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渗透

民间艺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化,美术鉴赏是一种能力。美术鉴赏走进高中课堂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素质,提升精神境界和修养。它的意义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品格,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与其他国家交流越来越密切,人们更偏爱外国美术,更崇尚对外国美术作品的欣赏,这就使中国美术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想到应将民间艺术融入到美术中,令二者相结合,激发学生们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中美术鉴赏;渗透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着文化的发展历史,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也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学习和欣赏民间艺术时,也是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民间艺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门美术鉴赏课程时,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能用心去体会民间艺术的美妙与独到之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态度去欣赏它。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下面笔者简单为大家谈一谈教学策略。

一、让开放性课堂打破传统

设置开放性课堂,就要使课堂从此开始活跃起来,将课堂由传统的室内扩展到室外,更大地调动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它不仅是一门必修的课程,也是帮助学生扩展视野的一门艺术。民间艺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一种美术形式。所以,传统课堂教学不能与它相提并论,民间艺术高于传统美术鉴赏。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接触民间艺术,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或视频来进行了解和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室外寻找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在美术教材中有关于陶器、瓷器、壁画和木刻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商店里售卖的瓷器和陶器等。观察它们的形态,它们独到的美,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在里面欣赏悠久的壁画,或是在民间寻找会木刻的匠人或是发现新的木雕工艺。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美术和生活的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也能学到丰富的知识。

二、将民间素材加入到课本

民间艺术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而教师不可能将这些精髓都包含进教材里。所以,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去民间搜集素材,进而丰富课本中的内容,弥补一些不足。该办法不仅能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也能促进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采访当地人或是询问教师等方法获取材料和素材,并进行汇总。然后,向班里的同学展示,有好的作品或材料也可以在学校里展览。如,在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有一个课时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而民间美术品种又很多,它包括:绘画、雕塑、剪纸和编织等十几种。其中的剪纸,我们过年时贴的窗花就是剪纸的一种。当然,它在平时也可以装饰屋子,这时学生可以向当地的人们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对于雕塑,学生可以请教当地人捏小型的泥人,在获得民间素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接着把自己的这些作品带回学校向同学们展示,也可以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向他们讲解制作过程和真实体验。

三、把民间艺术和美术鉴赏相融合

要想把民间艺术日益渗透到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中,短时间是不够的,这需要长久的日积月累。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们灌输它们二者相融的思想,在学习中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要开展关于民间艺术专题栏目的活动,也要在其中融入美术鉴赏。如,教材中有一个课时是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厚重的沉淀。这时,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有关山水欣赏的专题活动。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各地区典型的山水画作品,讲解该地区山水画的发展历史,恰当地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特色特点分析山水画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培养自身的创造精神。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从中获得品味艺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二者是息息相关的。总之,高中美术鉴赏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然离不开我国内涵丰富的民间艺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丰富充实美术鉴赏的课堂。把民间艺术资源引入高中美术课堂,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同时。也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使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完善。弘扬传统文化,号召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提高学生们的美术鉴赏能力,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林华玉.中学教育整合模式―教学模式丛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兰卫军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