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与艺术创作思考

文化与艺术创作思考

摘要:结合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和2016年文联十次代表大会上的会议精神,认真反思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全国文艺创作市场来看,可谓是极度繁荣,但其背后却存在许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经典文章渐渐减少,“去经典化”声音也在不断扩大,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目前中国文艺作品高原遍布,但却没有几座高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没有艺术素材可用,还是艺术工作者缺失了艺术创作的最基本理论知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和探讨的。

关键词:文艺工作座谈会;经典;去经典化

一、经典文化是艺术创作的基石

能称之为经典,一定具备于历史性的思考和领悟,同时能够指导当代人去进行探索和创新,如果只是一味地“去经典化”,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参照物。在学习过程中,各类学科都有其经典著作,如果学习中文的就要读《唐宋词选》、《文心雕龙》、《红楼梦》等著作;如果学习艺术就要读《西方文论》、《西方当代艺术史》等著作,那么这些著作就是我们走进艺术创作的基石。青年时期的曾说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甚至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答案绝对不是猎奇书籍,而是要读经典、读名著。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教授在谈到为什么要读经典时说过;“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经典对于每个国家来说,就是其文化的基石。

二、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歌德说过“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首先要有雄伟的人格。”对于任何艺术创作来说,都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及艺术审美将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最终呈现,艺术家通过艺术体验获得创作素材,通过艺术构思整合素材,最终通过艺术表达传达艺术作品。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不矛盾

艺术创作的前提,是需要艺术家从生活中截取片段得到创作的原素材。如何获取生活素材,艺术家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否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一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这对关系的辩证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直接经验从字面直观意思来看,就是从生活中直接获取的经验,比如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间接经验则是从书本或是通过听与看活动得到素材,比如说读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阐述这段关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他们都来自实践。所以说对于作家创作来说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不矛盾,因为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实践。直接经验对于艺术家来说更为直观,而间接经验则相对比较抽象,但对于整体的艺术创作来说,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则是相融的关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对于这两者关系进行了一番阐述。书中写道,“别人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事实上,艺术创作需要生活素材,但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聆听,这对于创作者来说就是一次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转化和融合的过程。

(二)艺术创作到底缺失了什么

1.缺乏故事性与深刻性。

2016年12月16日,电影《长城》在全国上映,上映当天就引来观影者吐槽,豆瓣电影网给该影片评分5.5分,微信公众号“毒舌”于16日晚,发表关于该电影的影评《<长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性》。“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性”其深层的问题是影片缺乏故事性和合理性及深刻性。该电影与张艺谋早期电影相比,会发现艺术的内涵和故事性对于艺术的最终传达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影片《红高粱》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经典电影作品。为什么在电影技术还未发展的如此成熟的80年代,竟能够获如此殊荣。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在当时莫言的小说并不被太多人熟知,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时隔25年后小说《红高粱》又重新进入大家视野,诺贝尔组委会给莫言的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电影《红高粱》有着深厚的文化读本做支撑,同时还具有让人深思的历史与时代气息。电影《红高粱》让我们看到蓬勃的生命力,不朽的民族气魄,看到了纯正的民间生活。不得不说电影《红高粱》的成功,与同名小说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文化与电影的结合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这也是能够得到国际认可的原因。

2.缺乏创新性。

创新绝对不是摒弃原有艺术家创造的一切。1916年9月5日《党同伐异》上映,这部电影的出现,对于世界电影来说绝对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剪辑在整部影片中得以运用。时间已经过去了100年,即使是电影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好莱坞,还是米高梅,无论是斯皮尔伯格,还是卡梅隆仍旧使用最初形成剪辑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什么,这是需要每一位创作者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位创作者不可能感受生活的全部,但要具有体验生活的能力,无论是直接体验或是间接体验,这种能力不能缺失。生活的体验能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欲望,同时这些体验不仅能够成为创作的素材,而且还能够成为创作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范冬梅.灵感与艺术创造的关系[J].文学教育(下),2007.

[2]王新.论以手为先的场域化艺术创造[J].美苑,2007.

[3]坎勒.艺术创造中的情感表达[J].文艺研究,2005.

[4]施旭升.艺术创造的文化通约[J].文史哲,1996.

作者:王晓东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