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文学对话式教学方法

现代文学对话式教学方法

摘要:对话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徐志摩诗歌飞动、飘逸之美,培养审美鉴赏力;再结合问题,在讨论中总结其诗歌的生命诗学观、唯美艺术观,增强学理认识。并在中西诗人的精神相遇中探讨其诗韵的同与不同,从而拓展文化视野。

关键词:现代文学;对话式教学;方法;徐志摩诗歌

一、问题与对策

传统的现代文学教学以讲史为重。文学史教材通常对已成共识的观点加以阐释,注重既有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定论的概括与总结。知识讲授是第一位的,史重于文,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造成了其领悟能力的缺失。对此,温儒敏指出:“要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感悟作品,也就是加强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把审美放在重要位置,把对中国文化、文学的感悟放在重要位置。”[1]现今,以文本为主,淡化史的线索,逐渐成为共识。与此相应,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教师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受到冷落,而交流对话式教学一再被提倡。也因此,有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的说法。其实,“真正理想的教学方法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也不是当下流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构建的是一种相互关涉的同一性存在。所谓主体,即为教学活动本身,真正诗性的课堂需要的是一种共同参与相互关涉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和而不同、充满活力,富于知性、诗意充盈的课堂”。[2]如何打造这样的课堂,目前的研究寥寥。现有的教研论文多取宏观视野,诸如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平衡等等。这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任何改革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因而微观探索十分必要。本文试以徐志摩的诗为例,探讨如何展开对话式教学。之所以选择这位新月派诗人,是因为他为中国新诗贡献的康桥意象脍炙人口,其诗作堪称经典,值得做个案分析。

二、课里课外

1.感知层面

徐志摩诗在表层意义上清晰明白,因此,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以下方面。比如:意象的飞动之美。“飞”的意象有《雪花的快乐》中漫天飞舞的雪花、《偶然》中天上的一片云。《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即使不表现“飞”的意象,诗人也爱写一些“轻盈”的东西。他还特别喜爱将大自然中的香草粉蝶、莲蓬沙鸥纳入笔端。因而,飘逸、明朗、飞动,就成了徐志摩诗歌的基本格调。形式、音韵的特点。具有音乐的美(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色彩与辞藻的美)、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主题表现了对爱与美的执着追求。在他的诗中,爱情与自由、美往往是同义的,对爱的歌咏就是对自由、美的向往与赞美。爱与美、自由相互渗透、生成,成为诗歌内在的情感、思想结构,诗化地表现了诗人的单纯信仰,这是他诗歌的主要魅力所在[3]。上述是我们传统课堂的内容。现在,学生通过阅读就能部分在课外完成。老师只要对难点加以点拨。如《再别康桥》。写重返康桥以后的离别,超脱、空灵,有不可定量分析的整体美。孙绍振所说“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独享的美感是完整的,不能破坏的。因此,诗人写的是沉默的康桥,那种静美。他借用自然中的小生物“夏虫”,来写与康桥的感应。用“轻轻的”、“悄悄的”、“不带走一片云彩”写不忍打扰的感觉。什么让他产生如此庄严、神圣的感觉?那是与林徽因的爱情、与康桥诗友的精神相遇,种种美好的东西。作者对此也做了诗意的呈现,“金柳”、“青荇”、“一船星辉”都象征美好事物,“金柳”在心头“荡漾”、“青荇”在水底“招摇”,乃动态描写内心波澜,并不喧闹。这是“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地方”,作者再次来此“寻梦”,是一种回忆。经过时间的透视、过滤,沉淀下的是最美的过去。对此,作者是无限眷恋、一生追求的。诗中轻盈、飘逸的自然物适合写美好略带感伤的、既实又虚的东西,而一草一叶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的神态跟作者的浪漫气质很吻合。而音顿、音韵、复沓,首节末节的呼应,完整传达了作者的感情。

2.理论层面

以上是感知诗美,要有所悟,还必须读懂诗中蕴含的智慧。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结合徐诗思考。比如:“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从文字里创造有生命的艺术”;“一首诗应分是一个有生机的整体”。这是徐志摩的艺术观,它们涉及诗人对人生、社会、艺术的认知,是读懂诗人的关键。生命诗学理论。徐志摩多次在散文《落叶》、《话》、《青年运动》中提出“回复天性”的主张,就是要回到生命本体中去,创作有生命的艺术。这是徐志摩的诗歌理想。它以爱为创作的源泉,表现富于灵性的“生活本体与大自然”[4]120,感受大自然的启示,摆脱压在生命上的现实重负,释放人的天性,保持生命的真纯,张扬生命中的善,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地。这种生命观包含诗意的自由之境。它是浪漫主义的,其中可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认为人类的感情与自然的美好是相联系的,他表示,自然对他来说是一切的一切。其浪漫主义压卷之作《丁登寺旁》写的是在一个古寺废墟上的感受。自然之物带给他“崇高思想的快乐,一种超脱之感”、“一种动力,一种精神,推动/一切有思想的东西,一切思想的对象,/又穿过一切东西而运行”。这是大自然神圣的启示。华兹华斯爱自然、爱神思漫游,这极大地启发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不仅写自然之景美,更写出了与康桥心灵的感应、默契,那神圣之感可以纯洁人的感情,让人内心宁静。两诗情调、意境类似。徐志摩痴爱描写自然,描写在自然的怀抱中孩子般的快乐与自由,因为“大自然是绝妙的奇书”。它告诉诗人,万物都有生命,即使是粗粝的石子;万物都有其美,即使是丑陋的蚂蚁。万物各有其性,万物各尽其性。宇宙生生不息,“所有的生命都是个性的表现”。在大自然中,诗人处于自在的状态。在与自然亲密融合中,诗人保持了“活泼无碍的心灵境地”[4]120。大自然是美的、自由的、充满爱与生机的,它本身就有诗的价值。它更让诗人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因而,徐志摩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了大自然的景物与气象的描写之中。以美为艺术的核心。艺术上受唯美主义思想影响,强调艺术至上主义。英国唯美主义理论家佩特主张“以艺术的完美性来熔铸完美的生活”[5],徐志摩非常赞同佩特的观点,他说:“美的敏感比强烈的理智或道德品性对人生的意义更重要,更富有成效。只要努力追求艺术的激情,你就能懂得美和生活的意义。”[6]65也就是,艺术美对认识、感受人生有促进作用。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都把浪漫、唯美的艺术与美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唯美主义还追求美的瞬间体验。佩特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刹那间的美感,赋予每一刹那以最高的美。徐志摩在讲演《艺术与人生》中称之为“美学上的极乐瞬间”[6]57。他的名诗《偶然》描写云(我)与水(我)偶然交会(相逢)时的“互放的光亮”,就是对稍纵即逝的美的捕捉。它提示我们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唯美主义讲究形式之美,但徐志摩的诗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意与象的契合,表现出整体性。倡导格律和纯美的诗形是为了提高诗的艺术性,但与“诗情诗意以及诗人们的人生态度”(闻一多语)相连。思想的高尚、情绪的热烈也与诗的音节有内在联系,构成一个生命的整体。“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7],“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义的形式主义”[8]。徐志摩非常重视诗的建筑美,但与闻一多诗歌形体过于整饬缺少变化不同,他至少运用和创造了十几种类型的诗形。其中虽也有那种豆腐块式的,但绝大多数诗体是在变化中求整饬,整饬中求变化。这都是为了配合内容和情绪的需要。庞德说:“一个人一生与其写万卷书,还不如只呈现一个意象。”[9]说的是诗歌意象创造的重要性。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把作为自然物的轻盈的“雪花”与浪漫诗人的情思和潇洒的丰神融合,彰显了昂扬、乐观的情绪,意与象结合得很完美。由于对大自然生命的深切感悟,徐志摩的诗篇新鲜、富于灵性,传诵后世,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

3.创作与生活环境

康桥文化的影响。徐志摩受到康桥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洗礼。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民主、自由、人权,呼吁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在诸多作家中,罗素启发了他爱的情感。这位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的情感是受压抑的。其原因在徐志摩看来是封建礼教几千年的教育形成的。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一件事实。爱自己所爱,是树立自己独立的人格,是醇化自己的灵魂。因此,徐志摩在现实社会中追求理想之爱就不是文人风流,而是有了新的含义。而他的以女郎为抒情主人公的诗,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至于诗人,除了华兹华斯,徐志摩还明显受到雪莱、布莱克等人的影响。徐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常模仿雪莱,爱写风、云、光、水等等。徐志摩的《云游》与雪莱的《浮云之歌》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相似,他的《雪花的快乐》与布莱克的《柔雪》意象相同,情感色彩不同。这个内容,点到即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阅读。徐志摩把英国诗歌中的节奏、音韵、形式与结构、象征、想象、戏剧化独白等等,移植到中国新诗创作中来。朱自清说,徐志摩努力于“体制的输入与试验”,而且,“尝试的体制最多”[10]。这就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中西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徐志摩吸收了一些英诗中较独特的手法。如“戏剧化独白”。像《翡冷翠的一夜》,模仿一个弱女子的口吻,用细腻的笔调,写出抒情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情感思绪和爱怨交织的矛盾心理,可以重点分析。

4.评价的不同声音

关于徐志摩诗的内涵和意义,不同流派看法有很大差异,需要加以辩驳,以正确了解并掌握评价标准。对徐的否定评价主要是其内容空虚,形式做作,是唯一灵感来源等等。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家钱杏邨写于1928年的《徐志摩先生的自画像》在评论《雪花的快乐》时提到徐志摩“飞”的人生,批评他有“变作雪花的愿望,好使他飞到漂亮女人身上去”。钱认为这是因为他是资产阶级作家,没有稳定的思想。他的诗“讲节奏震动,堆砌做作,喜用叠句,排句,取着资产阶级的形式,都是些‘华而不实的’”[11]。钱杏邨从徐志摩的阶级属性出发,否定其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认为其艺术形式也有阶级之分,标准是偏颇的。对徐的肯定评价。陈梦家1957年在《谈谈徐志摩的诗》中肯定了徐诗积极意义,乃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社会黑暗、冷酷的诅咒。在艺术上受到19世纪英美诗的影响,诗的形式上有哈代、布莱克的诗风,用词和语法结构上“得于旧诗文和留心口语二事”[12],这是较客观的。他以跨文化的宏观视野研究徐诗所受影响,并指出了其诗作本土特色。卞之琳指出了徐志摩在诗史上的地位。“《女神》是中国诗史上真正打开一个新局面的,在稍后出版的《志摩的诗》接着巩固新阵地”[13]。这些不同声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徐志摩的多种角度。

三、结语

朱自清说,将“教”与“学”打成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14]。本文从感性阅读开始,让学生充分领悟文本之美。再进一步探讨文本的诗学价值、思想来源等等。它不是单向度由外到内地灌输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主动发现、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本文正是对它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温儒敏.中文系应当有“文气”[J].文史知识,2008(8):5.

[2]龙永干.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J].高教探索,2012(5):92.

[3]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M].精编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4.

[4]徐志摩.徐志摩全集:散文集(乙)[M].上海:上海书店,1988.

[5]沃尔特•佩特.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3.

作者:王木青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