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教名师工作室建设内涵质量的提高

职教名师工作室建设内涵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质量建设

近年来,职教名师工作室建设受到校、县、市、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名师工作室相继成立,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也隐藏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重数量轻质量,数量与质量不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成立,轻管理。一些学校很重视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却对申报成功的名师工作室的后续发展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制度支持。二是部分工作室成员只是“挂个名”。挂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管理不到位;部分教师不具备参与名师工作室教学研究的条件,缺乏研究的兴趣与能力;工作室领衔人组织能力薄弱等。三是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成果呈现形式单一。大多数名师工作室的教科研成果以论文和课题的形式呈现,工作室成为少数教师展示成果的平台,很多成员失去了参加工作室活动的兴趣。四是对外交流重视不够。有些学校认为已通过评审的省市(县)级名师工作室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了,不怎么重视工作室的对外交流,致使很多工作室处于封闭状态,难以走向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须在质量上下功夫。低质量的名师工作室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压缩数量提高质量才能发挥好这一平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在职教名师工作室数量与质量匹配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各级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不应在统一要求下趋向同质化,更不应用同一个标准对不同的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工作室应立足实际,制定切合工作室层级的发展目标。例如,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应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助力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要以解决区域教育重点难点问题为主,帮助骨干教师更好地成长;省级名师工作室要高站位思考,加强理论研究,以培养名师为目标。

二、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应呈阶梯状结构

名师工作室建设不应是在统一框架下实力不分上下的团队,应根据领衔人及工作室成员的能力、资质具体安排,建设目标应按比例呈阶梯状态。以校级名师工作室为例,可划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以校内骨干教师为领衔人,第二阶梯以市(县)学科带头人为领衔人,第三阶梯以省或部级教学名师为领衔人。阶梯状名师工作室结构有助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找到适合自己的团队,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助于省级或部级名师站在较高层级上开展高层次教研活动。

三、重视名师工作室数量与质量的匹配

名师工作室建设要根据实际做到数量与质量相匹配。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名师工作室申报工作时,要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详细了解学校及区域的教师结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及发展趋势,以“够用”为原则估算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数量。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对于已经成立的名师工作室,如果其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应要求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应责令其退出。

四、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要以项目为载体,名师工作室发展目标的实施,也需要借助一个个具体的项目进行推进。项目的确定既要基于学校教育全局,又要基于工作室成员的实际,立足课堂、立足学校课程建设、立足学生成长、立足教师发展,解决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在学校课改的大背景下,工作室应基于学校的教改指导思想确定课改项目;参考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失败的或成功的)确定工作室的研究项目;根据工作室成员所处的职业发展期遇到的瓶颈问题确定工作室研究项目;根据学校、区域或国家教育发展需求确定工作室研究项目。项目要源于实际,接地气,不空转,促进工作室高质量发展。

五、加大名师工作室成果的交流与推广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是工作室发展的需要,是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优秀成果的推广与交流,有助于将工作室质量提高到更高层次。在对外交流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精选交流项目。对于工作室的优秀教学案例、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主张、有影响力的教育活动等,要先在校内使用与推广,在校内推广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再向校外及其他区域推广。二是选择适合的交流与推广方式。工作室成果对外交流与推广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二是以论文、论著的形式,把工作室成果上升为理论进行推广。三是采用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其他名师工作室交流,或以学术年会的形式推广优秀成果。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对名师资源的有效利用,极大提高了名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科学规划名师工作室的数量与结构,压缩数量提高质量,用高质量的名师工作室助力教师成长、助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是职业教育师资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教育课题。

作者:吴维煊 单位: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