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如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如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摘要: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校园运动氛围。开展早锻炼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重要工作。高校早锻炼活动存在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不认同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人本意识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存在问题分析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策略,高校应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丰富早锻炼活动形式、注重学练环境的建立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完善相应制度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学生参与早锻炼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文化早锻炼高校

一、高校构建体育文化的策略

首先,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首要工作是对高校之中的基础体育设施进行完善,以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奠定基础。开展各类体育活动需要以完善的体育设施设备为基础。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对体育设施设备购买的资金投入,引进高水平体育辅导教师,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充分利用体育课传播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体育课应该成为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传播体育思想以及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主要抓手。因此,各个高校需要以大学体育课堂为主阵地,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进而传播终身体育意识。同时,通过在课程中逐渐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之外的时间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中来。再次,构建体育文化还需要从制度入手,营造体育文化氛围。习惯的养成以及文化的构建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作保证。因此,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需要将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与高校自身发展规划相结合,进而形成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并长期执行。通过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相关制度的执行,保证高校中能够形成浓郁的体育文化整体的氛围。最后,构建校园体育文化还应以各类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为抓手。体育竞赛类活动是体育课程的补充,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培养、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高校可以通过组建不同种类的体育社团和各个运动的校队建设,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运动,进而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二、高校开展早锻炼活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一些高校为了切实推进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重要的举措是开展早锻炼活动。早锻炼活动不但能够有效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更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克服懒惰、畏难心理的作用。但在早锻炼活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早锻炼活动存在着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现阶段高校开展早锻炼活动在内容上大多只有两种形式,即跑步和广播体操。学生或者需要在规定的半小时时间里围绕操场或校园进行跑步,或者需要在操场上每天重复做一套广播体操。长此以往,一些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厌倦以及抵触的情绪。尤其是对于做广播体操而言,大多是在初中、高中阶段重复做过多年,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一旦学生对早锻炼活动产生了厌烦情绪就会出现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使早锻炼活动流于形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参与早锻炼活动,也使早锻炼活动的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其次,在开展早锻炼活动中还存在着部分学生不认同的现象。虽然一些学生认可早锻炼的效果,但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锻炼持有反对意见。这一类学生或者希望能够早晨多睡一会,或者希望能够利用早晨的时间背诵诗词和英文。不仅如此,一些高校管理者对早锻炼的效果和意义持怀疑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锻炼活动的开展。最后,早锻炼活动还存在着相关制度不完善、人本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制定早锻炼活动制度时并没有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早锻炼开始的时间、采取的形式上也过于固化。例如,早晨出现大雾天气时,早锻炼还要继续开展。这种制度上和形式上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情绪,进而降低了其参与活动积极性,甚至有的高校早锻炼活动退化成了点名活动,早锻炼效果也无从谈起。

三、构建校园体育文化背景下提高学生早锻炼积极性的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要提高学生早锻炼积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早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早锻炼的效果。这要求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不再单纯地将重心放在学习中。同时,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早锻炼对自身身体素质水平以及意志力的锻炼和提高效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积极引导结合个别谈心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积极引导,先从班级干部、党支部和团支部入手,充分发挥班干部以及两个支部的带头作用,进而引导班级中的全体同学能够积极参与早锻炼。其次,针对个别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早锻炼活动、没有认识到早锻炼活动的效果,可以采取个别谈心等方式使之对早锻炼的活动有充分的认识。

2.丰富早锻炼活动形式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由于早锻炼活动在形式上缺乏足够的创新,使学生在参与早锻炼活动中没有充足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丰富活动形式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丰富活动形式也是切实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可以尝试在早锻炼活动中引入健美操、各类球类活动、武术活动以及各类游戏活动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其愿意参加或者感兴趣的活动,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联系到一起,让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早锻炼活动并参与其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不仅如此,针对部分活动需要提前组织并需要有服务人员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也可以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以帮助、促进活动的开展。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更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协调能力,进而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就能够保证学生积极广泛地参与早锻炼活动。同时,为了保证各类早锻炼活动的有效开展,高校还需要主动作为,通过积极购买、建设相关设备设施和场馆的方式,为早锻炼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支持。

3.注重学练环境的建立和氛围的营造

提高学生早锻炼积极性还需要加强学练环境的营造以及相关氛围的营造。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虽然具有参与早锻炼活动中的意愿,但可能其对某一项运动并不擅长而难以有效融入活动中。长此以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难以保证。因此,高校需要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建立一种学练的环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有效融入相关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练习和参与的热情。同时,还需要辅导员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通过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早锻炼活动中,不但学习运动技能,更为学生人际间交往创造一个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把握人本理念,完善相应制度

提高学生参与早锻炼的积极性还需要从人本理念入手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正如上文所述,部分高校在早锻炼制度上过于死板,开展早锻炼活动并没有关注早上的天气情况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对学生参与早锻炼活动采取半强制性要求。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把握人本理念对相应制度进行完善。例如,早上开展早锻炼活动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如果早上出现大雾或雨雪天气则活动自动取消。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情况。当学生出现感冒或身体不适的状况时允许学生请假。

参考文献:

[1]王焕波.德州学院大学生早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1

[2]蒋琴华.南京仙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早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青少年体育,2012

[3]郑宇.高校大学生早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赤字,2017

[4]韩鹏.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早锻炼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5]牛成龙.太极拳融入高校早操的必要性研究[J].拳击与格斗,2017

作者:曾弘扬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