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管理(4篇)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管理(4篇)

第一篇:音乐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音乐素质教育旨在增强音乐人才的专业素质,并让音乐人才一边学习专业音乐知识的同时,快速的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文章基于大学生音乐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音乐素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水平等不同,因此,教师要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赖以依存的条件。音乐有其特殊性,我们可以将音乐看作是想象力的产物。当观众听到音乐时,他们听到的是声音,但是在声音的驱动下,欣赏者会发生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中。音乐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想象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新知识。(二)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创作既没有死板的公式,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套路,通常,音乐创作会按照创作人的意愿,将其内在的情感表述出来。由此可见,音乐创作过程凸显了创作的自主创造力,还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除此之外,音乐的传播要激发起每位欣赏者的热情,诱发起他们的创造力。(三)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创造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想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出来,这必须要经过教育、训练等步骤,调动脑功能。音乐加快了右脑开发的速度。除此之外,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熏陶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音乐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音乐素质教育,将音乐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对于高校音乐教师而言,其要清楚的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教师认为音乐课堂并不重要,他们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音乐素质教育始终没有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鉴于此,高校领导与教师都要清楚的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充分发挥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利用音乐素质教育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选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已经过了少年时期,他们学习音乐的速度较为缓慢。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都消化掉是不现实的。针对此,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尽可能选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并事先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在选择课程时,教师要选择音乐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从内容上来分析,这两门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含量。从文化层次上来分析,这两门课程与大学生的学习热点相符合。总之,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这一做法便于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音乐,还能将音乐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这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音乐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者。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整节课堂氛围是死气沉沉的,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变得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构建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学方法的落后不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进入到音乐世界中。另外,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敢于发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做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的心灵与音乐碰撞出火花。(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的主动性会直接影响到创新思维的形成。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要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并且在教师技巧的指导下,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并确保自身观点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高校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不再将目光放在书本上,而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一一运用到实践中,从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五)构建浓厚的音乐生活环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校园文化生活中缺失了音乐,那么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此时更别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想发展高校的校园文化,拓宽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高校要构建浓厚的音乐生活环境,在此环境中,缓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也让他们能沉醉到音乐的世界中,在音乐中寻找到共鸣,并在音乐的世界中,放飞自身的想象力。另外,高校要专门构建合唱团、舞蹈社等,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总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校音乐教育中也将素质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赵鑫.网络环境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

[2]孙刚.运用“互联网+”推广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音乐创作,2016(09).

作者:许秀君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茶文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融合了我国的多种优秀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茶文化具有优秀的文化内涵,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传播技术快速发展、推广应用十分普及的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发明之初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它成功地超越了时间的限制,缩短了空间的距离,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媒介。这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学习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应用茶文化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将茶文化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茶文化;素质教育

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及素质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比较骄人的成果,但是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在校大学生,大学生作为我国的重要人才储备,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素养、素质和道德教育是重点。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些在校大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也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在校大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更为便利的获得大量的信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很多在校大学生从小成长在优越的环境中,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性比较差。这让很多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可能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产生一些不良习惯甚至是受不良信息影响误入歧途。例如当前一些大学生因为沉湎于网络游戏而导致不能顺利毕业。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素质教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的就业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虽然大学生的就业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且注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注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部分高校在教育工作中,不重视素质教育的作用,素质教育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抱着刷学分的态度学习这些课程。在缺乏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生养成了比较功利化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考试及格和顺利拿到毕业证为目标,未能有效掌握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

2互联网时代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能够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与茶相关的物质文化。在我国不同的时代,经济文化水平会存在差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也会使用不同的茶具、茶叶等,这一物质文化的差异也折射出了各个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的差异。学习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我国在不同的时代茶具的制造也有一些差别,以陶制茶具和瓷器茶具为例,制作茶具的材料不同,反映了各个时代工艺水平和审美水平的差异;其次是茶文化的制度文化,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饮茶礼仪、风俗等。通过对茶制度文化的学习,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不同地区风俗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随着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面临着很大的社会压力。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茶文化强调“礼、和、真、静”等精神,通过学习茶文化,培养大学生讲究礼仪、心态平和的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工作环境中,坦然的应对各种事件,能够包容他人的过失,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茶文化强调的精神品质,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的重要品质。茶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茶文化还能发挥对大学生的精神教化作用。茶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我国古代的一些文人与思想家,将佛教、儒家文化与茶物质文化和茶礼仪文化进行整合,并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茶文化进行了升华,使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茶文化哲学蕴含了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作为我国的高端人才,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在大学里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学习,还有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家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茶文化还具有美学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网络中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审丑”的价值观受到了追捧。例如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前几年流行的“屌丝文化”。为了博取关注度,一些人不惜在网上做出丑陋的行为,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各种女主播,通过网上直播一些较为低俗的行为而获利。这些行为通过网络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冲击。大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同时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我国茶文化具有美学内涵,强调茶之美、水之美等。通过学习茶文化,能让大学生对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审美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茶文化蕴含的美学内涵,与书画、建筑、自然等学科具有相通之处,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够对美形成全面的认识。因此,将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茶文化的美学观点,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互联网时代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

3.1建立“互联网+”教育课程

互联网快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正相互融合。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以老师讲课,学生阅读书籍等方式为主。通过利用还“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可以利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并将网络中的茶文化内容整合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为了更好地应用网络资源,高校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开发移动互联网app,并创新对茶文化的宣传方式,让茶文化的学习方式不再过于单一,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去了解茶文化的内涵。

3.2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

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茶文化,充分发挥高校茶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国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使用比较广泛的社交软件主要是QQ、微信和微博。针对大学生社交的现状,高校要想提升茶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效果,就必须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措施。结合大学生社交工具使用的现状,高校可以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建立官方账号,并在这些账号上宣传茶文化的内容,宣传的方式不能单纯依赖推发文章,还可以采取微视频、微讨论等活动,通过丰富在互联网平台的茶文化教育方式,提升茶文化在素质教育的效果。

3.3开展“互联网+”茶文化教育特色活动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参与社团组织的学习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要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能够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目前高校的社团活动,受到包含场地、资源、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社团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无法发挥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网民规模数量急剧增加,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高达7.10亿,网民可以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视、手机手段连入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手段对家乡的茶文化历史进行调查,在调查结果结束后,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大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大学生研究茶文化,帮助大学生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高晓飞.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7(7):297.

[2]侯同江.茶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11):193-194.

[3]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10):30-32.

作者:李艳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茶文化应用

摘要:茶文化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背景、艺术价值、历史进程、价值取向等内容,在千余年里已经深深渗透到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国民性格以及生活习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以及价值取向,对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因此,对于我国高校来讲,就要创新思路、丰富手段,将茶文化融入和应用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当中,这不仅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养的大学生,更能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增强高校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对学校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茶文化;高校教育;应用路径

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是我们社会的希望所在。因此大学所承担的职责不仅是要教书与传道授业,更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在当前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呈现出不断转移及分化的趋势,这就给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还是价值观念,又或是哲学思想,对大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都有不可小觑的正面价值。由是言之,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不妨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当中,并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丰富手段,让茶文化与高校教育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高校教育现状

1.1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无论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教育还是社会环境,都比之前的大学生要优越很多。但是在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他们所承担的使命则更为重大。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创新能力、知识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方面的提升,都要仰仗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从实际情况看,今天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与70后甚至是80后的大学生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其多为95后群体,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从小家庭生活及学校教育水平比较优越,所接触的信息、教育、知识层次更高。二是因为他们多为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赋予了他们求真、分享等精神,因此他们能通过互联网掌握更多课外知识和技能。

1.2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缺陷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其正反两方面。从现实看,优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确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提升机会,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将其用在“正道”上,在综合素质教育上面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贪图享乐,学习意识淡薄。不少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学生群体,因为家庭较为富足,且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因此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什么家里就给什么,如游戏机、电脑、手机、平板等等。这就让他们从小养成了贪图享乐的不良习惯,把个人的兴趣更多地放在了游戏当中,对学习则不甚上心,甚至是自暴自弃。尤其是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能够让年轻人随时随地进行游戏、观看影视剧、漫画等娱乐活动,因此很多大学生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享受上面,甚至在课堂上还进行网络游戏对战、刷论坛、看漫画,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在知识上的获取。二是过于自我,缺乏必要的包容精神。上文说过,当代大学生从小便娇生惯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也就导致很多人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因此其自我意识非常强,喜欢以自己为中心,缺乏足够的包容精神。而包容精神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其不仅能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将来工作的人际交往上,更是关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三是缺乏严肃认真的科研精神,而是热衷于一些所谓的“干货”。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很多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取平台,如以科普内容见长的果壳网,以分享经验和知识见长的知乎网等等,这些网站有大量的优质内容,包罗万象,被人们称之为“干货”,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前去寻找答案、获得知识。但是要看到,这些所谓的“干货”,基本是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一种总结和提炼,只告诉了人们答案,却缺乏必要的方法论。而想要掌握真正的知识及经验,是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一步一步去获取的。要把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进而升华理论,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如此才能真正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不是单纯去嚼别人“吃过的馍”。四是不少高校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上存在一些偏差。这里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高校在教学上的目的性过强,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操作上,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就业率挂钩,缺乏对其综合素质教育提升的必要考量。毋庸讳言,高校对学生就业的关注本身是没错的,但是一些高校不应该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仅不去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体系,甚至连基本的课程也不开设。这就极易给大学生传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他们以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好工作,变得过分功利,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甚关注。

2茶文化的起源及精神内涵

我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十分久远,现在社会及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茶文化大致起源于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在魏晋时期茶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在一些权贵家族的带动下,社会上流行炫富之风,这对社会风气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因此,一些文人及玄学家开始用“自然之道”来抵御这股奢侈和炫富风气。一言概之,就是推崇自然和简朴,让人内心回归到一种淡然洒脱的境界,并通过寄情于山水,获得心灵上的享受,找寻到人生及世界万物的奥秘。而成长于大自然的茶叶,则十分契合他们的这种需求,因此这些文人便把茶当做修身养性的载体,经常跟朋友在绿水青山中品茗论道。我国茶文化也就此开始形成和发展,其基础属性大致可以归纳为质朴、自然、清和、幽远。在发展中,中国茶文化与我国一些宗教思想和社会传统文化进行交融碰撞,汲取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这也让茶文化开始变得博大精深并且通融万物。茶文化第一个重要的精神属性就是“天人合一”,这是茶的自然属性与道家文化相融合的结果。上文说过,茶源自大自然,远离喧嚣与人烟,既悠远超脱又自然清新,这正好跟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十分契合。茶文化的这一精神内涵,一方面深刻影响着我国饮茶者在饮茶环境以及茶水茶具等方面的选择,如要在幽静、清雅、舒适的环境中饮茶,茶具要选择陶瓷等自然之物,茶水以清泉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等等。另一方面,这种精神内涵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情言行,举例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某些饮茶者遇到一些不顺心之事或是各种困难时,会通过饮茶冥想来领会“出世”思想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并用“天人合一”精神来宽慰内心,让自己走出彷徨,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平和乐观。茶文化的第二个重要精神属性就是“中庸和谐”。这主要是汲取吸收的我国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何谓中庸?就是无论是对人对事,都要秉承一种恰如其分的态度和方式,不过不缺,让彼此都感到舒适恰当。何谓和谐?就是在为人处世中,要保持一颗包容之心,要谦和宽容、深沉平和。茶文化的这一思想内涵不仅体现在饮茶过程中的一些讲究上,如火候、水温的恰到好处。也体现在饮茶者日常的行为礼仪上,如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说话办事要周到体贴等。更重要的是,这种思想内涵会让饮茶者更好地思考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如著名的“慎独”境界,有助于人们养成一种高洁、清正、优雅的人文品质。茶文化的第三个重要精神属性就是“禅茶一味”。这是源自佛教的思想内涵。它可以使人从凡世间的百般烦恼中实现“顿悟”的目的,品味到生命的本味。应该说,无论是“天人合一”、“中庸和谐”还是“禅茶一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对带动感染当代大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具有不容小觑的积极价值。

3茶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

把茶文化引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当中有诸多好处。

3.1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知识,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而全面

我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很多领域交融发展,相互渗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举例来讲,古人在茶室环境的营造上,会结合和运用建筑、艺术、文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我国种类丰富、各具特色的茶艺表演,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进行茶事活动时,形式各样、不同质地的茶具,又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先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点、工艺水平等内容。

3.2茶文化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可以极大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让他们变得更加勤奋努力、乐观向上

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主要体现两个层次上,首先是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这与我国儒家思想一脉相承。通过茶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大学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和民族融合起来,让他们的理想价值更加远大。其次是淡然洒脱的出世精神,这与我国道家思想十分契合。大学生尽管不乏活力,但是其人生经验欠缺,因此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灰心丧气,失去信心。而茶文化的这一精神内涵,则可以让他们变得淡然平和,以更好的心态去看待得与失,从而走出困境,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

3.3茶文化蕴含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将茶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当中,可以很好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价值

现在,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接受信息和价值理念的渠道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态势。这固然有好的一面,如可以让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但是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应忽视,特别是一些为博眼球而采取各种无下限炒作的网络综艺节目和一些网站的低俗、庸俗甚至是涉黄的内容,拉低了很多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并让他们的审美价值出现偏差。比如说,现在在某些大学生群体中盛行的“搞怪”和“审丑”文化,就是这种错误审美价值观念的负面作用。反观中国茶文化,凝聚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了诸多美学内容,如茶歌之美、茶舞之美、茶艺之美,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所留下的“艺术黄金”,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价值取向有着非常好的积极作用。

4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路径

4.1高校要设置专门的茶文化课程

有条件的大学要设立专门的茶文化课程,并引入或者从社会上聘请专业的教师或是专家进行授课。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茶文化课程的专业性。从现实看,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授课老师却是从其它专业临时抽调,其本身就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只能照本宣科,因此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这种为了开设茶文化课程而开设的做法应当把摒弃。另外,对于那些没有条件专门开设茶文化课程的高校,应当把茶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其它课程中,并根据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万物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融入。举例来说,针对中文系的大学生,就要多选择茶文化中的诗歌诗词等文学内容,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4.2要尽快提高茶文化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老师做到学识渊博,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广大学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就应当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外出考察、知识交流等形式,来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提供坚强的保障。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将茶文化融入其中时,要格外注意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因为茶文化与其它专业还不太一样,其更需要老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展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因此学校在加强培训之余,更要出台相应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让茶文化与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4.3要创新和丰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形式

在这方面,可以依托茶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和体验项目,来舒缓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做到寓教于乐,加深他们的学习效果。比如说,一些地处茶产区的高校,如杭州、贵州、福建、江西等地的高校,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带领学生前往茶乡,开展一些茶叶种植、生产的体验和实践活动,并去观看当地传统的茶歌茶舞以及与茶有关的戏剧等艺术内容。这样,便能让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加深其对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提升其综合素质教育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2]张凯,王建华.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4):52-55.

[3]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4]邬梦兆.弘扬中华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J].农业考古,2000(9):42-43.

[5]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111-113.

作者:仇志伟 仇静莉 王薇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

第四篇:大学生新媒体的素质教育解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必要性,提出了开设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课程的相关建议。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把媒体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现有的诸多问题,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整体的媒体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素质;素质教育;必要性

一、引言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1]包括微博、论坛、手机APP等在内的新形式的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获取条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有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与海量性,他们把信息以文本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很难在众多信息中识别出信息的真假,以至于很多人确信了网络信息,上当受骗。尤其是当今大学生,对于社会了解少,信息识别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进入信息骗局,甚至丢了性命。“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2]大学生作为当代使用新媒体最多、最频繁的群体,对新媒体带来的大量的信息的辨别能力影响着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根据国内外文献调研和分析,目前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传统媒体的媒介素养研究上,单独对“新媒体素养”进行专题研究的较少。在中国知网中输入“新媒体素养”,相关的词条很少,大部分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体素质的研究,虽然两者相似,但是和新媒体素质教育的研究还是有区别的,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那些过去骗吃骗喝的少了,但是利用高科技为依托行骗的骗子却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利用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简单,想要自立等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实施诈骗。骗子骗人的技术可能并未有多高明,但是借助新媒体的外衣,借助于铺天盖地而来的多种多样的信息,让大学生难辨真伪。虽然现在四处都在宣导要警惕诈骗,防止落入传销。但是只要在百度里输入“大学生诈骗”或者“大学生传销”,就会有上千条的信息罗列在页面。“大学生又被骗了”,“河南:女大学生被诈骗9千多元”,“又一山东大学生遭电信诈骗猝死”,“大学生屡陷传销,只能怪自己糊涂”,“求职大学生溺亡,疑入传销组织”,“求职大学生误入传销组织致死”这样的新闻读来触目惊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今大学生屡屡被骗,屡屡被误入传销组织。是那些骗子的骗术太高明了吗?当然,我们要追究那些骗子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要提高大学生的防骗意识,提高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让那些骗子没有可乘之机。“美女大学生传销窝点卧底10天,追回6万欠款”这样的新闻也有,证明骗子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也是有漏洞可寻的。但是这样的案例却非常少,因为大部分普通的大学生都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具备反传销,反诈骗的能力,有识别真伪信息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悲惨事件的发生,至少会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学校里我们教会了他们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却不能保护他们的安全。因此我们要有新的教育内容,填补这片空白,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故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急需且必要的,提高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辨识能力也是必需的。

三、建议开设大学生新媒体素质教育课程

一直在谈大学生的新媒体素质教育,似乎一直要在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实在大学当然要进行素质教育,但是这只针对这一批从讯息并不发达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因为新媒体是近几年科技的产物,我们要让素质教育跟上科技发展的速度。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候的中小学生,我们要从小开设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意识,积累辨识信息的能力,才能让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一直是和科技同步,不至于将来要进入大学,开始接触社会时,有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新媒体素质教育从来不是某一个特定人群的事,也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事,而是全民族的事,因为学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国之根本,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不能只靠科学知识来武装,更要让人才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对待这一代的大学生,应把素质教育设为必修的公开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教育。高校可以通过面授课程、网络课程以及调研等的形式进行开设课程,要保证这样的课程不是花瓶,不是鸡肋,要让学生真的能学到东西。面授课程可以通过播放情景剧,由实例进行讲解,分组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上课的兴趣。高校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在线课程等方式开展网上自修的媒介素养教育课,此种形式可以提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课件,[3]还可以增设课程中的问题讨论部分,让学生听课过程中不走神,随时有问题都可以在线提问,由专门的老师进行定时的解答。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迅速的在全校大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氛围,对大学生整体提高信息辨识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去防诈骗等一些地方实地参观考察,在网上搜集实例,并总结共性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大学生的怀疑精神,让他们对获取的信息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培养他们去寻找确认信息真伪的能力。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机APP等,采取多样化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形式,才能让新媒体素养教育更有成效。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把媒体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现有的诸多问题,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整体的媒体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婧.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06.291-292.

[2]张泰来.新媒体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1.55-57.

作者:张娟 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