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讨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讨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近年来,根据众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结果及结合笔者在广西各高校的调查,总结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有如下特征:1.大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不明确。大学生“有目的地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源”的比例相当低,仅有19%,大多数学生是漫无目的地遨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

2.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认知能力较弱。仍有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中会存在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等认识不足。调查结果让人惊讶,竟然有5%的大学生“不知道”网络存在着不良媒介信息与虚假信息。

3.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网络接触行为。大多数学生对于在网络上看到涉及暴力、血腥或有黄色情节的画面或广告时还不太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选择,以使自己不看到这些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媒介信息。51%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有意或无意地浏览过不良网络媒介信息,46%的大学生表示曾因玩网络游戏上瘾,导致常常连续上网长达十几小时。

4.大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调查了解到,仍有8%的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图片“很相信”。大学生选择“转发过不确定是否正确的信息、图片”的高达58%。

5.大学生参与利用网络媒介不容乐观。所谓参与利用网络媒介信息的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否利用网络媒介发声、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等;二是能否积极利用网络媒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对于大学生能否有效利用网络媒介发声、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等,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大学生平时上网,多数选择娱乐类网站,占调查学生人数的70%,而有目的地选择新闻时事类、招聘求职类和专业知识类的网站则占的比例较低,只有17%。

6.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30%的大学生认为“转载利用网络上的文章不构成侵权”。有21%的大学生“崇拜网络黑客”。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从全国范围来看,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是极少的。我国现有大中小学的教育课程体系中,几乎没有媒介素质教育内容,即使开设了新闻类课程,也仅仅是从新闻采编技能培训的角度开课,而不是从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没有经过系统、完整和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大学生,是很难对每天汹涌而来的信息做出准确、理智和清醒的理解的,更无法解读信息的背景、目的和意图等深层内涵。

2.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媒介环境也日益复杂,各种不良信息大量充斥整个社会,媒介的商业化运作及网络媒体的出现,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态势逐渐加强,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传入我国,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当这些信息汹涌地流向网络这个宽广的平台时,在大学生面前犹如打开了一个魔盒,大学生阅历少,知识面狭窄,他们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时可能会因缺乏辨识力而全盘接受。

3.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不够完善,校园网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匮乏。近年来,各高校网上学习资源不断充实,但总体来说,数字化资源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系统性、轻视学习环境设计、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等等,导致网络学习环境差,很多大学生在线学习兴趣不高。同时,高校校园网在提供优秀资源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有很多高校购买的国内外数据库数量少,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在线课程或名校的名师精品课程的链接方面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4.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众网络文化呈现媚俗化倾向。以娱乐性、商业性、消谴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沉湎于物质享乐当中,重金钱而轻理想,轻品德。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培养在这样的现实大环境下变得尤为困难。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对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就各国而言,比较多样化。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媒介教育内容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二是媒介教育内容作为某一门课程的组成部分;三是把媒介教育内容融入所有的科目中;四是把媒介教育内容整合成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课程。各高校可以依据各自学校的情况,灵活地应校制宜地选用任一种课程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结合一起运用。

(二)加强对不良网络媒介信息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吧管理、电影管理和广告管理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创造一个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和谐网络环境,从社会和政策的高度把好良好信息的关。特别是要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和净化网络环境。网络信息中的低俗内容,如一些色情、淫秽和恐怖信息等极大地损害了辨识能力尚不够好的青少年网民的身心健康。为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低俗信息网站的监管力度。

(三)高校校园网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

高校校园网建设可从软硬件两方面建设,在校园网首页提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教育网站、名校名师优秀教学课件、视频、常用学习软件等链接地址,鼓励学校教师建设自己的在线学习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在线学习的方法、策略,特别是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践。在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网学习的条件,给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避免大学生去学校周边一些黑网吧上网。

(四)提高大学生辨识网络优良信息的能力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计算机网络课程等载体有效地向大学生宣传如何辨识网络优秀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网络不良媒介信息。此外,网络媒介应该加强自律,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不把媚俗、低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媒介信息到网络。

作者:吴琼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