍管理机制和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学风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还能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高校在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时大都采取卫生评比、宿舍主题征文等传统形式,宿舍文化活动的创新性不够,学生也丧失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或根据国家节假日、重大事件来定,或宿舍评比方面集中在“卫生”、“安全”等标准上,宿舍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学习风气、价值观念等却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宿舍载体利用简单化,宿舍文化建设多流于形式、文化内容建设较为单一,都直接影响了宿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

三、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思考

高校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多种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亟需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以发挥宿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一)统一和提高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相较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宿舍最大的优势在于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增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类教育主体、管理和服务主体应强化育人理念,形成全员协同参与的育人体系,调整育人思路,将管理约束与教育引导有效结合起来,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

(二)整合和优化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首先,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工作队伍。“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意识,加强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专业素养的自身建设”[6]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应加强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找准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提供良好的土壤。其次,提高辅导员与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优化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高校应通过岗位竞聘的方式,择优录用热爱学生工作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宿舍一线管理人员。同时要做好宿舍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通过研讨会、业务交流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三)制定和完善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首先,严格规范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聘用制度。选聘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时要对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做全面考核。其次,完善工作激励机制。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任务繁琐,工作对象特殊。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薪酬待遇和职业晋升方面的不尽人意,辅导员和宿舍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队伍的稳定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激发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热情,保证大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在职称评审、学术研究等待遇保障方面予以制度上倾斜。

(四)创新和丰富宿舍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宿舍文化建设是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对于加强校园文明建设,营造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宿舍文化建设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做宿舍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宿舍的管理。在文化内容建设上,学校可定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宿舍评比活动等,定期召开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座谈会,及时解决宿舍管理中的问题。辅导员应定期开展宿舍长工作培训,发挥班委、优秀党员、优秀退伍大学生的的模范带头作用。文化建设形式上,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展“学生党员联系宿舍”、“退伍复学大学生宿舍观摩”等活动,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展示优秀宿舍风采短视频等比赛,整合学生需求,进行线上线下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学生宿舍为载体,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提高宿舍管理人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认识,整合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和载体,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社区的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02-2-20)[2020-2-2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2-21].

[3]吴月朦.“00后”大学生思想新特点与教育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35.

[4]杨建波,李新刚.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9):524.

[5]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6]严萍.践行“三全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13.

作者:刘洪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