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探析

学科建设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特别是在开展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学与传承更是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教学者首先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具体而言需要明确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特征、舞蹈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发展策略,进而有效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最终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提高教学活动的成效。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传承和保护上遭遇了困境,这主要受经济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艺术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少数民族舞蹈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其生存空间、未来发展和有效传承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连锁反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民族自信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也面临窘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建设视野下中职教育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客观认识。

一、学科建设对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传播与文化传承有着高度的关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对各种民族舞蹈文化加以传播,借此促进文化传承。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融入学科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传承和发展的途径。[1]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舞蹈文化艺术,其自身会受到相应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是在特定的时空和人文社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但是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原本艺术的土壤与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工作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而且其在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一系列的新潮艺术文化的冲击,导致其逐渐式微。而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相关艺术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述现状,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常见的共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推进学科建设,发挥教育活动的专长可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让其进入学生的心中,扎根于学生之中,并不断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传承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改善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模式。既往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碎片式传播,艺术发展以言传身教方式居多,传承的过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相对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发展固然会面临窘境,在资源不集中的情况下便会暴露出创新不足、文化交流不足的弊端。随着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上述问题和不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让艺术传承工作更为集中、全面。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效率越高,对地方文化、民族艺术的发展则越有利,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掌握相关艺术的鉴赏技能与素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在少数民族舞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对人才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路径,尤其是对于人才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其素养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培养应置于突显的位置,尤其是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素养,切实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保障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其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在学科建设视野下,整体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这让原本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创新,原本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逐渐走进艺术、文化和教育的殿堂。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拓宽视野,增长各种和艺术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也可以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综合来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对学生成人成才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促进文化传承,以文化传承丰富教育的目标,最终让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彼此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还需基于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工作。

三、提升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原则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方面的教学和传承不同于技术教学,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也存在着明确的系统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多样性、鲜明性、价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3]首先,要注重所选择的文化题材、主题的鲜明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挖掘和设定,要保证其风格尽可能接近原本的艺术样貌,并在这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某种意义上而言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其次,这类舞蹈艺术本身具有较为分散的艺术资源、文化资源,教学者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挖掘相关资源的教育价值,寻求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富有创新性地推进文化传承、传播。最后,在学生主体性原则方面,则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艺术教学的平等互动与交流学习,最终实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二)延伸教学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具备一定的多元性,包含了艺术形式、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种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产生的影响十分关键,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教学资源,全面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贴切性,即教学要高度吻合原本的民族舞蹈文化特征,从而让传承、传播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加具备典型性和生动性。只有借助这样的内容延伸,学生的学习才能具备足够的真实性与目标导向性。由此可见,教学者需要对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充分认识,不断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堂的文化内涵,最终促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文化教育和传播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由于文化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多样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也需要注重其方法的适宜性,注重用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科建设意识。[4]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灵活性,可以选择翻转课堂等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凭借上述方法和措施教学者或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将各种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去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让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变成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实践,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教学者只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吸纳、接受相关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四)促进教学交流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身就具备着较强的多元性,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还需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交流,并不断通过上述方法和措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交流知识、传承文化,教学者还需要依托教育平台,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促使学科建设的质量有效提高,以规避相关现实问题。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促使教学活动有所创新,同时也有必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为教育资源,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和措施十分关键,其正面影响也较为显著,教学者需要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由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成人成才,也有助于其强化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科建设视野下,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明确教学原则、延伸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促进教学交流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及文化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苑磊.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普洱市为例[J].艺术大观,2019,000(016):1-3.

[2]陈思.推进黑龙江省民族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000(009):372-372.

[3]孙亮.校园传承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创新实践[J].艺术评鉴,2019,580(05):132-133.

[4]杨艳.试论民俗文化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渗透——以维吾尔族,藏族,傣族为例[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7):477-477.

作者:赵蕾 单位: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