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饮食文化论文全文(5篇)

饮食文化论文

第1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童话故事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多个角色,用不同角色之间发生的故事来阐述一个道理,说明一个主题。在讲述中,如果只用单一的声音来塑造不同的角色,那么势必会缺乏生动而让孩子觉得无趣。讲述故事时,如果讲述者能根据故事中角色的特点来发出不同的声音、模仿这些角色说话的声音,就会大大提升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播音主持语言中情感表达对传达故事中不同情感的帮助

除了角色不同,故事里还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情绪。二到六岁是孩子情绪发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通过模仿大人来了解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而绘本故事是帮助孩子们了解情绪的好媒介,如果讲述者能够运用声音准确表达故事中的不同情感,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去识别和感受情感。除了一些说明书类的文字,很少有文章会充斥着没有情感的文字。文字只有用有声语言才能传递出其承载的生命力,干巴巴的讲述只会让孩子走神分心而心生抗拒。用声音传递情感是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伤心的情感,可以训练带着哭腔来讲述,恐惧的情感可以训练先倒吸一口冷气,然后再开口说话,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讲述者生动贴切地表达文字中所描写的情感。

三、播音主持中对不同体裁作品的把控在儿童阅读陪伴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童话故事、儿童现代诗、散文、儿歌、说明文等。根据不同体裁,讲述者也需要变换不同播讲方式。播音主持专业对于不同体裁作品的播讲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童话故事、儿歌多用生动活泼、语调略微夸张的声音来讲述,而像《昆虫记》这样一些说明文或科普小品文,播讲时就以介绍性说明性语言基调为主,就要以平实自然、清晰明了为主,不能过于夸张。

四、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2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现代电视行业的逐步发展,电视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也有了更为显著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从下列五个方面入手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让电视新闻的声音更加流畅,使新闻画面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准确,让电视观众能够从中获取更为有益的新闻信息。

1.1提高新闻画面的质量,突出新闻主题

在前期拍摄新闻画面的过程中,记者要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充分调动新闻的画面要素,利用推、移、摇、拉等镜头配套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表现出所拍摄的新闻主题。全面利用镜头语言,以此反映客观的新闻信息。不断更换拍摄手法和拍摄角度,以此保证新闻画面的独特、新颖,充实新闻画面,保证后期编辑新闻时能够突出主题,让观众轻松、舒适地接受该新闻信息。

1.2改进声音质量

解说和记者出镜,现场声音以及播音员上镜等所有新闻声音元素都能够保持一致。完整的新闻信息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的整体感。此外,在电视新闻后期的编辑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多运用现场声音,以此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与现场感,缩短观众和新闻报道两者间的距离。

1.3声音和画面的和谐

尽可能做到新闻声音和画面的和谐一致,保证新闻的自然流畅,以此提升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在后期编辑新闻的过程中,新闻画面要和解说自然配合,保证两者的完全同步,让观众的听觉和视觉同步。声音和画面组合得当,将会达到“共振”的效果。而在时事政治新闻中,新闻画面和声音的组合方式要适应节奏缓慢、内容严肃的新闻。例如:大型庆典、全国人大会议以及一些重要活动,要求对与会重点人物逐一进行介绍,在播报该人物姓名的过程中,需要对人物特写。唯有这种声音和画面的自然配合,才能够表现出新闻的重要性,也才能够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在社会新闻中,常会有优秀成果、典型事件等,这就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工作,鲜活的新闻画面与解说完美配合,从而达到“声画合一”的目的。在电视媒体中,新闻声音和画面的配合需要满足电视语言的要求,例如:画面要多于相关的解说,新闻画面要“先出现、后消失”,从而达到电视语言的合理表达要求。

1.4新闻画面后期的编辑

在新闻画面后期的编辑过程中,合理运用同期声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该新闻的主题,唯有这样才能够运用好同期声。这要求该新闻报道要言之有物,紧密围绕新闻主题,所报道的新闻要有实质性内容,能够反映该新闻报道的本质,能够解答观众的问题,主题明确,语句言简意赅,报道流畅自然,逻辑严谨,还需要符合多数观众对事物的认识习惯,并乐于接受该电视新闻报道。此外,还需要保证声音效果的连贯性,合理插入相应的新闻画面,唯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闻现场音效的连贯,使新闻画面的衔接更加流畅自然,新闻解说词和同期声相辅相成。

1.5字幕的运用

字幕作为电视新闻的“第二解说”,在后期编辑新闻中尤为重要,既能够丰富观众的视觉感,同时也能够直观地将新闻信息传达给观众,对新闻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新闻主题。画像画面和字幕的完美结合,对新闻内容起到解释、强调的作用,也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可视性。例如:被采访者的同期声内容中配有相应的字幕,可以防止口误而造成的失误;介绍采访人物的过程中出现的字幕;将枯燥数字和专业术语等用字幕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直接掌握新闻画面,并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所表达的内容;重要会议和典型事件的新闻画面上出现的叠加字幕等,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一些抽象的新闻信息,复杂的新闻内容等还可以利用动画、图表等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表达,以此丰富新闻画面的表达内容,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信息。此外,还需巩固新闻画面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主体地位,对人物、事件、情境等进行具体的描绘。在采编电视新闻的过程中,针对形象鲜明的新闻主题,摄像人员要抓拍好每个画面细节,让新闻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2结论

第3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该卷中,收录了两篇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文章:齐琨的《天地共享的音声———湖南省湘阴县七龙村儒教丧葬仪式与音声表述研究》。作者认为,通过对七龙村儒教丧葬仪式中的27种音声元素进行组合,在不同仪节中形成有结构的多种多样音声段落,以泛用于神、鬼、人和专用于某类/位神、亡魂、某些人两类表述方式,达到对天地间神、鬼、人的净白、超度、感化。(P144)目前来看,对民间丧葬仪式音乐的研究,多集中于对道场、佛教音乐的考察,而对儒教丧葬仪式音乐的研究不多,因此,该文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儒教仪式音乐的形貌特征以及与其他宗教仪式音乐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杨赛的《洞庭湖琓区佛教道场丧葬音乐仪式》描述了同一个丧葬仪式中的场景中儒释道三教合一现象。从宗教的核心文化特征来看,佛道宗教文化本身有很多不同之处,甚至存在根本的差异。尤其在宗教的核心理念方面存在着相互排斥之处。但是我们能看到在同一场丧葬仪式中佛道两种宗教仪式相融一体,这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湘中地区存在着儒教与道教相融的现象,即在一场丧葬仪式中有儒教、道教两种仪式存在,彼此之间既互相独立,又配合默契。这种儒释道仪式音乐相互融合的现象,是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现象密不可分的。然而,如何从宗教学的角度去说明这场丧葬仪式中三教合一的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研课题。另外,杨文缺乏深入的音乐分析。儒教仪式音乐的音乐特征以及乐器配置相对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其仪式音乐的分析描述,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整体上把握儒教仪式音乐的综合特征。同时对于考察当地的儒释道仪式音乐与其地方传统音乐之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该卷收录了两篇文章:赵书峰的《湖南瑶传道教仪式音乐与梅山教的文化关系研究———以蓝山县瑶族“还家愿”与资兴市“祭祀梅山神”仪式音乐为例》、刘嵘的《土家族还愿仪式音声的比较研究》。前一篇是对湘南瑶族传统仪式———瑶族还家愿与梅山教仪式音乐的研究,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对瑶族《盘王歌》以及祭祀梅山狩猎神仪式音乐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一篇涉及湘鄂土家族还愿仪式音乐的研究,是作者对湖南湘西的龙山土家族还土王愿以及桑植、湖北省鹤峰、宣恩县还傩愿仪式音乐的地域性的横向比较研究。总之,“华中卷”中的五篇文章都涉及对湖南省民间仪式音乐的研究,它的出版发行是对湖南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二、涉及对少数民族梅山教仪式音乐的深入研究

梅山教文化主要传播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它代表了以狩猎文化为主的一种民间信仰。目前,民族学、宗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胡起望、张有隽、张泽洪、雅克•勒穆瓦纳等学者的研究,而音乐学界对其仪式音乐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梅山教仪式音乐的研究文章甚少。目前看到的只有两篇文章主要集中于对瑶族梅山教音乐的研究。一是杨民康、吴宁华的《瑶族“还盘王愿”、“度戒”仪式音乐及其与梅山教的文化关系》,(P268-387)文章首次关注到瑶族梅山教仪式音乐,开启了对梅山教仪式音乐研究的序幕。二是赵书峰的《湖南瑶传道教仪式音乐与梅山教的文化关系研究———以蓝山县瑶族“还家愿”与资兴市“祭祀梅山神”仪式音乐为例》,作者主要考察分析了瑶族道教与梅山教宗教内涵及其音乐之关系问题,是一篇对瑶族道教与其梅山教仪式之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作者的研究主要建立在音乐形态学基础上,对瑶族道教仪式音乐与梅山教音乐的本体特征给予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这也是目前能够看到的首次对瑶族梅山教仪式音乐所做的分析研究。作者还对瑶族道教与其梅山教仪式及其音乐的关系做了相应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瑶族梅山教是一种集道教信仰与瑶族原始信仰、始祖信仰、多神信仰为一体的复合型的仪式音乐文本。它代表瑶族先民在‘刀耕火种’生活状态下的一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是瑶族传统文化与道教文化‘濡化’、‘涵化’的结果。”该文对于引导与推动对包括瑶族在内的其他南方少数民族梅山教仪式音乐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当下,对瑶族梅山教仪式音乐考察研究的学者很少,多数人只关注其宗教文化层面,缺少对其音乐形态的考察。我们知道,瑶族梅山教仪式是一种典型的狩猎文化信仰。它的信仰、仪式和音乐与整个狩猎过程密不可分,由对瑶族的这一传统信仰的考察机会很少,有时候甚至很难完成田野考察,因此对瑶族梅山教仪式音乐的考察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梅山教仪式音乐的系统考察研究,以及探求各少数民族梅山教系统中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是一些亟待开展的课题。

三、该卷的研究范式基本是以音乐

第4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因此我们要探讨的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以宗教场所变化为基本表现的世俗化进程是否意味着少数民族宗教与少数民族社会的分离。以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宗教场所变化为例,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一般由祭祀巫师主持,阿昌族的马兰调、唢呐铜鼓与葫芦笙等祭祀歌舞在祭坛上的表现形态始终伴随着严格的宗教程序,包括开场的经韵、仪式道具(神轴、法器)的应用、场地环境的配合(许愿、安坛、立堂)等等,现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已演变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舞台表演形态,代表作品如《云南映象》、《印象丽江》等等,虽然是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的舞台反映,但它们的呈现却完全剥离了祭坛仪式的宗教场所,场所的改变能说明少数民族宗教与少数民族社会的分离吗?例如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移民国家,受到基督教信仰与文化的深刻影响,美国本土的基督教福音音乐风格各异,开创了宗教通俗音乐与爵士音乐的先河,除了教堂里必备的祈祷乐、忏悔乐曲目外,各个流行音乐舞台都能发现对福音音乐的借鉴与创造,那么基督教文化与美国种族社会脱离了吗?显然没有。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场所改变与宗教价值取向的改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此美国神学家们提出了“相对化信仰”的概念,指出人们的宗教记忆如何在文化上得以延续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才是宗教音乐发展的方向,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祭坛形式与舞台形式是宗教信仰的相对化表现,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约瑟夫•鲍姆贝克的话说,“宗教信仰本身必须是神圣与世俗的混合体,否则它便无法流传”。

二、从神职人员到表演人员的社会性载体确立

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从“神圣”走向“世俗”是以社会意识形态的转移为基础,即少数民族宗教音乐是社会公共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民族音乐学家都致力于探索少数民族音乐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近些年来国内对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社会功能开发大多都是从市场运行的角度出发,将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市场化与世俗化混淆,两者在过程上有相似之处,但追求的实质性社会效益却不尽相同,前者达到的是刺激、表达、分享音乐并获得商业价值的目的,后者则指向宗教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一体化进程,要求宗教音乐对社会文化产生持续与稳定的良性影响,然而由于少数民族社会的特殊性,其宗教音乐世俗化进程受到的市场助力往往弊大于利。首先,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世俗化的社会性载体确立表现为从神职人员到表演人员的市场化过渡,“在少数民族宗教活动中从事音乐仪式行为的主体是本民族的宗教神职人员”,例如哈尼族的莫丕、彝族的毕摩等等,当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承载主体变为舞台表演人员后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是这些表演人员并不信仰任何宗教。例如当今活跃的道教“洞经古乐”的民间表演团队,演出人员全是统一培训的艺术学校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但对白族、彝族传统洞经音乐缺乏真实的信仰经验,演出过程完全摒弃了相关的宗教禁忌,例如斋戒沐浴、演奏者必须为男性等等,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甚至出现女子穿短裙加入表演行列的走秀环节,可见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社会载体改变伴随着市场经济对宗教价值取向的弱化与消退。既然社会载体的确立是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世俗化的必备前提,那么如何促使社会载体发挥保全宗教音乐价值的主体职能便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从理论上来说,任何音乐形式的社会保存与发展都面临着时代内容的增减问题,其社会承载者有着筛选、更替、创造音乐形式的主体权利,那么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承载主体根据社会环境而做出市场化决策的标准与底线在哪里呢?拿西方宗教音乐来说,西方宗教音乐的早期音乐体裁是“格里高利圣咏”的纯音乐形式,现在已发展出“独唱、齐唱、应答唱、交替唱等多声部复调音乐体系”,但深入研究则会发现,形成西方宗教音乐新体裁的舞台容器是附加的宗教戏剧,即一种通过将宗教音乐融入宗教戏剧氛围中的艺术表演形式,它赋予了戏剧演员展示宗教音乐的合理身份。纵观近代西方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无论是田园恋歌、巴歌体、叙事歌还是回旋歌,都是在另一种艺术容器之中注入宗教音乐作品,旨在完整地呈现宗教价值取向,同时促使表演人员的身份变得合理化,对此我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欠缺的即是促使社会性载体身份合理化的途径,为什么同样是对音乐形式的改变,中西方宗教音乐价值的保留程度完全不一样,原因便在于“人们对社会性载体的感受左右着社会大众看待宗教信仰的内隐性心理”。因此,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并不是对社会市场性的迎合或适应,而是对社会艺术系统的衔接,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社会性功能的发挥应与社会市场性需要相互区别。

三、从通神到娱人的民族性功能拓展

“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宗教性承载亦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承载”,同样都是佛教,藏族地区与阿昌族地区的佛教信仰活动各不相同,“民族性”在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例如藏族有闻名全国的“沐佛节”、“马奶节”,近些年来藏族佛教音乐的社会传播几乎都是依靠藏民族节庆活动与旅游产业的相互配合,而阿昌族的风俗文化相对保守封闭,以家庭式的佛教活动为主,催生了阿昌族特有的唱经小调,其佛教音乐的社会传播多依靠阿昌族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可见,少数民族区域性所发展起的音乐种类奠定了宗教音乐传播的类型,而超越地域环境则需要依靠少数民族自身独有的民族性来赋予宗教音乐额外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具体表现为从通神到娱人的民族性功能拓展。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原初性目的是“通神”,即“将音乐作为献给神灵享用的祭品”,世俗化进程带来的最大改变即是宗教音乐开始被社会大众享有,以“通神”为目的的禁忌空间被打破了,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发展越成熟,通神的功能越退而次之,娱人的功能则越明显。例如白族的“绕三灵”、瑶族的“盘王节”都由最初的通神活动转化为了娱人活动,其中不间断的宗教乐舞表演更是蜕变成了服务于民众娱乐的“世俗之歌”。对此,国内相关文献出现过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从通神到娱人的民族性功能拓展是一种“去宗教化”的表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这种“娱人”行为仍然依附于宗教并通过宗教活动来开展,那么少数民族宗教音乐便处于合理的社会适应机制之中。

对此,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但想从民族性的角度来谈谈这一问题。英国神学家格雷罗姆•沃德曾说:“宗教音乐的世俗化是宗教信仰变得人性化的标签”,宗教性自然是少数民族宗教音乐具备神圣感的内因,但民族性提供给宗教音乐是“人性化”的成分,因为民族性包涵着人们的起居饮食、婚丧嫁娶等民俗生活经验与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社会学家尼德兰曾发问:“宗教信仰能轻易地感化信徒,它能轻易地感化非信徒吗”,宗教音乐获得社会大众的肯定需要的是非信徒的认可,当西方基督教福音音乐与哥特音乐结合,“彻底破坏了哥特音乐的野蛮、黑暗以及恐怖氛围”,%让无数非基督教徒为之动容,它依靠的是宗教学说吗?不是。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民族性功能拓展本身就是为了成全宗教音乐的世俗性,通过超自然成分的减退来促使越来越多的“凡人”参与进来,“一味强调宗教音乐的‘神圣性’会让少数民族原生态宗教信仰在现代化进程中凋敝”,%而“民族性”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社会适应的过程必须通过人且只能通过人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围绕宗教性场所的变化、社会性载体的确立以及民族性功能的拓展来体现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本质。结束语少数民族宗教音乐是以宗教为核心题材来传播信仰、强化民族体验的音乐手段,既包涵着宗教产生与发展的精神属性,又融入了少数民族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两者互为依托共同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具有宗教性、社会性、民族性的三重内涵,本文从三者的整体框架入手系统地看待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是为了防止研究的片面性。

第5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西方文化概论”;史料;历史学

“西方文化概论”在国内高校中大多被列为文科,尤其是历史、中文、哲学等学科门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庞杂,涉及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都有相当难度。为了避免通史性以及梳理性的授课思路,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部分作为代表来讲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根据课程学时的安排,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希腊罗马的婚姻与家庭、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美第奇家族与文艺复兴运动、图像与历史、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欧美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基督教文化、结语。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大多是由文学、哲学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来承担。由于笔者是史学背景出身,同时授课对象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史学色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论著及论文等史料的引入,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以及史料应用水平。同时,通过研读这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呻吟: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肉欲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第四卷)[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