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摘要:分析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提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及措施。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突发的病毒性肺炎(以下简称“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面对此次新发重大传染病,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但同时也表现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要加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其核心就是加强人才建设。因此,河南省应逐渐培养可以处理不同级别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优秀公共管理者和公共决策者[1],培养可以处理自然灾难、意外事故、社会组织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复合型人才。

1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供给

1.1培养复合学科人才,加强学科交流能力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集医学、应急管理学、信息概论学、社会科学研究学、卫生统计学等为一体的复合交叉学科,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这门学科对培养我国未来卫生应急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2]。美国的卫生应急管理具有一流的学科建设水平,其应急管理专业早已具有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层次[3],而中国的应急管理学科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学科建设和培养中,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水平。建议我省双一流高校医学院卫生应急管理方向的学生采取“3+2”硕博连读模式,对我省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施公费留学政策,与国外专家学者互相交流,共同探索卫生应急的新方法、新路径。建议我省其他普通高校卫生应急专业方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卫生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还要学习应急管理方面的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面对应急事件做到能够灵活处理,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事件发生。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为特点的实体学院,其下属的安全与应急管理中心是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的专门研究机构,与河南省高校可以联合培养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卫生应急实验教学平台及专业实习演练基地的高水平建设,保障高校与高校、学院与学院联合培养的质量。

1.2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强化学科发展硬件供给

构建医科类大学供需平衡对接体系,以需求定供给,避免供大于需,导致增加就业困难。要改革卫生应急人才教育模式,促进精细化教育变迁。卫生应急管理虽然是复合学科,学生在大量的专业课和有效的学习时间中难免失去方向,容易导致学科分离,造成“学得多,懂得少”的局面,这也是很多复合学科的困境。因此要改革培养模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4],多门学科突出重点,并鼓励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明确就业方向。在学科硬件供给方面,建议我省医科类大学向南方医科大学学习,建立突发卫生应急知识系统。依托国家预防医学高级研究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依托卫生安全研究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依托反恐技术研究所,促进学生应急反应能力的培养[5]。建议高校开设应急管理实验室,增加应急教学设备,设置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保障高校硬件供给,提高公共卫生应急检测能力。建立“网络—课堂—卫生应急平台”的创新型卫生应急培养模式,鼓励医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掌握急救常识,当发生紧急事件时,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人。

2引进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质量

2.1合理引进各类人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应急人才队伍的建设也面临着发展与需求不平衡的现状[6]。因此,要不断完善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打破地理、人事档案等固有的、僵化的制约,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引进国际知名的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卫生应急学、医学信息学、应急管理学等公认的公共卫生应急学科领军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同时,要合理引进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发挥较大作用的依然是医护人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管理、预警、监测等能力,医护人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患者。建议医学人才、公共卫生学人才、应急管理学人才相互交流,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提供宝贵的经验,并传授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另外,要顺应时展潮流,引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学科专业人才,运用现代信息知识完成突发卫生应急任务。

2.2注重教师培养,创造优秀团队

公共卫生应急教师人才培养应注意学科特点,在人才选拔方面要注意从信息学、数学、管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等专业中聘请高学历顶尖人才,共建河南省一流的教师团队[7]。要设置公平的教师选聘、培养、教学、激励手段,实施灵活的薪酬分配方式,根据教师所承担的项目适当为教师加薪,提高引进人才的生活质量[8]。强化我省高质量医学院校教师的培养,建议医学院校教师前往省或市高级疾控研究所、解放军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医院各科室、乡镇卫生院等地方培训学习,减少课程纸上谈兵式的说教讲解,增加实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9]。各高校可以根据教师自身情况,将优秀学科相关教师派往国外学习先进的卫生应急理论和实践培训。建议我省医学院校聘请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的骨干人物为学科兼职教师,讲解卫生应急真实案例,贴近卫生应急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注重培养教师技术人才梯队[10],教师自己不仅要加强学习,完善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要研究科研项目。通过招聘各专业顶尖人才,教师培训学习,派遣教师出国留学,临聘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培养教师人才梯队等方法共同打造河南省优秀的卫生应急团队。

3强化现有人才梯队,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建设

3.1改善高校培养模式,提高应急实践能力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建设,在现有人才基础上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预测预警—医学预防—应急联动—医护救治—物资保障—恢复重建”各环节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一般都是“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模式,公共卫生类人才在掌握本学科的近期发展和一线研究方面,在理论论证和阐述观点方面,都已经达到一流的学术水平,但对我国的社会组织、群体事件等方面的理解与应用缺少关注,缺少预防疾病、疾病控制和卫生应急实际演练,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不平衡现象[11]。目前,受到中国高校“重论文”的背景影响,公共卫生应急专业还停留在理论、学术研究的层面,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警预测能力和危机发生时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建议我省要提高公共卫生人才应急实践水平,并出台相关政策。根据我省医疗卫生状况,激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速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应急人才不足及应急能力不达标的问题[12]。

3.2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提升医疗部门应急能力

加强不同级别医院的全科医师队伍培训,建议我省三级医院组织建立应急管理专职或兼职团队,多角度提高各级医院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13]。肺炎疫情时期,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形成“治疗、康复、护理”良性衔接的重大突发性疾病护理方式;培养能高度熟悉重大突发性传染病救治的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诊断及治疗的水平,健全省市县“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的服务机制。此次疫情期间,中医中药在轻症疾病诊疗方面发挥了作用,避免了激素抗生素对人体的副作用,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突发传染病时重要的作用。我省相关部门可向广东省学习,改善护理模式,推进中医药融入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增加河南省中医药学科研究经费,鼓励高校中医药创新研究。另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作为疫情爆发时的关键部门,领导决策能力决定着危机的发展状况。建议河南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在卫生事业部门招聘时应限定相近专业,定期培训并增强卫生部门行政人员的疾病预防和疫情控制能力,提高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的意识[14]。

作者:李昊 张雁儒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