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浅析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浅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度融合,广大教师群体自觉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质量观念、效益诉求以及创新动机,力求借助人性化、趣味化、快乐化的教学方法激活数学课堂,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这样,教师开始将教科研注意力放在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活化实施与有序完善,以此为数学教学提供强大的策略支持与指导思想,推动数学教学走向提质增效、人文转型与创新发展。因此,教师立足教学方法的创新去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对于小学生的快乐成长意义重大。

1新课改下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

第一,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与快乐性,能够给予小学生良好的认知体验,形成积极主动的认知状态,催发出一定的认知能力与生命活力,为数学教学夯实强大的主体基础。因此,教学方法要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探究热情,推动小学生开开心心地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置身于数学认知大军之中。第二,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具有参与性与交互性,能够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交流其中、合作其中、享受其中,推动小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认知主人。因此,教学方法要突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以及动手积累,在数学课堂上充分焕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具有开放性与游戏性,能够让小学生无拘无束地释放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自由自在地进行主体探究、群体交流与互助成长。因此,教学方法应该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交流爱好等主体信息密切关联,能够投其所好地催动小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第四,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具有诱导性与情境性,能够给予小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听觉冲击、情绪感染、心理震撼以及情感体验,直接激发小学生的大脑进入高度兴奋状态之中。这样,小学生的生命发展潜能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与提升,从而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强大的活力支持与能动保障。第五,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具有务实性与有效性,能够在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小学生之间建构起信息交互通道,引导小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密切交流与快乐互助中释放认知灵感。因此,教学方法要能够催发小学生的生命律动与探究灵动,借助小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认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为小学生创设一个有趣味、有参与、有体验、有交流、有收获的快乐认知平台,因而能够催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现主动性以及交流自觉性。这样,数学教学就会获得强大的群众基础与主体支持,借助小学生的认知活力与主体能动高品质地打造高效化的生命课堂。其次,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师设计、实施与优化数学教学提供一个新方法与新思路,有效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艺术,拓展教师的教科研视野与教学能力。因此,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数学课堂的提质增效、创新方法、科学转型与创优发展,切实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推动科学育人观理念在数学课堂上的贯彻执行与深度融合,加速人文思想与生本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入,凸显小学生的主体认知地位。因此,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数学教学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以激发生命活力为设计理念,借助生命律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3新课改下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探析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立足新课程改革理念强化求异意识、拓展思维与创新观念在课堂活动中的贯彻执行,充分展示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

3.1立足生本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尊重、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兴趣、思维方式、交流习惯以及发展需求等主体因素,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趣味元素与人文诱因。3.1.1实施电化教学,优化直观认知。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在数学认知过程中仍旧以直观认知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然而,数学知识却具有较高的抽象性、理论性、深奥性与逻辑性,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电化教学,利用声光电三维信息元素生动形象地诠释数学知识,开发大屏幕的展示功能实现小学生的简易认知与直观认知,满足小学生的认知偏好与发展需求。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章“认识人民币”的电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人民币知识”方面让小学生大开眼界。在日常消费过程中,由于“电子货币”的盛行,越是发达地区越难以看到“纸币”的身影,因而“纸币”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位于一个“不起眼”的弱势地位。因此,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丰富多彩的“人民币世界”,而且,还会分区进行虚拟展示。在“分区”中,小学生可以看到“纸币”与“硬币”两种类型,亲眼看到自己尚未见到过的一分、二分与五分。在“角区”中,小学生可以看到“纸币”与“硬币”两种类型的一角、二角与五角,其中二角硬币最罕见。在“元区”中,小学生能够看到“纸币”与“硬币”两种类型的一元,然后,在欣赏只有“纸币”类型的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与一百元。这样,电化教学为小学生打开了趣味横生、琳琅满目的“人民币世界”,借助一张张大幅高清图画帮助小学生全面了解“人民币知识”。因此,丰富多彩的虚拟信息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猎奇心理与认知兴趣,催动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觉成长,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实施要求。3.1.2实施游戏教学,优化认知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不仅喜欢直观认知,还喜欢游戏活动,因而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切实满足小学生活泼爱动、迷恋游戏的天性,实现小学生的游戏认知。因此,教师要将游戏活动与数学知识有机融合,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游戏活动的快乐性激发小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也弱化数学知识的认知难度,引导小学生轻松快乐地融入到数学认知之中,成为认知主人。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章“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游戏教学中,游戏教学司空见惯,可以通过数学知识与电子游戏的结合实现游戏教学的创新。目前,很多网站上早已出现了辅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电子游戏,而且,越是低年级的知识性学习游戏越多,因而教师可以将高质量的辅助性电子游戏引入数学课堂,让小学生在台式电脑或平板上开开心心地游戏活动与数学学习。如,小学生可以进行计算题大冲关游戏活动,在第一关,小学生看到“1+2=?”,小学生数了数手指,点了一个“3”,画面立刻出现礼花四射、花瓣飘洒的喜庆画面,并发出“答对了,您真聪明!”的语音提醒,还送上一朵小红花,随即进入第二关的计算活动之中。在第二关中,小学生看到“2+2=?”,在快速数手指头以后,点了数字“4”,小学生不仅获得了庆祝成功的喜庆画面,又得到了一朵小红花,现在小学生就有2多小红花了。而且,小红花随着小学生计算正确的增多而逐渐增多,因而能够给予小学生非常强的感官刺激、心理诱导以及表现欲启迪,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计算、快乐表现。因此,数学认知与电子游戏的创意结合以后,能够彻底满足小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的天性需求,实现高效认知、快乐成长,保质保量地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贯彻执行。

3.2立足快乐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快乐元素,有效刺激小学生的主体状态与情感体验,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主体能动。3.2.1实施分组教学,优化认知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活泼爱动、乐于表现、勤于交流,因而教师可以实施分组教学,利用多组同时开展合作探究提升课堂交流的密度、频度与效度,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表现机会与交流空间。这样,小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自觉归纳、主动表现,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而友好互助、快乐交流。因此,分组教学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机会,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快乐认知。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章“表内乘法(一)”分组教学中,小学生需要对“九九乘法表”进行枯燥的识记活动,因而教师需要借助教学方法去优化识记活动的体验性。这样,教师可以借助分组教学去活化认知方式、优化认知体验,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识记积极性,借助开心快乐的认知方式与合作探究去优化小学生的认知状态与生命活力。活动一,采取齐读、轮流读的方式沟通进行“九九乘法表”的识记活动;活动二,对口令学习,一人说出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进行提问,另一人说出乘法口诀的后半部分,在一问一答中开开心心地进行“九九乘法表”的识记活动;活动三,相互出题检查强化,小学生可以立足“九九乘法表”进行简易乘法计算活动,实现“九九乘法表”的计算题式展示,帮助小学生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信息强化。这样,小学生就会在相互出题、多次考核、彼此互助、重复强化中慢慢掌握“九九乘法表”的口诀内容。因此,分组教学中的合作探究方式能够给予小学生良好的认知过程、愉悦的认知体验以及较好的认知效果,助力数学教学的科学发展,达到新课改的预定要求。3.2.2实施支架教学,优化认知体验。如果小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课堂认知时,教师可以实施支架教学,以教师的知识简述为教学支架,开启小学生的低难度合作探究活动,确保认知氛围的轻松快乐、积极主动,易于小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注意教学支架的适宜性、辅助性与有效性,为小学生的合作探究、快乐认知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起点,帮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愉悦氛围中积极参与、主动成长。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章“混合运算”的支架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如何运用“先乘除,后加减”进行“混合运算”活动,并以此为教学支架,辅助小学生进行后续的主体认知与再次强化。然后,小学生以此为认知起点,开始小学生较为独立自主的主体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活动,借助主体智慧去共同处理与集体感悟“先乘除,后加减”的实际使用方法。如在“9+5×3=?”中,小学生在“先乘除,后加减”计算方法的指导下先将原式化为两部分“9”与“5×3”,先计算“5×3”,得出结果为15,然后再计算15+9=24,以此得出9+5×3=24。另外,小学生能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快快乐乐地进行信息交流,轻松开心的交流氛围还会激发小学生的情绪、心理与情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处理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因此,支架教学能够给予小学生一个轻松自在、开心快乐的人性化认知空间,在低难度、高兴奋度的主体认知中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与学习效果,达到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实施要求。3.3立足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科学定位教学关系以及师生角色,科学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将新课改理念与素质教育落实在教学中。3.3.1实施翻转教学,优化认知习惯。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与认知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实施翻转教学。在翻转教学中,小学生需要在课下预习中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通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命发展潜能去完成认知任务。然后,在课堂交流中,小学生再将个人的认知所得尽情展示,以此获得强烈的表现感、成功感与满足感,进而形成小学生积极认知、主动思考、快乐表现的良好认知习惯。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章“倍的认识”的翻转教学中,“倍的认识”属于除法知识的入门启迪阶段,小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平均分意识”。因此,在课下预习中,小学生可以借助生活实物在自主学习中慢慢掌握“平均分意识”。如在“6÷2=?”中,小学生找来6个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球,然后,将6个玻璃球按照2个一组的模式进行分组,可以得到3组玻璃球,因而小学生能够得到“6中有3个2”以及“6是2的3倍”的切实启迪。最后,小学生还会在课堂交流中展示自己简易化、直观化、有效化的认知过程,以此帮助其他小学生获得一种较为科学高效的认知方法。因此,小学生能够在翻转教学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语言处理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达到新课改要求。3.3.2实施扮演教学,优化成长意识。扮演教学是指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师挑选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较好的小学生作为“小先生”,以“小先生”在某个教学区间内暂时代替教师去帮助其他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实现小学生的群体内部的互助认知。角色扮演教学法具有非常高的表现性与荣誉感,能够为小学生提供非常刺激的荣光时刻,因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认知动机、表现欲望与展示热情,培养主体成长意识。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角色扮演教学法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关键在于找准“小数点”,以“小数点”作为本节课的突破口,对准小数点后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即可。而且,教师选择的“小先生”在多个区域同时开展例子示范处理活动,为小学生提供近距离的辅助信息。这样,“小先生”就会在帮助其他人中获得良好的表现刺激与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小先生”良好的认知热情、表现欲望以及荣誉诉求,推动“小先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小学生。另外,小学生也会在“小先生”的激励下产生效仿心理、表现意识与竞争动机,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支持。因此,角色扮演教学法强化了小学生的认知动机、成长意识以及表现欲望,科学调控了小学生的主体学习状态。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以及教育理念优劣的试金石,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去实现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因此,教师以数学课堂为教科研平台,立足生本理念、快乐教育理念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去创新教学方法,并通过电化教学、游戏教学、分组教学、支架教学、翻转教学、扮演教学等六种教学方法而付诸实施,创设一个更加趣味化、人性化、交互化、合作化以及快乐化的生命成长环境,满足新课改对数学教学的育人要求。

作者:李志曦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古城镇学区古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