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为不断适应行业人才需求,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培养应在充分了解行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应本学院的建筑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建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的鼻祖San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适者生存,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

经过对本省和外省在我省开设项目的105家企业发放问卷调查,收回102份,有效问卷98份。改问卷有效。经总结,现阶段建筑类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职业技能熟练度不高

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存在基本职业技能熟练度不高。学生对于在校学习的职业技能不能完全融会贯通,尤其在其识图、资料管理、材料检验和材料实验方面熟练度不高。然而,对于参加过校内外技能大赛的学生,该技能却完全可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要。

(二)集体意识不高

现阶段大学生均为90乃至00后,其个性鲜明,但因其家庭教育宠爱较多,不懂得如何与集体相融。进入企业实习或工作后,相当一段时间无法融入企业团队,知识其工作受阻和与人交流不畅,为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另外,学生个性较强,对于企业的部分管理制度不能理解,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能很好的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容易出现稍有心理不顺则立即跳槽的尴尬现象。

(三)理想价值不高

因学生理想观念淡漠,对于自己的未来及事业的期许不明确,则形成了工资为上的现行价值观。对于企业提供的学习和发展机遇不能提高的培养自己职业能力的高度,随着工作时间稍微延长则出现和企业谈待遇的现象,一旦企业不能满足其对待遇的要求,就会出现跳槽的现象,致使企业进场出现岗位空缺,人才培养容易缺流失严重。

(四)个人素养不高

现阶段建筑类专业学生对于个人素养认识不够,经常性会因为个人心理落差和我行我素给企业管理带来麻烦,使企业对于进场的学生仍然要延续保姆式管理方式。另学生不善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不能正确理顺自我心理影响因素,常常出现“说走就走”的现象,我行我素,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置若罔闻。

三、培养模式探索

既然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则培养目标应直接对标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标准。根据本课题组调研反馈,结合我校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实际学情,提出“一基三步”的培养模式。“一基”则是基于企业对于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和学生学情,“三步”则是将职业素养目标分解到学生在校的三个年级,分步实施培养。

(一)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需求

1.熟练的基本职业技能

作为高职建筑类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建筑类职业技能,并能实现与岗位需要零对接。例如:建筑类专业高职学生均应具备熟练的识图能力,材料检验和材料实验模块制备的能力,具备基本的质量检查能力等。

2.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

建筑业有其独有的行业特性,就是必须各专业、各岗位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应在校学习期间着力培养其团队意识,懂得如何与他人或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3.具备远大的理想信念

建设行业有其行业特质,就是需要从业人员在一线以远大理想信念作为支撑的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作为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应在校期间就明确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可以一时的得失或待遇差异动摇其从业信心,导致半途而废,职业生涯之路坎坷崎岖。

(二)在校期间的培养方式

第一步:学生入学第一学期以“明心立志”为主题,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以入学教育,专业介绍,校友报告和立志教育等活动为载体,在学生心中确立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步入社会,更好的从事本行业的各项工作。并且,要求学生在参加完专业介绍和校友报告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初步确立一个未来5年的职业目标,并以此来督促自己。第二步:在校第二、三学期以“筑基蓄力”为主题,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校级技能大赛,学团干部竞选,青年志愿服务,假期专业实践锻炼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和个人素养培养的基础。利用各项活动,提高个人素养和团队意识、与人沟通能力,发现个人存在的影响其职业素养培养的明显缺点,制定相应的个人职业素养培养方案,量身打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第三步:在校第四、五学期以“强能赴岗”为主题,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就业与创业指导,强化实习实训练习,专业实践锻炼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优秀校友报告会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职业技能训练,根据个人个性特点明确即将步入的工作岗位,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作为自己即将顶岗实习和未来就业的单位,并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企业文化逐渐融合,以期步入企业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全力以赴发展个人事业。

四、建立职业素养考核体系

在明确每一步的培养主题和目标后,根据每一步的目标分解到具体活动或项目之中,建立有学校、家长、企业、老师共同参与的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对建筑类专业学生每一步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实施动态考核评价,利用数字校园、网络平台将考核结果第一时间直接反馈给学生本人。由专业指导老师和学生辅导员与学生一起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并督促学生执行落实,切实将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另对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实行竞聘考核制度,使每一位参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教师均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工作,并充分发挥各老师的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保驾护航。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6个学期,其中,第六学期还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且成果很难量化评价的教育工作。其需要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各尽其责,细致耐心的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高职土建类学生职业素养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6):35-37

[2]李金国.高职院校建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156.

[3]武海燕.关于如何培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探讨[J].装饰理论,2018(6):227.

作者:董宇毅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