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分享

高中生物教学的方法分享

【摘要】通过观察当前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支持的新型科技产品越来越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引领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在产生着质变。就科学领域而言,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能够给予学生的往往不在是“定论”,更多的应该是一个课题、一种方法、一种理念。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引领学生探究科学,学生自身又具有丰富的学习体验与学习能力。因此,我们给予学生的不能仅仅是一本生物书,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究科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拥有科研精神,我们应该促使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知识。促使高中学生能够在科研领域中成为创新者与应用者。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建议,我们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促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获得更多的助力元素。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方法

1促使教材资源直观化

在高中学段学生完成的知识学习活动往往专业性极强,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如我们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资源同样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想解读这些内容,仅仅凭借教师的语言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笔者认为,即使是高中学生,对这些抽象、枯燥、深奥的生物专业知识往往也是有心无力。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即使一遍遍地讲,即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习题,学生也很难揭开表层去解读其中的知识内涵。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样的教育困境呢?笔者建议,就要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将课本上的知识信息变得多维化,立体化。让学生能够借助多个视角来收集相关的信息,促使这些专业化的知识变得浅显、直观、有趣味。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双双迷惑的眼睛,我们的语言。会变得更加生动,有感染力。学生可与我们一起参与话题的讨论,学生会变得有信心、有兴趣。而深入参与其中的我们也能享受到教学的成功感。在这样的课堂中,必然不会出现“满堂灌”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因为能够看到、听到,所以才能想到,才能在我们给予的资源中搜集更多的信息,并将其转化成相关的问题,进而参与合作学习。由此可见,在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之后,我们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知识学习的重难点,还可以促使教学资源在保留专业性的前提下同时拥有了直观性、趣味性。这对于学生转变学习认知、学习方法也会提供极大的助力。

2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

这里笔者所说的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不仅仅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同样包含着要为教师搭建信息平台。作为新时代的生活成员,实践中我们不难产生一种感悟,那就是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资源越来越丰富、方法越来越丰富,但是知识量越来越不足,参与探究体验的时间、空间不足。学生的在校时间并没有减少,但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做到与专业知识发展不断同步。因此,作为学校教育者,我们在专业学校积极学习中所拥有的知识量,在进入教育岗位之后,很快就会显现出不足。我们应用的教材资源不断翻新,但是局限性越来越大。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时,不仅要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先成为合格的引导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就某一课题搜集相关的资源,在收集资源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深化学习。如我们可以借助QQ、微信、博客等互动平台与专家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同行进行积极的交流。通过这种零距离的交流方式,快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我们还可以借助云技术,做到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及时在学生那里获得个性化的想法与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师是获益者,学生同样是获益者。教师的学习成果会分享给学生,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养成教育素养也会作用于学生的成长。因此,笔者建议,在构建未来教育平台时,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元素。不仅教师要具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同时还应该促使学生具备应用能力。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时,笔者将教材资源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资源的搜集。让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对基因工程的过程与应用进行了自主化学习,课堂成为了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制作出优秀的生物课件、试卷、教案,也能完成规范化的实验操作,他们可以发挥出与教师一样的职能。综上所述,在高中学段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时,不仅仅是学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同样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虽然毕业于专职学校,我们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虽然熟读了教材,研读了大纲。但是,在参与教学实践时,仍然很难将教育理想转变为教育现实。那么如何才能突破这样的教育困境呢?笔者建议,我们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与学生同时减负,为教师与学生同时提供成长平台,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让教师与学生同样拥有未来。

参考文献

[1]孟冬丽.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3]蒋建华.课程资源开发怎么办[N].中国教育报,2003.

作者:潘颖 单位: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