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现代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阶段国内农村信用社结构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全面落实“三农”服务政策,为小康社会的实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对新形势下的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积极应对,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农业增产和农民收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完善和改进现代农村信用社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增存难

对于多数农村信用社而言,其资金筹集以及信贷市场规模基本上局限于县域范围内的金融需求。在该金融市场范围内,地域狭小、潜力不足,同时还有中、农、工、建以及邮政储蓄等银行抢市场,竞争异常的激烈,业务拓展渠道严重受限,资金筹集规模难以扩展。在该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增存非常困难,而且无法有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需求。

(二)贷款营销难

镇雄县农村信用社有着安于现状的思想,甚至坐等客户上门,开拓意识差,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非常的被动。同时,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对客户不注重分析,慎贷、惜贷心理严重,怕负责任和承担风险,贷富不贷贫以及贷好不贷差的现场非常的普遍。营销意识和理念的淡薄、落后,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保持与时俱进,以致于贷款营销屡屡受挫,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率。

(三)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收贷收息问题

近年来,农信社普遍存在着收贷收息难问题,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收贷收息问题更为棘手。代办站撤并以后,农村信用社收贷收息业务量大增。传统模式下,信用社的信贷人员仅负责柜台贷款业务的办理以及收贷收息,数量相对较少。撤并前代办站会计多为本村村民,对村民知根知底,并且对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能够有所把握,信用好或差,心中有数。然而,撤并以后,信贷人员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把握不准,从贷前调查、收息,到催收与清收,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不利于改善信用社的信贷环境,清收费用也大幅度提高。

(四)农村信用社边缘化,金融工具与服务方式相对单一

由于农村信用设备规模成本制约,政策性服务难以全面覆盖本地区农村客户。由此可见,业务结构的相对单一性,经营模式非常的混乱,使得农村信用社逐渐走向边缘化,政策性金融扶持有名无实。同时,还存在着农村金融工具与服务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的现象,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处于转型阶段,金融工具品种单一、服务方式落后,而且其内容仅限于简单的信贷业务,以致于农村信用缺乏创新能力。比如,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因地理区域局限性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条件有限,无法实现本地区金融业务的深入拓展,很多情况下依然沿袭着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性,导致其无法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大量创新型金融业务的发展需求,进而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以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国内农村信用社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打赢“稳存增存”保卫战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融资渠道和资金支持,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以及丰富农村金融融资渠道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从这一层面来讲,我国农村地区应当立足实际,建立以正规金融机构为基础,以少量非正规金融机构为辅佐的全方位金融机构体系。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竞争机制,从而建立新型农村信用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农村信用社应当找准突破口,打赢“稳存增存”保卫战。第一、细分客户群,从客户上找突破点。结合实际,细分客户群,重点抓客户培植。坚持“三农”、中小企业以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原则不动摇,牢固占领当前农村经济市场。同时,锁定目标客户,以服务专业大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和外出务工农民工为主;培植重点客户群体,根据客户信用度、忠诚度,实施激励措施。第二、丰富金融业务品种和内容,从渠源上找突破口。积极开展网上银行、短信银行以及手机微信银行等电子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发卡率,增加其覆盖面。丰富业务类型,加强银银、银保以及银证之间的合作,并且开展银证通、销售基金、结算以及贵金属等业务,全面推进理财和债券等业务品种,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差异化服务。金融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之道、立足之本,应当采取“差异化服务”手段。对外出创业群体和务工人员进行人性化服务,比如在集中地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提供存、贷、汇一条龙服务。重要客户群体,开展网格化业务营销模式,完善客户档案,并且建立“大数据库”,根据重要客户的需求分类管理、差异化服务,保持存款资金流向与金融服务的一致性。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改进信贷营销策略

实践中应当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丰富金融工具类型,并且应当结合实际适当增加融资渠道和分散市场风险,从而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多样化服务,以此来有效满足基层企业的金融产品多样性需求。最终改变城乡经济二元化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居民通过丰富的金融工具可以有效满足业务需求;然而,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依然不够健全,其中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传统储蓄以及信贷业务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因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各类金融工具相对单一,尤其对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为此,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深化农村金融经济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工具和产品多样化的创新力度,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应当理顺体制,创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争取更多人民银行关于利率、央行票据兑付以及结算渠道和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地方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多为信用社信贷营销创造环境。同时,还要细分市场,准确定位。农村信用社应当细分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坚持“三农”主体地位,全方位占领农村阵地,保住已有市场份额以及固定客户群,进一步开拓新的领域。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人熟、地熟及情况熟的优势,做好、做活现阶段农村信贷营销工作。

(三)优化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收贷收息”难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正规金融体系建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在此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主体职能定位,通过业务范围和政策指导使其朝着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资源共享以及功能互补和共同发展方向前进,以此来提高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全面落实政策优先、协调发展以及兼顾效率的基本原则,并且利用政策优势来实现支农惠农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的。农村信用社要消除“收贷收息”难问题,对症下药是关键。第一、创新用人机制。农信社班子成员应当德才兼备,避免因技能缺陷而出现的收贷收息难问题。第二、加强内控监督管理。实践中,应当坚持跟踪、回避以及权限和制衡原则,强化岗位与程序制约,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严格监督考核。第三、加强信贷管理。农村信用社管理部门及人民银行、银监局,应当强化对主任任职资格的考核与监督,特别要对他们的工作作风进行严格考核,监督范围应当扩大到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同时,还要对其家属贷款全面清理,必要时诉诸法律。客观分析贷款损失的成因及其归责,完善和健全贷款经营管理体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速度较慢,尤其是资本实力、规模以及机构网点设置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都难以与商业银行媲美,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当立足实际,重新审视和准确定位。根据所处的地域优势,以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准自主选择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农村潜在客户,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是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刚,管福泉,许丹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动态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07).

[2]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01).

[3]冯旭.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1).

[4]贾进婷.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知音励志,2017(02).

[5]高荣.小农经济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1).

作者:熊庭松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