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健康模式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健康模式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健康模式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

【摘要】现如今,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体育教育的模式也越发多样化。在中国多民族、多文化的背景下,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的体育教育中来,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巧妙地融合进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中,让传统文化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才能进一步使传统文化在新的体育模式里得到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学;融合与发展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饿了就叫外卖,没事就一直窝在宿舍,学习以外的时间多半是一边吃零食、一边玩游戏,这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肥胖率逐年增长,且居高不下。面对如此引人担忧的局面,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模式加以引导,使学生一改对待体育消极懈怠的态度,迈向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健康模式中的融合

1.1关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探讨

中国地大物博,滋养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也孕育了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每个民族都酿造出了属于自己文化的琼浆玉液,无论是在风俗文化上还是在体育文化上,每个民族都各有千秋。所以,就单单针对体育文化来讲,想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大学体育健康模式中去,其方式和种类都是多种多样的。另外,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自身必定存在许多可取之处。例如蒙古族的摔跤,虽然强调压倒性的力量,但是也追求技巧和谋略,在节日里的摔跤比赛上,选手们不仅可以互相切磋强身健体,更能达到巩固友谊的目的。又或者说,为大家所熟知的龙舟,划龙舟不仅考验人的耐力,更要求团队的合作能力,在划龙舟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协调性都将得到不小的磨练。所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教育放在一起并非格格不入,甚至两者的融合将会带来许多意料外的效果,让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1.2如何做到合理的融合

虽然民族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教育融合有诸多好处,但生搬硬套的强行撮合也会是有害无益的。在将两者融合之前,必须有高度的觉悟,要深刻的认识到两者关系所面向的主体是大学生,需从完善大学体育健康模式的初心出发,用传统体育文化为之加以润色、加以塑形。面对繁杂冗长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加以筛选和甄别,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选取要强调实用性,在学生的身上要体现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切不可只做“表面功夫”。基于民族性的体育文化都带有一定观赏效果和风俗特点,在加以利用时可以删繁就简,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将其合理融入到大学的体育健康教育中来,让两者融会贯通,而不是突兀的拼凑在一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对每一种文化都要怀有敬畏之心,不可贬低、不可嘲讽、不可鄙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我们以传统文化完善大学体育健康模式,并不是将传统体育文化单单作为一种工具,相比于工具,它更像是个一个载体。所以,在两者相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将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合理解释给学生也是能达成最后的成功融合的关键所在。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健康模式中的发展

2.1多元化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是巨大的,它足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由于传统文化的分枝多、内容广,其与大学体育健康教育融合的方式也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在实际进行体育健康教育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反复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达到激励他们热爱体育、愿意运动的目的。同时,在这种新型的体育健康模式中,大学生不仅在运动中获得了身体上的健康,还了解到了许多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到了民族艺术文化的结晶。在多元化的体育健康模式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将得到提升,这有利于他们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建立起民族自豪感,能帮助他们更好得认识到中华民族之大美。

2.2创新型发展

若是原封不动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取来后,便弃置于不顾,不予向前发展的眼光看待它,那么再如何巧妙设计其与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相互融合,也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博得一乐罢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适宜学生接受,针对不同的文化要进行具体的创新和改造。例如,太极拳的教学,太极拳的拳法和腿法都是相当有讲究的,但是如果苛求细节,那就会丢失体育与健康的主旨了,唯有做到删繁就简,保留其精华所在,让它适合学生学习,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才能真正意义上算是与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合理相融。另外,还可以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太极拳掌握的程度,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去督促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3结束语

在无比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里,将体育健康的新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让大学生重新拾起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健康模式中的巧妙融合,也终将促成两者齐头并进地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国林.试论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63-65.

[2]魏小双.浅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6(19):243.

作者:刘猛 单位:长春东方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