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思考(6篇)

大学生养成教育思考(6篇)

第一篇: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分析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能够促进全社会生态道德素质,同时还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2]。本文就对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1.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素质,尤其是生态道德素质。而大学生作为最为特殊的一种群体,大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最为合适的主体,还是联系广大群体中的纽带,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素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能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新生的一种力量,能够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态道德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是检验广大群众全面发展的标志。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才能在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还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着博学的知识,还要有着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能够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教育。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能够自觉地养成生态道德,不仅是衡量人才的标准,还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有效地适应当今社会思想的指导,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才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同时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种目标,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能够符合高校素质目标的要求。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还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能够制定出体现生态文明的一种学科,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都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能够适合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就必须对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变,不能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只是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缺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养成教育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说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学方法落后。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对道德的观念进行一定的教育,简单地进行一种形式教育,而且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缺少实践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生态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没有发挥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效果。

2.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工作不能适应现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忽视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中,就不能发挥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作用。大学生没有处在特定的德育环境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能进行自我教育,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师资力量短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由于师资力量短缺,不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一些高校教师只是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生态道德方面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限于对专业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

4.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中对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并没有注重实践的教育,有一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把生态道德教育等同于自然知识的教育,理解为关于环境保护的教育。有的教师还把实践作为课外实践的一部分。在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中,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把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出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生态道德理论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高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专业教育中,构建生态教育体系,还要充分加强理论教育,进一步普及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对大学生全方面地进行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在专业课中加入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通过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生态道德的知识融入到教材中,二者有机地结合能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进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实践活动。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实践活动的教育,从实践中充分发挥出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积极组织保护环境小组或者社团,在社团或者小组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课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通过在实践中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学科学的素质。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是生态道德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是生态道德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实践既是学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青少年生态教育与实践的平台,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

3.注重家庭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同时也是教育的起点。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说,要想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首先要注重家庭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生态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大学生在家庭中通过教育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实现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目的。

4.发挥出高校教师的力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对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能发挥出高校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还要发挥出教师的力量;高校教师对传统的观念必须做出转变,对生态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合理的生态教育是显性和隐形教育的结合,要有整体的教育意识。高校教师只有在内心中接受生态教育的理念,才能发挥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还要通过各类学科教师的积极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道德的教育。

5.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要想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还需要发挥出高校校园的作用,校园生态文化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得大学生受到特有文化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对学校环境产生一定的爱心,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生态道德素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氛围。在校园中通过对生态道德素质的宣传,利用标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营造良好校园生态文化建设。高校中的全体师生不仅要减少优美的校园生态环境,还要建立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在校园中充分利用生态型原理,根据学校特有的地理环境,运用当地有限的资源,提高校园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出符合校园建设的措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大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6.生态教育评价的方法。道德教育评价是根据合理的评价标准对道德教育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学的判断。把生态道德教育评价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成绩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能够科学地反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情况。例如,对大学生的个人总结进行一定的评价,通过评价能够反映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程度,如发现问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齐爱花 单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养成教育群团组织作用分析

高校群团组织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是高校校园的亮丽风景。学生可自发组织、选择、参加自己喜爱的群团活动,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进步。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人生态度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群团活动不但可满足大学生被了解,被关注的愿望和需求,还可使大学生学会关心、关怀,养成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有利于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一、群团组织工作的关键

首先,群团工作的规范有利于群团组织活动的有序进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主阵地,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责无旁贷。应充分发扬群团组织教育学生的作用,建立帮助群团组织的制度建设,适当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标准,使他们的组织工作有趣、有意义,实现大学生养成教育目的。其次,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对群团组织的宏观调控机制。大学生思想活跃,性情多变,加之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极有可能误入歧途。教师必须主动走近群团活动,关心学生组织发展,积极参与咨询群团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高校辅导员建立和完善群团组织的宏观调控机制,对高校群团组织加强引导很有必要。再次,提高群团组织者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准。社团领导者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群团活动的正确方向,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群团组织者充满活力,校园影响力极大,他们思想意识强,与人为善且敢作敢当。加上群团中的成员志同道合,领导人往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群众组织的其他成员。群团组织的成员在学校的影响往往只能通过群众组织的领导人来实现。因此,群团组织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领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后,规范群团组织,摒弃随意化群团组织活动。群团组织作为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其开展活动遵循自愿选择原则。但是,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群团组织规范,遵循群团组织原则,以避免自由随意化的发展态势。因此,不同风格的群团组织应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以吸引尽可能多的不同利益、不同目的、不同需求的成员,让群众组织有意义,使大学生拥有更充足的课外创新活动时间。

二、群团组织活动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关系

群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载体。首先,大学生责任感的提升和培养是养成教育中的重点。许多专家认为,摆在首位的新世纪难题,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关心别人的精神,不能与他人真诚合作,无法适应社会。可以说,“社会责任感”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群众组织的自我设计形式,有利于培养群团成员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成就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其次,善于生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善于为人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标准。群团活动为大学创造宽松、积极进取、和谐的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养成教育的基础。反过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责任感更强,还可主动去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实践。大学生摒弃了依赖、消极、被动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并进入自我管理的生活状态,学会勇敢面对,大胆质疑,主动探索。他们主动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观察和研究,从自己的视角进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和我们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协调能力、创造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工作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大学生群团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群众组织促进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实用技能及社会责任感。

三、群团组织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群团组织有助于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自律精神,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坚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根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在激发大学生主动性方面有其他教育因素不能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一种主观行为,可实现有效的“自律”意识教育。良好个人行为和习惯作为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可以激发自己潜意识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时刻慎独自主权,这是大学生养成教育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综上所述,现阶段,群团组织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养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

作者:梁雪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第三篇: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包含学生的思维定势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语言习惯养成等内容,思维习惯在养成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养成是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过程教育理论的出现,为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发展指导。同时,思维定势的作用是双面性的,鉴于此,对其养成过程就很有必要进行创新,以便促使大学生良好的思维定势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其他各方面健康成长。

一、过程教育理论概述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过程哲学思想指导下对教育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和解读,提出了著名的过程教育理论思想,这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对当今的教育很有启发意义。其主要内容是:教育的主题就是生活的艺术,教育应该包含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活跃思维,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对未知世界的探险并获得发现的快乐;教育的节奏应该是人类经验的连续行进,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倡导教育是一个过程,重在过程管理和训练,对当今大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很有指导作用。一是教育的所有目的存在于过程中,离开了过程,目的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的仅仅是过程的一部分;二是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引领学习者进步、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学习者生命意义和体验体会生命历程的精神之旅;三是教育是一个对学习者有调控到逐渐放开手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思维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过程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目标关键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现有的知识,而在于获得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即使学习者自我知识建构的方式的领悟和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教育的价值上,过程教育理论主张所有教育的价值在于学习者的亲自参与体验,在于学习者通过参与体验过程到达促使学习者个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理想效果;在教育的实质和本质上,过程教育理论主张培养学习者将现有思想和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发展创造为新的知识体系。这种能力就是现在时代最需要的创新能力,所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的现状解读

1.思维定势概念解读

思维定势是指主体对象性活动前的先在意识准备状态,是主体受自己现有知识、经验、情感、需要、意志、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倾向性、稳定程序性。它折射出主体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倾向,即主体遵循已有的知识经验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等,按某种相对稳定的程序或模式去践行和认知。思维定势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程序性。当前,学术界对思维定势概念理解不尽相同:从心理学角度讲,认为“思维定势是指影响和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即按一种周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方向”;从认识论角度讲,认为思维定势是认知定势的一个层次,认为认知定势是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心理、经验和思维的准备性和方向性,它分为三个层次,即心理定势、经验定势和思维定势。归纳起来,思维定势是主体认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习得活动而建立起来的思维惯性。

2.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的原因

大学生处于思维独立性、灵活性增强时期,具有批判思维初步形成,形象思维发展到较高阶段,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常规思维继续发展,创造性思维显著发展等特点。但也存在思维发展的几个不足:实践性、运用性思维能力有待提升;理论性、创新性思维不足;批判性思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功利性、实用性明显,缺乏理想信念追求;思维活跃、易变,缺乏持久性、稳定性。因此,在大学阶段注重思维定势发展与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按照过程教育理论来审视,任何一个人或者群体的思维都存在一定的固化情形,这与其置身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思维定势的养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来自多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三是社会风气等的影响;四是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和专家都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而且也指出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性格和人性的养成和后天发展具有先天的示范作用,包括人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模式和习惯等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如农村和城市家庭出生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很多差异性。大学生所在的学校和学校所在的社区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都会产生诸多影响,其中尤其是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师的讲课风格等会对大学生的思维定势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北大和清华大学的办学模式与一般院校对学生思维导向就具有很大的差异,宏大的思维和狭小的思维视野表现出了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基于大学生思维的特点和不足,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注重教育过程,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对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的利与弊

大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活动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制约。思维定势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很多,如思维定势促使一个人在处理问题前就有了一个比较固定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了其犯大错的可能和机会;促使人们解决问题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方向;促使人们解决问题按部就班规范化地处理问题。说得简单一些,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按常规和通常情况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可能会帮助人们节省实验的时间和步骤,大大提高效率。总的来说,这种思维定势养成后,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虽然没有大的害处,但会使其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品质,这也许就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在学生思维培训上要注意的地方。思维定势的养成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按照现在的说法,产生了诸多负能量的作用,比如对思维发展本身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促使一个人养成一种机械、古板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守株待兔的处理问题模式,不会变通,导致很多事情很难圆满地完成;不良思维定势的养成,将不利于一个人心理、个性和思想自由健康地发展,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心理等产生强势固化作用。

三、过程教育理论视野下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路径分析

过程教育理论对研究大学生养成教育有重要指导价值,特别是养成教育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对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有实际帮助。将过程教育理论运用于大学生思维定势养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大学生思维独立性、灵活性强,但实践性、运用性思维能力有待提升的特点,加强大学生思维的实践训练。在开展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中加大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思想传授和解读,包括对创新能力、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考等等全方位的剖析和探讨,针对各种情况对大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强化训练大学生思考与解决处理问题的技能技巧,大力倡导大学生们按个性和爱好组建兴趣社团和活动小组,促使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走上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之路,让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践行创新思维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针对大学生批判思维初步形成,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大力强化师资建设,力求形成一支综合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当前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培养善于创新变通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打开大学生思维的窗户。思维灵活敏捷和思想飞扬的青年大学生,需要创新型教师用最新的东西去引领、指导和启发,同时,在思维训练的环境和气氛上,尽量创设一种轻松的情调。鉴于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支真正具有十分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并且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法规,鼓励教师们开展创新型教育活动和参加创新教育的各种培训活动,为培养发展与训练学生良好思维定势提供相应的创新型教师队伍。针对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但理论性、创新性思维不足的特点,加强过程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和体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自身大力冲破各种传统的教育模式禁锢,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理念,为大学生良好思维定势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条件。

针对大学生思维定势的现状,作为高校及其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其在有限的空间开展无限的思维想象能力训练,树立思维创新理念,不为既定的思维框架所包围和固定,积极建构和践行自己新的、动态性的思维模式。针对大学生思维功利性、实用性明显的特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性。经常性地对在校青年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对在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优秀校友的事迹、事例加以总结和整理成为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素材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过程教育的激发和博雅思想有利于利用我国现行的法治观念培养青年大学生重视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理念,为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走上健康向上的道路奠定思想基础。针对大学生思维活跃、易变,缺乏持久性、稳定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维发展方向引领,为大学生思维定势的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关于创新教育的一些法规政策还很不完善不系统,在很多方面还处于宏观的高度和领域,具体化为教师们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立法条例还不多,导致大学生思维定势的训练的制度安排供给不足。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经验学习,大力吸收有关创新教育创新思维训练的立法成果,剖析我国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教育的实际运行情形,科学制定出创新教育的一系列法规,以此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思维培养提供好制度和政策上的安排与指导。

作者:邓汉平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为保证和促进国家在科技、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保持高水平发展提供了人才贮备。他们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事关自身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因此,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他们情感主流积极向上,对自身和家庭、他人和集体、民族和国家、人类和自然都有一定的责任感。但也不可忽视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近七成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没有深刻的认识,当问及“自身对于社会责任感体会如何”,33.1%有明确的意识并付诸实践,62.0%有部分责任意识,但不知道如何入手,4.9%对社会责任的概念模糊,认知淡漠。通过梳理,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社会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不明确。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但是,他们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的获得,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并没有把个人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考虑,缺乏将个人奋斗目标同社会理想的有机融合,忽略了对社会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在这样的自身动力驱使下,这些大学生就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导致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淡薄。

(二)个人利益至上,缺乏奉献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冲击,一些大学生时刻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将此作为个人发展的动力,不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思想深处对社会责任态度冷淡的前提下,一旦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他们就会牺牲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缺乏奉献和牺牲精神。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普通大学生中,在大学生党员里也较为普遍,一项在问及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只有19%的大学生选择“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有62%的大学生选择“为以后自身发展提供政治条件”。这种明显的功利倾向,体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用性和利己性。

(三)家庭、感恩、生命责任感缺失。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这些在“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习惯了家庭优势资源向其自身集中的氛围。这种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贪图个人的享受而不知对他人的感恩和回报,也导致对他人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种“负能量”的蔓延,也会对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我独尊”的成长环境,过度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意识,让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淡薄,使得他们对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不尊重,具体表现在近年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同学甚至伤害动物的事件屡见报端。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应当作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一)养成对个人及家庭的责任观。对自己负责,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根本。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让其从内心产生对责任感的认同,从而才能付诸实践,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够担当起自己应当负起的责任。并且,需要让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了解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付出,知道自己所承载的家庭希望,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二)养成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观。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世间,而是无时无处于他人产生着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交际网络的一环,有责任去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进而对不相识之人,也建立起一种责任感。对他人负责进一步引申,即是对集体的负责。每个人的生活空间,是多个集体的交集,要让学生知道,要让自身能够获得更佳的发展,就需要带着责任心来面对集体,努力促进集体的健康发展,与他人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三)养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和国家的一分子,要让学生深知,个人的发展要以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前提,要树立一种对社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作为当代年轻人的先进代表,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修养,遵纪守法,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发挥自身能力和潜能,服务于社会和人民,进而让自身的合理利益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实现。

(四)养成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当学生树立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后,应当引导学生从更高的位置来看待整个人类的发展,树立起一种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大学生应当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战争、恐怖主义等等,学会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能够建立起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责任和意识。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把握其内涵,围绕核心内容,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一)强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开展该项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内心树立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感,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思,促进对社会责任感的正确认识。

(二)发挥高校在责任教育的主导作用。高校应当作为社会责任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向学生渗透责任意识。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又要严格管理,完善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多方面工作,对于个别学生不负责任的言行,本着教育引导原则,及时对其作出正确处理,建立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行为准则,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责任至上的意识。以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感教育的前沿阵地,发挥授课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授课教师首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时刻关注自身言行,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外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三)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联系实践,是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进社区、环保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校园外的社会,增加与社会交流的机会,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不单单是高校能够一方完成的,更需要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良好支持。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无疑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环境下,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必将进一步提高,也会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带来正能量。此外,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以及大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社会力量的引导下,需要将社会责任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成长一生,使其能够自发地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并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作者:单明明 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思考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备受全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为此,应发挥出思政工作的育人功效,科学系统地对大学生群体实施德育感化与渗透。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地思想教育时,应以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起点,因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搞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调查发现,多数生活节奏无序,学习无动力的大学生少数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所致。

1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从伦理道德层面上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靠的是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在发挥约束作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诞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协调、维系与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受教育者按照既定的德育目标步入良性循环的秩序之中。为此,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稳定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毕业后很快地融入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工作单位,成为受欢迎的“入伙者”。

1.2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思政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地思想教育时,应以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起点。这是因为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比重较大,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一代宠儿,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部分大学生没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和遵守纪律的观念,行为中不能律己正身,则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会取得实效性。鉴于此,对当前大学生群体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各种教学工作

列宁曾指出,共产主义新人品德上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已经从必须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大学生来自全国的不同区域,主流是好的,但个别同学遗留有“迟到”、“不守诚信”、“懒惰”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若继续发展下去,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制约着教育工作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1.4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

全社会如果人人都能守公序、成良俗,盛世和谐的局面则会悄然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正逐年向“普及”的方向发展。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教育他们自觉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转,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不断向前发展。

2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五个注重

2.1要注重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针对部分高校“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及成年人的情况,为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必须建章规制,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运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纪律考评方案》等规章制度,从管理层面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从他们身边着手,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学校期间课堂纪律的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卫生习惯的养成、遵守承诺,以及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等方面。再如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督导评价机制,要监督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使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任何场所都与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相符合。同时在学校德育管理中,还要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管理。量化数据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对先进事迹及时表彰;负面的言行,要及时批评,并辅之以必要的处罚,记入他们的德育档案。力争在制度的管控和约束下,使在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养成教育中,不断趋于规范化,最终使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1]。

2.2要注重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父母好示范、孩子好习惯。”其意重点强调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因为家庭是学生人生之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亦为第一任教师。在读期间,在校方的监管和教育作用下,大学生行为习惯逐步步入良性轨道。节假期间,靠父母的管束与说教,促进大学生良好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固化形成习惯。只有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方能取得育人的实效性。调查发现,节假期间回到家中,如果爷奶宠爱、父母约朋友天天在家中吃喝喧闹、玩牌赌钱,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教育刚刚取得初步成效,具有雏形的良好学习习惯、健康生活习惯等,将在家庭负面影响作用下,会逐步退化,甚至弥散、消解。校方的“辛苦工作”会化为乌有。为此,建议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定时了解和反馈大学生在家和在校期间的表现,协同共管,教育大学生在成才之前,先从学做人开始;学做人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3要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方面需要理论灌输,使其熟谙人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益处;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实践这个平台进行践行和体悟。在事业单位和厂矿车间实习时,是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间段。通过实训实习,促使他们耳闻目睹人才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了解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纪律要求及奖惩条例,使大学生群体明白一个道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对团队是百利无一害,对他们最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未来踏入社会职场,是多么的重要!其次,要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管理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适时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纪律的理解、养成他们良好纪律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

2.4要注重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学者杨莹认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素质是其个人修养、品位的显示器。”人文素质较高之人一般都具有积极良好的人生态度与行为方式,能够积极健康融于社会、严格律己,自觉遵守各种法纪章制,体现出较高的素质与品行,并且能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出类拨萃[3]。这些人文素质较高之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已经养成了遵守各种法纪与章制的良好习惯,能适应各种环境。由此可见,加强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建议在德育实践工作中,思政工作者可以选用古圣先贤们提出的明德知耻、尚礼守信、舍生取义、改过迁善、格物致知等有关道德修养、伦理教化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理想、行为规范与精神境界。通过人文教育的洗礼来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进而带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要在已营造出的人文环境中,继续塑造人文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4]。

2.5要注重与环境建设相结合

与大学生成长相关联的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能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熏陶和感化作用。为此,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先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来“潜移默化”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而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为此,笔者认为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切入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科、兴趣、特长组建各种社团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等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显道德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形成。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置身的社会环境。为此,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加大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社会陈规陋习的曝光和纠正力度。扬志气,树新风,增强公民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为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正向的道德舆论氛围[5]。

作者:李小林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思考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世界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凸显于公众视野中。大学生心理发展和自控能力尚不成熟,自身道德水平不足以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其开展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网络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主体在使用网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由于使用网络而形成的伦理关系,是网络空间的社会公德,是调节网络空间中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是评价、规范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养成教育遵循养习成德的教育规律,推崇尚行习动的教育模式,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道德实现内化和升华。亚里士多德说过:“德性基于天性,成于习惯。”[1]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可见,德性的培育和德行的塑造,在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它是由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者,根据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进行的网络道德和网络素质的教育,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网络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教育,重点在于网络道德意识的养成和良好网络行为习惯的养成,解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知行分离或者知行背离的情况,做到“知、行、信”的统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规范性。网络道德规范包括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行为的规范,明确网络道德标准;通过对网络行为的规范,不断强化网络道德认知;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行为。二是实践性。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把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作为开端,遵循了个体道德从行为经习惯至品德的规律,使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实践中积累道德品质。三是复杂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强烈的自主意识,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隐蔽性、信息的海量性等特点,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网络行为难以实时性地监督和约束,使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增加。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网络等新媒体空间里,大学生多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交流,言行无法规范,真实性无法保证,甚至可以公开承认和认可交往者的虚假言论。”[3]32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缺位、错位或重视不足。有的高校教师本身对网络道德认知缺乏,对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不足;有的高校往往将网络道德教育简单地归于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有的家庭长期以来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网络言行或置之不理或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存在着“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与道德不沾边”,“网络与道德无关,网络使用是技术问题,无关道德”等错误认识;社会的网络道德体系正在构建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清晰的道德规范,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文化习俗等影响了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效果较差,主要表现是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意志不强,知行脱节。一些大学生对某些道德是非认识模糊,如有些学生对于“人肉搜索”持肯定赞扬的态度,有些认为“黑客”的行为“很酷”;有些大学生虽然对网络道德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表现出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的知行分离现象;如大学生认为“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些人在受到语言攻击时难以自制,经常以不文明的语言还击。目前有些高校开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但是很多学生仅仅把它作为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者一门课程来看待,没有认识到在网络活动中要践行道德规范,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大学生崇尚自我和个性表达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自由,网络行为同样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折射出的是大学生追求个性表达而欠缺自律精神的不足之处。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不如人意

良莠不齐的社会教育因素制约了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开展,首先,网络环境急需净化,我国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不到位,网络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性,网络执法效果不明显。其次,家庭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对孩子在网络上的言行教育引导不足,监管不到位。最后,侧重功利教育的学校教育环境影响。西方的品格教育理论就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构成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某些高校对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说教多,考核落实的少,比如对学生日常作业的网络抄袭行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由功利主义而衍生出的道德相对论、道德功利论影响了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深入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内化

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内化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结构,才能对道德主体形成持之有效的行为指导和精神支撑。首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培养大学生对正确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志趣,使学生在全方位的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网络道德的理解;通过对网络道德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就特别有助于澄清道德认识,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其次,强化大学生网络行为训练,要依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多采用主体式、引导式的训练方式,即在一个创设的良好情境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自发、自我的行为训练。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网络行为习惯,可以通过惩罚和负强化的方法进行训练,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使网络行为习惯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交互平台包括论坛、专家点评、师生话等互动性较强的栏目,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要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4]115还可以通过创设网络聊天时发生冲突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学会宽容对待,并且采用适合自己的文明方式解决冲突,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最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水平,大学生提升自身网络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促进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活动。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大学生运用“慎独”、“省察克治”等自我修养之道,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水平。

(二)构建大学生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模式

构建科学的家庭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模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父母要正确处理网络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浏览黄色网站而禁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要注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注意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要形成常态化,父母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分析交流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关注孩子网络行为,当发现网络行为有偏离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应监督孩子纠正,当发现孩子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时要及时制止,指出行为的危害及后果,教育孩子如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必要时,在电脑中加装不良网站过滤软件,建立绿色屏障。最后,家长要建立与学校主动沟通交流的新模式。家长要变被动地“被告知”为主动地“去了解”,对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孩子的表现,要及时反馈到学校,争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升学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能力

首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形式的探索。高校应增设与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开设计算机信息伦理课等,在现有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相关的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内容。如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引入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德育的传统方法,灵活采用价值澄清法、故事判断启迪法等多种方法启发、诱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认知学习,如对某些热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师生讨论,或展开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教学行为更加有的放矢;采用课堂情景剧模拟网络失范行为,使学生在接近现实的环境中真切感受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困扰和麻烦,培养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道德规范阶段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可以包括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诚信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要注重网络安全教育,防止学生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做出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其次,推动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的多元化。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活动要进行统筹规划安排,网上活动和网下活动相结合、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方位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重视大学生校园实践活动。高校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方面的讲座、辩论赛、演讲、讨论会等活动,开通多个渠道,培养大学生理性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要注意发挥大学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辅助作用。通过朋辈之间的正面影响和带动,营造良好行为养成环境。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走进社区、中小学宣传网络道德的相关知识,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又强化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最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高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专职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专业的网络人才、网络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所长,互相协调合作,发挥合力效应。

(四)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社会网络环境

净化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环境,首先,要实现网络空间的依法治理,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制裁力度,确保干净、健康的社会网络环境,将网络使用纳入严格监管体系,加大实名制的推广范围和力度,为治理网络违法犯罪、清除网络谣言提供法律支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网络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制裁,使全社会公民树立起网络空间的遵纪守法意识。其次,要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社会网络文化建设应从网络文化产品的产生入手,实行源头把关、严格审核、过程监控,对积极健康、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主流文化产品应大力扶植、大力宣扬,抢占文化领域的道德制高点。“顺应网络社会化发展越来越强化的社会交往趋势,掌握网上社会交往的特点,引导网民摆脱虚拟环境下认识社会问题的思想误区,理性地正视现实的社会问题。”[5]111教育者应鼓励大学生在网络群组或社团的活动,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如建立绿色交友社区、大学生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法律援助等,使大学生在文明交往中切实履行网络道德规范。最后,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倡导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占据舆论阵地,提倡网络行业自律。网络行业的从业者、经营者要用道德的尺度衡量自身言行,不为一己之私而忘记职业道德,要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树立正确的经营观。

作者:王力尘1 翟晨2 单位:1.辽宁工业大学 2.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