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

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二者的区别

(一)信息素养教育主客体的位置产生了变换

主客体的变化有事也会出现在培养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但总体而言,主体一般处在主导、权威的位置,而客体的主体性较弱,受主体压制,难于发挥。但在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中,则更多强调主客体的关系采取平等互动的原则,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二)信息素养教育相关道德因素的差别

以道德的眼光分析来看,两者的道德主体及有关道德要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别。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逐渐脱离社会相关因素的干预和控制,人们有关道德意识观念相比从前更为淡薄。以新媒体作为主体的道德关系包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交往变得更自由更简单。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人们相互交流的新方式相应而生,像是人气最高的腾讯QQ、微信、博客等,这些方式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交流观念,使得人们的交流不再受到文化差异和地域空间的影响。

(三)信息素养教育介体不同

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多利用多媒体等方法手段,使得内容相对传统而言更为全面丰富,且受教育者感受教育内容时更加生动立体化,但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负面的信息。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相比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而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统的狭窄的教育范围,瞬间变成了全球、整个社会开放性的教育范围。

(四)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差别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三者合为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其中社会环境起主要决定性因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后,可以增加新媒体环境的优势,新媒体范围内可提供大量的信息,方便调查分析,而将整个范围内的教育信息进行共享化,有助于教育信息的收集传播,交流变得更为平等、快速、自由、全面,方便不同领域与层次的信息产生更多的交流,各信息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融合,逐渐形成教育合力,使得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工作更为方便。

(五)信息素养教育物质基础差异

物理空间作为显示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依靠人们的是非观念与社会道德评价而运行。但与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相比,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则依靠电子空间,建立在网络信息社会基础上,势必会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自主化等优势与特点,更贴近人性,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系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实信息素养做基础前提,否则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会变得无根基、无依据,走向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反面,与其背道而驰。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处于主体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延伸与发展,在虚拟环境下培养自主判断能力及正确的观念,必须经受住现实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考验。

三、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方法

(一)强调信息素养教育以现实教育为基础

在加强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依旧要加强现实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将其忽略。新媒体对整个社会逐步影响与渗透,也包括高校,但其潜在的建设力与破坏力两面性的能力在不断创新的新媒体技术过程中愈演愈烈,对当前高校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互动和冲突。因此,不能停止对现实信息素养的教育,并且需要更加投入,注重二者统一、融合与互补。

(二)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统一,教育内容融合,教育方法互补

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理想技能是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侧重点,二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关信息技术能力,还需要教师注重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其信息主体性;在教育内容上,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应实现融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着力点应定位于通过加大教育力度,以提升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充分意识并具备新媒体背景下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并主动自愿地遵守道德规范;在教育方法)上,新媒体信息素养与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互相补充。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方法结合新媒体媒介传播的规律与特点,作为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对受教育者采取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这也是作为采取传统教育方法的现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三)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对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整合

保留并借助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原则,以其作为基础,并根据适应发展的需要,对期内容进行筛选,将有利的内容转化为新内容,使其适用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发展的现实,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重新审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建立虚拟世界的实践干预策略在建设新媒体下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时,虚拟区域与现实区域二者不必分开进行,可以相互结合,且将新媒体内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与新媒体外部社会实践内容二者统一结合,必须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开展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

四、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相结合

新媒体为信息素养教育创设了虚拟与现实共存,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现实性和虚拟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现实性和虚拟性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辩证关系。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应坚持现实性和虚拟性辩证统一的观念,做好现实教育与虚拟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抓好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拥有信息处理能力。因此,现实性和虚拟性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二者辩证统一,才能改善生存的方式。

五、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育相结合

借由校、社会、家庭、学生与新媒体联合作用,我们希望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这里提到的“教育合力”,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向统一要求,空间上密切链接,主旨在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以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在新媒体背景下,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相结合,将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将学校的教育作为主体,将社会教育作为依托,以达到共同育人的力量。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界限逐渐模糊,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配合三者统一合力,以建立起立体化协同作用的教育体系,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合力的形成。

作者:马艳波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