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10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10篇)

第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新媒体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逐步成为青年学生交流分享和学习的新平台。新媒体正在通过其构建的虚拟网络世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逐步结合和关注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积极研究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占领新媒体阵地,使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不断拓展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策略拓展

当前社交网站、BBS论坛、微信、新浪微博等新兴的自媒体收到了青年大学生的广泛推崇,移动互联网设备已经变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种类繁多的网络搜索技术为大学生的学习资源获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新媒体所营造的网络世界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生生活的所有领域。新媒体正在通过其构建的虚拟网络世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同时,新媒体所具有的个性化、普遍性和交互的便捷性等典型特点,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机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1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1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不良信息侵蚀大学生身心健康互联网的信息多种多样,参差不齐,其中必然包含了不利于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例如反动言论、暴力色情信息、谣言等虚假信息,由于此类信息对用户眼球的吸引力较大,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一定恶劣的影响。2)导致大学生信任危机网络中虚拟的交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躲避现实问题。尤其是互联网中包含的虚假诈骗信息或是新闻,使大学生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戒备心理,缺乏安全感,同时在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缺乏信任感,易造成对自身的真实感受和信任感产生怀疑,不利于融入到真实的社交关系圈中,从而由内而外产生信任危机。3)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高等院校是各种思想浪潮汇集的地方,同时大学生极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无屏障性”的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海量的夹杂着各种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思想媒介信息,其中肯定会涵盖传统意义上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相悖的不健康思想理念。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成型,极易受到不健康思想浪潮的冲击,从而对自身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造成偏差。4)弱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为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平等获得知识的平台,也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此种局势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知识资源获取方面的强势地位,而且年轻人对网络资源的获取效率和接受能力均高于教育者,导致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含量、权威性、控制能力和舆论引导的地位受到了冲击。而且由于教育工作者性质的关系,其接受此类信息的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2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地获取大学生的内心思想动态,及时地了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领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主旋律思想教育,并以此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引导方法,是学生构建完整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新媒体作为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分享平台意义重大。2)新媒体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新媒体可以实时为大学生提供国内外最新的时政新闻资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新媒体极强的时效性必然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条件和繁琐程序化约束,更加高效地传播思想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3)新媒体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新媒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特点的场合,能够方便地不受地域限制的接受最新的国内外信息。同时,新媒体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不对等地位,削弱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利用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思想控制领域,这必然对传统教育模式造成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与新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充分抓住其带来的改革机遇,深入挖掘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发展点和切入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具体的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高校要增强阵地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在经费、环境、体制方面提供相应服务和支持。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重构校园网络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系统,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国家主旋律精神。2)强化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变化,改变教育理念,重新进行职业定位,以全新的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和积极互动。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熟练利于网络语言和资源进行舆情分析和思想引导,尽力掌握互联网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教育者要全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可以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网下活动相结合,增加活动的互动性。3)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掌握微博和博客资源。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引领者,必须充分利用博客、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在上面发表自己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得体会,虚心倾听学生真实的心声,弥补自身的不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当下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积极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互动,网下开展各类对应的活动,充分调动起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4)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接受信息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其人生阅历和判断力相对不足,疯狂的求知欲可能会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世界观产生偏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以开展专门的课程对新媒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使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力和理性程度。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言论责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意识及相关法制观念,在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同时自觉遵守国家对新媒体的相关行为规范。5)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高校应当建立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监督体系,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的网络新媒体服务搭建完善的“防火墙”,可以对网络中不安全或者不健康的资源进行屏蔽,舆情工作同时可以及时捕捉新媒体资源中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情况,尽快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构建与由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班级干部组成的网络舆情监测实体系统,与网上的舆情监督机制相融合,构成反馈舆情监督链,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结论

微信、QQ、新浪微博等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正日益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新媒体正在通过其构建的虚拟网络世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价值判断、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逐步结合和关注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积极研究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占领新媒体阵地,使新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不断拓展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任家瑾,杨晓春.浅谈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11):158-160.

[2]张静.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媒体素养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68-69.

[3]夏建刚.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及其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53-54.

[4]郝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J].技视界,2015(13):206-206.

[5]杨琦.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特点及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4(5):6-6.

[6]马永泽,黄欣.“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26(3):34-37.

[7]冯赵建,王宇,李志.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法制思想教育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8):185-185.

[8]张景雷,刘志芳.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与应对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6):34-35.

作者:杨迎 薛云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将心理咨询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纳程度。目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存在参与主动性较差,部分学校对于心理咨询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要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创造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营造促进大学生参与心理咨询的氛围,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概述及其作用

(一)心理咨询内涵

心理咨询主要兴起于西方,发展至今已经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当前对于心理咨询,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西方各学派对于心理咨询有着不同的说法,主流的思想家大致都认可的对于心理咨询的定义是这样的:心理咨询主要是采取教育的模式,而不是临床的或者医学的模式。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人,这些人只是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帮助而已。而心理咨询专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这些人如何采取新的行为去减少或者是避免这些压力,从而帮助这些人最大程度上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咨询是一种通过心理上的援助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行为,心理咨询的重点是促进咨询的对象完成自我心理的发展,更好的去适应社会。我国的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咨询的研究也是较为透彻的,虽然也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但是大家都普遍认为心理咨询主要就是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咨询对象解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危机以及心理负荷,从而实现咨询者能够自强自立的一个过程。综合我国与西方学派对于心理咨询的研究,我们可以为心理学做如下的定义:心理咨询是指具有一定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与方法,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提高来访者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二)心理咨询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关于心理的教育很少被关注,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对心理咨询忽视的局面。以往的道德教育大部分都是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与身边周围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对国家、集体利益的维护,但是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关心不足,例如对学生面临挫折时的指导。将心理咨询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拓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仅能够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弥补了以往因为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大学生个人心理发展思想中存在的漏洞,大的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有助于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加强受教育者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保证健康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咨询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另一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重视对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及引导,虽然这种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生对于外在力量的服从,过于重视社会本位,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及自身的心理特点。心理咨询运用最新的心理学成果,关注咨询者的心理需求,并且舍身处地的为当事人着想,了解当事人的行为动机,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行动依据。将心理咨询问题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方面大大的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也通过心理的方式拉近了咨询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消除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触心理,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接纳程度[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较差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并且有些学校还会定期的主动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但是许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辅导的能动性较差。由于长时间的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学生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把学习任务搞好,并且一旦有心理压力,出于羞涩等原因,一般都不愿意跟别人吐露自己的心理问题。当前大学生还是存在着不能及时的认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不会积极主动的寻求心理辅导。经调研,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有心理疾病或者有心理障碍的人才回去看心理医生,或者遇到了困难自己不能很好的解决困难的人才会去看心理医生,这种观念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到心理咨询中来的积极性。大部分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将心理压力埋在心理,只有感到特别大的压力或者特别专业性的问题时,才会寻求心理咨询。

(二)部分学校对于心理咨询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学校参与心理咨询的主动性较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管理者只重视对教学环节的把握,认为专业的教育才是大学教育的重点,不能站在为学生综合素质考虑的角度出发。有的大学虽然也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足,这些心理咨询室往往都处于闲置的状态,甚至个别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上级的要求,为了应付检查,心理咨询没有被真正的应用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去。有的管理者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主动性,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运转等环节不够了解,有的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心理咨询服务人员的数量与大学生实际咨询的需要不成正比。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并且不是很容易能够看到产出,短期之内获得的成果较少,所以愿意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较少。并且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大多属于兼职,基本都还会从事一些其他的岗位,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团委等等,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服务。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开展较为落后。

(三)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人员缺乏应有的素质

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当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之后,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开展思想政治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首先要具备基础的思想政治水平,最好是从事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因为这些教师有着长期做学生工作的经验,对大学生的性格、办事风格以及心理问题的种类有着较深的了解,能够更好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在具备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同时,也要求这些人员具有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因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性特别强,要求从事心理辅导的人员精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心理测量学、与心理障碍学等专业知识,由于受专业知识的局限,往往不能用专业的知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候甚至会给学生造成误导,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当做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开展,容易凭经验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喜欢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做出评判与结论,或者干脆只运用心理测评工具来进行测评工作,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开导[2]。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心理咨询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与学生都要改变观念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应当改变观念,树立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活动中来的新理念。学校首先要加强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的提高自身认识,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的投入力度。学生也要转变自身观念,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因为传统观念把心理咨询者认同为有心理疾病,导致了一些学生不敢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破除学生传统的观念,打消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顾虑,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且能够通过心理咨询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理想缺失,认为前途较为迷茫的状态。

(二)要创造利于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

学校要积极的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规章制度。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如果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的支持,不可能很好地做到科学化与规范化。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以及专业技能等知识的测评,保证其有足够的资质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在后期还要定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也应当提到工作日程当中来,各高校要明确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性,要落实心理咨询机构的编制问题,从落实编制让心理咨询机构正式成为大学的组成部分。心理咨询人员也应当占正式的编制名额,这样才能保证咨询人员的稳定性及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心理咨询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应当得到提高,要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心理咨询系统。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验室、电话咨询设备、录音设备、电脑网络等等。对于有心理疾病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心理咨询室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且要及时的对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另外要将心理健康测试结果通知学生的辅导员,让辅导员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程度,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学校还应当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当前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最大的因素就是缺乏专业的高水平工作队伍。学校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来吸引高素质人才。以往因为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不重视,导致了心理咨询队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学校要加强对人才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重视,心理咨询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起来,实现全面的发展。

(三)重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咨询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思想政治水平有着较深的了解,对学生群体相当熟悉,并且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大量的一手感性材料,如果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后期工作的开展将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教师都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经验,但是由于缺乏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使得这些经验不能被更多的教师所使用,也就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各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咨询经验的总结,结合本校实际,在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通过经验总结,对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得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经验教训能更多的应用到工作当中[3]。

(四)营造促进大学生参与心理咨询的氛围

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受外界的影响较大,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宣传,促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心理咨询,营造一种积极的心理咨询校园氛围。学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相互配合,充分的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校报等各种传播媒介,积极的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这些宣传渠道能够从多种感知的角度促进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让心理咨询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畏惧和误解,让学生能够更加坦然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氛围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展宿舍文化评比活动,通过文化的评比,向学生多宣传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知识,并且拉近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一旦有心理压力可以及时的跟寝室同学沟通,获得同学的鼓励支持与安慰。亦或者可以采取心理征文、心理文化沙龙、心理群、心理电影俱乐部等方式来实现良好心理咨询氛围的创建,积极的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动态,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采取积极的措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涌.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24

[2]易遵尧.心理咨询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33

[3]陈增堂.关于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体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7.

作者:何前进 黄开亮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通过互联网表达政治立场,阐述政治意愿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点,系统总结了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并就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据统计,截至2015年初,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5亿人次,互联网的普及率接近百分之五十。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也为民众参与政治生活搭建起了心得更加便捷的平台,随着网民数量的日益壮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日益扩大。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特点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

政治参与也被称为参与政治,是指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各种合法方式表达政治立场,阐述政治意愿,参与政治活动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够对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网络政治参与,顾名思义,是指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互联网媒介参加政治生活,参与政策制定实行并对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产生一定影响的政治行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便捷性、平等性和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政治参与方式,并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渠道。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1.网络政治参与身份的隐匿性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要求公民必须以真实身份经过各种严格的流程来参与政治活动。而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方式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不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条件的限制,公民用一个昵称就可以代替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就降低了对个人身份的认证要求,扩展了公民的言论空间,每个参与主体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见解。

2.网络政治参与过程的难控性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速度迅速,传播渠道多样,传播范围极广,是个庞大的空间,充斥着各种未经过滤和加工的信息,这就为许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互联网传播非法信息,对社会舆论导向产生负面的影响以实现其非法的目的。这就加剧了互联网监管的不可控性,一定程度上给政府的监管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了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

3.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允许网络政治参与主体表达真实意愿,管理者和参与者之间也不在是你说我听的被动模式,互联网为政府和民众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政府能够更加直接的倾听社情民意,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也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4.网络政治参与动因的复杂性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充分释放,由于参与主体的利益需求不同,使得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动因表现出复杂的特性,很多参与主体仅仅是出于宣泄自身不满的立场,情绪化严重,将网络参与政治视宣泄情绪的工具,不能够理性冷静的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削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实效性,不利于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但是,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虚拟性已经远远超出身心正处于发展期的大学生们的驾驭能力,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极容易被不良政治力量煽动和误导,引发诸多问题。

(一)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判断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大量虚假信息在受众之间传播,这些信息真假难辨,数量庞大,加之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审查监管机制尚在完善之中,许多不良信息依然有传播的渠道,加大了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因素。大学生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力军,具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由于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对虚假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被其误导煽动,进而表现出情绪化、不理智的现象,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

(二)互联网的虚拟性削弱大学生政治生活参与感

互联网突破了旧载体对信息的控制,拓宽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但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的政治参与形式,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削弱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直接的政治体验,缺少了政治参与过程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脱离了现实政治环境。同时,在互联网匿名环境下,政治参与者都具有一定的伪装性,很多人不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削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可信度。这种不良的参与方式弱化了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社会属性。不可信不负责的网络政治言论环境很可能造成大学生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适应和对现实政治参与活动的无所适从。

(三)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网络意识的转变

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急需一个表达自己观点意愿的窗口,互联网恰恰满足率大学生的这一要求,他们可以通过发表微博、朋友圈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生活中某一问题的看法。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通过互联网及时捕捉学生政治思想动态,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引导大学生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这就更加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网络政治文明在观念、方式、方法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一)坚持因势利导,将不同的思想言论引向正确轨道

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网民身份的匿名性和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使得部分网络论坛成了一些偏激观点和情绪发泄的窗口,有些网民将其视为有效的心理宣泄方式,但不排除部分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的合理的情绪化的宣泄可以及时反应大学生在现实中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实中的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并予以及时的解决。针对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争议性和的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广泛收集学生观点、发挥集体思维的优势,将观点进行必要的分类,给予学生充分阐述自己观点的空间,尊重学生言论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讲究说话的艺术,把学生们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引入正确的轨道。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观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的热度日趋上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教育。政治观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根本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判断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政治责任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要规范自己的言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冷静理性客观的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引导网络中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有序的参与网络政治生活。

(三)利用好网络平台,做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今,随着智慧校园的兴起,通过网络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这可开展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正在互联网传播的舆论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与交互性,调动更多学生参与讨论。同时,要做好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要将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使其成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并引导学生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对学生错误的观点予以正确的指导。在对学生进行的网络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干部,学生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论影响其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成集体舆论的合力,营造出良好的自我教育的集体氛围,让学生深切的体验到如何有序参与网络政治生活,从而达到帮助大学生提高现实政治参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生.浅析高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

[2]戴锐,马文静.网络政治参与与青年政治意识的发展[J].学术交流,2013(02).

[3]兰宏伟.网络政治参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

作者:杨梁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第四篇: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诞生了许多新兴的媒体平台。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肩负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微博诞生于2009年,随后这种网上交流工具迅速被关注,继而成为最受宠的网络社交工具。在微博的使用人群中,大学生的比例相对较大。在日程生活中,微博给大学生带来了最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提升了大学生之间和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对信息和知识有更多的获取渠道,从而对个人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微博的普及和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体系。但是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微博的普及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部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做初步分析,并且对其对策进行浅析。

一、微博的诞生意义

微博最早诞生于美国。微博,即卫星博客的简称,又被称为“围脖”,2009年开始在中国迅速普及和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主流媒体,得到了社会和大学生们的广泛认可,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微博对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对个人社交圈的扩展都有很大的提升。微博传播到中国的时代,中国科技技术和人文水平也提升到了稳定的阶段,手机的普及在2009年以后,也达到了将近饱和的状态。而微博的允许用户则是通过电脑、手机等使用者。微博用户可以通过wER、wAP和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及时更新信息及分享到个人组建的圈内,或者分享给目标人物或更多。自微博的普及和大范围推广以来,自2011年10月份,我国微博用户总量已经达到了2.498亿人,成为了世界微博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微博的诞生及普及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使原本忙碌于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的个人得到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对朋友圈的扩展和个人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任何一种事物的诞生都存在者双向胜的影响。随着微博的普及和应用的逐渐提升,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纯在者两面性。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微博的应用特点特别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想特点。当代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和人格特点的约束,人际交往圈子普遍局限在校内。而微博的应用则使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受用者,砸微博交流平台上可以各抒己见,书法个人情感,吸收前沿的知识和思想从而树立个人的人生目标。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对学校的各类信息实时掌控,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其次,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组建自己的社交圈分享自己的各种生活,以疏解现代人的思想压力。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前卫,对明星的追捧和对现实生活的各种不满也可以在微博平台上找到倾诉的对象,同时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明星进行互动,这也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调整好生活状态,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学习和压力。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在微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避免不了消极影响的出现。微博的平台不只是针对大学生个体开放的,而是全面通用的一个软件。所以,在微博传播的信息中就不可避免的传播一些腐朽的、消极的思想。这对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对消极和腐朽性的社会思想的辨别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难免会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严重的消弱了大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其次,在当代复杂的社会信息影响下,大学生对微博的关注主要是达到玩游戏、聊天和接收新鲜事物的目的。由于我国法治建设对网络传媒非法传播打击力度不够,难免在微博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良信息的人侵,这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挂念的正确树立。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利用微博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互联网和科技传媒当道的时代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互谅网的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的熏陶。(1)通过对微博特点的升人了解,我们应该利用微博的特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微博自身的传播方法和应用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微博媒介的传播思想,以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对大学生进行解读和教育。这就需要校方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网络技术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成监督和引导,利用微博等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举例生动形象的解读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道德信念和社会现象。(2)低语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把校内微博和教学者个人的微博做正确积极的定位,以积极和有感染力的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进行熏陶。并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把微博平台作为无拉近师生关系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个人思想政治理想做进一步了解。(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以能够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系统。把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贯彻到微博当中,引进专家参与校园的微博建设,以打造高素质的微博教师队伍,把微博的积极影响因素发挥到极致。综上所述,通过对微博特点的深人了解,以及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微博是信息时展的产物,具有新型媒介的各种优势,对大学生的影响更是涉及到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所以,加强微博在大学生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发展的必要措施。

作者:杨辉 单位: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第五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和种类逐渐增多,也逐渐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交际方式,对其思维方式与性格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分析了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影响

新媒体指的是在新技术体系支撑下形成的新媒体形式,比如数字报纸、微信、微博、互联网等。近年,随着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充斥到了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大学生作为新事物以及时尚的引领者,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利用最广泛,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对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新媒体的创造性以及无限时空的交互性给当代大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能力同世界一同成长的空间,同时,新媒体中充斥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其沉沦和迷失。

一、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的使用造成大量外来信息的入侵,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些冲击。新媒体技术具有易传播、素材来源广泛、无限时空的特性,受传统的民族、语言、地域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很小。所以,目前大量的外来文化传入了我国大学校园,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和思维习惯产生了一些影响。而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腐蚀我国青年一代,将一些色情、暴力的文化通过新媒体传输我国大学校园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扭曲其价值观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极端,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另外,还有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考试舞弊,或者利用新媒体技术匿名发表一些攻击性言论,对建设和谐校园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2.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削弱了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增加了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媒体开始逐步市场化,一些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编造一些低级的、虚假的新闻迎合观众。这不但损害了大众对媒体的印象,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造成伤害。事实证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减弱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增加了大学校园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必须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经严重滞后。随着相关领域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无限时空的特性使真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很多,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这种虚拟时空的存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影响,其思想独立性正在逐渐减弱。目前,我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革,导致其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对新媒体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学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1.转变观念,了解并运用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来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与工作理念,去除传统教育工作中已经不符合时代特色的环节和因素,确立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教育观。在未来,为了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深对新媒体的认识,提升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力。

2.创新传统校园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出来。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大学风气逐渐变得更加开放,大学生能够组织和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丰富多彩,活动形式逐渐由组织型朝着自发型改革。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这种转变,不断地调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形式和策略,使其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和认可,以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强制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充分分析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特征,运用新媒体的特色因材施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个性新发展。而新媒体由于其传播和素材优势,可以非常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充分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的选择和规划,充分认识其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其进行解决。例如,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微博等新媒体,以网友的身份和大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这样更容易了解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性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4.增强对校园内部网络的管理能力,做好网络监督工作,提升队伍整理素质。据相关调查表明,新媒体中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资料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互联网技术深入了解,了解其在校园中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网络管理与网络监督,对于一些网上错误的言论要积极进行纠正,对于恶意的一些有害信息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进行严肃处理。要在大学生中逐步确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引导其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使新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服务,提升综合素质。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给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给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充分了解并合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振祥.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2]余东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作者:宋卫军 单位:唐山学院

第六篇: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段深入,新媒体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对大学生思想上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个人理想、信念、道德素质养成、独立人格培养等方面都造成了影响。在新媒体开创的条件之下,搭建了更加广泛高效的平台,通过改变固化的相对关系,形成新的思维引导等方式,能够把新媒体的便捷和能效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把握信息时代下新媒体的契机,使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的挑战转化为新的动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摒弃旧模式下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方面,当然也要继承能够继续发挥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条件,创建崭新的教育模式,让师生能够共享信息时代的高效与便捷;新媒体网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一味追求新颖时髦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不可舍本逐末;为适应新媒体下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培养或引进相关人才同样不容忽视;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体系演变成人人乐意参与的新形态,但学生注意力的涣散也同样难以避免。

1新媒体视野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浪潮之下,让大学生随时随地能够接触到西方的文化,由于社会体制的不一样,西方媒体、学者对中国文化恶意攻击和影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冲击、排挤、抵触,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充斥在互联网之上,如何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尚未形成的思想体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显得尤其重要。一旦没能合理的引导和梳理,便会让他们的价值观扭曲、人格混乱。一时之间的好奇,由于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感染,西方思想又大肆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和敌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时间腐烂思想的滋生,后果不堪设想。

1.2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任用愈加严苛,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学生还没走出校门,已经能够感受到毕业之后的巨大压力。大学学业中,就业前景黯淡,使他们长时间处于难以排解的阴郁之中。现实生活难以寻求安慰,大学生普遍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在这里不需要背景不需要文凭,只需要按照预定的规则设定虚拟的身份和财产。一旦心中的苦闷得到释放,虚拟世界慢慢成为生活的依赖,难以自持,每天虚无缥缈,学习上的目标、人生的理想信念完全抛之脑后。

1.3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

长期沉迷在虚拟额网络世界,使他们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应有的角色,他们以为隔着冰冷的屏幕就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法律意识淡薄,他们为所欲为。沉迷在网络世界之中,使大学生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由于网络并非都是实名注册,使得网络监管难度加大,各种网络犯罪充斥在互联网之中,大学生既是网络犯罪的受害者也是实施者,他们自以为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肆意妄为。

2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1新媒体视野下开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和规制,把学生统一安排到一个教室,由老师备案讲述理论或者话题,没能够做到互联互通,集体讨论、交流协作而且涉及面极其有限,这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实质成效。[2]而新媒体的深入,不再局限于同一地点和时间,只要搭建实时互通的平台,可以随时与其他同学老师交流、探讨,还能准确的搜索到相关信息和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也符合新时代下学生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挣脱了原本陈旧的教育体制,能够和大学生的思维转变衔接上。

2.2新媒体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广泛、更科学

一般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无时效性,是由课程内容决定的。课程内容越具体、越新颖、有指向性越能带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做出方向性的指引。

2.3新媒体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角色的认定

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新媒体下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处于同一地位,可以不受主客体的限制,自然的进行交流和探讨。在新媒体的教育工作中融入新时代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不能被大学生认同的观点不允许被动接受,运用互联网的高效性、合理性、科学性,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赋予其时代意义。

3新媒体视野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确立的思想体系为主体地位,辅助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让大学生提高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通过开展树信念、扬文明,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够理智的对待外来文化,只要这样才能在新媒体视野下、各种文化的激荡下处于有利位置。

3.2大学生信息化教育素养的形成

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利弊的自我辨别,网络安全的警惕,互联网有关权利的保障等都需要在大学生中形成规范意识。当然,网络暴力的出现,大学生从众现象严峻,此时网络道德素质的养成同样不可偏废。唯有按照正确的引导,教育工作井井有条的开展,各项活动落实实处,才能逐渐培养大学生相关媒体的素养。

3.3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

新媒体的注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和高效性,致力于搭建功能齐备、信息安全、联接高效的一体化平台。[3]为响应党的号召,通过网络平台宣扬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创新和发展,坚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始终恪守的宗旨。网络的便捷能够更好的进行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把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作为检验标准。

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何顺应时代的需要,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的挑战。学校不仅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还要构建新的信息媒体平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把握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最佳时期,注重硬件设施的同时,培育出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导向的新的师资力量。让互联网的便捷、高效为大学生所用,坚决不让网络舆论、西方悖论、扭曲的价值观绑架大学生的思想。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陆续开展,在许多地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建立起来的全国实时互通平台,让高校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静.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新媒体研究,2015,13:19+28.

[2]欧阳明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21-22.

作者:周光玲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第七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基本思想保证,同时,它在大学生“中国梦”的基本教育中也属于基本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最为基础的方式在于将中国梦的所具备的时代内涵挖掘出来,以此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社会中所具备的基本驱动力。中国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展开的主要载体,可以把基本的实现方式、责任要义以及价值认同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中国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意义

“中国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它能带领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行走。只有闹矛盾以“中国梦”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才可以保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导向。同时,“中国梦”也是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它能为我国大学生提供确切的内容导向。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人,他们具备着非常强大的力量,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小康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中国梦”还能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相应的价值导向。“中国梦”是我国大学生人生理想确立的主要坐标,它能指引着“中国梦”与大学生的成才以及成长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我国的伟大复兴,这也是每一位国人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的理想把个人幸福、国家发展以及民族复兴紧紧地联系起来。只有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国家的发展前途,才能更加坚定复兴中华的信念。

2如何以“中国梦”为基本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与理论课内容结合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可以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中国梦”的基本历史。引导他们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了解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指导思想、理论支撑以及实现的基本路径,同时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梦”的先进性与必然性的特点。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认知水平。此外,还可以把“中国梦”的基本教育与大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加以结合,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到“中国梦”的实质精神,由于“中国梦”具备强烈的吸引力、号召力、亲和力以及感染力,所以,可以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相应的改革机会。把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贯彻到位,并将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政治说教与枯燥乏味的政治语言进行改变,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政治课堂中。在上课时,老师可以组织大学生们观看《百看潮、中国梦》的相关视频来让学生知道“中国梦”是怎么来的,以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精神动力、现实依据、依靠力量、实现道路与未来的具体走向,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梦”在我国未来实现的信念。

2.2展开相应的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国梦”实现的基本信念

通过各式各样形式的考察活动来为大学生们找寻“中国梦”实现的基本依据。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以及重走长征道路等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对革命先烈以及历史的缅怀过程中体会国家仁人志士与革命先列为了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目标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精神,并体会共产党在振兴中华征程中的坚定信念,提高大学生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信任。同时还可以展开对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相关考察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提高对于党的政策、路线以及方针的基本认识。使大学生们亲身感受国家的崛起,体会改革开放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让大学生增强相关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以及道路自信,在体会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除此之外,还要深入各个基层中展开主题调研的相关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于实现“中国梦”的自觉性。在我国,基层是大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性课堂,同时也是汲取力量与磨练意志的大熔炉,通过在我国基层中的调研活动来了解群众对于“中国梦”的基本看法与认识,掌握群众对于展开“中国梦”共同目标的努力,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认同与认知,在社会实践以及群众的结合教育过程中来坚定大学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以及与人民共奋进的基本信念。

3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基本思想保证,同时,它在大学生“中国梦”的基本教育中也属于基本组成部分。“中国梦”是以我国近代历史的基本发展作为主题,并以我国民族不懈奋斗与不断求索作为具体主线来向全世界展现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富民强所凝聚的巨大力量。在新的时期中,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则必须挖掘“中国梦”在我国社会主义中的时代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备的相应驱动力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倡导我国大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并且服务于社会。所以,“中国梦”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它们都是关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现代释义。

参考文献

[1]吕剑新,孙定义.以“中国梦”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48-49.

[2]韩继伟,戴国辉,高鹏.以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河北联合大学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2-93+121.

[3]徐柏才,崔龙燕.“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56-160.

[4]李世辉,陈波.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52-53.

[5]黄艺,张根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97-101.

作者:曾青 单位:南昌工学院

第八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新媒体时代随之到来。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大学生们也因此有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社会的需求。本文就主要围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展开分析,探究如何提高这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

1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从而影响了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在新形势下,我国各高校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构建完整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体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培养我国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教育事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在教育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承担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在当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中,教育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辅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2大学生与新媒体

2.1新媒体

首先,我们应该对新媒体这一概念有更深的了解,它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无线网以及卫星通讯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等终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有几大明显的优势,比如说:互动性强。人们可以对自己看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除了可以向传播者反馈信息意外,各个受众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新媒体出现以后,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信息,真正实现了全球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媒体。

2.2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这一学生群体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大多是是在初中时候接触网络,甚至有些从小学就开始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平常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新媒体的产物,他们利用网络查询学习资料、和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通过网络视频或网络游戏等减缓日常的学习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目前大学生们已经是人手一台的状态,他们是移动设备拥有率最高的人群,随时随地能利用网络资源。总之,在大学生中使用最广泛的媒体形式就是新媒体。由于新媒体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能够为大学生带来很大的便利性。一般来说,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技术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第一,获取信息。由于新媒体技术具备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的优势,它有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新闻、娱乐、体育等各方面的资讯,从而丰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满足他们的休闲需求,更重要的是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获得很多学业方面的有用的信息,查询学习资料、辅助作业的完成等等。第二,实现人际交往。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达到人际交往的目的,他们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一些日常动态,既能时刻记录自己的生活又能吸引具有相同爱好价值观的好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凭借其明显的互动性、广泛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再加上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他们的自控力比较差,还没有树立明确的三观,对海量的外界信息的辨别力不够,这就需要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

第一,树立使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于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教育手段,从而加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这样也能够实现交流性教学目标。第二,建设积极向上的教育平台。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我国各高校都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平台上,通过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各种信息,用新媒体传播媒介向大学生们传递正能量,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第三,提高老师的媒介素养。各高校要想引领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必须从提高老师队伍的媒介素养做起,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时捕捉、分析传递新的信息,培养优秀的媒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促进思政教育工作。

4总结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大学生具备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向学生传授新媒体相关知识和信息,引领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芳,阳黔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增强理论自觉、自信中的特殊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黎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自觉性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中文信息,2015,(4).

[3]朱磊.陈云在财经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

[4]张云浦.让思想政治课奏响生命之歌——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之探索[J].科教文汇,2014,(14).

作者:李堂 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摘要]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从近几年的工作来看,大学生数量虽然不断增加,可是大学生的行为以及言谈水平不高。很多大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未能将中国传统礼仪发挥出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的矛盾及冲突,各方面的隐患比较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减少过往的不足。针对中国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国;礼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长久的发展和积淀,我国的教育体系日趋健全,开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希望能够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从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看,虽然整体上趋于稳定,可是出现了较多严重的问题。例如,某些学生在出现了各种矛盾、冲突以后,可能会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都需要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中国传统礼文化包含的内容较为深刻,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相信能够得到较好的成就。

一、中国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其在主观的指导和思想纠正层面上是比较强烈的,如果是运用了生硬的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在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中国传统礼文化,是先人总结的智慧,经过了无数人的加工和整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中国传统礼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后,将产生积极意义。首先,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内容较多,同时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开展客观实际的分析以及具体案例的对比,从而让大学生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含义。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传统礼文化能够获得更多大学生的欢迎,毕竟其是先人的智慧,已经得到了论证和肯定。其次,现下的很多大学教师,呈现为两极分化趋势,年轻教师资历浅,在教学成果上不显著;年老教师资历深,但是在教学上非常生硬。所以,中国传统礼文化在有效运用后,能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缺进行填补处理,满足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进而在思想政治层面上,拥有更高的觉悟,不仅可以与自身的生活、工作、学习相互融合,同时在互相讨论、研究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正确的言谈举止行为来完成,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二、中国传统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必须由此来更好地培养人才,保证国民素质得到较强的巩固。中国传统礼文化在融入时,并不能通过生硬的方法来完成。而是要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实施深度的改革。例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行了深度探讨,同时还会列举大量的社会不良案件,由此来衬托出思想政治的突出性。

(二)开辟网络教育阵地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确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未对网络阵地进行开辟,最终的教育则很容易走向错误的道路,失去较多的支持。笔者认为,除校园网络建设外,应及时净化网络环境,因为网络作为一个集散地,其信息鱼龙混杂、信息量大、内容过于繁杂,加之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思想教育者应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加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大专题论坛、网络平台、校内网以及QQ群等,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广大学生开辟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本文对中国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讨论,现下的很多大学教育,在本质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整体上能够对大学生负责。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不再集中于理论化的内容,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各方面的教育均获得了较大的进展,整体上的工作符合预期效果,相信日后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2013(14):14-16.

[2]李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284-285.

[3]董建,王丽君.“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2-115.

作者:朱晓琳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第十篇: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网络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体验。时至今日,微博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以独特的功能优势备受广大师生青睐,其应用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本文在对应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微博应用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应用;问题;优化对策

21世纪大学生个性张扬、追求自由,对新鲜事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为其深深吸引。在微博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大学生如鱼得水,可以自由抒情感伤、表达意愿、评论生活,其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应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合了大学生兴趣爱好,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有关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1应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应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常态,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其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信息利用不充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一个个知识点串联组合起来的,其内容设置好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学习效果。微博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特质就是集合了大量信息资源,它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然而,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未完全将微博的这种信息传播优势发挥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略显单调、枯燥,与受众需求契合度较低,很难吸引大学生关注。例如,部分高校在微博教育平台上的内容多以政治观念、思想意识、法制建设等为主,缺乏创新性,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恋爱、交际、婚姻等信息却少之又少,与教学课堂重叠的内容,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关注兴趣。而部分高校的微博内容,表达形式过于拘谨、严肃,信息传递方式简单、僵硬,缺乏应有的活力与创意。

1.2师生互动不到位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基础之上。微博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开辟了师生互动新通道,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但是现实生活中,高校虽然纷纷开通微博传达思想政治信息,却未改变传统方式,单向信息,学生评论得不到及时回应,大大弱化了学生参与兴趣。而有些高校设置的微博话题过于迂腐,吸引力不足,难以激发大学生的讨论热情,微博互动难以持续进行下去,最终沦为形式化工作。有些高校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微博互动举动,并由专人负责更新相关内容,但是大多以官方态度进行说教,与学生讨论的深度不足,同时无形中也营造了一种尴尬、严谨气氛,导致学生因受压迫而无法畅所欲言。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微博应用的对策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微博应用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2.1丰富微博内容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范式,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要尽快占领微博舆论阵地,弘扬社会主旋律,应用微博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辐射范围,将之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当中去,与课堂教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微博信息资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就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实力印证,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由其自行探究、领悟其中的思想观念,进而加以掌握。此外,高校本身要定时更新微博,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并以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出讨论话题,必要时附带相关图片、影像或视频等,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在此之后,高校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认真分析微博评论,找出其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及心理问题等,将这些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作正确的引导或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2加强人才建设

教师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又是微博应用的参与者,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应用实效。因此,高校必须要审时度势,深刻认识微博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及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具体而言,高校应将微博应用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以新概念、新方法的形式介入教师教学工作,并考察其实践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树立他们良好的微博应用意识,提高其应用素养及能力,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同时,高校还应组建微博互动团队,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时刻关注微博动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分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实时引导教育。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重自己语言表达的方式,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微博互动氛围,促使学生畅所欲言,以尽可能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状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势所趋,其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因此,作者希望各高校秉持创新改革的精神与理念,积极推动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可结合本文论点,认真审视自身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微博应用策略,从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应用微博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152-153.

[2]吴春岩.基于微博应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2):41-42.

[3]杨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3):7-8.

作者:王爽 单位:沈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