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论文(7篇)

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论文(7篇)

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教学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营造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教学结构,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探究。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小结的设计三个方面来论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结构

高中生物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体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与改观,不再是传统教学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的枯燥讲解与机械灌输,而更能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参与生物探究的激情与动力,更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与信息化进程,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是构建富有活力的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虽然只占用整个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平白无奇,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学生就只能是消极而被动地应付。而一个精彩新颖的导入,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上来。而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从不同的角度来传递教学信息,所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这与以往的导入环节相比更具趣味性与吸引力,自然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生物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就知识本身进行讲解,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效果收集细胞生长、分化等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以图片的直观展现与视频的动态呈现来展开新知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自然能够换来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

二、创设丰富的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生物知识具有相对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高中生以形象认知为主,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就必须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从直观的事物与场景之中获取丰富而直观的感性认知,由此再上升为理性认知。正如现代建构主义所提出的:知识并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符号,而是需要在直观的事物与场景之中展开,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理解。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只是枯燥地就知识本身来讲解,学生并不能深入本质的理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突破传统教学难以逾越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融合更多直观的教学素材,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将有形的境与无形的情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情境之中展开深入的思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具体而直观的教学情境,以突出教学重难点,实现学生对抽象深奥知识点的形象认知与深刻理解。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以讲解为主,学生并不能深刻地理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直观可感的事物与场景中获取直观认知,这样才能通过丰富的表象来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本质认知。为此我们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性的发育,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特点诱杀害虫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抽象深奥的生物知识与具体的事例和场景结合起来,由形象到抽象真正地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进行合理的小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堂成功的生物课,除了拥有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和生动愉悦的教学活动外,还需要精彩的课堂小结。小结同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回顾,也是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升华。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忽视甚至是无视小结,而是要将本节所学知识点条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传统教学中往往是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边擦边写,并不利于学生对前面所讲解知识点的回顾。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前面所讲解的知识点快速而全面地再现于学生眼前,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化零为整,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图回顾本节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所存储于学生头脑中的就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串联起各个知识点的知识图。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不要只是将知识点简单地罗列起来,而是要运用教学智慧,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对本节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概括,可以以表格形式呈现,也可以以框架图的形式出现。能够将本节知识点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回顾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认知层次与情感层次的升华。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各学科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可以实现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优化教学结构,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思考的独立性,彻底改变以往的被动参与与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展开主体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生物学习主体,以实现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晴.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

[2]卢晓利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9).

[3]刘以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3(7).

[4]李冰.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

作者:杨婷娥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有效途径分析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初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业内人士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予以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生物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然而,从目前来看,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途径

一、前言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活动、发展与结构变化,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初步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业内人士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予以了更高的期望,希望生物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然而从目前来看,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亟待改进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势在必行。

二、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但是部分教师依旧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依旧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观众”的地位,使他们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生物知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氛围比较沉闷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需要教师将这门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将课本教材当作“金科玉律”,甚少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攫取教学素材,使学生感受不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对生物学习没有特别浓烈的兴趣。

3.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心思敏感、活泼好动,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看法,不喜欢接受教师的一味灌输,但由于不断受到学校和教师给予的压力,所以他们内心存在很大的反感情绪,体现在现实中就是对生物知识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早已经进入到教育领域,这种技术集文字、声音、视频、音频等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图并茂,可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接受知识。对于高中生而言,生物知识虽然比较有趣味性,但仍旧比较抽象与难懂,尤其是理论知识,更是难以把握。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癌变与衰老》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提问学生:“你们可以发现,我们周围的人的眼睛有大有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听到我的问题,学生纷纷交头接耳,开始讨论。这时候我打开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细胞分裂的视频,使学生直接观看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和细胞分裂的过程,这样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使他们对细胞知识有初步了解,之后再延伸其他关于细胞的知识,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掌握新知识,不是依靠教师的强行灌输获得的,而是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机互动,进而自主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基因》这部分内容时,我考虑到我们班学生对星座和性格知识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将遗传、基因等知识与星座、性格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学知识就环绕在自己周围,通过这样的感同身受,学生自然就提高了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课程建立在实验基础上,没有实验,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无法使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鉴于此,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教学,不仅要安排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知识做一些验证性实验,也要安排学生尝试做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将正常的燕麦幼苗、切去胚芽芽鞘尖端的幼苗放置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仔细观察这些幼苗在光照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生长速度有什么不同,然后让他们写成实验报告,进一步巩固实验心得。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为高中生物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曹丽艳.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

[2]李红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分析、思考及改革思路[J].中学生物教学学报,2013,(08).

[3]王忠敏.创新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04):15.

[4]李新芳,龚大洁.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5.

[5]沈健.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如何有效教学[J].高中生学习,2014,(02):15.

[6]郭宇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以生物必修《分子与细胞》为例[D].西南大学,2011.

作者:王绍娟 单位:中国烟台赫尔曼格迈纳尔中学

第三篇:高中生物差异教学实践策略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学生智力与学习能力的不同,会导致学习上存在诸多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习上的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共同提高、整体并进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高中生物教学以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差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生本教学理念,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共性,也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做细致深入的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潜力所在,了解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前、课中与课后这些教学环节选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各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要注重通过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学生的学习“短板”。

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学生心智比较成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在学习上有学习动机,有学习目标与理想,并能为实现学习目标付出努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所处社会环境及个性不同,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相对出色,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成绩不突出。智力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学习差异,这在教学中是一种常态,教师要在心理上承认这种差异,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多给学困生一些关心,引导他们多做纵向比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进步,品尝到学习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上进心。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节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要求学生将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学习,通过交流与探讨使问题得以解决,课堂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在对光合作用的原理有所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在归纳时也会存在着差异。当教师让一位学生站起来归纳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与所问问题不相吻合,可见他对这个内容认识比较模糊,但教师还是对其进行了鼓励,委婉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让他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会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思考与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对待基础差的学生,克服那种只重视优秀生,而忽视学困生的错误做法,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关注,多给学困生以鼓励与启发,激发他们上进的信心。

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教师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差异,但是决不能因此只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学困生。教师要发现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身上的优势,为其优势的发挥创设平台,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体会成功的快感,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如教师在执教《DNA分子的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易接受本节知识,教师布置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DNA分子模型。教师采取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推荐那些空间智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模型的构建,这些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基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空间智能与动手能力比较突出,利用这个优势让他们为小组其他成员做讲解与引导,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会提升全组成员的学习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发展,要创设机会挖掘他们优势,以其之长补其之短,不能让学生因为弱点而影响全面发展。

三、课下辅导,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在智力与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强,掌握知识快,作业与练习的准确率很高,这部分优秀学生,教师不需太费力成绩就会很理想。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课上学的内容往往不能有效掌握,需要课下比较长时间的再学习与消化。教师可以对其引导,也可以发挥优秀生的作用,对其进行学习上的帮扶,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例如,教师在讲《细胞的增殖》时,就采取了不同的辅导形式。教师对优秀生的作业首先进行批改,优秀生作业正确率很高,即使有点差错,稍加指点就可以自我改正。然后让这部分优等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还要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外得到有效指导,那些充当“小老师”的优秀生通过为学困生解答问题达到了巩固知识的效果,也有效地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整个班级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局面。

四、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信心。在实施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对待各层次学生,特别要给学困生更多的指导与关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新宏,王志坤.高中生物差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2]王庭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2010,(9).

作者:林飞 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应用分析

摘要:任务驱动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结合课程内容,从任务的设计、完成与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一定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探索问题的同时寻求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完成合作探究,提高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法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的。

一、任务驱动法概述

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学生自主探索或分组合作完成任务,以此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中,自主学习或是小组协作,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以及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与点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的设计

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合理设计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任务能否完成,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计目标。高中生物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在实验课中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比如,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课前,设定两个任务:①用干燥的白色粉笔代替滤纸条是否可行?②用新鲜的黄叶取代绿叶做实验材料,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会怎样分布?又如,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可以给学生提出任务:为什么使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要用不超过60℃的温水?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学生不仅对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对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也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除了在实验中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法,在讲解杂交育种时,由于课本内容比较复杂和抽象,在课前先布置任务1:了解袁隆平其人及杂交水稻;任务2:了解杂交育种原理,让学生通过书籍与网络去查阅,提前获得第一手知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查阅到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与补充。这种任务驱动与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

(二)任务的完成

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必须要重视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主导地位: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走下来,给予学生指导,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他们给予指导;在学生积极性差时,应适当督促,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提醒学生不能仓促结束,而是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在任务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结果的评价。如在“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小组出现了提取液颜色较浅、色素带不直、条数少,甚至没有出现色素带等一系列问题,及时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并反复实验,找出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以改进实验方案。

(三)任务的评价

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与结果做出及时评价。教师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发言、提交报告、测验等方式展示任务结果,进行讨论、评比,找出不足,总结经验。评价内容包含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对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任务驱动法的目的并不是所有学生获得统一的数据或结果,学生只要在真正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课程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三、结语

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总之,任务驱动法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和操作技能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其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解玉嘉.任务驱动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12,28(11):6-7.

[2]段崇伟.高中生物“任务驱动教学法”[J].天津教育,2010(11):23-24.

[3]汤晴,耿薇,马月娇.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4):64-65.

作者:郑兴 单位:贵州省盘县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高中时期的生物课程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者需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况,分析了其应用的必要性及策略,旨在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为高中生全方位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在先进网络、计算机等技术与设备支持下,翻转课堂教学随之出现。此模式重构了学习过程,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差异化学习需求,同时也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师生在明确其含义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应采取有效的应用方法。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况

此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师生通过沟通与交流,以此解答疑惑,提高知识运用效率,教学效果将更加显著。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其为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借助网络,学生获取了丰富、优质与全面的学习资源,其知识获取途径愈加多元,同时,师生间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

高中生物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知识点专业性较强,实验内容需要动手操作。为了提高此课程开展的成效,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与实践。根据调查可知,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的热情,不仅影响生物教学质量,还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效果欠佳。为了扭转此局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生应积极配合,借助课前时间,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应积极运用网络、视频等工具,以此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此模式影响下,师生、生生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将满足差异化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资源准备

以“细胞的分化”这节为例,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满足翻转课堂教学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并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源,制作适合的自学视频,其中的内容包括细胞分化概念、特点、实质、意义等。通常情况下,微视频在10min左右。在课前,将上述资源分享到班级群,学生下载后,便可以开展自主学习。

(二)课前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明确了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与目标,借助班级群,如QQ群、微信群,学生间或师生间,借助自学资料进行交流,以此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在自学完成后,填写学习任务单,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指出自学中的问题或错误,并会提供相应的训练内容,以此保证了知识的巩固。与此同时,学生也可借助网络资源,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例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节中,教师布置自主学习内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的特征。通过制作任务单,让学生填写其特征,以此巩固知识。

(三)课堂知识内化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具体措施如下:①探究情景。教学实践中包括学生独立探究、师生交互探究等,借助不同探究模式,不仅可有效解决学生疑惑,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沟通、交流、协作等。例如,在“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节中,让学生结合自身收集的资料,认识酵母菌细胞代谢的类型,探讨其呼吸方式及不同呼吸的根本,并掌握检测酒精、二氧化碳的方法。此后设置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情景,如造酒厂中啤酒的生产、酵母菌在酿酒中的运用,经学生探讨提出相应的制造方案,并进行汇报,教师则给予补充,以此保证结论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情景问题,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锻炼了其思维与钻研能力。②成果展示。通过探索与协作,学生会获得相应的成果,通过汇报展示,不仅可以分享学习心得,还可以解决学习问题,常见的交流形式有报告会、辩论会及比赛等。

(四)课后反馈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及学生均应回忆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借助不同评价方法,以此改进教学环节。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借助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

四、结语

高中生物教学通过创新,借助翻转课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借助微视频、网络技术等,激发了高中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其自主探究与主动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与深刻,通过师生与生生交流,构建了和谐的学习环境与良好的群体关系,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及时的解答,进而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与高效运用,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进而利于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李曼菱.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曾富艳.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3]周睿.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07(8):10.

作者:陈铭敏 单位:莆田第三中学

第六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创新实验活动,开展课外拓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

自古以来,儒家一直信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经典理念,创新是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高中阶段是培养青年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育学生基本的创新能力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是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教育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中课程价值、内容的设置日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且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提升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这也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工作需要由刚性转向弹性,更加注重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我国民众的综合素养是新时展的要求,提高国民生物素质使国民能够运用科学的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从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启迪,进而更好地运用到学生的实践当中,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3、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承接初级教育阶段的知识学习同时又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本学科知识,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开拓空间。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教师在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安全教学节奏与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建立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1、转变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单方面灌输教学理念,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而非主导者,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等的观察,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改变课程讲解进程。总之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打破灌输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需求,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

2、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还要从课程安排入手,这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高中生物课程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呈现,每一模块设一内容主题,而不规定具体“知识点”,这也就为教学留出了极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因此教师可以按照学生掌握程度对所教课程进行设计与选取。比如,针对于“生物科学与社会”这样的知识点,可有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宜的部分进行选学,可以选择接近于现实的“生物或工业”作为侧重点。同时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教师也可以根据生物技术、生物学的发展情况适当地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物科技发展情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新实验活动。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是使学生首脑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实验,在创新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例如,当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后能够发生特定的生物反应,要证明蛋白质是组成唾液淀粉酶的主要成分,只需要在实验当中将浓硝酸滴入唾液淀粉酶就能知晓答案。

4、开展课外拓展。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活动还包括课外的延伸,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开展讨论会、辩论赛的形式,延长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创造能力。例如,在选修二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可围绕“生物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开展讨论会,还可以“生物科学对人类发展造成的正面影响大还是负面影响大”为题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各抒己见,挖掘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在潜移默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生物课程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对现行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生物学习以及其他各科学习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丽艳.高中生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华少年.2016(06)

[2]吴新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4(02)

作者:黄晓凤 单位:鱼台县第二中学

第七篇: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生物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改以后,高中生物教学得到了空前的改善。教学观念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教学目标设置也更加合理,使课堂氛围也逐步提升。但是,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的开展。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而找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高中生。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中生;改革策略

高中生物课在高中阶段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好生物对于高中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形成生物应用技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因此,高中生物教学有责任根据社会的需求改变教学策略,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提升,教学手段得到优化,更加注重高中生的主体地位,使生物课堂氛围有所改善。但是,高中生物教学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侧重基础性教学,关注的是高中生对基本生物知识的掌握,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单一,脱离生活实际,不够重视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等等。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打造高效开放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成为每一名生物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本文根据笔者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尝试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以此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虽然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被积极地推广,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生物教师自身素质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枯燥单一,使新课改无法真正的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同时,还有一些生物教师容易产生偏激的极端思想,过分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把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高中生进行,虽然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言权和自主权,但是教师却处在旁观者的位置,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地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存在的,生物教师必须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引导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显然,过度地以学生为中心是不可行的,是背离新课改教学理念的。

2.学生对生物课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低。长期以来,高中生物课一直不受学生的重视,学生把生物课作为一门副科看待,很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生物学了以后也没什么用,因此在潜意识里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及时完成生物教师安排的练习或者作业。同时,学校为生物课安排的课时量较少,很多知识都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使得生物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且生物课一般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课或者下午第一节课,这正是学生饥饿和犯困的时候,学生难以专心听讲。另外,高中生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上,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在生物课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这种情况极大地阻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

3.生物实验形同虚设,忽视对应用技能的培养。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许多高中生物教学仪器、实验药品缺乏,实验室基本设施不完善,教学资金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常教学实验的需要,使得正常的生物实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各种生物实验或者演示实验都难以进行,大部分实验都改成了教师口述,学生记实验、背实验,并且生物教师通过题海战术巩固学生的记忆,以求学生在考试时取得高分。但是,随之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高中生动手操作能力下降,实验教学形同虚设。还有很多高中生物实验需要的周期很长,难以在课堂内完成,例如种子的萌发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等,教师对待这样的实验往往是一带而过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策略

1.创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要注重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无论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还是忽视了学生的作用都是与新课改不相符的。同时要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鼓励高中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生物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情境,推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意识。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要做课堂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切实让高中生喜欢上生物课。

2.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兴趣。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高中生物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但是,一直以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资源都仅局限于教材中,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其实,生物教学应该增强与互联网、多媒体、社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发和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视生物教材。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实验探究、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培养高中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帮助。生物教师要做到活用教材,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只有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有效地做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

3.搞好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生物课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实验的支持,因此上好生物实验课也是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重点。生物实验具有培养高中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具有培养高中生开发潜能的作用。教师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合理规划实验步骤,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小结。同时,还要加强对实验的重视,避免“不做实验,只背结论”的错误方法。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实验的有效结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从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上好每一节生物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怀平.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俪人:教师,2014(23).

[2]吴寿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学园,2012(23).

作者:高志强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